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舒畅改写、维克多·雨果所著的《巴黎圣母院(青少版)》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代表作,发表于1831年。小说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并透过这种描写深刻地剖析了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表达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除了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生动的故事情节之外,这部小说还以宏大的气势与大量篇幅描述了巴黎圣母院的历史与建筑特色,并从侧面反映了15世纪法兰西波旁王朝内部的倾轧和腐败。限于篇幅和考虑到青少年读者的接受心理,本书改写时略去了这部分内容。
周舒畅改写的《巴黎圣母院(青少版)》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其中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明生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如美貌绝伦、纯真善良、能 歌善舞的爱斯梅拉达,外貌奇丑无比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的心灵的卡西莫多 ,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弗罗洛等等,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剧 命运扣人心弦。
除此之外,《巴黎圣母院(青少版)》还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并透过这种描写 深刻地剖析了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表达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 即将出演的主角
1482年1月6日,巴黎城市里的居民一大早就在睡梦中被圣母院里的钟声惊醒了!
最有巧合意味的是,这一天也是巴黎城两个重要的节日:主显节和狂人节。按照当时的习俗,这一天人们有三件事要做:在河滩上放焰火,在布拉克小教堂内种植五月树,在司法宫演出圣迹剧。
实际上,司法宫的演出要到中午12点才开始,因为这样可以方便来往巴黎的使臣。
不少的观众,一大早就在司法宫门外等着,远处可以看到有的人打着哈欠,紧紧地把双手插在衣袋里,他们一大早就赶来了,因为天气冷,有的人还打着哆嗦。还有几个人说,他们为_了更早抢先进来,已经在司法宫的大门口苦苦熬了一夜。
人群越聚越多,因为长时间的等待,已经叫人疲惫不堪。这时,已经是人挤人,你推我,我挤你,连气都透不过来。人群中,到处是一片抱怨声和习惯的咒骂声。
中午12点,司法宫的大钟敲响了!
“好——”
广场上的人群异口同声地叫喊起来,紧接着就是激烈的骚动,一阵乱哄哄的脚步挪动的声音,还夹杂着剧烈的咳嗽和抹鼻涕声音。
短暂的寂静之后,人们都伸长了脖子,张开了嘴巴,几乎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大理石的台子。舞台上空荡荡的,观众们的视线都投向了弗朗德勒使臣的看台:看台上那道门紧闭着,台上空无一人。
“这样的等待真让人受不了……”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舞台上还是没有一点动静。舞台上没有一个人影儿,看台上的人也渐渐地散去。
“圣迹剧!圣迹剧!”
广场上人群中有人小声地嘀咕着。听到了喊叫声的人们,情绪高涨,头脑渐渐地发热,一场人群的风暴即将来临。
这时候,舞台上那间更衣室的门帘儿被掀开了! 一个人从门帘后面走出来,这个人提心吊胆,战战兢兢,边走边显得毕恭毕敬,就这样,一直走到大理石台子的边儿上。
“市民先生们,市民太太们,我十分荣幸地在红衣主教阁下面前,表演和朗诵一场非常精彩的寓言剧《圣母玛丽亚的公正裁决》。我扮演朱庇特……等红衣主教一到场,我们就开演。因为此刻红衣主教正在陪伴奥地利公爵派来的尊贵使团,在博代门听校长的演讲,过一会儿,等尊贵的红衣主教大人一到,我们就开演……”
过了好半天,舞台上才传出了各种音乐的高音、低音和各种乐器声音。舞台上的帷幕拉开了,走出四个人来,身上穿着五颜六色的戏装,脸上涂脂抹粉,顺着梯子,一到平台,便在观众面前站成一排,向观众鞠躬道歉……
序曲停止了,圣迹剧开始上演了!
可是,这时候,舞台专用的门被打开了,舞台总监突然宣布:
“波旁红衣主教大人驾。到!”
红衣主教大人一进场,会场上的人们一时陷人了混乱。人们齐刷刷地转过头,异口同声地喊:
“红衣主教!红衣主教……”
剧场上的音乐和序诗声,都被人们的呐喊声淹没了。
红衣主教在看台的门槛上停了一会儿,目光看上去相当的严肃,全场的观众大声地吵闹起来。一个个像斗鸡一样,竞相仲长脖子,争先恐后地往前挤,想把出场的红衣主教看个明白。
红衣主教脸上露出上帝对平民百姓的微笑,随即向观众致意,看上去若有所思,慢慢走向天鹅绒座椅。跟在他后面的随从也一起拥上了看台。正厅对面的观众一阵。阵喧闹起来,他们都对红衣主教非常好奇。
这是,掌门官用洪亮的声音通报奥地利公爵的特使驾到。红衣主教立刻转身朝向那道门,表现出了一副举世无双的样子;看上去还很优雅。 全场的观众都纷纷掉过头去,向那里张望。
这时候,奥地利公爵马克西米和他们的48位使臣来到了,他们个个都是一副庄重的神态,这些人和红衣主教身边的教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1-3
1831年,《巴黎圣母院》发表,它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第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浪漫主义手法再现了十五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巴黎底层人的善良,那些所谓文明的上流阶级的虚伪,宗教对人性的戕害……
小说通向1482年1月6日的法国,这一天是巴黎人的狂欢日,小说的主人公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上场了。敲钟人卡西莫多来了,他被选为狂欢日的丑八怪之王,无可争议的丑相,让这位丑八怪之王的风头超过了红衣主教。奇丑之后是极美,美丽善良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也现身了,她的美不但震撼了市民们,还唤醒了多年来沉迷宗教的副主教克洛德。副主教疯狂地爱上了吉卜赛少女,于是有了他与养子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的绑架,年轻英俊的皇家弓箭队队长夏多佩救了吉卜赛少女,也打动了少女。副主教不甘失败,他利用夏多佩与爱斯梅拉达的约会设计圈套,刺伤夏多佩,嫁祸于爱斯梅拉达。愚昧的法庭用酷刑逼迫爱斯梅拉达承认自己是杀人者。.感于爱斯梅拉达的善良,丑陋的敲钟人把她救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不了解实情的底层流浪人闻讯前去攻打巴黎圣母院,敲钟人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奋力阻击流浪人,流浪人的鲜血洒满大地,副主教却趁机把爱斯梅拉达送上绞刑架。看清了克洛德的真面目,敲钟人将自己的养父推下深渊,他也选择与死去的吉卜赛少女永在一起。
《巴黎圣母院》问世几个世纪以来,小说人物的命运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作者对人物命运的开掘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小说所用的美丑对照手法使本书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时至今日,《巴黎圣母院》已经成了浪漫主义小说最有生命力的作品之一,小说中的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克洛德也成为世界文学星河中的经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