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铭编著的《风月无边》内容介绍:一提风月,难免想到风花雪月去,虽说原指四时景色,但凡夫俗子总爱往歪里想。风花雪月几乎与风流快活同义。《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就如实点了出来:“光阴如隙驹,陈秀才风花雪月了七八年,将家私弄得干净快了。”本集文章三十二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风月无边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绍铭 |
出版社 | 龙门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绍铭编著的《风月无边》内容介绍:一提风月,难免想到风花雪月去,虽说原指四时景色,但凡夫俗子总爱往歪里想。风花雪月几乎与风流快活同义。《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就如实点了出来:“光阴如隙驹,陈秀才风花雪月了七八年,将家私弄得干净快了。”本集文章三十二篇。 内容推荐 刘绍铭编著的《风月无边》内容简介:取名风月无边,非叹厚地高天,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风月债难偿而只为念着自己也觉销魂甲辑: 一支玲珑妙笔,轻点文字高下,是奇技淫巧取悦于人,还是摹情达意高妙之作,立时明若观火。乙辑:满腔顽童心性,述及古今轶事,见世事洞明嬉笑怒骂,亦见温情敦厚俏皮幽默,总是大家风度。 《风月无边》是一本散文集。 目录 序 甲辑 英语“瘦身”指南 名人演讲“术” 英译《倾城之恋》 钱锺书的英文书写 抢修英文 洋汤原来是祸水 瞎三话四说因由 巴金的浪漫情怀 桨声灯影外的风景 文学的许地山 卜立德如是说 焚烧的世界 虬髯启示录 007的忧郁 匹夫007 为英国卖淫 书评本是无情物 乙辑 故国·乔木 文字的亲和力 为庄子跑警报 分享 快读成正果 小名、乳名、诨号 “佬”的前世今生 Bye,Calvin,Be Good! 千古艰难是报恩 传奇的诱惑 笑话人生 天上的老豆 百年犹晋郡 儿童不宜 试读章节 朋友小聚,有时突然来了个自己素未谋面的人。对你说来,他本是不速之客,可是坐下不久,寒喧过后,你渐渐发觉到,此君的言谈举止隐隐发散着一种独特的亲和力,教人如沐春风,舒服极了。 文字是否让人读来感觉“投缘”,一样要讲究亲和力。我们就用散文来说吧。先得说明的是,亲和力本身不是一篇散文好坏的标准。鲁迅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是横眉冷语的记录。这种书写务求一击中的,因此文字愈辛辣愈见本色。他老人家才不跟你来温柔敦厚那一套呢。 亲和力不是温情主义的别名。冰心八十八岁时写下《病榻呓语》(1988),说一次病中发高烧醒来后: 睁开眼看到了床边守护着我的亲人的宽慰欢喜的笑脸。侧过头来看见了床边桌上摆着许多瓶花:玫瑰、菊花、仙客来、马蹄莲……旁边还堆着许多慰问的信……我又落进了爱和花的世界…… 亲情。玫瑰。慰问信。爱的世界。这些感情注满的字眼,或可引发她“亲爱的小读者”的固定反应,在成年人看来却难说是一种亲和力,因为我们不再是小读者。 怎样的文字才算亲和,实难下定义。周作人小品相当苦涩,但中期的作品也有平易近人的,如《喝茶》(1924):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为名为利,都无不可”,可见周作人世事洞明。茶喝过后,就得干活去了。名利都是俗物,但活在世上一天,都要敷衍下去,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爱和花的世界”。套用张爱玲的话,知堂老人“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的文章亦因此显出亲和力。 说到张爱玲,顺便看看她的《公寓生活记趣》吧。她说她晚上睡觉时,非得听见电车响才能入睡。她在上海时住的公寓靠近电车厂,因此有时可以听到“电车回家”: 你没看见过电车进厂的特殊情形吧?一辆衔接一辆,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愉快地打着哑嗓子的铃:“克林,克赖,克赖,克赖!”吵闹之中又带着一点由疲乏而生的驯服,是快上床的孩子,等着母亲来刷洗他们。张爱玲把回厂的电车比作排队等母亲洗刷的孩子,淡淡的一笔,两个本来老死不相往来的意象,浑然连在一起,感觉新鲜而亲切。 生老病死苦原是难讨好的题目。要我们看得下去,而且看后还会自我感觉良好,需要相当饱和的亲和力。七老八十的耆宿,若要从心所欲,不能不读王鼎钧的《活到老真好》。人到老年,人生不但再无秘密可言,而且还“能通人言兽语。当年女孩子说:‘我不爱你’,你想了一整年也想不出原因来,现在她刚要张口你已完全了解”。老了,应该谢天谢地,因为你已“跳出三界,不列五行”。老了,你自当临善境,“不喜不惧,无雨无晴”。老了,你才有闲情欣赏到“今天的电影拍得比当年精彩,今天的花也开得比当年灿烂,今天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一代青年漂亮”。 这些话,不但老人家听来受用,年轻人也会听得下去的,因为他们也会有见白头的一天。 亲和力的散文,以梁实秋为上品。《雅舍小品》名篇累累。以《客》为例。雅舍主人认为在风雨中出现的客人,不必风雅,只要来者一不谈物价升降,二不谈宦海浮沉,三不劝主人买保险,四不劝他信教。这种客人,若懂得为客之道,乘兴而来,兴尽即返,主客自然尽欢而散。 怕的是不速之客。P139-142 序言 取“风月无边”作本集书名,固知题不对文。一提风月,难免想到风花雪月去,虽说原指四时景色,但凡夫俗子总爱往歪里想。风花雪月几乎与风流快活同义。《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就如实点了出来:“光阴如隙驹,陈秀才风花雪月了七八年,将家私弄得干净快了。” 《石头记》又名《风月宝鉴》,顾名思义是“色·戒”的原始说法,讲的是“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本集文章三十二篇,除《英译(倾城之恋)》和《为英国卖淫》勉强可跟风月拉上关系外,余皆一本正经。 既然所收文章无关风月,为何以此命名?此中有真意。我在《113时香港》一文中说过:“旧时香港,酒店茶室取名,庸俗中亦偶见书香。如中环海傍有茶室名‘虫二’者,即为显例。果然。‘虫入凤(凰)中飞去鸟(焉),七人头上一把草,大雨落在横山上,半边朋友不见了’。吟哦一番,就见‘无边风月’。虫二,虫二,卖的是奶茶咖啡通心粉,但景由心生,一杯在手,‘无边风月’情意,油然而生。” 我用风月无边作书名,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因为我“爱死”虫二带出的113时香港的种种联想。旧时香港的西片译名,什么《云雨巫山枉断肠》,什么《妾似朝阳又照君》,虽然实情一知半解,但念着也觉销魂。要给散篇结集的单行本取名,其实不难,通常只取集中一篇的题目就成。因此本集可叫《文字的亲和力》、《分享》,或《天上的老豆》。但以念着自己也觉销魂的效果而言,《风月无边》无出其右。虽然文不切题,也计较不了这么多了。文稿曾先后在《信报》和《苹果日报》刊出。《故国‘乔木》发表在《明报》,《儿童不宜》刊于《香港文学》o特此说明,并申谢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