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传》是曹植的传记,由厦门大学著名学者王玫撰写。本书对曹植生平做出了非常人性化的还原描写,对其成长经历和执政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和评述,可读性较强。本书内容介绍:这年冬季尾声,在洛阳寓所内,身为“议郎”的曹操正在为朝廷现状而忧心忡忡。由于自己两次上书都不被汉灵帝采纳,他不得不选择沉默。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东汉光和七年(184年)的春天如期来临。但是这个春天不再平静:荆、扬、冀等州黄巾大起义,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汉灵帝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大赦因党锢罹祸的党人,原本罪应诛徙者皆令归故乡。同时命北中郎将卢植、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倩镇压黄巾军。其时年方而立的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命与皇甫嵩、朱惴合军镇压颍川黄巾……
《曹植传》是《中华名人传》系列之一是由王玫所著。
《曹植传》内容简介:都说他才高八斗,七步成诗。
他的一生只有四十一年,前半截犹如白昼,后半段无异于黑夜,而他的才华恰似日月的光辉普照人寰。他理所当然是“建安之杰”。
他曾是从征的战士,也是邺宫中风流倜傥的公子,他还是热情的恋人和王位争夺者。俗世的悲欢离合一样贯穿他的人生,权力诱惑并不能蒙蔽他的天真。他任性而又单纯,浪漫却不乏忠厚。
风云激荡的年代。他的志向像长空一般辽远,他的命运却宛如飘蓬。
他是曹操的儿子,他叫曹植,字子建,世称“陈思王”。
曹植出生后第二年春天,曹操将兖州治所迁往鄄城,也举家移居那里。为了一家团圆,曹操准备将在山东琅琊的父亲接来,并命当时任泰山太守的应劭负责此事。
在鄄城,幼年的曹植跟在哥哥子桓、子文屁股后玩游戏,那时家里兄弟姐妹不多,挤在一个院子里。父亲很少在家,只有大娘丁氏和母亲带着他们。大娘从不对他笑,总是凶巴巴地看着他。
当母亲闲下来时,他最喜欢窝在母亲的怀里,听母亲哼着曲儿:“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母亲说她以前给别人唱歌时,最后都要唱这支曲儿。
在曹植童年记忆中,父亲显得有点陌生。惟有一次,他被一个大胡子的男人托在手里,这个男人用胡子扎他,又痒又痛,他哇哇大哭。不过很快他又高兴起来了,这个男人双手撑在他的胳肢窝,把他向空中抛,然后又接住他。他最喜欢人家这样做,像要飞到天上,快要抓住天上的白云了!母亲告诉他那个人是父亲。父亲不在家时,他要母亲也这么做,母亲说她没有力气,让他等父亲回来,就可以满足他。他眼巴巴地等啊等啊,等着那个叫“父亲”的人带着他飞。
父亲回来了,可是这次他的样子很吓人。他的眼睛睁得很大,一会儿在眺脚,一会儿伏在地上大哭。大家穿着白衣服,排着队,有人吹喇叭,有人往空中洒纸钱。哥哥子桓告诉他:爷爷被人杀死了!他没见过爷爷,看到大家都哭,他吓得也大哭起来。
原来应劭遵曹操之命到琅琊接曹嵩,不料其护兵未至,徐州牧陶谦秘密派数千骑先下手,曹嵩以为来者是应劭的人,没有设防。那些人闯进来,先遇到曹操的弟弟曹德,便把他杀了。曹嵩万分恐惧,想翻墙而逃,让他的妾先行,妾身体肥胖,几次都翻不过去。曹嵩只好躲到茅厕去,被陶谦兵看到,一起揪了出来。一家大小全部遇害。
曹操为报杀父之仇,一再外出征伐陶谦,让苟或、程昱等人守鄄城。
就在曹操再度外出攻打陶谦时,原来与曹操关系甚好的张邈、陈宫起叛,欲迎吕布,郡县响应。一时鄄城、范、东阿数处告急。
鄄城内气氛万分紧张。只听有人大喊“吕布来了。”到处是戈矛相撞的声响,箭矢飞驰的呼啸,还有各种各样的惊叫声,杂逐奔突的脚步声。守卒们用巨大的木棍,堵住城门。一支燃烧的飞箭落到马槽的茅屋顶,一把火蹿了起来,浓烟滚滚。有人喊“起火了!快救火!”。
曹丕一下冲出屋门,接着曹彰也要跟出去,被卞氏拽住。
卞氏正不知所措,曹丕回来安慰母亲:“程昱叔叔正在派人救火,不要紧的。”说话间,外面“砰”的一声巨响,曹丕又奔出去,卞氏也跑到屋外,向浓烟升起之处张望。转眼曹丕回来向母亲报告:“马棚塌了。”说着就要去拿箭:“我会射箭,他们敢来,我就射他们。”长着一头黄毛的曹彰,挂着鼻涕,学哥哥的口气说:“我长大了也要射箭,还,还要骑马。”曹植也莫名地激动起来:“我也要。”
此时一个人影挟着浓烟,闯进屋里,原来是苟或,他快速抱起三岁的曹植,拉着五岁的曹彰和八岁的曹丕,卞氏裹着刚出生不久的曹熊,—起冲出屋外。
几天后一切逐渐平静下来。没多久,曹操回来了,很快又走了。一直到天气有些凉时,他又回来了,手上受了伤。
这场外忧内患对于曹操而言,可谓生死攸关。曹操认真反思这次和吕布交战的经过:吕布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阳。曹操率青州军与之交战,吕布以骑兵冲撞,青州兵阵脚大乱,曹操坠马,烧伤左手掌,侥幸逃脱。
曹操打定主意开始训练曹家子弟,让他们从小就掌握骑术。同时一个更大的构想也在他脑海浮现。对于个人来说,马术精进显然万分必要,遇到危险时战马能带你逃离现场。对于整个军队战斗力而言,更需要一支无敌天下的骑兵。他务必尽快组建骑兵,并想好给这支劲旅起名“虎豹骑”。
曹植偎在母亲身旁,看母亲给父亲清洗伤口,然后敷点草药,用干净的粗布裹上。
只听父亲对母亲说:“必须让子桓、子文学骑射。不能像子修那样,什么都不会。”
母亲说:“子修现在开始学,还来得及吗?”
“她不舍。”父亲有点无奈的样子。他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只见父亲手上的伤刚好,他就亲自教两个哥哥学骑马射箭。P9-12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为民族发展、文化传承、科技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这些人物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支柱,是历史留给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无价瑰宝。为他们立传,既是梳理中华文化的脉络,又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升全球华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有鉴于此,中华书局正式出版《中华名人传丛书》。
自司马迁著《史记》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人为名人立传。在当代中国,各种传记亦见诸市面,其中亦不乏戏说之版本,但是,能称得上代表国家级水准、资料准确、著述严谨、行文流畅、语言通俗的名人传记并不多见。本套丛书的出版即旨在做出这样一种尝试。
本套传记的作者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全部为在该著述领域有过长期深入研究,对传主生平及所处历史背景十分了解的专家学者。当然,本套传记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定的文学创造,恰当还原了前人的生活场景和心理活动,相较其他传记,既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又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中华名人传丛书》收录的人物涉及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科学、文化等领域。“中华名人”的选择和收录,是经过网友投票、专家审核后确定的。本丛书由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先生题写书名。
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为大众提供一种阅读选择。衷心希望这套好读耐看、依据史实的传记读本能够为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做出一定贡献。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东晋·谢灵运
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自之不敏,窃慕高论。——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