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玉树生死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古岳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古岳编著的《玉树生死书》分十二个章节(包括序歌和尾声)集中展现了“4·14”玉树地震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可歌可泣的壮丽画面;反映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斗争中英勇无畏的伟大民族和人民;讴歌危难时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和大爱同心、坚忍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精神;讲述过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发生在玉树的那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和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观察记录了玉树地震和灾后重建中感人至深的故事。有一大群英雄人物作为主体来展开整体叙述。整部作品都以沉静的叙述来完成。虽然是一部报告文学,但因为有大量完整的故事情节,整部作品具有小说一样的阅读魅力。大气磅礴,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内容推荐

古岳编著的《玉树生死书》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玉树生死书》是青海文坛乃至当下中国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创造的一个重要收获,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人间奇迹的一次全景式记录。尤其难得的是,作品对灾难以及灾后人类心灵世界的积极探索和深刻思考,这也许就是这部书的价值所在。

目录

序歌

 每一个日子都只有一次

第一章 葬礼进行曲:

 玉树死亡报告

第二章 悲歌与叙事:

 那个远去的康巴汉子

第三章 颂辞与叙事:

 生命极地上的英雄群像

第四章 颂辞与叙事:

 一个牧人的灾难记忆与家园挽歌

第五章 叙事与素描:

 一发生在玉树的中国故事

第六章 牧歌与叙事:

 牧人、房子、村庄、城市和玉树之树

第七章 叙事与奏鸣:

 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故事

第八章 颂辞与叙事:

 生命极地上的援建大军

 ——中国式灾后重建模式的玉树样本

第九章 赞辞与慈悲的咒语:

 嘛呢石·风马·精神家园的舞者

第十章 大自然的诉说与启示:

 谁听见了风的哭声

尾声 每一次灾难都不是上一次灾难的重复

试读章节

不记得是哪一天了,应该是已经过了黄金72小时一两天之后的事情。我突然听到一个消息,一群武警战士在一片废墟里成功救出一个老阿妈。她还活着。便紧急派出记者去采访。随后,几乎所有的新闻单位都把这个惊人的消息报告给了全世界。可是,第二天,我就听说这条消息有失误。说这消息不真实的人恰好是那位老阿妈的家里人。说老人并没有真的被埋在废墟里,她只是上了岁数,震后在废墟里晕倒了——说不定也可能是睡着了——身上并没有压着什么东西,只是落上了一层尘土。但是,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在当时混乱的状况之下,人们顾不上细究这些。

大约是震后的第三天下午,我穿过结古的一片又一片废墟,一直走到扎西大同的山坡上。那里有一个天葬台,天葬台上的白塔也已经倒塌。有一尊佛像从山坡上滚落之后又端坐在废墟瓦砾之上,我不知道,是有人将它扶正了,还是它自己坐起来的。一路走去时,我看到沿途还有不少刚刚挖出来的亡者遗体,大多都用一块毯子或别的什么东西遮盖着。所有的废墟上都有一群一群的人在奋力刨挖,有解放军、武警、消防战士,有当地老百姓、匆匆赶来的各地志愿者和救援人员,也有寺院的僧侣,有老人也有孩子……有的废墟里,也有人在为亡者送行。走过一片废墟时,我曾看到有三位僧人坐在瓦砾中间念经,他们前面除了经文,还有一张小供桌,上面点着酥油灯,还摆放着其他一些祭品。很显然,他们正在为一个亡灵超度。

那天午后,我走过结古镇红卫路丁字路口。那里堆积如山的废墟上,站满了人,还有好几台大型挖掘机也不停地伸展着手臂。身着迷彩服的救援大军和夹杂其间的僧人以及其他各路救援人员,在那堆高耸的废墟上站了一圈又一圈,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最外层,还有一群过路的行人围观。我走近前去。我看到那个漩涡的中心在那堆废墟的半腰上。那里已经挖出了一个洞口,一群解放军战士在那洞口上忙碌。有人已经爬进洞里面,从里面不断传出话来,说里面还有人,好像还活着。我听旁边的人说,废墟里有生命的迹象。这些人整整一个下午都在搜救深埋在这堆废墟里的生命。

我感觉埋在里面的生命快要获救了。我甚至听到了心脏跳动的声音。那堆废墟足有两层楼高,如果里面还有人,他也许就在这两层楼的底部。我无法想象里面生命所承负的重量,更无法想象一个生命在如此的重压之下怎样熬过了一天又一天。他的嘴里应该已经填满了尘土——很多从废墟里挖出来的人都给我讲述过这样的切身体验——他无法呼吸,也无法吞咽口水——当然,很可能他已经没有口水可以吞咽了——他的手臂、腿脚无法伸展,他的背上、腿上、腰上甚至头上都压着楼体坍塌断裂的构件和砖头瓦块,说不定还有坚硬的混凝土预制件紧紧顶着自己的胸腔和腹部,说不定还有一根锈迹斑斑的钢筋已经刺穿他身体的某个部位……生命何其顽强又何等脆弱!我听到身边很多人为之祈祷的话语。我挤进人群,尽量靠近那个中心。我想看看,一个人被埋在废墟里两三天之后挖出来时,他会是个什么样子。我这样做并不是想证明自己的冷漠与无情,而是想见证一个生命的奇迹。我希望生命的奇迹一直存在。那些日子里,所有在玉树的人都一直盼望着这样的奇迹能出现在每个人的身边。

可是,这天下午奇迹并没有出现。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埋在废墟里的人终于被挖了出来。他被挖出来,被一双双大手小心翼翼的托举着送出那个透着阴森森凉气的洞口之前,一辆救护车拉响着紧急救护的鸣叫声由远而近,停在了我的身后,一张用来抬伤者的床板也早早地放在了那个洞口……伤者终于安放在那张床板上了,可是,他已经没有呼吸,他的心脏早已停止了跳动。顿时,在那废墟上等待生命奇迹的人群像一株株遭受冰雪袭击的青草,一下子就蔫儿了下来。救护车再次呜叫着向另一各方向驶去,去迎接另一个生命可能生还的奇迹。我离开那里,穿过人群走回自己的帐篷时,茫然不知所措。我和一些人不断撞在一起,但是,我没有抬头看过。我灰头土脸地走,心情沉重无比。那堆高耸的废墟一直堆在心里。我透不过气来。

这只是玉树无数个救人现场中的一个角落。总体上讲,我们从废墟里救出了很多的人,也有很多的入最终还是没能救出来。我们成功救出的生命也许比死在废墟里的生命要多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生命的死亡就一定是一种必然。如果不是为所有的生者开脱,那么,作为生者,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背负每一个死者留下的悲痛。这是死者的不幸,也是生者的不幸。死者以生命的终结完成了一……

P28-29

序言

公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顷刻间,天崩地裂,高原重镇结古,以及很多乡镇、村社、街道、社区、数不胜数的民宅均沦为废墟,死亡人数超过2 800人,伤者无数,十数万之众无家可归……江河俱哀,昆仑垂泪,举国同悲……

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斗争随之展开。从中央到地方,到祖国各地,亿万中华儿女感同身受,情牵玉树同胞,千里营救,万里驰援……

感天动地的抢险救灾,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玉树,不仅创造了人类重大救灾史上的一个奇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国家力量。各族儿女三年多时间的浴血奋战,在这片高寒极地的地震废墟上写下了一部惊心动魄的悲壮史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3: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