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志高主编的这本《唐寅》逼真再现了我国明代画家唐伯虎所绘的水墨山水画和人物画99幅,包括《摹韩熙载夜宴图》、《灌木丛筱图》、《临水芙蓉图》、《临流倚树图》、《松阴高士图》、《枯木寒鸦图》、《南湖春水图》、《江山骤雨图》、《江南农事图》、《临李公麟饮中八仙图》等。
本书适合广大艺术收藏和爱好者欣赏、临摹。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有俊才,博雅多识,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结交,人称“吴中四才子”。禀性疏朗,任逸不羁,颇嗜声色,流连诗酒,刻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擅画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法;工画人物,写意俱佳,或细条清劲,设色妍丽,或笔墨流动,挥洒自如,在钱选、杜堇之上。画花鸟喜用水墨,清隽峭利,既不同于林良、吕纪,亦有别于沈周,活泼洒脱,生趣盎然。兼善书法,能诗文。
唐寅为传统绘画所作的贡献,可以概况为:其一,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我国的传统绘画,到了北宋初期,由于地理条件和风格的不同,始分为南北两大派。唐寅的功绩就在于打破了门户之见,从笔法、气势、笔意和设色上,把南北两派不同的源流,扬长避短,融合在一起。其二,诗书画的有机结合。唐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其结合方法:一是书风与画风的一致和谐,书法的意趣与绘画的情趣极为相近,因为两者都强调人格与真情的再现。其三,诗意与画意的紧密结合。他绘画中的题诗和情感,都能紧扣画的主题和意境,阐发或充实画面的内涵思想。在其他方面,比如在深化文人画的题材内容,促进山水、人物、仕女、花鸟各科的全面发展,加强文人画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唐寅都作出了新贡献,并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这本《唐寅》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画卷信息,逼真再现了难得一见的原作风貌,读者从中能更准确欣赏到这些绘画独有的用笔特征和微妙的墨色韵味,从而满足了广大收藏和艺术爱好者欣赏、临摹的需求。
《唐寅》由牛志高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