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说马列
分类
作者 胡建华//覃翠生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图说马列》是广西省委党校组织编写的一本教材,由副校长胡建华主编。书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八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做了简明通俗的解读,既体现原著风貌,同时也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阐释其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八部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进行了解读。

内容推荐

《图说马列》以通俗平实的语言、精美的图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八部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进行解说,力求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原著,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阐明经典著作揭示的真理性认识,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读者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图说马列》由胡建华编著。

目录

前言

一、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指路明灯——《共产党宣言》

人类友谊的最动人传说

人类思想的集大成——《共产党宣言》

“透彻而鲜明”的阐述新的世界观

七篇序言提出的值得后人注意与反思的问题

《共产党宣言》的经典论断和思想

启示篇 坚持科学发展破解“伊斯特林悖论”

二、马克思研究经济学问题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资本论》的前奏曲

莱茵河畔静悄悄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艰苦历程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实质的经典式概括

科学研究应持有的态度

启示篇 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词”

三、旷世巨著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

《资本论》:巨著的诞生

辩证法、抽象力、社会运动规律和未来社会设想

《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启示篇 《资本论》:当代中国的新视角

四、鲜血和教训凝成的经典——《法兰西内战》

不能忘却的巴黎之春

《法兰西内战》写了什么

《法兰西内战》的闪光点

巴黎的春天为何短暂——几大失误“后果很严重”

启示篇 短暂春天的回味一经典的价值永放光芒

五、工人革命运动在批判中前行——《哥达纲领批判》

一个合并图谋:堕落的纲领与马克思的愤怒

两派之别:不一样的原则主张

深刻的批判:五大核心问题的激烈反击

启示篇 分配公平——中国社会的“斯芬克斯之谜”

六、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反杜林论》

杜林其人其事

保卫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在斗争中写就的典范之作

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系统论证

全面总结和概括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精髓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阐述

启示篇 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形成良好的“羊群效应”

七、对以往旧哲学的扬弃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德国古典哲学何以终结

实现历史的夙愿

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次科学阐述

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详尽阐述

※启示篇一切从实际出发彰显“五位一体”新布局

八、“左”与右同样有危害性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正确对待十月革命的经验

铁的纪律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相互关系

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策略

革命发展道路充满了曲折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为何“幼稚”

※启示篇高度警惕破坏纪律的“破窗效应”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在德国莱茵省南部摩塞尔区特利尔城的一个富裕家庭出生。马克思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才华出众的律师,学识渊博,对哲学和古典文学有着较深的造诣,倾向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推崇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卢梭的学说,是一位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学者。马克思父亲的知识背景对年幼的马克思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1830年,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学习。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树立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1835年8月,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论文中,充满激情地表述了他的人生理想: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当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是少年马克思的人生观,也是他终生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的起点。在此后的人生旅途中,马克思终生遵守这一诺言。

1835年10月,17岁的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里,马克思除研究法学外,还对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进行学习和研究。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并从黑格尔的逻辑学和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中获得了哲学上的许多收益和启发,奠定了此后理论研究的基础。1841年,马克思结束大学生活,并获哲学博士学位。

在完成博士论文后,马克思原打算在波恩大学讲授哲学;但因普鲁士政府加紧对进步知识分子的迫害,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而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1842年初,马克思在《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的政论性文章中,对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了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士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同年5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10月担任了该报的主编。在马克思的努力和影响下,《菜茵报》越来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1843年4月1日《菜茵报》被反动当局查封。

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与青年黑格尔派分子筹备出版《德法年鉴》杂志。在溢满着革命传统的法国,马克思积极参加法国工人的集会,深入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状况,同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正义者同盟的领导成员建立了密切联系,还结识了流亡在法国的各国革命家。在巴黎期间,马克思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埋头钻研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特别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空想共产主义者的思想。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重要文章,发现和意识到创造未来新社会的社会力量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把自己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区别开来。

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在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纺织厂厂主家庭出生。1837年9月,中学未毕业的恩格斯被父亲送去学习经商。1838年7月至1841年3月,恩格斯在不莱梅一家贸易公司实习经商,业余时间刻苦自学,著文批判德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宗教迷信和资本家的贪婪,表现出具有初步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恩格斯在柏林服兵役期间,旁听了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并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此期间,恩格斯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以及《谢林——基督教的哲学家》等小册子,尖锐批判了宣扬“天启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并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国封建专制制度,逐渐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841年当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发表后,恩格斯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1844年2月,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这篇文章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称之为“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恩格斯从一名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完成。

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他父亲设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的纺织工厂返回德国的途中,在巴黎和马克思相处了十天,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后,两人发现彼此的观点非常接近,所追求的理想非常的一致,这段时间的相处,为这两位共产主义战士终身不渝的战斗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人开始了一生中的伟大合作。列宁对他们两人的友谊作了这样的评价: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1845年2月,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写作了被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进行批判,着重阐明了实践在社会生活和人的认识中的作用,指出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接着,他又同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科学地论证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这两部著作被认为是马克思实现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由唯心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转变的完成。

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了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了同盟的改组工作。在6月召开的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担任了同盟布鲁塞尔区部和支部的领导人。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官言》。P9-13

序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真理。它对社会演进规律的理性阐释,对历史年轮的路径探幽,对执政方略的多维设计,对党性修养的博慧伟思,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题和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沧桑巨变的“中国奇迹”令世界惊叹,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令世界瞩目,巨大的成就无一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的硕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已经让中国人民充分感受到了道路的自信、理论的自信、制度的自信。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越是利益多元、思想多样时期,越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凝心聚力;越是困难重重、矛盾叠加关头,越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攻坚克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来源,只有从源头上去学,才能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理解,自觉运用。因此,阅读马列经典,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学习马列经典,重点要解决理想信念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面对中外记者时的讲话意味深长。他强调,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党内存在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千锤百炼,不可战胜,靠的就是理想信念的钢铁长城。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世界经济、政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党正面临“四大考验”,作为党员干部需要走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宝库,了解马克思主义:需要研读马列原著等理论著作,通过学习马列经典,汲取其理论精华,解决世界观问题,解决如何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牢牢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

《图说马列》这本书是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为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而编写的一本书。它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大众化、通俗化的解读,使更多的人走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宝库,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和立场。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学习马列经典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经典而经典,而是要从经典中走出来,运用经典著作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指导、分析当下中国现实,而当前深化改革遇到的问题异常复杂,更需要我们加强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可谓浩如烟海,据统计,《5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有50卷(53册),《5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出齐将超过60卷,《列宁全集》也有38卷。作为非专业学者的党政领导干部去读这么多的原著,显然是不现实的。本书遵循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指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神,精选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代表性、有当代实践价值的八篇著作和文章,即《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进行阐释和图说,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一种整体把握,又是对其时代价值的重点挖掘;既是对基本理论的通俗阐释,又是对理论学习的生动指导。

《图说马列》对每一篇著作的解读,都力图尊重原著的本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对其写作背景、基本内容、主要观点进行图说。标题设置体现原著风貌又具有吸引力;主题突出,图文并茂。最有特点的是,每篇原著都密切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并把其他学科理论的优秀成果融合进来,用通俗明快的语言阐述其当代价值和指导作用。如关于全球化、发展先进生产力、人的全面发展、新型民主发展思想理论对于当代世界尤其是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等等。

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经典产生的背景,书中设置知识链接板块,使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有关的背景知识,真切地感受到阅读这本书是真正的“悦读”。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其思想深刻、论述精辟、见解独到。也就意味着学习马列经典要下更大的功夫,付出更大的努力。马克思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要有这种不怕困难的登山精神,才能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图说马列》,应该会起到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促进党员干部怡养性情、陶冶情操、增强修养、提升境界,为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活力,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总之,《图说马列》力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阐述与图文描述相结合,力图把深刻的思想理论通俗化、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行一种新的理论尝试,更好地承担起新形势、新阶段下深化改革开放赋予理论武装的光荣使命。

后记

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精神,针对当前干部培训的实际情况,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副校长、广西行政学院副院长胡建华组织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的有关教师编写了这本《图说马列》。

本书由胡建华、覃翠生任主编。本书编写的总体框架由胡建华提出,胡建华、覃翠生对全书进行了统改定稿,并为每篇著作配了大量图片。陆义敏协助主编做了部分统稿工作。本书各篇的编写分工如下:

“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指路明灯——《共产党宣言》”由覃翠生撰写;

“马克思研究经济学问题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由黄增镇撰写;

“旷世巨著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由陆义敏撰写;

“鲜血和教训凝成的经典——《法兰西内战》”由胡建华、张辉撰写;

“工人革命运动在批判中前行——《哥达纲领批判》”由胡建华、方彦撰写;

“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反杜林论》”由卢倩云撰写;

“对以往旧哲学的扬弃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由李广义撰写;

“‘左’与右同样有危害性——《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由齐先朴撰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科研处组织专家对该书的内容进行了审定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余青同志为本书封面作了精美的设计;陈巍同志为本书绘了若干插图;卢嘉翔同志在协调人员编写中做了许多组织工作;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为本书的出版资助了部分经费;本书吸收了许多专家学者有关马列原著研究的成果。在此稿付梓,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和能力有限,本书可能有表述不准确的地方,期待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