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万物之源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
几乎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曾问过自己的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早期的哲学家也在思考着这个世界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周围的花草树木、动植物究竟如何产生的?怎么会有现在人们生活的世界?世界如此之大,人类又是如此的渺小。于是,西方历史上有一个人第一次尝试寻找世界的本原。孩子们也许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答案,而世界不会说话,只能靠人们不断地思考。所以,这个今天看来简单甚至可以称得上简陋的命题,承载着的是古人的思考的智慧,千万不要小看它。
泰勒斯是记载中的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他出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爱奥尼亚的米利都,是著名的希腊七贤之首。
泰勒斯还是一个数学家,他第一个在圆周里画出了直角三角形,还观察到某一时刻入的影子与身高等长,并利用这个发现,测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他最热衷的是天文学,他是第一个预言日食、确定冬至、夏至的人,是第一个宣称太阳和月亮的直径是其运行轨道的七百二十分之一的人。他确立每月30天和每年365天。还发现了小熊星座。
有一次,他从朋友家里赴宴结束,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头上的天空星光灿烂,非常适合观察天象,于是他如痴如醉地观察着天空,思考着宇宙和万物的由来。他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顾不得脚下崎岖不平的小路,一不小心竟掉进了水沟里。
他的呼救声引来了邻居家老妇人的嘲笑:“泰勒斯,你只顾着想知道天上的一切,却连自己脚下的东西都看不到。”这件事从此成了笑话,人们见到泰勒斯就要调侃几句。说他无法看清眼前的东西。
由于泰勒斯忙于自己的各种研究,生活过得十分窘迫,人们便总是嘲笑他的天文学是不务正业。有一年由于天气不好,橄榄油歉收。许多做橄榄油生意的商人都赔了本,大家心灰意冷。第二年开春后,泰勒斯居然租下了米利都所有的榨油机,人们都觉得他疯了。结果当年的橄榄油大获丰收,米利都的榨油机都属于泰勒斯,泰勒斯高价出租榨油机,赚了一大笔钱。原来,泰勒斯通过天文观察,分析出第二年会风调雨顺,橄榄油会获得丰收。这样,泰勒斯运用自己的知识堵住了那些整日蔑视他知识的人们的嘴巴。
古希腊人最早认为世界是神造的,并且用神的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他们认为宇宙最先是混沌的,然后从混沌中分化出天空和大地,天空和大地也就是父亲和母亲,他们所生的孩子是最高的神,然后又繁衍了诸神及其后代,等等。泰勒斯最早用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开始用抽象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取代神话的形象思维方式。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的家庭属于奴隶主贵族阶级,所以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游历过很多国家。在埃及的时候,他向埃及人学习观察洪水,他仔细阅读了尼罗河水每年涨退的记录,还看到每年尼罗河水退后的现象。他发现每次洪水退后,不但留下了肥沃的淤泥,还在淤泥里留下了无数的嫩芽和幼虫。雨后的坑洼里,会出现蝌蚪。他觉得水是世界的基本构成元素。
他观察到万物都靠水来滋养,种子需要水才能发芽,动物和人需要水生命才能延续,世界万物离开水都不能生存。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他们统一于水。
此外,他还观察到,阳光照射到海面上,海水被蒸发,雾从水面升腾为云,云又化成雨,重新回到大海。所以万物来源于水,最终又复归于水,万物都是水的变化形态,水才是永恒长存的本体。
他觉得,人脚下的陆地像一个圆盘浮在水上,天上也是水,万物生于水而归于水,水是不变的本体,地球就漂在水上。
他还把这些现象与埃及人原有的关于神造宇宙的神话结合起来,得出万物由水生成的结论。另外,古希腊神话说,海洋之神奥克安诺创造了万物;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神话也认为,一切皆水,水是原始的混沌状态,万物皆由水产生。这些神话传说更坚定了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的想法。
泰勒斯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水”的命题虽然非常的粗糙与简单,但却标志着人类思维开始从神话的形象的思维向抽象的理性的思维过渡。希腊哲学始祖泰勒斯的贡献就在于他首次打破神话的形式,用自然的原因去解释自然界的统一性,从而在哲学上提出本原的思想。
泰勒斯终生独自生活。他的母亲曾试图劝他结婚,他回答说还太早。于是他的母亲推迟了对他的劝告,当她再次催促他时,他回答说已经太迟了。有一次,梭伦去拜访泰勒斯,问他为什么不娶妻生子。泰勒斯没有回答,他指示了一个人假扮成从雅典来的商人,给梭伦带来一个噩耗,说梭伦的儿子已经死了,梭伦听到这个消息后,肝肠寸断,悲痛欲绝。这时,泰勒斯说:“像你这样一个意志坚强的人都如此,这就是我不娶妻生子的原因。不过你不要伤心,我是骗你的。”
年老的泰勒斯在观看一场比赛时,死于酷暑。而他用物质性的东西来说明物质世界的本原,用流动性的东西来说明世界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摆脱了传统的神话宗教宇宙观的束缚,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却是人类思想的一次伟大飞跃。“世界的本原是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
P1-4
奴性的人,生来是名利的猎手,而爱智者,生来寻求真理。
——毕达哥拉斯
在哲学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要难倒一个哲学家,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问他:“哲学是什么?”吊诡的是,这是一个哲学家们无法回答的问题。
哲学,一个神圣而博学的代名词,源于古希腊,19世纪末通过日本转译到中国。英语的Philosophy来源于希腊的philosophia,可以拆分为爱philos和智慧sophia两个词。在“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看来,哲学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爱智慧的”,表示人与万物和谐一致,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看来,哲学是一个名词,“爱智慧”表示人对自然渴望与追求。
对于哲学,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有过七个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比喻。
第一个比喻:“庙里的神”。哲学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就像是庙里的神,是文化的灵魂所在,哲学是人类文化和精神的灵光。
第二个比喻:“厮杀的战场”。古往今来,各种哲学流派相互批判、相互整合,这是哲学运动发展的表现形式。所以英国哲学史家艾耶尔会说:“对一个哲学家来说,从世俗的角度看来,他所作的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能够改变整个哲学的方向了。”
第三个比喻:花蕾、花朵和果实。由花蕾到花朵到果实,这是哲学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发展逻辑,所以怀特海说:“欧洲哲学传统最确实的一般的特征是,它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脚注构成。”
第四个比喻:密涅瓦的猫头鹰。密涅瓦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她肩上的猫头鹰,是智慧和理性的体现。这种在黑夜伫立枝头的鸟儿代表的是哲学的沉思、哲学的理性、哲学的批判。
第五个比喻:消化与生理学。哲学之于思想就像消化之于生理学,正如生理学不是教人消化的,哲学也不是教人思维的。不学哲学照样可以思维,但学过哲学可以把握更好的思维。
第六个比喻:“同一句格言”。同样的一句话,从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的口里说出与从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口里说出,其效果全然不同的。理性对于哲学必不可少,却并非全部,丰富的阅历和深刻的体验对于学好哲学同样不可或缺。
第七个比喻:“动物听音乐”。有些动物,它们听见了音乐中的一切的音调,但这些音调的一致性与协调性所显示的伟大意义,却不是它们能理解的。哲学是思维奏出无声的乐曲,谁拥有机敏的耳能听出那美妙的旋律呢?哲学不是僵化的知识,如果把哲学当做僵化的知识来接受和套用,虽然可以使用某些哲学概念,却始终不知道哲学为何物,因而也不可能真正地进入哲学思考。
哲学流派及思想巨人,他们的思想如同夜空中星星,当我们在人生前进的路上抬头仰望监察,必然会感受到一种令人敬畏和信仰的力量。哲学充满智慧,但似乎高深莫测,甚至也枯燥无趣,这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这大概与许多哲学著作的行文有关,术语过于艰深,表达太过专业,非要把哲学思考弄得玄而又玄,好像非如此不足以显示哲学的智慧。对大多数哲学门外汉而言,哲学的殿堂门槛太高,难以窥见其中奥妙。直到现在,哲学博士仍是西方学校最难获得的学位之一。西方哲学史上从来不乏晦涩难懂如同天书的哲学著作,但人们却更需要内容既详尽精准,又非常好玩有趣,能让人手不释卷,津津有味的哲学入门书籍,本书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
本书以长短适当的篇幅,把西方两干多年的哲学思想作了一个清晰的展示。它以时间顺序为基本主线,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同时它又综合了从哲学的主要的、基本的问题展开的方法,吸收了当代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最新发展的一些研究成果,多层面、立体地展现哲学的发展脉络。本书观点公正、材料翔实、结论清晰明了,能让读者对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同时,它没有艰涩的哲学术语,文字通俗易懂,讲解深入浅出,章节标题准确又有趣。书中每一节文字的开始部分都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富于启发性。
尽管如些,西方哲学中许多艰涩的理念,如果用文字来描述表述的效果很难尽如人意,根据“一图胜千页”的信息传播理论,我们配置了数百张清晰精美的图片,对一些哲学问题的万千解释尽在图片中得到直观阐明。让读者轻松跨过哲学的门槛,便捷走进哲学的殿堂,进而登堂入室。
尚墨编著的《图解西方哲学故事》讲述了:哲学,一个神圣而博学的代名词。是一切智慧的根源。《图解西方哲学故事》采用“一图胜千页”的信息传播理论,让读者轻松跨过哲学的门槛,便捷走进哲学的殿堂。
“庙里的神”——哲学在人类文化申的地位就像是鹰里的神,是文化的灵魂所在,哲学是人类文化和精神的灵光;
“厮杀的战场”——古往今来,各种哲学流派相互批判、相互整合。
“花蕾、花朵和果实”——这是哲学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发展逻辑。
“密涅瓦的猫头鹰”——一密涅瓦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她肩上的猫头鹰,是智慧和理性的体现。
“消化与生理学”——不学哲学照样可以思维,但学过哲学可以把握更好的思维。
“同一句格言”——司榉的一句话,从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的口里说出与从一个乳奥未干的年轻人口里说出,其效果全然不同的。
“动物听音乐”——哲学是思维奏出无声的乐曲,哲学不是僵化的知识。
西方哲学中许多艰涩的理念,用文字来描述表述的效果很难尽如人意,因此,尚墨编著的《图解西方哲学故事》根据“一图胜千页”的信息传播理论,配置了数百张清晰精美的图片,对一些哲学问题的万千解释尽在图片中得到直观阐明。让读者轻松跨过哲学的门槛,便捷走进哲学的殿堂,进而登堂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