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圣经的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美)房龙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圣经的故事》是房龙为大众读者了解《圣经》而撰写的通俗读物。书中简明扼要地解答了《圣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包含哪些内容,作者是谁;以及犹太人的起源和他们的命运,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耶稣的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圣经的故事》既忠实于原典,又有作者朴素、睿智、独到的观点,使《圣经》中原本纷繁的人物、深奥的教义、无数的阴谋和战争,在作者的娓娓叙述之下变得清晰而迷人。

内容推荐

这本书讲的是《圣经》的故事。书中简明扼要地解答了《圣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包含哪些内容,作者是谁;以及犹太人的起源和他们的命运,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耶稣的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房龙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与思想。他的著述……选择的题目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

目录

前言 写给汉斯和威廉的话

第一章 《圣经》的来历

第二章 万物起源的神话

第三章 犹太人西迁

第四章 从奴隶到总督

第五章 他乡难留

第六章 逃出埃及

第七章 先知摩西与“十诫”

第八章 找到新家园

第九章 建立犹太国

第十章 善良的路德

第十一章 英明的君主,伟大的王朝

第十二章 南北分裂

第十三章 沦为亡国奴

第十四章 苦难的流放生涯

第十五章 重返耶路撒冷

第十六章 《旧约》:一个民族的剪贴簿

第十七章 被遗忘的角落

第十八章 劫后余生

第十九章 罗马铁蹄下的动荡岁月

第二十章 耶稣降生

第二十一章 施洗约翰之死

第二十二章 神圣的选择

第二十三章 导师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十四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

第二十五章 爱或者挑战

第二十六章 沉重的十字架

第二十七章 基督教:传播信念

第二十八章 使徒保罗

第二十九章 殉道者的胜利

试读章节

亚伯拉罕是个先驱者。

亚伯拉罕在几千年前就死了,可是,他的故事却让我们想起了美国人的西进故事,那些勇敢的男女在19世纪上半叶征服了西部的山山水水。

亚伯拉罕家族来源于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吾珥地区。

自从曾祖父闪离开挪亚方舟以来,他们一直以放牧为生,日子过得不错。亚伯拉罕本人是个富裕的牧场主,有几千头羊。他雇了三百多人照看他的羊群。

他们对主人非常忠诚,一声召唤就能赴汤蹈火。他们组成一支小小的私人武装,当亚伯拉罕在地中海沿岸充满敌意的土地上争夺牧场时,这支部队派上了大用场。

亚伯拉罕75岁时,听见了耶和华的声音,命令他离开家乡,去迦南建立新的家园。迦南是巴勒斯坦的旧称。

亚伯拉罕乐于从命。住在他周围的迦勒底人,一向热衷于和邻族打仗。可亚伯拉罕是个热爱和平的智者,在这些徒劳无益的冲突中,看不到一点好处。

他下令拆卸帐篷,围拢羊群。妇女捆扎睡毯,准备食物,以备穿越沙漠。就这样,犹太人的首次大移民开始了。

亚伯拉罕的妻子叫撒拉。不幸的是,两口子婚后无子。于是,亚伯拉罕就让侄子罗得当远征队的副手。然后,他发出开拔的信号,并沿着太阳下山的方向走下去。

他的队伍没有进入巴比伦大河谷,而是沿着阿拉伯沙漠的边缘行进,这样,凶猛的亚述军队就发现不了他们,不能抢走他们的羊群和妇女。就这样,他们全都平安地到达了西亚的牧场。

他们在示剑附近的摩利村安营扎寨,亚伯拉罕在一棵橡树旁为耶和华建了座祭坛。后来,他又迁往伯特利,在那里稍事休息,筹划将来的安排。唉!迦南之地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富足。

亚伯拉罕和罗得带着所有畜群突然来临,山坡上的牧草很快就被吃光了。接下来,亚伯拉罕和罗得的牧民们开始为上好的牧场而互相争夺,眼看着这场远征就要以全面暴乱而告终。

事态发展完全违背了亚伯拉罕的本性。他把侄子叫进帐篷,向他建议说,还是把土地一分为二,做个好亲戚,和睦相处吧。

罗得也是个明白事理的年轻人,所以没费什么口舌,叔侄俩就达成了协议。

侄子愿意留在约旦河河谷,亚伯拉罕就去别的地方,就是现在一般人所称的巴勒斯坦。他的大半辈子都是在沙漠炎热的太阳下度过的。所以,他急于找到一处绿树成荫的清凉世界,这种迫切心情是不难理解的。

他来到希伯伦旧城附近的幔利,在橡树林里安下家来。幸福的新家园建立起来,他又造了一座新的祭坛,以感谢耶和华的指点。

可是,和平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他的侄子有了麻烦,为了保卫家园,亚伯拉罕被迫开战。

在当地的统治者中,最危险的一个要数以拦国王。他的势力十分强大,可以和亚述的统治者分庭抗礼。所以,他要从所多玛和蛾摩拉城征收赋税。要是他们拒绝交税,以拦王就派兵讨伐他们。

不幸的是,战斗正好发生在罗得所住的河谷。士兵们性子起来后,是不问青红皂白的。他们从所多玛和蛾摩拉掠走百姓,把他们当做囚犯,又顺手牵羊抓走了罗得一家。

一个逃出来的邻居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亚伯拉罕。他集合所有牧民,骑马冲在队伍最前面。午夜时分,亚伯拉罕到达以拦王的营帐,立即对熟睡的以拦人发动进攻。卫兵们睡眼惺忪,没等他们弄清东南西北,亚伯拉罕就把罗得救了出来,并撤回约旦河谷。  这下,亚伯拉罕在邻近部落眼里,成了了不起的人物。

从屠杀中逃出来的所多玛王,前来拜见亚伯拉罕。陪同他一起来的,是撒冷或耶路撒冷的国王麦基洗德。耶路撒冷是迦南地区很古老的一座城市,在犹太人西迁之前好几百年就有了。

麦基洗德和亚伯拉罕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都尊奉耶和华为整个世界的主宰。但亚伯拉罕不喜欢所多玛王,因为他崇拜稀奇古怪的异教神。所以,当所多玛王提出,要把从以拦人手中夺回来的大部分战利品送给亚伯拉罕时,亚伯拉罕拒绝接受。他的手下饥肠辘辘,吃掉了很多羊,剩下的都还给了所多玛城里的原主。

唉!他们不能好好地利用这些东西。

在西亚地区,所多玛和蛾摩拉人的名声都很狼藉。他们又懒又贪,无恶不作,而且听任杀人越货者逍遥法外。

他们经常受到警告,不允许他们再这样下去。可他们只是加以嘲笑,继续作恶,这一带的正派人都把他们当做害群之马。

一天晚上,太阳落下山梁,夜幕低垂。亚伯拉罕正坐在帐篷前思忖,当年耶和华在吾珥做的承诺,如今都实现了,他对生活心满意足。由于膝下无子,他还指望妻子撒拉给他生个小宝宝。

他正在浮想联翩,三个陌生人走了过来。他们气喘吁吁,浑身是土,亚伯拉罕把他们请进帐篷,让他们稍事休息。撒拉赶紧给他们做了些吃的,他们坐在树下边吃边谈。

时间不早了,陌生人说,要上路了。亚伯拉罕知道他们要去所多玛和蛾摩拉,就给他们指了条最近的路。突然间,亚伯拉罕明白了,他招待的正是耶和华和他的两个天使。

他能想象得出他们要去干什么,出于对自己族人矢志不渝的忠诚,他请求宽恕罗得和他的妻儿老小。

耶和华答应了。他甚至更加宽宏大量。他许诺说,如果能在城里找到50个、30个甚至10个好人,他就放过这两个城市。

结果好像很不理想。

这天深夜,罗得收到警报,要他马上搬家,带家人到安全的地方去,因为天亮以前,所多玛和蛾摩拉将会化为灰烬。警报还说,要走得越快越好,切切不可回头张望。

罗得照办。他叫醒妻子女儿,连夜赶路,尽量争取在天亮前赶到琐珥村。

可是,在到达安全的地方前,罗得还是失去了妻子。

她有点太好奇。天上一片通红,她知道邻居们都葬身火海了。

她只偷偷回头看了一眼。

耶和华还是发现了。他把这个女人变成了一根盐柱。罗得成了鳏夫,只剩下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后来生下了摩押,摩押部落就是因此而得名。另一个女儿生下的儿子叫便亚米。此人建立了有名的亚扪人部落。

罗得的不幸遭遇使亚伯拉罕十分沮丧。他也决定离开现在的地方,进而远离那两座罪恶之城的废墟,远离对它们的肮脏回忆。

他离开幔利的森林和草原,再次西行,差不多一直走到地中海沿岸。

P16-20

序言

写给汉斯和威廉的话

亲爱的孩子们:

这本书讲的是《圣经》的故事。我写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你们对《圣经》的了解还很不够,可我又说不出你们该到哪里去寻找这类知识。当然,我可以让你们去读原著,但天晓得你们会不会读。许多人把《圣经》当成生命的寄托,一提到它就一脸严肃,绝不允许有人冒犯它。长期以来,你们这个年龄的小孩子们,就是被那些人给吓坏了。可是,在你们受教育的过程中,是不可能离开这些知识的。再说,在你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候,说不准还非常需要这些古代故事里面的智慧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本书一直是人类最可信赖的伙伴。书里的许多篇章写于2800年前。还有一些内容是后来写成的。在许多年里,你们的祖先很可能只有这一本书,或者说只认认真真地读过这一本书。这本书里的事情,他们记得一清二楚。近代科学时代到来后,围绕这本书出现了激烈的斗争,一派坚持说,这本书是上帝传下来的;另一派说,它只不过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罢了。于是一时间,许多男男女女对《圣经》恨得咬牙切齿,可他们的父辈和祖父辈却对这本书满怀敬爱之情。

尽管如此,我什么也不会告诉你们。

我不是在对你们说教。我既不拥护也不反对某种说法。我只不过是想说说你们应该知道的事情(是我个人的想法——我要求别人做的事,上帝可能并不允许!),明白了这些道理,你们就会为善良、美好、神圣的事物而奉献,你们的生命就会充满更多的理解、宽容和仁爱。

《旧约》写起来相对要容易一些。那是一个沙漠部落的故事。这个部落的人在流浪了多年之后,终于在西亚的某个角落得到了一小块土地。他们在那里安顿下来,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接下来是《新约》。这个部分写起来十分费劲。《新约》只围绕一个人物。它讲述的是拿撒勒农村一个木匠的故事,这个木匠出身卑微,对生活一无所求,却献出了一生。比耶稣的故事更有趣的,可能会有,但我从来没有读到过。我将非常简单地向你们介绍耶稣的生平,不会多一个字,也不会少一个字。我相信,要是耶稣还活着,他是一定会让我这么做的。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书评(媒体评论)

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读他书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现代著名作家 郁达夫

房龙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与思想。他的著述……选择的题目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钱满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