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们》编著者朱天心。
本书2006年曾由北京三联出版过,获得好评,现在成为这本书,妄想写下在人族占尽一切资源的世界里试图生存的猫族的生涯处境(甚至传奇),最终,它也许不过想见证他们的匆匆来去一场。本书是朱天心的随笔集,描述了她及家人与猫族共处的生活,作者笔下的猫独立、可爱、多情、美丽,这些充满灵性的生物让人不禁感叹猫生的传奇,并且为这传奇或笑或泪。天心的“巫”将猫的灵性恰到好处的展现出来,而她残酷不留情的表达,也令人对不同生命种族共处于地球这件事,有了全新的看法。
《猎人们》编著者朱天心。
《猎人们》内容提要:本书虽是散文随笔集,但也可以视为小说家「都市人类学」式的台湾社会「畸零族群」观察,只是凝视对象从人转移到了猫,作家用情更深,在她自己的人生与时间中的刻凿痕迹也就越深。在本书九篇作品中,作家述写自己与屋里屋外、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生活领域里众猫族的邂逅与相处,她给他们自由,却赚得了羁绊;对他们的生命尊之重之,自己的生命也得到丰富。
在作者的笔下,猫已经不是宠物、不是朱家男女老小的玩偶,而是一群独立自在的主体,各逞其能在人类支配的环境里寻找空隙,争取一份存活的空间。这种视猫为自由主体的猫书,应该与人类英雄的传记归于同一类文体。
这一直是我极好奇的,至今找不出频率,也归纳不出是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例如天候或月亮盈缺)久久总有那样的一夜,家里的、外头的、胆大胆小的、野性或驯良的、公的母的……一阵风的全不见,彻夜不归。我们暗自纳罕着,猜测着,我坚持是猫神出游或猫大王娶亲,后山的野地里,月光魔力如磁场,所有家猫流浪猫宛如星辰一般平等,没有饥饿,没有磨难,没有存活人族世界中的卑辱……那样的夜里,我多希望我也拥有无声避震的肉掌垫、跳跃起来有如飞鼠的矫健身姿、不带感情的夜视双眼,以及我羡慕透顶不分公母猫皆有的精神狞猛的长胡须,我将可以第一时间尾随动作最慢的大胖贝斯,跟踪至月光会场,证实我的猜测。
因为处女座较实际的天文说,那大多是气压低的夜晚,百虫出洞,他们原先追猎一只蟑螂、壁虎出窗,出阳台,越过挡土短墙走到尽头,或朝右跳上丁家的围墙或左往徐家的违建屋顶,最后不是在社区警卫亭前隙地上蹲蹲,就是在陈妈妈家门柱上傻坐一夜。
早春天候又转冷那日,猫爸爸缩短出游时间提早好几天返家,惊喜之余,发现他未有外伤却全身帕金森症似的抖晃不停,我们把猫爸爸送至吴医师处,吴医师建议先给支持性治疗再慢慢观察,我们也希望他借此好好休养免得回家又去寻访美女。
这一住,就半个月,接回家,是因为吴医师说:“我看他需要的不是医院,是养老院。”又说,猫爸爸当猫王的时日不长了。
医院回来的猫爸爸,出了猫笼,认出是我们家,抬头望望我和天文,眼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因为我们都异口同声回答:“没问题,就在我们这儿养老吧,欢迎欢迎。”
猫爸爸的眼睛多了一层雾蓝色,是我熟悉尊敬的两名长者晚年时温暖而复杂的眼睛。
那最后的几日,我们帮他在沙发上安置了一个温软的铺位,但他极讲尊严地坚持下地大小便,尿的是血尿,吴医师说猫爸爸的内脏器官从肾脏带头差不多都衰竭了,这我们不意外,有谁像他这样一生当好几世用。他时而昏睡时而清醒,看看周围,人猫狗如常,我们就唤他猫爸爸,猫爸爸总拍打尾巴回应,眼睛笑笑的,不多说什么。
最终的那日,二00三年四月四日,全家除了天文正巧全不在,天文坐在他身旁看书,不时摸摸他唤唤他名字,于是他撑着坐起来,仿佛舒服地伸个大懒腰,长吁一口气,就此结束了我们简直想不出人族中哪一位有他精彩丰富的一生。
所以.不准哭!P58-P59
这本书我读起来无法自已,时而莞尔、时而大笑、时而焦躁、时而眼热鼻酸……朱天心与猫族的关系,乃是“相逢”而不是“占有”。于是页里行间各样猫态自在地上场退场,没有造作,没有强迫,既不讳言猫生的窘迫、艰难、残酷、偏执,也不吝于让猫族自行发挥他们的娇媚、多情、冷峻、优雅。在朱天心的笔下,猫已经不是宠物、不是朱家男女老小的玩偶,而是一群独立自在的主体,各逞其能在人类支配的环境里寻找空隙,争取一份存活的空间。这种视猫为自由主体的猫书,应该与人类英雄的传记归于同一类文体。——钱永祥天心笔下活着一大群猫。他们千姿百态的“猫生”,并不比人生更少波澜和曲折……天心告诉我们,猫和人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其实把猫和人分开看待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对待猫的态度其实就是人类对待同类态度的延伸,而在猫与人的关系中,我们看到的正是人类社会本身的关系。正是因为如此,天心的记录猫生,恰恰是她介入人类社会现实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