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万古》一书由傅林祥著,其实,我们今天能考察、观赏到的其他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存,无论是巍巍五岳、浩浩四渎、淼淼五湖、茫茫大漠,还是通都大邑、宫阙楼台、金城雄关、巨津广梁、邮路驿站、古刹名寺、洞天福地,了解它们的历史地理背景,不仅能了解历史,理解文化,掌握知识,也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江河万古/沧桑河山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傅林祥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江河万古》一书由傅林祥著,其实,我们今天能考察、观赏到的其他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存,无论是巍巍五岳、浩浩四渎、淼淼五湖、茫茫大漠,还是通都大邑、宫阙楼台、金城雄关、巨津广梁、邮路驿站、古刹名寺、洞天福地,了解它们的历史地理背景,不仅能了解历史,理解文化,掌握知识,也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内容推荐 《江河万古》一书由傅林祥著,本书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讲述了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的自然与人文的历史地理变迁。《沧桑河山:江河万古》同时介绍了与这些大江大河相关的主要风景名胜、历史传说、著名战争、经济文化活动以及民间故事。 《江河万古》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序言 第1章 万里长江 从青海到上海 江源之谜 先秦文明 虎跳峡 都江堰 九曲荆江 文武赤壁 港口城市 第2章 千古黄河 河源之争 九曲弯弯向东流 上中游的变迁 迁徙无定的下游 传说中的战争 水利工程 第3章 北国龙江 造源流跨三国 悲惨的历史 五大连池 兴凯湖 第4章 岭南珠江 珠江三源 秦建灵渠 荔枝美味 海上丝路 西学东传 第5章 塔里木河 多变的河道 和田出美玉 张骞出使 鸠摩罗什 法显西行 唐僧玄奘 第6章 汤汤淮河 淮源与淮神 南北分界线 失去的下游 灾荒连年降 刘邦与项羽 自古是战场 朱元璋故里 第7章 青海湖 候鸟的乐园 祭海仪式 西王母故居 第8章 鄱阳湖 形成过程 候鸟过冬 滕王阁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 第9章 洞庭湖 演变过程 诗人屈原 君山传说 岳阳楼 第10章 太湖 形成原因 东西洞庭 水乡胜景 江南古镇 第11章 洪泽湖 潴水成湖 水淹泗州 第12章 消逝的湖泊 云梦泽 圃田泽 大野泽与梁山泊 罗布泊 试读章节 从青海到上海 长江和黄河一样,在古代也有自己的专有名称——“江”,《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就是指长江。到了西汉时,人们又称长江为“大江”,司马相如所作《子虚赋》:“缘以大江,限以巫山。”北宋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是指今天的长江。东汉年间,“长江”一名已经出现,并见之于史籍。据《三国志》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208)九月,曹操率大军南下长江北岸的荆州(治所在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荆州刺史刘琮率众投降。孙权紧急与部下商议对策,部下都认为只有利用长江天险才能阻挡曹操的兵锋所向,“可以拒操者,长江也”。此后,“长江”一名见之于记载越来越多,到了唐代,一般诗人都用“长江”来指称“江”,《全唐诗》中有156处用了“长江”一词。 由于长江确实很长,古人为了指称方便,就给长江分段取了一些别名。这些别名形成时间有早有晚,大多是在形成时从当时长江流经的区域及其他地名衍生过来的。 长江在金沙江以上河段,都不称“江”,而是以“河”相称:沱沱河、通天河。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正源为沱沱河。沱沱河一作托托河、玛曲、乌兰木伦河,都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红河”。沱沱河向东流,当曲从南侧注入后,就称通天河。通天河的知名度很高,《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回国时,路过通天河,将经卷掉在了河中。这里海拔三四千米,人迹稀少,因而传说江源一直能通到天上。通天河是汉名,藏语称作“直曲”,意思是“神牛犊的河流”。直曲的得名,还流传着一个神奇而美丽的藏族故事。相传在古时候,天帝看到玉树草原一带是比天堂还要美丽的好地方,于是就有了妒忌之心。他把一头神牛犊赶到青藏高原,限令它三天之内啃光高原上的青草,踏平高耸的青山,断去一切水源,把那里变成不毛之地。神牛犊来到这里,看到藏族人民勤劳而善良,不肯执行天帝的旨意,反而愿意为人民造福。于是它爬上一座最高的山峰,面对东方,大吼三声,从鼻孔里喷出两股清泉,就成了这条大江最初的源泉。通天河先是东北向,在楚玛尔河一带转为东南向,缓缓地向东南流行于海拔45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河谷宽广,多沼泽地。一直流到玉树县,全长813公里。 从青海省玉树开始的这一河段,就是金沙江了。金沙江古称泸水、渑水、丽水,向南奔腾于四川、西藏交界处的高山峡谷地带。它经云南省西北部,至石鼓突然90度转弯,沿着四川、云南省界向东北方向流去,接纳了雅砻江、龙川江、普渡河、牛栏江、横江等支流,到四川宜宾市止,全长2308公里。战国时期就传说金沙江中生金,南宋以后就直接称金沙江。金沙江在川滇边界,辗转迂回,转了七个大弯,在宜宾市与岷江相会。 在四川宜宾,金沙江和北来的岷江汇合后始称“长江”。长江从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之间,长1020公里,因为大部分位于四川境内,明代开始又称“川江”。除岷江外,还接纳了沱江、嘉陵江、乌江等大支流,水量成倍地增加,江面宽约300~800米。川江流经重庆市江津县附近时,弯曲成“几”字形,这段川江又称“几江”。长江向东,从重庆奉节至湖北宜昌的200公里间,浩浩荡荡穿行在坚硬的石灰岩山地间,就是世界著名的三峡。三峡段川江又称“峡江”。峡谷两岸峭壁高耸,江面收缩,最窄处仅有100米左右,比降陡峻。峡谷中滩礁密布,水流湍急。 长江流过湖北宜昌后,冲出山地,进入中游广阔的冲积平原地带——两湖平原。由于两面没有高山阻隔,江面骤然开阔。从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一段,古代在荆州境内,所以又称“荆江”,全长420公里。荆江以藕池口为界,上段称上荆江,下段称下荆江。荆江江面宽阔,河道曲折,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沙洲众多,河床日渐淤高,发洪水时江面高出两岸平原十多米。由于水流不畅,每逢汛期,极易溃堤、决口,是长江最险要的河段,也是变化最频繁的河段。因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楚国,流经这四省的长江又称“楚江”,南北朝谢眺有《临楚江赋》。 长江在中游汇集的支流最多,在湖南接纳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在湖北武汉与最大支流汉水相会。汉水是长江的主要支流,它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1540公里。 长江东人江西境内后,因古代这里河道众多,故称“九江”。唐代在今九江市置浔阳郡,所以又称今江西段长江为“浔阳江”。长江在这里又接纳鄱阳湖水系的赣、信、抚、饶、修五水,水量在此大增。长江中游地势低洼,湖泊众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洞庭湖和鄱阳湖,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洪水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而另一方面,由于湖泊洼地地势低下,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长江过湖口,又东北向进入安徽境内。有青弋江、水阳江注入。 长江又向东,进入江苏省境内,在镇江、扬州附近,又称“扬子江”。隋朝时,扬州城南15里处的江边有个名叫扬子津的渡口,炀帝驾临扬州时,建了一个扬子宫,后人就将这段长江称作扬子江(或作杨子江)。唐朝时,扬子江一名已经名扬海内,常见于诗人做品。清代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船只从吴淞口进人长江后,首先到达的就是扬子江,外国人就把整条长江都称作扬子江。我国明清古籍中曾经将“扬子江”写成“洋子江”,外国人就理解为“海洋的儿子”,意译为“Son of the Sea”或“Child of Ocean”。民国时期,也常以扬子江一名来称呼整条长江,如1935年设置的“扬子江水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正式用“长江”这个名称取代了“扬子江”。镇江与扬州隔江相望,古代的镇江又称京口,长江镇江段就又称为“京江”。长江下游地势低平,与北面的淮河水系和南面的钱塘江水系无明显的分水线。淮河的人海道自黄河侵夺淤塞后,绝大部分水量都是通过运河流入长江的。 从镇江至江口之间为三角洲段,长330公里,两岸除少数几处孤立的丘陵外,地面海拔一般不超过10米。长江东流进人上海市境,长江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自南向北汇人。再向东,汪洋一片,流人东海,地图上常标作“长江口”。由于江口有崇明岛,长江口分为两支,过去分别称长江北口、长江南口,今长江北口已日渐淤塞,形似一条小河。从宜昌到长江口,两岸多属平原地带,河谷宽广,比降和缓,水流散漫,堆积作用发达,形成沿江的冲积、沉积平原。 P002-007 序言 《沧桑河山》丛书于2007年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现在经过作者的修订,即将再版了。作为主编,我自然感到欣慰,因为这说明了作者们的努力得到了读者的肯定,产生了预期的社会影响。这当然是全体作者和编者辛劳的结果,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这套书所要告诉读者的内容是大家所需要的,又是很容易接受的。 不久前,有网友在微博上问我,为什么古代一些关会起那么大的作用呢?难道真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吗?这样的问题,我不止一次被问过,特别是在现场。我到过中国大部分名关,还到过今天已在境外而在中国史上曾经赫赫有名的关隘,每次都会被同行者问到类似的问题。因为多数人到了现场都有些失望,甚至是大失所望——与他们读过的史书中的描述,与他们吟诵过的名句名篇,与他们想象中的雄关险隘差距太大了。记得2007年深秋,我们“重走玄奘路”的车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南行,在进入阿富汗的前一天途经铁门关。当我们停车摄影时,我甚至找不到一个稍显险要的地点,但见公路通过一个并不狭窄的山口,两边虽有逶迤的山岭,但并不陡峭,更谈不上巍峨。在公路两旁转了一圈,我甚至想象不出当初的关隘和城墙是建在哪里的。 如果我们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加以观察和分析,这样的疑惑大多能迎刃而解。 在历史自然地理方面,由于地形、地貌、水文、植被、土壤、气候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观早已今非昔比。例如,由于河流改道或水源枯竭,原来的河道已起不到阻碍或防卫作用;因水土流失,沟壑发育,险峻的土峡深沟已成宽谷;原始植被消失后,山川一览无遗,已无藏身之地。 而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变迁更大,由于今天的人类所具备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前人的想象,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复原出当初的人文景观,站在当时人的立场,肯定是无法理解的。例如,用工业化后和热兵器时代的尺度去衡量古代的关隘等军事设施,似乎都不堪一击;当公路甚至高等级公路取代以往迂回曲折的道路,千年雄关早已被从顶越了。有的关城虽然不高,但要在一片戈壁荒漠上找到或制造一架梯子绝无可能,而如果要从数百里外运来,又谈何容易。长途用兵最难的还是粮食保障,一座关隘只要能阻滞敌军,即使他们毫发无伤,也会因为粮食耗尽而束手待毙,最终只能铩羽而归。 其实,我们今天能考察、观赏到的其他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存,无论是巍巍五岳、浩浩四渎、淼淼五湖、茫茫大漠,还是通都大邑、宫阙楼台、金城雄关、巨津广梁、邮路驿站、古刹名寺、洞天福地,了解它们的历史地理背景,不仅能了解历史,理解文化,掌握知识,也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这就是我们希望提供给各位的,也是本套丛书再版的目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