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尤金·扎米亚金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尤金·扎米亚金,俄罗斯著名作家,因写出《我们》一书而被官方排挤打压,后迁居国外悒郁而终。《我们》一书成为人类反乌托邦文学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

《我们》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联众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

内容推荐

《我们》(作者尤金·扎米亚金)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联众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的最高峰”的联众国,所有公民一律被冠以数字为名。主人公便叫“D-503号”。D-503号是一名联众国培养成人的数学家,他对联众国满怀忠诚,特地记起了笔记,想借之赞颂威哉壮哉的联众国。怎料,联众国再发达文明,也仍旧奈何不了残留的人性。某个美艳过人的女性号码I-330突然出现,完全震撼了D-503号的纯洁心灵。在I-330的引诱下,D-503号一步步解放了本性,由小说开始时恨不能化身为机器的极端忠诚分子渐渐转变为有恨有爱,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凡人。不过,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I-330之所以接近D-503号,自有她的秘密计划。……《我们》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更是开创了反乌托邦这一文学作品类型。

目录

译序——关于《我们》和尤金·扎米亚金

笔记之一

通知 最最睿智的直线 一首诗歌

笔记之二

芭蕾 和谐广场 X

笔记之三

外套 墙 时间表

笔记之四

用气压计的野人 癫痫症 假如

笔记之五

方块 世界统治者 一种有利、有用的功能

笔记之六

事故 该死的“很清楚” 24小时

笔记之七

一根睫毛 泰罗 天仙子和铃兰

笔记之八

一个无理根 R-13号 三角形

笔记之九

礼拜仪式 抑扬格 铸铁之手

笔记之十

一封信 小耳朵 毛呼呼的我

笔记之十一

不,我做不到;没有标题就没有标题吧!

笔记之十二

给无限定界 天使 对诗歌的冥想

笔记之十三

大雾 尔 一场无比荒谬的冒险

笔记之十四

“我的” 不可能 冰冷的地板

笔记之十五

气钟罩 镜面般的大海 我将永远被烧灼

笔记之十六

黄色 一个扁平的影子 一个无可救药的灵魂

笔记之十七

透过玻璃 我死矣 走廊

笔记之十八

逻辑的碎片 伤口和膏药 再也不了

笔记之十九

第三级的“无限小” 额头下 翻过栏杆

笔记之二十

放电 思想的材料 零号岩石

笔记之二十一

作者的责任 冰膨胀着 最难做到的爱

笔记之二十二

凝固的波浪 一切都在进步 我是一个细菌

笔记之二十三

花朵 晶体溶解了 只要(?)

笔记之二十四

函数的值域 复活节 划掉一切

笔记之二十五

天降仪式 历史上最大的一场灾难 已知——已不复存在

笔记之二十六

世界的确存在 疹子 摄氏41度

笔记之二十七

没有标题了。这不可能!

笔记之二十八

她们俩 熵和能 身体不透明的部分

笔记之二十九

粘在脸上的线条儿 芽 一种不自然的收缩

笔记之三十

最后一个数字 伽利略的错误 那样不是更好吗?

笔记之三十一

伟大的手术 我什么都原谅了 相撞的火车

笔记之三十二

我不相信 机器 小人影儿

笔记之三十三

不假思索、匆匆忙忙地最后记一笔

笔记之三十四

被宽宥的人 阳光灿烂的夜晚 无线电女神

笔记之三十五

在环里 胡萝卜 一场谋杀

笔记之三十六

空白的纸张 基督教的上帝 关于我的母亲

笔记之三十七

纤毛虫 灾难日 她的房间

笔记之三十八

我不知道该起什么标题——不妨就叫一截儿被扔掉的烟头吧

笔记之三十九

结局

笔记之四十

事实 气钟罩 我坚信

试读章节

请看下述例证:今天早晨,我站在“积分号”制造台上,打量着车床;调整器的小球儿机械循环着,发亮的曲柄来回转动,横梁自豪地晃动肩膀;机器上的凿子跳动着,仿佛和着无声的塔兰台拉舞曲跳着舞。电光火石之间,我突然领悟到这个沐浴在淡蓝色阳光中的庞然大物、这场机械芭蕾表达出的美妙音乐和难以言喻的美。于是一个问题自然涌上心头:这美从何而来?这场舞蹈缘何如此美妙?答案:因为这乃是一种不自由的行动。这场舞蹈的深刻意义在于它对理想的非自由状态毫无保留、心醉神迷的臣服。假如说我们的祖先在他们一生中最开窍的那些时刻,果真曾经沉浸入忘乎所以的舞蹈(神秘的宗教仪式、军队行进等等),那么我们从中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非自由的本能自远古时代起就包含在人性中,今天的我们只不过学会有意识地——

我的写作被迫中断。联络机发出哒哒声。我翻了翻眼睛——O-90号,还能是谁!再过半分钟,她就要来接我去散步。

亲爱的O!我总觉得她人如其名,就像一个O的形状。她比规定的母性标准矮了大约10厘米。因此,她浑身上下都显得圆乎乎的;不管我说什么,她都把玫瑰色双唇开启成O形做答。她手腕上有一个圆圆的、柔软的小涡儿。一般只有小孩才会有这样的小涡儿。她走进来时,富于逻辑感的调速轮仍旧在我脑海中嗡嗡回响,我由它的惯性怂恿着,和她谈起了我的新公式,它赞颂机器、舞者以及我们的一切。

“真是美妙绝伦,不是吗?”我问。

“是啊,棒极了……春天啊!”她柔媚地微笑着。

你瞧,春天!她届然谈起春天!女人呐!……我无话可说。

我们沿着大街散步。街上人头攒动。今天这种天气好的日子,下午的私人小时通常都被用来进行增补散步。巨大的音乐塔一如既往,高奏《联众国进行曲》。成千上万号码们都穿着浅蓝色制服(这也许是从古代的制服发展而来),胸前挂着金色证章——上面印着他们的联众国男性或者女性号码——大家四人一排四人一排地缓缓踱步,情绪高昂、步伐整齐。我,或者说我们四个人,只是一股巨大潮流中数不尽数的浪花中的一朵:我左侧是O-90号(如果是我哪位曾留着长发的祖先在1000年以前写这份笔记,他没准会用那个好笑的词称呼她:我的);我右边是两个陌生号码,一个是女性号码,另一个是男性号码。

天空瓦蓝,我们的证章上映出无数小小的太阳;我们的脸上驱除了一切愚昧思想的阴影。阳光明媚……你能想象这一幕吗?所有东西仿佛都是由微笑、由某种阳光般通彻的物质制成。铜管乐打着拍子:特儿哒哒哒……特儿哒哒哒……在阳光中和着灿烂辉煌的铜管乐节拍前进,步子朝向炫目晴空越迈越高……就像早晨在制造台上一样,我打量眼前的事物,再度仿佛第一次见到它们一般:完美无瑕的笔直街道,人行道上闪闪发亮的玻璃路面,神圣的平行六面体式样的透明住所和一排排灰蓝色号码们组成的方方正正的队伍。我觉得仿佛并不是过去的几代人,而是我自己赢得了这场针对旧神灵和旧生活的战斗,是我自己创造了这一切。我感觉自己像一尊塔:我屏息静气,不敢挪动手肘分毫,仿佛一动便将牵动四周的墙壁、穹顶和机器一并轰然倒塌,令一切摔个粉碎。

突然间,思绪掠过几个世纪的历史,我想起(显然是对比联想的结果)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一幕景象,一幅20世纪的照片上的一条街道:街上充斥杂乱无章、五颜六色的人群,汽车,动物,广告牌,树木,色彩和鸟儿……据说,这一切的确曾经存在!P5-7

序言

说到《我们》,仿佛成了惯例,必定要先抛出这句话给它定位正名:20世纪三大反鸟托邦作品,正是尤金·扎米亚金[俄]的《我们》(1920/1924)、奥尔德斯,赫胥黎[英]的《美丽新世界》(1932)和乔治·奥威尔[英]的《1984》(1949)。

……

针砭时弊的睿智头脑遇上专制又荒谬的体制。既是不幸又是件幸事;不幸的是被体制碾压,终于不敌而逃、郁郁余生的作者,幸运的是这两者间冲突的离奇产物《我们》的出现。扎米亚金本人对《我们》的评价是,“我所创作过的最滑稽、最真切的一部作品”。我很荣幸能有机会把这部标志着一个天才的被扼杀史的《我们》译介给大家,更希望能借助这次机会,让更多读者注意到扎米亚金其人、其作品。

殷果

2005年7月于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2: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