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巨大变化过程中,作为整体的中国,60年来取得了奇迹似的成就,形成了“模式”般的经验。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赶超型的发展模式客观上需要国家权力的助推;但权力的“双刃剑”效应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选择;最具民主合法性的人大监督,自然成为权力监督机制的重中之重。当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时,从人大监督的层面探索、实践人大制度下执政党执政方式民主化以及一府两院工作的法治化,更是一条激活存量民主的内聚和整合的宪政软着陆的现代化之路。《人大监督权优效运动机制研究》是一本人大监督权优效运动机制的专著研究。本书由李云霖著。
《公法研究》总序
导论
第一章 人大监督权运行机制之结构分析:理论基础
第一节 权力、监督权力及其运行机制
第二节 古代监督权运行机制
第三节 西方议会监督权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 人大监督权运行机制
第二章 人大监督权运行机制之由来:历史变迁
第一节 中外古代监督回顾
第二节 西方议会监督权的演进
第三节 西式议会监督权在中国的流变
第四节 无产阶级代议监督权的探索
第五节 人大监督权的制度发展
第三章 人大监督权运行机制之变革:从支持式监督到制导式监督
第一节 人大监督权运行所取得的成绩
第二节 人大监督权运行机制弱化的表现与原因
第三节 提高人大监督权运行实效的动力
第四节 提高人大监督权运行实效的着力点
第四章 人大监督权优效运行机制之实现:监督主体
第一节 融合先进民主与自由民主的代议监督理论
第二节 加强监督主体的监督能力建设
第三节 提高监督行为人的监督能力
第五章 人大监督权优效运行机制之实现:监督相对人
第一节 完善人大监督和党参与国家事务的制度性途径
第二节 完善人大监督政府的制约导向关系
第三节 完善人大监督司法的制约导向关系
第六章 人大监督权优效运行机制之实现:监督行为
第一节 完善法律监督权运行机制
第二节 建立立法性预算权运行机制
第三节 完善质询权运行机制
第四节 完善人大调查权运行机制
第五节 完善罢免权运行机制
结语 民主、科学与包容的政治改革中之人大监督权优效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