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法的制度及其社会功能》是作者(卡尔·伦纳)的代表作。卡尔·伦纳在该书中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体系来建构一种法律理论。他着力于揭示,尽管诸如财产或者契约这类法律概念稳定不易,但是,其社会功能却多有转变。他十分着迷于私有财产法律制度变动不居的功能,对于解释特定时空中法律制度所实现的种种功能,亦兴味盎然。
《私法的制度及其社会功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经典译丛”之一。
《私法的制度及其社会功能》简介:卡尔·伦纳(Karl Renner),一个传奇般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而且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创始人。在那个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度奉为“圣经”或教条的年代里,他所开辟的一种迈向实证的马克思法学研究之态度,一度受到冷落甚至打击。如今,分析实证的思潮不断兴起,政治意识形态与纲常化的阶级论教条正逐渐淡出。如何以一种分析实证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成了当今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尤其是。在不断强调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下中国,我们有必要重新面对这个理论问题。伦纳正是这一学术进路的先驱。
总序/1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实证化(代译序)/13
导言/l
第一章 法律制度与经济结构/42
第一节 问题/42
一、规范/42
二、法律制度及其构成规则/46
三、法律制度的经济与社会功能/52
注解/57
第二节 组织,以及诸功能的相互关系/65
一、组织功能/67
二、经济功能详解/69
三、社会功能概念/71
注解/73
第二章 财产的功能转变/77
第一节 分析的原理与方法/77
一、世袭财产/77
二、财产权下层基础的转变/83
三、人身自由权/86
四、人的社会性面具与物的经济形式/89
注解/91
第二节 资本主义财产发展与财产规范的辅助法律制度/99
一、财产与雇佣合同/99
(一)财产权成为控制权/100
(二)财产承担组织功能/103
(三)财产权消解了旧社会秩序/105
(四)财产权成为对他人的控制权/110
二、财产与劳动力的新近发展/113
三、财产与转让合同/117
(一)旧式转让/118
(二)买卖合同及其经济功能/119
(三)购买与利润/122
(四)竞争与市场/124
(五)商人:经济人面具及其法律人格/125
(六)商业的社会功能/127
四、财产与偿还合同/129
(一)金钱,及其下层基础与法律规范/130
(二)借贷与利息/133
(三)信用制度的社会功能/137
五、土地财产及其辅助制度/141
(一)农业租约/142
(二)城市租赁/145
(三)抵押/148
沣解/151
第三节 资本主义财产及其功能/183
一、占用的功能/183
(一)下层基础中的错位,财物的资本功能/184
(二)经济财物与合法财产/185
二、积累的功能/187
(一)分配是一种资本功能,资本家占用的具体方式/188
(二)财富积累是一种资本功能/190
三、剥削是资本家财产的一种功能/191
四、剩余价值与工资收入相互替代/195
注解/196
第四节 资本主义财产以及与结社相关的法律/20l
一、积累与结社/201
二、社团与所有权/203
三、社团与信用/205
注解/206
第五节 财产与家庭关系法/212
一、家庭与收入/213
二、资本家的家产/215
三、工人家产,社会保障/216
四、工资外的额外收入/218
五、工人的家庭/221
注解/221
第六节 所有权与继位法/224
注解/230
第三章 功能转变的社会学分析/234
第一节 规范与下层基础/235
一、下层基础的改变:经济演化/235
二、规范效力的外部限制/237
三、功能转变与功能绝对缺失/240
四、无效功能,“法令的盲目崇拜”/24’
注解/243
第二节 功能转变及其各种形式/247
一、纯粹量上的变化/247
二、社会互连/248
三、技术用途与法律用途的分离/249
四、分裂成若干局部功能/251
五、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253
注解/254
第三节 功能与法律制度分离/255
一、财产权脱离物主/255
二、资本功能如今脱离了物/256
三、客体获得许多功能,主体被剥夺一切功能/25。
注解/259
第四节 经营部分与财产权部分不再完全一致/。60
一、生产业务的规模要求技术上的最佳状态/261
二、业产规模是法律上的偶发事件/263
三、财产权成为集中化与国有化的障碍/264
注解/266
第五节 当代财产,资产与责任的结合/267
第六节 法律的发展/269
一、功能转变与规范转变/270
二、辅助制度取代基本制度/271
三、公共法的辅助制度迫使私法制度背景化/273
四、法律的教义与社会的任务/276
注解/277
索引/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