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总序
序:整体视野中的军旅文学批评——傅逸尘理论批评印象
引言 裂变与生长
上篇 伦理叙事
一 父子伦理
1 从“审父”到“寻父”的嬗变
2 “父性文化”的重建
3 “子我”的主体性成长
二 历史伦理
1 从“宏大史诗”到“小写历史”的诗学转化
2 虚构叙事与历史真实的诗学探求
3 正面描写与正史讲述
三 军人伦理
1 “价值解圣”与“职场军人”
2 “新军事变革”与战争焦虑
3 “新型高素质军人”的文学想象
四 英雄伦理
1 英雄话语的重建
2 “另类”英雄的塑造
3 英雄悲剧的超越性
五 现实伦理
1 “强健而充分”的现实主义
2 守望“生活现场”
3 为军旅生活的“存在”?
六 情爱伦理
1 “身体出场”的情爱叙事
2 “性爱诗学”的政治语义
3 “女性自觉”的主体觉醒
下篇 叙事伦理
一 通俗化转向
1 文学生态的大众化巨变
2 审美趣味的多元文化格局
3 故事讲述的通俗化
二 日常经验凸起
1 日常经验拓展题材边界
2 个人化写作与私语化叙事
3 挣脱主流价值束缚
三 回归文学性本源
1 文体自觉与技术创新
2 诗意的现实主义与智性写作
3 内在经验的叙事探索
四 类型化写作
1 小说类型化与反类型化叙事
2 小说写作的影视化
3 网络叙事空间的拓展
五 悲剧精神
l 悲剧精神与超越性
2 历史的悲剧
3 现实的悲剧
4 女性的悲剧
结语 浪潮的渐隐与文学的危机
1 审美的俗化与文学性的弱化
2 生命体验日渐稀薄
3 文学的精神性缺失
4 叙事就是一种伦理
附录 2007—2012年度军旅长篇小说综评
颠覆“高雅”与“通俗”的二元对立模式——2007年度军旅长篇小说综评
日常经验的崛起与情爱叙事的强化——2008年度军旅长篇小说综评
期待更有难度的写作——2009年度军旅长篇小说综评
光芒与阴影——2010年度军旅长篇小说综评
强势的类型化与孱弱的现实性——2011年度军旅长篇小说综评
含混而暧昧的面影——2012年度军旅长篇小说综评
部分参考作品
后记 “新世纪文学”应该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