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价值的理由(陈嘉映作品)(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嘉映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价值的理由(陈嘉映作品)(精)》由陈嘉映所著,生而为人,追求的是什么?生活的价值何在?

面对虐心事件层出不穷的迷茫世界,我们该怎么做?

中国唯一够得上“哲学家”这一称号的学者陈嘉映最新作品,认清你自己,明白什么是良好的生活。

内容推荐

《价值的理由(陈嘉映作品)(精)》由陈嘉映所著,生活不是科学。我们通过求知领会人生的意义。

哲学解答“什么生活是良好的生活”。要是不知道人这样做那样做的道理,我们就无法理解人类行为;要是不区分有道理的行为和没道理的行为,我们就失去了判别是非曲直的基础。

《价值的理由(陈嘉映作品)(精)》作者陈嘉映被称为中国最有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号的人,影响力巨大,铁杆粉丝众多。本书是他的散文结集,分为三辑。第一辑是从社会热点出发,用思辨的方法探寻如何定义自我、认清自我,比如《就黑熊重要吗》一文,就是从救黑熊这个事件发散开来,探究人的价值观。第二辑关注更多的是人的心理层面,比如快乐,比如宗教观念。第三辑主要是一些采访、演讲。

整体而言,本书探讨的问题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认清你自己,追寻生命的意义,明白什么生活是良好的生活。

目录

前言

辑一

 救黑熊重要吗?

 跳水救人时想什么了?

 哲人不王

 人是自私的吗?

 人之为观念动物

 事实与价值

 事实的说话方式

 说理之为教化

 说与写

 民主作为“价值083 / 哲学何为

 我们这一代

辑二

 快乐三题

 快乐四论

 我们身上的感应思维

 在后现代思想

 普世宗教与特殊宗教

 近代科学是如何兴起的

辑三

 东西文化思想源流的若干差异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服从自己还是服从真实?

 两位哲人的对话

 哲学家与隐居生活

 信仰是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试读章节

你做出一个道德行为,例如,孺子落水,你跳下河塘去救他,是否由于你认为这样做合乎道德标准(“道德”这个词早已被用得遍体鳞伤,没剩下多少健康之处,这里姑妄用之)?

这个问题,无论回答是或否,似乎都不太合适。跳水救人前若先考虑怎么做才合乎道德标准,难免显得有点儿算计。实际上,跳水救人的义人,媒体的话筒伸到他嘴边,多半回答说他当时什么都没想——我相信大多数情况下这是真的。但似乎也不能因此说他这样做出于道德本能。本能是指人人都会作出同样的反应,可碰上孺子落水,有人掉头不顾,有人围观,并不是谁都立刻跳下去救人。

跳水救人的义人当时什么都没想,主要也不是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来不及考虑。那些有时间从容考虑的事情,说义人是因为某种做法合乎道德标准所以那样去做,同样有点儿奇怪。要不要为灾区人捐款?捐多少?母亲病重,要不要放弃升职的机会回家守护?这些事情我们有时间考虑,实际上也会考虑。但若我去考虑的是怎样做才合乎道德标准,我不像有德,倒像个伪君子。古典小说里常把这号人物当成讥讽的对象。

我们要考虑些什么呢?我们是在自利和道德之间进行权衡吗?怎么权衡?如果我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可以放弃道德考虑?这似乎不大好。那咱们是不是应当总把道德放在第一位?这似乎要求过高,我们谁敢说无论面对怎样的强暴,自己都会说真话,或挺身而出救助朋友,或救助遭受欺凌的人?

我们这样思考问题,难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把道德维度从生活的其他维度如利益、情感等等抽离开来,把它们都放置到我们的对面来比较,仿佛我们是在考虑投资股市,把种种选择摆到自己对面一一加以权衡。然而,碰到生活中的困境,我们并不是把生活按照道德、利益、能力、情感等等格式划分开来,而是每一次依照具体情况把整个情境分成不同的部分;我们也无法把道德标准完全放到我们对面加以考虑,而总是连同我们自己是什么人一道考虑。例如,我们其实无法脱离自己的能力来谈论德性。拯救自己的灵魂也许无须自己有什么本事,但跳水救人需要,治病救人需要。爱上帝也许无须另有本事,爱你的孩子却需要你会换尿布、煮饭、读懂用药说明。

义人跳水救人,与其说他认为这样做是合乎道德标准的,不如说他依乎本性就跳水救人了。来得及考虑的时候,与其说我们在考量怎样做才符合道德,不如简单说我们在考虑:我应当怎样做?怎样做才是依乎我本性的做法?“依乎本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选择相对而言的——对这位义人来说,孺子落水的时候,他不是面对各种选择,孺子落水和跳水救人就像自然因果一样,自然而至必然,朱熹所谓“天之所以命我而不能不然之事也”。考虑我应当怎么做,并不都是在对象面前挑挑拣拣,仿佛我是谁的问题早已解决;倒不如说,在生活的困境面前,即使看上去一个人是在各种外部可能性中挑挑拣拣,他也仍然是在透视自己的本性。谁达乎从心所欲的境界,事事率性而为,不再挑挑拣拣。

P11-13

序言

2010年夏天,应徐晓之邀,为《新世纪》写一年专栏。不久前,徐晓建议把这十二篇文章结集出书,是为本书第一辑。其中多数文章,成稿时都比发表时长不少,由于专栏字数所限,在发表前删削而成。原打算结集时把删削的文字拣一些回来,但手头正在做别的事情,来不及做,于是就照发表时的模样入集了。

这几年另有一些零星的文章,一并发给徐晓。她除去几篇,把剩下的编为第二辑。

我偶尔也接受采访,徐晓从采访稿中选了两篇,连同一些演讲和序之类的文章,收为第三辑。徐晓女士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感谢。本书所收论文的写作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伦理学:问题与思考》及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资助,特表感谢。

老友赵越胜读了清样,写下几句话,是知我者言,抄在这里:

别害怕“哲学”。《世说》载阮光禄云:“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哲学亦如车,乃手边用器,这个“用,,就是讲道理。一个时代,一种制度,或见“不讲理”,但生而为人,却永远离不开“讲道理”。套用《世说》的话,为人而不讲理,何以人为?嘉映爱“讲理”,乍看有点儿“绕”,但读进去便知全是日常道理,只是日常看不见它,哲学来帮忙,便有了此书。嘉映思得深,讲得巧,短章中能见出他几十年的殚思竭虑。真希望读者不同意他,和他“讲道理”,讲来道去,就涵养出智慧与自由的心灵。那儿才是我们该待的地方。

陈嘉映

书评(媒体评论)

生而为人,永远离不开“讲道理”。为人而不讲理,何以人为?

嘉映爱“讲理”,乍看有点“绕”,但读进去便知全是日常道理,只是日常中看不见它,哲学来帮忙。

思得深,讲得巧,短章中能见出作者几十年的殚思竭虑。

真希望读者都来和他“讲道理”,讲来道去,就涵养出智慧与自由的心灵。那儿才是我们该待的地方。

——赵越胜 《燃灯者》作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