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顾维钧 生平简介 中国目前的局势 日本侵略与国联 日本侵华与中国的危难 日本侵略与布鲁塞尔九国会议 大学生活漫谈 中国抗战四周年纪念演讲 孔子展览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旧金山会议闭幕式上的演讲 授予美国老兵奖学金仪式上的演讲 陈布雷 生平简介 四中全会之精神 四中全会对党员训令之意义 教育的理论与实际 如何施行国防教育 停战协定签订后不应存苟安心理 我所认识的邵翼如先生 孙科 生平简介 国际变化与中国自救 陈果夫 生平简介 改革教育是清除国难的根本办法 如何复兴农村 宋美龄 生平简介 合作与牺牲精神 告中国妇女 告美国民众 1939年妇女节演讲 在儿童保育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 对美国的广播讲话 对英广播谈话 中国妇女慰劳总会四周年贺词 向十四航空队及其附属单位的致辞 向全印妇女发表的演说 对飞虎队讲话 1942年妇女节广播演讲 在美国国会的演说 在加拿大国会的演说 联合国日三周年广播演讲 抗日战争胜利日的广播谈话 陈直夫 生平简介 国力的培养与吾人今后应有的努力 好学与学好 张学良 生平简介 各尽其职,国事有望 对毕业生之六大希望 在欢宴国联调查团席上的致辞 “九一八”三周年纪念 对东北大学西安分校学生的讲话 在西安电台广播讲话 在西安市民大会上的演讲 抗日复土是我们的光荣责任 蒋经国 生平简介 第四区扩大行政会议开幕词 第四区扩大行政会议闭幕词 新赣南第一届运动会的开幕词 新赣南第一届运动会的闭幕词 爱民如子,爱事如命 打脱牙齿和血吞 发挥人的天性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精彩页 生平简介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中华民国外交家。1904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法及外交,获博士学位。1912年回国,任总统秘书、内阁秘书、外务部顾问和宪法起草委员等职。1915年起历任北洋政府驻墨西哥、美国、古巴、英国公使。1919年和1921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做出了贡献。1922—1926年先后任北洋政府的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其间于1924年5月曾代表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以中国代表身份参加了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调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侵略罪行。1932年起先后任驻法、英、美大使和驻国际联盟代表等职。1945年6月出席旧金山会议,参加《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其后任国民党政府驻联合国代表。1956一1967年历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台湾国民党“总统府”资政等职。退休后定居美国。1985年11月14日在美国纽约去世。 中国目前的局势 1936年4月30日 我的同事、朋友,主席阁下,大使阁下,先生们: 能来到这里参加你们的聚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对我来说,英语相比法语要容易些,然而它对我还是一门外语,而且我对使用英语缺乏自信,尽管我们的主席已经巧妙地讲了这个故事。但是我意识到尽管英语是门外语,如果使用得好的话,白有其便利。我记得有个先生向某家保险公司申请人寿保险,像往常一样,他要填写问卷。当时他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父亲去世的原因是什么?”这位先生很是犹豫,因为清楚地记得他的父亲曾犯过罪,并死在监狱里,他是被绞死的,他不想违背这一事实,因此稍作思索,他就这样写道:“我父亲在参加公共聚会时,死在一个突然塌陷的台子上面。"(笑)大家明白,像这样使用语言是有明显的好处的,而且以极为优雅的方式摆脱了非常尴尬的局面。 我还记得某个擅长制作毛皮大衣的中国裁缝的抱怨,他说竭尽全力承揽业务,但生意还是不行,他说他甚至不惜代价地张挂新的招牌。我问他在招牌上写了什么,他说他写的是自认为最满意的:“定做毛皮大衣,你或我的毛皮。”(笑)这个可怜的男子是尽力了,只是英语并非他的擅长。 因此,当我用英语对你们演说时,我缺乏自信,所以我恳求你们的原谅。 我打算对你们非正式地谈谈中国目前的局势。你们知道,在离开这里一年多后,我刚从我的国家返回,我也希望能给你们提供现代中国大概的图景。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一直在努力进行重建和发展经济的工作。在许多方面,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果我们以教育领域为例的话,令我吃惊的是,尽管面临各种困难,我们已竭尽所能取得很大进步。就小学的学生数而言,如果我们回顾约二十年前,亦即民国初期,当时的小学生人数不足二百万,而1934年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有一千二百万在校小学生。以中学为例,在同一时期的1912年,只有四万中学生,今天的中学生数超过五十万。以大学为例,二十年前,只有四所大学,其在校大学生总数也不过五百人,可现在有一百二十二所大学和高等技术专科学校,注册大学生超过五万人。 当然,不仅智力教育如此,就是在体质培训方面,一场伟大的运动正在进行,体育已融人我们的生活。六个月前中国举行了全国运动会,十万多人参加了此次体育大会,运动大会持续了十天,并且中国的每个省都有代表参加。这些省份现在对体育运动如此地感兴趣,乃至它们彼此竞相建造体育馆和游泳池。我们的游泳明星竟是一名女孩,而非男孩,这说明女孩们已经从事体育运动。 中国的体育事业还有幽默的一面。每二三周,或每月在某些体育项目上都有创新的纪录,因此我们不断打破我们自己的纪录,然而我们仍未能达到国外已创立的那些纪录。但是这展示了我们的青年参与体育的热情,只要他们继续努力,他们就能不断进步。 现在,让我们谈论第二个通讯和运输的问题。当然由于我们国家地域广阔,而且铁路和公路短缺,因而通讯和运输迄今一直很困难,但是在过去的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年,我们已经着手实施发展通讯运输设施的重要方案。就公路而言,在过去五年内,我们已经建成五万公里的公路。其中有些公路建造得非常好,是用碎石铺筑成的;其他一些就是寻常使用的土路。因此人们今天不仅可以从沿海到达首都南京,也可以从上海到达广州,或沿长江流域而上。目前正负责公路建设的那位总指挥向我保证,在年前中国人民将能够从上海旅行至中国的边陲云南。 航空业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新鲜的。当1929年中国的航空业刚开始的时候,那时全年只有三百五十四个乘客,平均每天不足一名乘客。但是在1935年,约有一万一千人乘飞机。过去从上海溯长江到四川的省会成都需要三周;现在乘飞机只需七个小时,而 导语 本丛书选取的六百余篇民国时期的演讲,来自社会地位、术业专攻、身后评价不同的近二百位民国人物,政界、军界、商界、新闻界、学术界、教育界、文艺界、民问团体等,无所不包,力求全面地呈现多元化的民国风貌。 本书是该系列其中一册,书中包含顾维钧、陈布雷、孙科、陈果夫、陈立夫、张学良等八个人物的数十篇演讲,每个人物附生平简介。 序言 民国是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是中外思潮碰撞的时代 ,是政治风云变幻的时代,更是文化色彩斑斓的时代。 了解一个人,多是先听其谈吐;了解一个时代,自然 也少不得听它的声音。于是,便有了这套“民国演讲”系 列丛书——说民国与民国的说;声音的历史与历史的声音 。 演讲,即是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或发表见解, 展示想法或愿景,归根结底是一种交互行为。从某一个角 度来说,交互推动进步。人与物的交互刺激发明和创造, 比如工具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人与人的交互产生人 文伦理和传世价值,激发人类去思考良知、理性和社会责 任。演讲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既能将物质的 也能将精神的文明成果集合并发散,承前并启后,抑扬顿 挫,精准了当,让讲者内心燃烧,让故事进溅火花,由是 观之,可谓是顶高级的传播艺术。至今为止,这种艺术仍 既是经典的,也是前沿的。 我们本着这样的认识和眼光,从瀚如烟海的故纸堆中 ,拣选出近二百位民国时期来自不同领域的出色人物,收 录了六百余篇民国时期的各类演讲。其中一些人物的一些 演讲还是第一次进入读者的视野,这样的瞩目当属来之不 易。这些演讲作品中,既有关乎济世救国的拳拳之心,或 王者之气,或匹夫之责;也有阐述百年树人的教育方略, 或家长之情,或师长之意;更有充满文学之妙的作家才情 ,或指点江山,或陶醉草野。无论是叱咤风云,还是低吟 浅唱,无论是逆势反常或是领情会意,无论是节日祝词还 是庆生悼挽,都明确无误地引领读者进入了那个年代的景 色深处,其中自有仰山之高,悬河之美。 操持数年,自知不免挂一漏万,也还是不肯罢手,一 一敛来,旨在使一个时代的演讲作品得以归拢,得以装束 ,得以排列齐整地成体系地被集结,被收藏,被后人打量 、阅读和品味。 既然说的是民国的人、民国的事,自然就回避不了民 国的某一些人、某一些事——那些有过态度的和耍过态度 的、那些受待见的和不受待见的——人和事——也还是听 听他们的说。我们通过斟酌与报备,予以选录和保留,以 显示这份记载与收藏的确实与丰富。可以说,这是迄今为 止收录量最大、编排体系最完备的一套民国演讲作品。 由于对民国时期文化的珍视与体恤,对于个别未能联 系上演讲者后人的篇目,我们不忍轻易舍弃,只有将作品 先行用之,望有关人士能够谅解,并在见到该书后及时与 我们联系,以便奉寄样书和稿酬。 编者 2019年10月 内容推荐 本书是“民国演讲”系列丛书的第二编。本书包含顾维钧、陈布雷、孙科、陈果夫、陈立夫、张学良等八个人物的数十篇演讲,每个人物附生平简介。演讲内容涉及抗战救国、复兴农村、国防教育、西安事变、国力的培养、学习的方法等方方面面,均取自珍贵文史资料,值得传承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