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时,我低唤着他的名字。
威尔。
眼睛睁开前,我再次看见他扑倒在人行道上,死掉了。
是我杀了他。
托比亚斯正蹲伏在我身前,一只手搭在我的肩上。火车哐当哐当地碰撞着铁轨,马库斯、皮特和迦勒都站在车门边。我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想要释放掉胸口积聚的压力。
一小时前,所发生的事没一件让人觉得真实,可现在我觉得真实无比。
我长长地吁了口气,胸口的压力依旧堆积在那里。
“来吧,翠丝,咱们该跳了。”托比亚斯和我四目相对。
天太黑了,根本看不清这是哪里,但既然该跳车了,那我们应该是在围栏附近。托比亚斯扶我站起来,领我走向车门。
他们一个接一个跳了下去:先是皮特,马库斯紧随其后,接着是迦勒。我抓过托比亚斯的手。
我们站在敞开的车门边上,风很大,就像一只手把我往后推,推向安全之处。
但我们纵身跃进黑暗之中,重重地着地。那股冲击力使我肩上的枪伤痛起来。我咬紧嘴唇,不让自己叫出声,急切地寻找哥哥的身影。
看见他坐在几米外的草地上揉着膝盖,我问了句:“没事吧?”
他点点头。听见他抽鼻子,像是强忍着眼泪,我只好转过脸。
我们跳落在围栏旁边的一块草地上,离友好派的货车向市里运送食物的那条破旧的小路只有几米远。给他们放行的那道门,此刻紧闭着,把我们锁在这里。
围栏远远高出我们,太高了,铁网又容易弯曲变形,根本无法翻越,而且非常坚固,弄不倒。
“这里应该有无畏派卫兵把守的,他们人呢?”马库斯说。
“他们很可能也被情境模拟控制了,现在嘛……”托比亚斯顿了一下,“谁知道他们在哪里,又干些什么。”
后兜里硬盘的分量时刻提醒着我,我们已经解除了情境模拟。之后我们却没作片刻停留去关注后面发生的事。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同伴、我们的上级,还有我们的派别,他们究竟遭遇了什么,都无从知晓。
托比亚斯摆弄着大门右边的一个小金属盒,打开了它,里面露出了按键。
“但愿博学派没想到换密码。”说着他输入了一串数字。输到第八个数,他停下来,门咔嗒一下开了。
“你是怎么知道密码的?”迦勒的声音听起来充斥着激动的情绪,我很惊讶他激动成这样竟然还能说出话来。
“我之前在无畏派控制室工作,负责监控安全系统。我们一年只换两次密码。”托比亚斯说。
“运气真好啊。”迦勒说着防备地瞅了托比亚斯一眼。
“跟运气没关系。”托比亚斯说,“我在那里工作的唯一原因,就是要确保自己能逃掉。”
我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他谈到逃掉时的那种口气就像我们一直被困于此。之前我从未这样想过,现在看来自己真是太傻。
我们这一小拨人继续前进。皮特把那只被我开枪打伤的血淋淋的胳膊抱在胸前,马库斯手放在他肩上扶着他。每隔几秒,迦勒就擦一下脸,我知道他在哭,却不知怎么安慰他,也不知自己为何没有落泪。
不但没哭,我还带头走在前面。托比亚斯沉默地走在我身旁,虽然他并没伸手搀扶,却让我觉得安稳。
闪动的光点是我们正在接近友好派总部的最初迹象。接着,光晕变成一扇扇明亮的窗子,一排排木质和玻璃的建筑。
走到那里前,我们得先穿过一个果园。我的脚陷进泥土里。头顶的树枝交错生长,缠绕成了绿色的隧道。深色的果实悬挂在树叶间,成熟得即将掉落。腐烂的苹果发出刺鼻、甜腻的气味,混杂着湿土的气息,扑鼻而来。
等我们走近了,马库斯从皮特身边离开,走到最前面:“我知道该往哪儿走。”
他领着我们经过第一栋楼,直奔左边第二栋。这里的房子除温室外,清一色用深色木料建成,没上漆,非常粗糙。我听见笑声从一扇开着的窗子里传出。这笑声与我巨石般沉重的心情形成反差,是那么不和谐。
马库斯推开一扇门。若不是身处友好派总部,我肯定会对这里安保措施的欠缺深感震惊。他们这些人总是拿捏不准信任跟愚蠢间的那条界限。
P1-3
作者深谙写作之道,小说里的爱情故事、复杂的情节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设定,都会让第—部的读者对此书更加死忠。
——《出版人周刊》
又是一本精彩且吊人胃口的作品,看了第一部的人会渴望第二部,然后等不及要看结局!
——《科克斯书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较之第一部,第二部更危险更紧张。如果说《分歧者》还是模拟的恐惧,《反叛者》上演的则是真正的恐惧。
——译者 王明达
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却不乏温馨的桥段,在极端的世界里,人们演绎着险象丛生又苦中作乐的人生。整本书情节紧凑,充满着艰难的抉择和残酷的真相,让人欲罢不能。
——较译 王思宁
感谢上帝信守承诺。
谢谢你们:
尼尔森,试读者、永远的支持者、摄影师、挚友,以及最重要的身份:我的先生……海滩男孩说得好:天知道没有你我该如何是好。
感谢乔安娜·沃尔普,您是最棒的经纪人兼好友。感谢我出色的编辑莫莉·奥尼尔,谢谢您为此书不知疲倦的全力付出。感谢凯瑟琳·特根,谢谢您的善解人意与精益求精。感谢KT Books所有工作人员的支持。
感谢苏珊·杰弗斯,安德里亚·科里,还有杰出的布伦娜·法兰兹塔女士,谢谢你们为我留意遣词造句;感谢乔尔·泰普及艾米·瑞恩,谢谢你们让此书如此精美;感谢吉恩·麦克恩尼及阿尔法·黄,是你们把这些书销售到我始料未及的远方。
感谢杰西卡·伯格,苏珊娜·伯利安,巴布·菲茨西蒙斯,劳伦·弗劳尔,凯特·杰克逊,苏珊·卡茨,艾莉森·里斯诺,凯西·麦金太尔,戴安娜·诺顿,科林·奥康奈尔,奥布里·帕克斯一弗里德,安德里亚·帕本海默,谢娜·拉莫斯,帕蒂·罗萨迪,珊迪·罗斯通,珍妮·谢里丹,梅根·萨格鲁,莫莉·托马斯,艾莉森·沃斯特以及哈珀柯林斯所有参与人员,包括影音、设计、财务、国际销售、存货报表、法律、管理评论、营销、在线营销、宣传、制作、销售、学校及图书馆营销、特别销售及版权界的各位,感谢你们在书刊业务以及我所创作的书籍上那超凡绝伦的工作。
感谢所有老师、图书馆工作人员和书商,大力支持我的书。感谢书评博客、书评人,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或许我这么想有点片面,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读者是最棒的。
感谢劳拉·艾利希,谢谢您那么多的写作智慧。感谢我的作家朋友们——说起创作界里对我好的人,恐怕几张纸都列不完,你们是我最好的同伴。感谢艾莉丝,玛丽·凯瑟琳,玛罗琳及丹尼尔——有你们这些朋友是我的幸运。感谢南茜·科菲,谢谢您的真知灼见和超凡智慧。感谢我那了不起的电影团队,博雅·夏巴赞和史蒂夫·扬格,感谢顶峰影业,感谢“小红车”,感谢埃文·多尔蒂,谢谢你们把我笔下的世界演活。
感谢我的家人:我的无敌老妈一心理医生一拉拉队队长,老弗兰克,卡尔,英格丽,小弗兰克,坎蒂丝,麦考尔和戴夫。你们都是很优秀的人,真高兴有你们在身旁。感谢贝斯和达尔比,是你们以无比的毅力给我带来不敢奢望的广大读者。感谢沙斯一巴斯和Sha-neni,谢谢你们在罗马尼亚对我们的细心照顾。我还要向罗杰,特雷佛,泰勒,雷切尔,佛瑞德,比利和祖母致谢,感谢你们把我视为你们中的一员。Multumesc/Kozood到clui-Napoca/Kolozsvar,感谢我在那里得到的所有灵感,我一定会再回去。
维罗尼卡·罗斯著的《反叛者》讲述了丑恶一旦找到突破口,就势不可挡地冲出来,摧毁这世界。混乱中,有人为了所谓高尚的动机大肆屠戮,有人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趁机夺权。 无私派遭屠竟是因神秘使命,友好派避纷扰保持中立,诚实派为自保求妥协反被控制,无畏派分裂,博学派被扫荡,无派别大军崛起。从前据说已死的人还活着,活着的人又有太多死去。 错手杀死朋友,父母因自己双亡,心中的悲痛与愧疚让翠丝绝望,她一次又一次走在自毁的路上,让爱她的人一次又一次暴怒和疯狂。爱到底是坚实的还是脆弱的?死都不能撼动,猜疑为什么轻轻就能将它击碎……
维罗尼卡·罗斯著的《反叛者》在逃亡与追逐真相的路上,紧随左右的只有谎言、猜疑、背叛和死亡。就算这—切都已司空见惯,也无法承受来自最亲最爱之人的那一次。
当虚实对错难分,当猜疑离间相爱的人。当背叛粉碎至亲的心,当谎言和死亡令你绝望。翠丝,你还会不会冒死去寻找真相?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没有什么能阻挡你追逐真相的脚步。可是,谜团重重,你千辛万苦寻见的就一定是真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