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的管理秘诀》由郑一群编著,德鲁克一生以教书、著书、咨询为业,他生活愉悦、阅历丰富,为我们树立了完美人生的典范。然而,他关于发展和管理的论述,散见于其诸多著作和文章中,长久以来没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总结。
重温德鲁克的思想,领悟他一系列精辟而深邃的管理理念,肯定是一个震撼心灵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将使读者的管理观念、管理悟性和管理方法大有长进,受益一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德鲁克的管理秘诀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郑一群 |
出版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德鲁克的管理秘诀》由郑一群编著,德鲁克一生以教书、著书、咨询为业,他生活愉悦、阅历丰富,为我们树立了完美人生的典范。然而,他关于发展和管理的论述,散见于其诸多著作和文章中,长久以来没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总结。 重温德鲁克的思想,领悟他一系列精辟而深邃的管理理念,肯定是一个震撼心灵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将使读者的管理观念、管理悟性和管理方法大有长进,受益一生! 内容推荐 《德鲁克的管理秘诀》由郑一群编著,本书撷取了德鲁克毕生作品的精华,向读者提供了了解德鲁克管理思想体系的金钥匙。《德鲁克的管理秘诀》从目标管理、自我管理、战略管理、人才管理、团队管理、决策管理、组织管理、创新管理等多个方面,全面而翔实地讲述了德鲁克的经典管理思想,相信一定会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问学习和了解一代大师的思想精髓。 目录 第1章 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目标管理 1.没有目标的企业没有前程 2.企业家必须明确自己的思想路线 3.工作目标与员工的能力相适应 4.告诉员工你对他的期望 5.企业制定目标要切合实际 6.用目标激励下属完成任务 7.一定要注重目标的效益 8.目标是企业前进的方向 9.逐个完成每一个小目标 第2章 人格修养决定管理高度——自我管理 1.领导者是暴风雨中的舵手 2.先管理时间,再管理事业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宽容是领导必备的品质 5. 一次只做一件事 6.在行动前规划好时间 7.要想卓越,就要承担重要的工作 8.毫无成效就被定义为浪费 9.要敢于担当责任并善于分享成功 第3章 没有规划的企业没有未来——战略管理 1.战略不是预测 2.战略规划要有忧患意识 3.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优势上 4.为未来的变化做好准备 5.有目的地放弃是一种战略规划 6.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成长战略 7.利用趋势才可能成功 8.掌握趋势,确保决策的前瞻性 第4章 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人才管理 1.人才可以左右企业的命运 2.为企业找到最优秀的人才 3.用人不可求全责备 4.充分发挥人才的长处 5.任用最为出色的人 6.信任是对下属最好的奖励 7.招募比自己更强的人 8.允许员工犯错误 9.给下属足够的发展空间 第5章 打造高效和谐团队——团队管理 1.团队管理需要“人性化” 2.满足下属的精神需要 3.金钱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办法 4.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思想 5.成功靠的是团队,而不是个人 6.团队合作是凝聚力的源泉 7.尊重你的每一个员工 8.像放风筝一样授权 第6章 从源头上做好正确的事情——决策管理 1.决策目标影响决策效果 2.鼓励下属提供不同的想法 3.正确的决策可以抓住时机 4.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5.决策需要完美执行 6.好的决策可以应对变化 7.做决策需要勇气 8.成功的决策不能脱离市场信息 9.决策一定要避免混乱 第7章 优良的组织结构才能出效益——组织管理 1.建立沟通顺畅的组织结构 2.促进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 3.组织结构要有高度的适应性 4.管理者要有敢于变革的勇气 5.避免臃肿,减少业绩平庸的人 6.任何组织都无法避免团队摩擦 7.无为而治,让下属自主工作 8.让信息在组织内部畅通起来 第8章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管理 1.善于突破思维常规 2.自我淘汰,自我创新 3.创新一定要有成效 4.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5.创新,就不要害怕失败 6.创新需要实践的考验 7.让创新创造价值 8.更新观念,消除过时思维 9.成功的管理者善于捕捉创新机会 试读章节 第1章 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目标管理 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彼得·德鲁克 1.没有目标的企业没有前程 ※德鲁克箴言※设定目标是管理者责任之一,事实上也是首要责任。 目标管理是德鲁克在1954年所著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的,目的是倡导自我控制观念与目标管理方法,使组织成员经由确立目标,合作努力,在自我控制下,成功地达成共同的目标;促进组织成员的沟通与联系,使组织成员有一致努力的方向。简单地说,目标管理是使所有人员的努力都集中到目标上来,用最适当的方法、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费用,取得最佳成果的一种管理方法。 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经讲到,中层经理一旦进入松下,就会被告知松下未来20年的目标是什么。首先告诉他松下是一个有目标的企业;其次,给这些人以信心;第三,使他们能够根据整个企业未来的发展,制订自己的生涯规划,使个人生涯规划立足于企业的发展目标。 在松下公司刚刚创业不久,松下幸之助就为所有的员工描述了公司的目标,一个250年的远景目标,内容是这样的: 把250年分成10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就是25年,再分成3个时期: 第一期的10年是致力于建设; 第二期的10年是“活动时代”——继续建设,并努力活动; 第三期的5年是“贡献时代”——一边继续活动,一边用这些建设的设施和活动成果为社会做贡献。 第一时间段以后的25年,是下一代继续努力的时代,同样的建设、活动和贡献。从此一代一代相传下去,直到第十个时间段,也就是250年之后,世间将不再是贫穷的土地,而变成一片“繁荣富庶的乐土”。 就正因为这一远景目标,激发了所有人的激情和斗志,让所有人都誓死跟随他。 见过天上在飞的大雁吗?一群大雁在飞行的时候通常都是排成“人”字形或者“一”字形的,你有没有想过,这群大雁里面谁是领导呢?有人说是领头的那只。假设某天有个猎人将领头的大雁射了下来,你觉得大雁接下去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是继续飞行还是一团乱麻?实际上,大雁们在失去领头雁的那一瞬间会出现混乱,但是它们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重新产生领头雁并且很快地恢复阵形继续飞行。有人就在思考,为什么大雁可以如此从容地面对这么大的一件事故?其实原因就在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同远景。它们向往的那个非常舒适,能够给它们带来食物和美好环境的南方,这就是它们飞行的需求。其实,在飞行过程中,不存在什么领导,它们愿意自发自觉地组成队列努力飞行,就是因为在它们心中的那个美好的未来。 同样的,什么才可以让员工们自发自觉的努力工作呢?答案也是目标,他们所向往的美好未来。在这样一个美好未来的指引下,即使闪电击破长空,即使风雨交加,即使面对猎人的追杀,它们也愿意拼搏下去,只因为它们心中那一片极致美丽的共同目标。 确立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让这个目标成为企业所有成员的共同目标,激发每个员工实现此目标的愿望,并紧紧围绕此目标展开工作,梦想就会变成现实。 1969年,从小就喜欢吃汉堡的迪布·汤姆斯在美国俄亥俄州成立了一家汉堡餐厅——温迪快餐店。在当时,美国的连锁快餐公司已比比皆是,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等已是大名鼎鼎。与他们比起来,温迪快餐店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而已。 迪布·汤姆斯毫不因为自己的小店身份而气馁。他从一开始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高目标,那就是赶上快餐业老大麦当劳1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快餐业竞争日趋激烈。麦当劳为保住自己老大的地位,花费了不少心机,这让迪布·汤姆斯很难有机可乘。一开始,迪布·汤姆斯走的是隙缝路线,麦当劳把自己的顾客定位于青少年,温迪就把顾客定位在20岁以上的青壮年群体。为了吸引顾客,迪布·汤姆斯在汉堡肉馅的重量上做足了文章。在每个汉堡上,他都将其牛肉增加了零点几盎司。这一不起眼的举动为温迪赢得了不小的成功,并成为了日后与麦当劳抗衡的有力武器。温迪一直以麦当劳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在这种激励中快速发展着自己。终于,一个与麦当劳较量的机会来了。 1983年,美国农业部组织了一项调查,发现号称有4盎司汉堡包肉馅的麦当劳,肉馅重量从来就没超过3盎司!这时,温迪快餐店的年营业收入已超过了19亿美元。迪布‘汤姆斯认为肉馅事件是一个问鼎快餐业霸主地位的机会,于是对麦当劳大加打击。他请来了著名影星克拉拉·佩乐为自己拍摄了一则后来享誉全球的广告: 广告说的是一个认真好斗、喜欢挑剔的老太太,正在对着桌上放着的一个硕大无比的汉堡包喜笑颜开。当她打开汉堡时,她惊奇地发现牛肉只有指甲片那么大!她先是疑惑、惊奇,继而开始大喊:“牛肉在哪里?”不用说,这则广告是针对麦当劳的。关国民众对麦当劳本来就有了许多不满,这则广告适时而出,马上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共鸣。一时间,“牛肉在哪里?”这句话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千家万户。在广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迪布·汤姆斯的温迪快餐店的支持率也迅速飙升,营业额一下上升了18%。 凭借不懈努力,温迪的营业额年年上升,1990年达到了37亿美元,发展了3200多家连锁店,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也上升到了15%。直逼麦当劳坐上了美国快餐业的第三把交椅。 设定一个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代,优胜劣汰是唯一的法则,企业不进则退,只有那些具有远大目标的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P1-3 序言 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他对现代管理学的巨大贡献及其管理思想的实践性和前瞻性为世人所公认,是“有史以来对管理理论贡献最多的大师”。作为西方管理思想的杰出代表,他的管理思想曾对通用、英特尔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他就是现代管理学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和“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 德鲁克研究企业管理的生涯是从他1942年接受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邀请后正式开始的。德鲁克在通用汽车公司进行了18个月的详细调研,在此基础上,于1945年出版了《公司的概念》一书。在这本书中,他建议企业应该培养有“管理能力”、有“责任感”的工人和一个“自我管理的工厂社区”。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德鲁克的建议在通用公司遭到了强烈的抵制,因为当时的管理层认为管理是一门需要深厚专业知识的学问,毫无基础的工人是不可能懂得的。所以,可以认为《公司的概念》这本书在当时的整个美国都没有引起企业家们的重视,而出乎预料的是日本人竟然能够接受这套理论。 德鲁克后来写道:“我在日本的声望都来自于《公司的概念》。日本把它能以一个经济强国的身份出现,以及它的工业成就和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我。《公司的概念》刚一出版立即就被翻译成日文,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阅读并应用它。” 1983年《公司的概念》再版的时候,被冠以“现代管理学之父”以及“管理学当之无愧第一人”的德鲁克已74岁。 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美国克莱蒙特家中与世长辞。这一天,距他96岁生日还有8天。颇具隐寓意味的是,82年前的同一天,德鲁克在参加一次游行活动时突然醒悟:自己对这个世界而言,只是一个旁观者,于是他满怀留恋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德鲁克的一生,一以贯之地秉承“旁观者”的思维理念,在教师、咨询师、作家之间辗转腾挪,矢志不渝地坚持他追求完美的精神,为管理学做出了史无前例的贡献。 德鲁克的一生,是反思的一生,也是著述的一生,更是实践的一生。他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开创了管理学这门学科;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中的经典;1973年出版的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被奉为管理学“圣经”;他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管理的前沿》、《管理的未来》等书被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留给后人的遗产是那些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大量著述,是过去60多年中他对现代企业的组织及管理所做出的基本的思考和总结。 德鲁克是引领时代潮流的思想家,他用天才般的头脑引领管理者进行思维创新。20世纪50年代初,他高瞻远瞩地指出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必将彻底改变商业模式;1961年,他充满先见地提醒美国企业应该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又是他首先警告日本可能陷入经济滞胀;20世纪90年代,他又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全面阐释。在管理学领域,他第一次提出了组织的概念,并确立了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他是目标管理的创始人……他的研究和观点大多具有开创性。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无论是“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还是通用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英特尔公司前总裁安迪·葛洛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都曾受到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德鲁克思想对管理学界及管理实务都产生了深远而无可比拟的影响,他是当代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和实践家。 德鲁克一生以教书、著书、咨询为业,他生活愉悦、阅历丰富,为我们树立了完美人生的典范。然而,他关于发展和管理的论述,散见于其诸多著作和文章中,长久以来没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总结。 这本《德鲁克的管理秘诀》撷取了德鲁克毕生作品的精华,向读者提供了了解德鲁克管理思想体系的金钥匙。全书从目标管理、自我管理、战略管理、人才管理、团队管理、决策管理、组织管理、创新管理等多个方面,全面而翔实地讲述了德鲁克的经典管理思想,相信一定会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学习和了解一代大师的思想精髓。 重温德鲁克的思想,领悟他一系列精辟而深邃的管理理念,肯定是一个震撼心灵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将使读者的管理观念、管理悟性和管理方法大有长进,受益一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