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败因(蒋介石为什么败退台湾上下)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武更斌
出版社 白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民国史是当今读书界持续很久的一大热点。《败因(蒋介石为什么败退台湾上下)》(作者武更斌)就是一部最全面最客观最深入浅出的民国史书。它回答的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为什么败退的话题。它以纪传体方式解读了国民党的兴亡成败。全书一百四十余万字,配以千余幅稀见的高清历史老照片,是一部近年来在海峡两岸也难得一见的史书。

内容推荐

《败因(蒋介石为什么败退台湾上下)》内容介绍: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数量是清朝的5.5倍,是北洋政府的6倍左右,是共产党军队的3倍。就装备而言,国民党军队拥有相当数量的轰炸机、战斗机、军舰、大炮、坦克。环顾亚洲,军力无出其右者。又接收了日本投降时交出的大批轻重武器:68万多支步枪,1.8亿发子弹,6万余支手枪,近3万挺机关枪,1.2万多门火炮,7万匹战马,543辆各种战车。这批武器可以装备80个步兵师、10个炮兵师、6个骑兵师、7个以上的装甲团。加之美国装备的36个美械师。与共产党军队小半加步枪相比,云泥之别。经济上,国民党政府占有各大城市,以及最富裕、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它的财政收入是清末及北洋时期的6倍以上。抗战时期它获得了10多亿美元的美国援助,解放战争获得40亿以上美元的援助。其综合力量纵向比较远强于历代政权,横向比较仅次于美、英、苏诸强国。可为什么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国民党军队就一败涂地,蒋介石政权被扫出大陆呢?个中缘由,太值得玩味;个中教训,太值得汲取。

《败因(蒋介石为什么败退台湾上下)》的作者是武更斌。

目录

第一章 时刻以军权为第一的蒋介石

第二章 派系林立导致的巨大内耗

第三章 奇特的相人方式

第四章 用人唯亲的蒋介石

第五章 敛钱有术、用钱有方的蒋介石

第六章 丧尽人心的执政党腐败

第七章 丧尽人心的恐怖特务组织

第八章 不与中共交战的和平将军张治中

第九章 唯一伴蒋一生的宠将——陈诚

第十章 主持“特级冷衙门”的何应钦

第十一章 从无军功的顾祝同

第十二章 沦落为小学教员的刘峙

第十三章 臭名昭著的汤恩伯

第十四章 不受重用的关麟征

第十五章 才不堪用的胡宗南

第十六章 中共超级特工熊向晖

第十七章 时心向光明的国防部作战厅长郭汝瑰

第十八章 时走向光明第一人——高树勋

第十九章 东北停战——蒋介石最大的失误

第二十章 莱芜战役放弃指挥的韩练成

第二十一章 被吃的诱饵——张灵甫

第二十二章 处处与蒋介石唱反调的卫立煌

第二十三章 侯镜如与打不下的塔山

第二十四章 用而不信的曾泽生

第二十五章 经历曲折的吴化文

第二十六章 断送黄伯韬兵团的贾汪起义

第二十七章 断送黄维突围念头的廖运周

第二十八章 保全古都的爱国将军傅作义

第二十九章 率领御林军起义的将军王宴清

第三十章 蒋家心窝反出的太子军

第三十一章 地下党选定的江阴要塞司令

第三十二章 保全上海有大功的刘昌义

第三十三章 血性将军陈明仁

第三十四章 解放西南第一功臣刘宗宽

第三十五章 执掌海军无方的桂永清

第三十六章 第三次逼蒋介石下野的白崇禧

第三十七章 代而无人理的总统李宗仁

第三十八章 建立在沙滩上的胜利

第三十九章 苦不堪言的中国农民

第四十章 台湾岛上的痛定思痛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特别鸣谢

试读章节

第一个出道的黄埔学生陈明仁,别说打他的耳光,就是蒋介石错说他几句,他也要据理力争,讲个明白,而决不会自认其诬,这样的耿直之人也就自然不会成为蒋的亲信内臣了,所以师长一当就是十余年,好容易四平战场立下战功当上兵团司令,不久就被撤职查办,最后这个做不了奴才的血性将军只能选择了走到人民阵营的道路。

第四,重用无能之人。这是蒋介石用人术中与其他统治者大不相同的一点,一般的统治者都是用能人,而蒋介石却反其道而行之,因为无能之人会因常感知足而不心存妄想。国民党军队有“福将”之称的刘峙,就是一个国民党军中出了名的一个无能之辈。抗战初期担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刘峙畏敌如虎,从小敢与日寇接战。他在平汉线上不是在同日军作战,而是在和敌人“赛跑”——未战先逃,日军在他后面想追都追不上。刘峙不是望风披靡,而是“闻”风披靡,只要得到日寇要来进攻的消息,还未见到鬼子的影子就不管不顾地首先溜之大吉。日军还没有到安阳,他已经逃到新乡。一次,蒋介石和刘峙通长途电话询问:“你的位置现在哪里?你的部队在什么地方与敌人接触?敌军兵力和战况如何?”刘峙称日军已由滑县、辉县向新乡包抄,正面之敌已接近汤阴。第二天,蒋介石又和刘峙通长途电话,岂料这位前线指挥官已经逃到黄河南岸了。蒋介石好像也知道这位“饭桶司令”胆小如鼠,就在电话里问他的司令部设在哪里,刘峙在电话中支支吾吾,不敢实说已逃到黄河南岸。经蒋介石再三追问后,刘峙只得实说。蒋听后非常气愤地命令:“你立即给我回到新乡去,不然我要处分你。”刘听后唯唯称是。但他哪敢再回到黄河北岸去,不几日,这个“逃跑司令”就失地千里,日寇兵不血刃侵占了整个豫北平原。对刘峙的不战而逃,时正兼任侍从室主任的林蔚是非常清楚的。因为有一半的军用电话是由林蔚代蒋介石向战区下达命令和询问战况的。刘峙向蒋介石谎报军情,却向林蔚讲了真话。刘峙在与林通话中有“敌人猛攻锐不可当,我军一触即溃”等语,其实他哪里是“一触即溃”,而是未触即溃。林蔚从前线其他将领处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刘峙这样说不过是为自己的临阵脱逃寻找借口罢了。决定国共两党命运的淮海战役前,蒋介石任命刘峙为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部上将总司令,命令一下就有人议论说:“徐州是南京的北大门,应该派一员虎将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看门,今派一只猪,眼看大门就要守不住”。而刘峙自己也因感到无战功、能力而无脸上任。果不其然,淮海战役,80万国民党军队败于60万的人民解放军之手,堂堂上将总司令战败后竞跑到印尼做了一个中学教师。

被陈明仁轻蔑地称为“顾竹筒”的顾祝同和刘峙一样,也是昏庸无能之辈,在军事上毫无建树,他的发迹说起来十分好笑,早年在黄埔军校任教时,因一次早操迟到,被蒋介石当场查获,蒋介石命令其在操场上跪着悔过,后来蒋介石忘了此事,第二天出操时竟然发现顾祝同还在那儿跪着,身上已经挂了一层白霜。蒋介石因此大为欣赏,这么服从自己命令的人实在少有1 1948年,白崇禧辞去国民党军参谋总长的职务后,蒋介石任命其接任参谋总长一职,美国顾问巴大维中将对此极为不满,以顾问团团长的身份要求蒋介石改变这一任命,蒋介石不为所动,气得巴大维向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告状,那位大使先生则于6月14日给美国政府发去这样一份电报:“蒋曾保证同意我的建议,令何应钦先生与巴大维将军密切合作,共同指挥作战。其后蒋委员长食言,仍由其本人用命令经南无能参谋总长,而亲自指挥作战。”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要用刘峙和顾祝同?原因说起来倒也简单得很,因为你无能,别人都不会重用你,所以你只能忠于我而不能投靠他人,至于你无能,那关系不大,各方面都占尽优势,主将能力弱一点不算什么。孰不知,统兵作战的将军指挥能力如何是军事斗争中最重要的一环。

第五,用特务手段。在蒋介石的心目中,信任某人只是表面上的事情,骨子里头他是不会相信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的,为了防止军队产生离心倾向,蒋介石采用中国历代帝王以宦官、大监充任监军的方法,在每支部队都设置了监视人员,这些人直接对蒋介石负责,一旦他们认为某支军队出现异常情况,就会立即向蒋介石直接汇报,这就使得在前线打仗的人,人人自危,害怕特务告密,相互之间也不敢随便走动,更不敢对蒋某人有非议。有两件事情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抗战时期,重庆的“要人”们有一个俱乐部,每晚有很多特任官、简任官、上将、中将带了女人去玩,打牌跳舞,吃喝闲谈。在国民党军队中地位仅次于蒋介石的何应钦几乎每晚都去,有一晚,来了一个女客,好些人都不认识她,于是大家猜测她一定是特务。一想到特务,那些大官们就个个无精打采,连话也不敢说,自然也就没有玩的兴致了,何应钦第一个就溜走了,别的人也很快散去,此后,重庆官场上就开始流传“何应钦也怕特务”的说法。另一件是1933年11月,正当蒋介石集结重兵,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的时候,发生了福建事变,蒋介石的后院起火。为尽快解决福建事变,蒋介石设计了三路围攻的军事计划,卫立煌被任命为总指挥。12月下旬,卫立煌部迅速抵达福建东部,对十九路军形成包围之势,因福建人民政府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很弱,很快失败,卫立煌立了大功。因为部队是临时组建起来的,战争一结束,各个部队都要返回原防地。解散前,各部队师长、团长和司令部参谋长、处长等在一起聚餐喝酒,随后,各部队长官在一起打了一晚的麻将。次日中午,卫立煌刚刚吃完饭,就接到蒋介石从南京发来的紧急电报,先讲了一些正事,末了一句: “昨晚胜负如何?”卫立煌大吃一惊,知道有特务在他旁边监视,并每天向蒋介石报告他的行动,但又不知道特务是谁,于是诚惶诚恐地发了一个电报去向蒋介石认错。蒋介石则复电慰勉,说是为了关心他,所以顺便附上一句,绝无责备的意思。卫立煌见了这封电报,才放下心来,但以后带兵,更加小心为是。P15-17

序言

1949年,蒋介石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政权在执政22年后,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战胜,不得不败退到一海之隔的台湾岛。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无数次的政权更迭,有相当多的政权在军事失利的战火中结束。因此单从这一点上来讲,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权在执政22年后败退台湾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

依靠这样一支口头上高喊“精诚团结”、实际上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的干部队伍率领那支派系林立、靠特务统治和强迫命令维持军纪的腐败军队与那支一心为国为民、团结一致、清正廉洁的智慧群体——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自觉性极强的人民军队展开决战(关于这一点请参看笔者的下一部新书《胜因——毛泽东为什么统一大陆》)简直就是自取灭亡之举。

本书以蒋介石在解放战争时期用人方面的失误为主线,努力介绍蒋介石的统御策略、任用的无能之辈和走向人民阵营的起义将领的心路历程,努力说明“得人心者昌,失士者败”这一真理。

后记

本书是一本以介绍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影响中国命运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国民党主要军政人物活动为主的历史资料性书籍,

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努力为今天我们那些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半个世纪前的那段历史而对那段历史了解不多的同志,特别为负有一定责任的领导同志努力提供一本可供借鉴,读之有益,且能够把现代领导的工作方法与领导艺术紧密联系起来的历史书籍,并衷心希望他们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引以为鉴,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重的科学的领导理念,真正践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政府“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

本书主要以介绍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失败者——中国国民党的最高统治者、大独裁家蒋介石的统御方法和国民党将领内部的重重矛盾为主,兼顾介绍倍受蒋介石宠爱的嫡系将领和屡遭其排斥的杂牌异己,对潜伏敌营的中共地下党员和走向光明的国民党起义将领,以及当时中国社会恐怖黑暗的特务统治和苦不堪言的普通百姓都作了一定的符合当时实际的真实而详尽的叙述,以求达到尽可能地为今天的读者们展示那段历史的目的。

蒋介石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彻底失败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研究过去是在走向未来的征途中避免失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以背离人民、贪污腐化、骄奢淫逸、见利忘义、保存实力、不听军令为荣,而以服务人民、清正廉洁、英勇作战、团结互助为耻:国民党军队的最高统帅蒋介石出于一己之私,不顾国家民族利益,仅以保持自己手中的最高权力为重,对本应引起高度重视的党内腐败不以为意,有功者不奖,有错者不罚,有才者不用,最终结果是因严重腐败而失去了民心、军心,并进而导致在战场上一败涂地,从而使原一以为要经过二十年时间才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短短的三年多一点时间里就取得了统一大陆的辉煌胜利。

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认为,这句话中所说的成功和错误,不仅仅是指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和错误,也包含着古今中外所有杰出人士和群体的成功和错误,而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中国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失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自然应该是这其中的一个最值得研究的领域。

中国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历史事实和中国共产党人统一大陆的辉煌胜利已经证明,一个执政党的党员干部如果没有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没有党的事业的繁荣兴旺,也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也是胡锦涛总书记在讲政治的高度上提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的原因所在..对于负有领导责任的各级干部来说,树立以史为鉴,知耻明辱,慎终若始的为政观念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本书的选题由我最尊敬的老领导——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原副总经理梁作利提出;2005年6月,我的第二本书《军事艺术与企业领导》出版时,知道我对国共两党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梁总提出了三年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这一选题。

作为中石油的一名普通员工,要完成《胜因——毛泽东为什么统一大陆》、《败因——蒋介石为什么败退台湾》二书无疑是一定的困难的,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败因——蒋介石为什么败退台湾》就得以先期完成,《胜因——毛泽东为什么统一大陆》也即将定稿,这只能归功于我的诸多同学、好友、同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我的技校同学——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工人技师高翔在陪岳父赴京旅游时一次为我扛回了价值千余元的数十斤资料;我的小学同学宋士文、王树兰夫妇承担了稿件的初读和校阅工作,合作区机关的刘立春、杨惠娟等帮助打印了大部分的书稿,北方晨报的李仲娟大姐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单位同事也尽可能地承担了我分内的工作,使我得以将尽可能多的时间投入到两本书稿的写作中,这都是我应当永远铭记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责任编辑——沈阳军区政治部白山出版社的孙玲丽大姐不以学历、资历等身份界限审阅书稿,是本书得以出版的最重要条件。在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武更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1: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