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抱怨地工作(抱怨工作不如改变自己)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黄志坚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突破职场瓶颈的行动指南,改变职场命运的人生铁律!

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能让你成为受欢迎的员工,反而还会阻碍你前进。只有不抱怨,你才能够更快乐地工作,才能够创造更好的业绩,才能够让自己更受益!本书抽丝剥茧层层剖析“抱怨”形成的原因和摆脱的策略!

内容推荐

调查显示,有八成的职场人会习惯性地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65.7%的职场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之间。抱怨与工作相关的人达80.5%。

没有老板喜欢爱抱怨的员工,积极地解决问题才是职场生存之道,本书抽丝剥茧层层剖析“抱怨”形成的原因和摆脱的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爱抱怨的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抱怨对你的影响;

抱怨是怎样形成的;

抱怨的根源在自己;

如何改变爱抱怨的消极状态;

如何全方位地提升自己,告别抱怨。

目录

第1章 谁该为你的抱怨“埋单”

 为什么抱怨的人总是我/2

 原因一:职业错位/6

 原因二:好高骛远/8

 原因三:自身能力不足/11

 原因四:职业操守差/14

 原因五:不能适应环境/17

 原因六:自我推销能力欠缺/19

 原因七:不能与时俱进/22

 抱怨有客观原因,但根源还是自己/25

第2章 别让抱怨害了你

 得志的人并非都是小人/30

 你是真有才,还是自以为有才/32

 抱怨者存在受害心理/35

 抱怨者总是错失机会/38

 抱怨者愤世嫉俗/41

 抱怨者做事浮躁/44

 抱怨者太好面子/47

 抱怨的人适应能力差/50

 抱怨者盲目自信/54

 抱怨者自我推销能力差/57

 抱怨者缺乏热情和胆识/60

 抱怨者幻想太多/62

 抱怨者总是坐等他人帮助/65

 抱怨者处世缺少弹性/67

 停止抱怨,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70

 勇敢摘掉“抱怨”的帽子/72

第3章 一味抱怨而不能改变现状,可耻

 尽可能地发挥才能是毕生的使命/76

 生气不如争气/78

 改变环境先从改变心情开始/81

 找到使你产生抱怨的“短板”/84

 世上没有救世主,万事靠自己/87

 闻过则改:勇敢地改正错误/90

 成功源于敢闯的霸气/92

 有才华,更要有智慧/95

 把精力放在寻求解决办法上/98

 跟凸透镜学学专注/101

 对自己狠一点,改变不良的工作习惯/105

 知耻而后勇,现在就开始改变/107

 立即行动,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110

第4章 不做无名英雄,有才就亮出自己

 天生我才必有用,先做自己的伯乐/114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才华需要表现出来/116

 抱怨者需要解决的大难题:自我推销/119

 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推销自我/121

 不能遇到伯乐,何不“毛遂自荐”/124

 老板也是人,学会与老板做朋友/127

 告诉老板,你真棒/129

 这样要求加薪最有效/133

 借助职场贵人,让你借梯登天/136

 织一张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139

 提升职场人气指数的9大途径/143

 性格内向的人也可做个说话高手/147

 用他的方式对待他/151

 当心办公室里的绊脚石/154

第5章 想要好运,请坚持乐观主义

 好心态,会带来好运气/160

 受冷遇时,你的心不能冷/162

 换个角度看待为难你的人/165

 别忘记打开另一扇窗/168

 让“积极豁达”成为你的终身伴侣/172

 变消极等待为积极争取/176

 机会总是伪装成麻烦到来/179

 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182

 逆境时,勇敢做积极力量的源头/184

 没人喝彩,也要自我欣赏/188

 积极行动,是摆脱逆境的良方/191

第6章 好态度是你晋升的敲门砖

 态度决定你下“地狱”或上“天堂”/194

 不甘平庸,先得安于平凡/197

 别为问题找借口,要为工作找方法/200

 爱岗敬业,用积极的态度工作/202

 做事需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204

 尽职尽责才能尽善尽美/208

 有些事,不要等着老板交代/210

 千万别为了薪水而工作/213

 顾全大局,以良好的态度与团队合作/216

 不要忽视工作中的细节/218

 工作热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221

 职业人士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224

 机会之门只为有准备的人打开/226

第7章 与其每天抱怨,不如每天更新自己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都在变/230

 现状是座孤岛,绝不能安于现状/233

 永远别说做得够好了/236

 用100%的激情做1%的工作/238

 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242

 逃离工作的“舒适区”/245

 不断进取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247

 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249

 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251

 你需要每天更新自己/253

试读章节

有很多人抱怨说:“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所以我做不好。”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才华。这个道理没错,但是不要忘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事情要一步一步地来。志存高远是有理想的表现,但好高骛远就是不切实际了。

苏瑞是一名时尚杂志的助理编辑,与前面所说的职场错位不同,苏瑞在大学毕业后就干上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她加入了一家由美国在华机构投资的时尚杂志。苏瑞很高兴,认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在初到这家杂志时表现得特别卖力与积极。

然而,工作了两年后,苏瑞忽然感到这个工作很乏味。因为她觉得这份工作远远没有给自己带来乐趣和快感。她为此总是抱怨:“自从来到这家单位到现在,我的工作仅仅是负责打字、录入一些资讯,或者帮助责任编辑整理一些文字资料而已,太没意思了,根本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尽管苏瑞的收入还算不菲,但她对这个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为此准备跳槽。她的一个朋友问她:“你希望得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苏瑞先是沉思了一会儿,继而说:“其实我对这家单位还是很眷恋的,这里的环境和人都很不错。我只是不满足于现在的职位,我希望能够独立地策划一些选题,因为我觉得我的大脑远远比我的手来得有用。其实,如果由我来做策划编辑,我相信会做得更好。只是领导没能认识到我有这种能力,唉,真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说到这里,朋友大致明白了,苏瑞其实并不是对现在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了厌倦。她想着手用自己的想法来做这个杂志,只是以她的职位和地位,她只能从事一些打杂的工作。对此,她产生了一种自己的才华没能得到单位认识、缺少伯乐的感觉。

和苏瑞一样,很多在职场多年的工作者都会抱怨:眼看着别人因为工作出色、努力而步步高升,走向成功,而自己多年还在重复着刚踏人职场时走的老路。

相当一部分的抱怨者,他们的视线总放在别人的晋升际遇上,满心想的都是“他做的工作,我也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其实,以学习的态度把目光投向别人未必是坏事,这样做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和强项。然而,很多人在看别人时,却不是以学习的态度,而是以一种不屑、嫉妒的心态去看的。似乎他们都忘了,走路要一步一步走,事情要脚踏实地地做。

苏瑞其实进入了一个误区,既然她认为自己的头脑好,为什么只知道一味地抱怨而不向领导展示呢?苏瑞可以学着策划一下,可以多提提建议,要知道自己不积极努力地展示自我而是坐等机会的来临,恐怕这和守株待兔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他们忘记了一点:你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别人的辛劳、难处你未必知道。这也是一种围城心态。因此,应该立刻抛弃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积极努力地展现自己,从而让领导有信心让你去做这件事情才是重要的。由此,抱怨的人应该弯下腰来看看自我,建立如下好的观念,如此才能获得领导的垂青:

第一,好的职位要靠自己努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好的职位从不是从天而降的,没有一个老板会愿意找一个没有岗位经验和工作经验的新人,去负责一项重要的工作。

第二,好的职位是靠业绩博取的。即便有慧眼识珠者,也需要这颗珍珠发出耀眼的光芒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一些职场人士,他们在把精力和心思花在好高骛远的臆想时,并没有去想如何借助自己现有的平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自己发出宝石一般的光芒。

当你没有更好的途径去展现自己的能力时,目前的岗位就是唯一的也是最保险的发挥才能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让老板认识你、赏识你,才是明智之举。

我们在翻阅娱乐新闻时会发现,很多大明星,甚至是影帝影后,在刚出道时都只是剧组的一些三流小演员。他们在早期的影视作品中,一般都充当一些“跑龙套”的角色。像大名鼎鼎的周星驰,刚出道时就是这样一个小角色。今天我们也可以在很多20世纪80年代初的香港影视剧中看到他的身影——你要是仔细看会发现,他的出镜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几秒钟,并且很有可能在一部剧集中频频以不同的身份出现。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周星驰谈到了他刚出道时的经历:“在一部80年代初的动作连续剧中,我饰演一个被女主角杀死的乞丐。我记得当时导演说女主角一掌就把我打死。我对导演说,能不能当第一掌下来的时候,我挡一下,让她第二掌再把我杀死,我想这样我就可以多出镜几秒钟了。导演说:‘快点拍戏,不要话那么多。’其实当时我还是感觉演戏是个有趣的工作,即使我的意见不被采纳,只要能提出来就很开心。之后我也不断地提出我的看法。当然,这些想法和看法被一再地拒绝,直到终于有一次被接受了。”

周星驰的这段经历,是不是对在职场中打拼多年并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你有一些启发呢?

P8-10

序言

你只要留意一下四周,就会发现在生活和工作中抱怨的人比比皆是。工作的确有太多的理由让人抱怨——工作辛苦,工资却很低;拼命地工作,老板却无法赏识你;客户难缠,同事不配合……

就像那首歌《最近比较烦》唱的一样:“麻烦、麻烦、麻烦……我很麻烦。”每个人似乎总是麻烦不断,让人欲罢不能。于是,抱怨似乎就成了最自然的宣泄方式,伤心、失落、愤懑、烦躁、难过、郁闷便也随之成为现代职场人的口头禅和常态。

可是,抱怨有意义吗?要知道抱怨是一种相当消极的负面情绪,它改变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反而会让你陷入更深的情绪泥淖当中。道理很简单:只知道抱怨,而不知道主动去改变的人,在同事和老板眼中是软弱无能的人,加薪、晋升等机会自然不会垂青于你。

所以说,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能让你成为受欢迎的员工,反而还会阻碍你前进。只有不抱怨,你才能够更快乐地工作,才能够创造更好的业绩,才能够让自己更受益!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叫大贺典雄的东京帝国大学高材生,是一位有才华的青年。他加入索尼公司之后曾多次与盛田昭夫争论,盛田昭夫喜欢这个直言无忌的年轻人,非常器重他。

出人意料的是,后来盛田昭夫居然把大贺典雄下放到了生产一线,给一位普通工人当学徒。这让很多员工迷惑不解,甚至怀疑他得罪了盛田昭夫。有人为大贺典雄感到不平,但大贺典雄只是淡淡一笑。

一年后,更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还是学徒工的大贺典雄居然被直接提拔为专业产品总经理,员工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一次员工大会上,盛田昭夫为大家揭开了谜团:“要担任产品总经理,必须要对产品有绝对清楚的了解,这就是我要把大贺典雄下放到基层的原因。让我高兴的是,大贺典雄在他的岗位上干得不错。然而,让我坚定提拔他的念头的是——整整一年,他在又脏又累又卑微的工作环境下居然没有任何牢骚和抱怨,而且甘之若饴。”

人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不由报以热烈的掌声。5年后,也就是在大贺典雄34岁那年,他成为公司董事会的一员。

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说过:“机会看见抱怨者就会远远避开。”喜欢抱怨的人在这个遵循适者生存法则的世界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另外,抱怨会限制你的思维,让你的视野变得“近视”,把自己局限在抱怨上,而不是努力地去适应变化,解决问题上。

所以,在面对不利的环境或者困境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困顿当做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砺呢?与其牢骚抱怨,不如问一问自己:在这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里,我能做些什么?强者靠自己,弱者靠同情,怨天尤人实在于事无补。少抱怨,多行动,才是应对困境的正确方法。

那么,改变又要从哪里入手呢?这就需要先分析产生抱怨的根源。根据职业专家研究发现,工作中产生抱怨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错位和管理者安置岗位不当。

2.急功近利的心态。

3.自身能力不足。

4.自我推销能力欠缺。

5.缺乏职业素养。

6.人际关系紧张。

7.不懂得与时俱进。

要改变,就需要从这7个方面入手,正本清源改变自己的命运。对照自己,找到抱怨的根源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努力去改变它。

举个例子,你选择了做销售,并且已不想再去转行了,那么你就要改变你对工作的态度:怎么去做会让我更喜欢销售这个工作?在改变中你会体验到乐趣的,而且你会发现,当你抛开抱怨时,人生会变得顺利、有趣。只有定时扫除抱怨,你才能拥有更多的创造力,获得聪明才智爆发的空间。

其实我们谁没有抱怨的理由呢?只是一味抱怨,我们得到的不是扭曲的人生观和对世态的愤恨,就是糟糕透顶的生活泥淖。

因此,对于抱怨者,摆脱困境需要做的就是大胆地从抱怨的消极心态中走出来,知耻而后勇,把暂时的失意当做努力的动力,积极地做好准备,主动出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舞台,从抱怨者变成职场不可替代的核心人才。最后,让我们一起以这句话共勉:“当你为了一个目标而勇往直前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在本书的写作中,我得到了几位朋友的支持,他们是:李白、朱德勇、吴旭平、龙章程、丁海军、廖慧君、廖大勇、卢更辉、王才华、郭亮、廖立平、卢建中、杨雄、胡康,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黄志坚

2009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