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心香
我轻闻,杯中岁月洗涤过的茶香
一瓣瓣姿采迷离的,不张扬
微热的红唇,触动了昨日的念想
一点点探入你的灵魂
不经意间,采撷了最柔软的记忆
你用水中的舞蹈,挑逗我的想像
把我们一起拉进仪式里典藏
相遇,充满静谧的温情
曼妙的音乐也跟着你舞动
化为呼吸间弥香的空气
一瓣心香,清涩如初
一下子涌到了我刚刚浅尝的那一口
含着的那一口,轻轻的一口
那香,涌上了我青春萌动的脸庞
你的身姿,曾经摇曳在春天里
奢华地等候每一次采摘的盛典
你一下子跃入烈焰的热度之中
积蓄一身悠远婉约的神韵
和知音凝神对视的絮语
于是,你握在我的手心
像一个来自久远的青花瓷
情愫里裹着一丝丝沁人的红晕
仿佛我前世的情人
在这一时刻,来和我结缘
季节的自述
风对树叶说
飘吧,落地与大地相聚
不再眷念绿荫的生命
游离枯黄的心意,没了春的含蓄
生命在季节中挥霍
扯掉破土时的理想樊篱
只留了沉甸甸的秋的回忆
你触地的瞬间,开始腐烂
化为泥,让诗人伤心
哦,秋啊,你渐渐逝去
风对雪花说
飘吧,落地与大地相聚
不再眷念高枝的稀奇
肃杀的心开始离去,没了夏的热烈
生命在寒风中绽放
冻僵的裸体深藏在雪地里
抽离闷热时的无谓窒息
只留懒洋洋的夏的回忆
触地的瞬间,开始融化
化为水,让诗人伤心
哦,冬啊,你渐渐来临
爱在三月是个美丽的借口
一片片新绿铺展在日记里
让惊奇叫醒我心中蕴藏的诗句
三月的柔美,是季节的主张
思念漫过一张张翻动的日历
小花也懂得欣赏田野的律动
嗅一嗅,传递爱的气息
柔风吹醒过往的情节
连衣角也翻卷着过去
相拥相守的一幕留在了黎明
离别的忧伤今天不再提起
连残荷枯叶也诉说悲情
等你的日子,如爬藤无语
爱在三月,是个美丽的借口
思念的人寻找被思念的情
无法拒绝那最最奢侈的回忆
驿动的心,早已飞人雁阵
誓言穿越了千山万水
期待来年,再次与你亲近
春水
我不知你来自何方
或隐匿在隆冬的身后
你前世的模样,如回眸一笑
呢喃翻云覆雨的快感
在洗涤了板结的情绪之后
你。酝酿的眼泪向外流淌
你苏醒的身姿,折射出
山川点点滴滴的缠绕
祈求一瓢瓢时光酝成的酒
飞身洒向负重的大地
连同沉醉的薄暮,留一笔在天际
印证永续的生命回馈
你说,你的前世是一片海
总把难以抒发的情绪埋葬
掬一口,便有了神奇的力量
敲醒无语的困惑和站立的生命
滋润已经干涸的池塘和荷叶
守望,那一朵朵即将绽放的野茶花
生如夏花
一个季节悄悄来临
生命,总有迟来的怀念
时间的步履走得匆忙
心情却拖曳着如桅子花能慢一点绽放
懂得闪烁的生命羽翼
不需要做太多的掩饰
将一串串内心的情绪曝光
就如夏花,生性急切
花的生命有绽放的理由 无论路边、田梗和山野
那怕是微小的、含蓄的存在
也不枉在短暂中聆听大地的问候
人们总是期待,独享花的艳丽
内心铸就圣洁的灵魂
愿从一个不知名的孩童手中
让花朵迎接初升的太阳
夏天的榕树
一位老者怀藏回忆,在榕树下面壁
数落越来越热的日子躲到了树下逃避
偶尔的凉风,或是穿越闽王的冬季而来
于是。夏花竞相绽放姿彩的时候
榕树不屑张开手,疏理发烫的情绪
不愿那奢侈的炎热涌入已经太挤的心房
没有什么能这样让夏日剥光人的思想
反复的躁热,让树上的知了反复表白
从夏至细数到秋分的那一天
榕树急忽忽撑开斑驳陆离的绿伞
孤独地守持,轮回的信仰
发愿不让父辈在树下等候冬的绝唱
夏日午后
谁都亲近过盛夏午后的热
和穿堂风的凉
日子如轻纱滑落,婉约的想像
写在挑帘望月人的脸上
累了的形式就是坐,人梦
编织记忆纠结的故乡
灵魂在炎热中无耻地坦露
释放或多或少的诱惑
该恣意就恣意吧
如街边的涂鸦,写满跌宕
没有你的日子,撅着嘴生活
静静地等候爱的结果
谁都懂得享受阳光
想像自己年轻漂亮
想像十指相扣的笑
想像久别重逢的拥抱
想得太多,连梦都装不下
可我愿意活在梦里
想像
莲子的心事
在某一个约定的夜
你剥开时间的衣裳
悄悄地裸在荷花营造的房里
把风花雪月的事
叙述了一遍
当春天渐渐苏醒的时候,你不忘 荷塘边诗人的低沉吟诵
和阳光下闪烁的生命
你说,如果时空交错
将在下一次花开后相聚
你总是对孤独的荷花说
我不愿意轻易地降生
降生在没有了轻舞飞扬的世界
一个没有波澜起伏的荷塘
只能糟蹋我的一生
秋天,我把心托付
我恣意要把岁月的秋色喊醒
不再怕,有人嘲笑我急切的心情
因为我心中的花朵,仍在开放
我相信,有初春时的飞花曼妙
我将以胜利者不屈的灵魂和骄傲
直视悄然而至的收获季节
我知道,你早已把春天滋润的水份
沁人到每一颗种子的心房
把希望、梦想和笑容泼撒在田野之上
连树叶也不放过,强遣一段思绪
为春天筑起樊篱,也让夏日的热烈
在时间的机器里碾压出一段段婉约的诗句
秋天啊,我把心托付
我受够了你的溺爱和精神上的抚慰
我宁愿这一辈,只闻果裂时的飘香
把我的心留在我们相恋的季节
但我害怕,月圆之夜的抬头张望
会让我又多一份思念和惆怅
枯叶
褪去季节的衣裳
把嫩黄留在秋的挂果上
月夜的寒,探入一个梦的被窝
收紧的是打个冷颤的思想
鸟儿在枝头踏落一个季节
飘落的声音也悠扬
围猎的篝火映在晨曦
你和雪一起跌落在远方的路旁
相思时题一首诗在你的肌肤之上
吐露一段春天的芬芳
顺着思念的溪流
执意把生命的气息在寒冬里流放
P3-13
萦绕身周的一片诗意蓝光
笔尖
一
最早认识王建干的时候,是缘于三坊七巷文学社的成立。当时,我应邀当选社长,他担任副社长。
那时,我只知他是鼓楼区华大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一个文学爱好者,曾经写过散文、杂文等。初次见面,他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宽厚的脸庞写着他的厚道;简朴不失整洁的黑色夹克,透露着亲切和真诚;黑色的眼眸里,透露着无尽的内容。
慢慢的,我被他业余时“以文探路,人隐深处”所感染。被他在工作上追问社会走向及“大事业”的责任所感动。于是,我们相知也就自然而然。后来,我发现他用“极地蓝光”的笔名,写了很多作品,陆续发表的诗歌、散文也越来越多。短短两年时间,他作品散见于《福建日报》、《闽西日报》、《闽都文化》、《文心文学》、《格律体新诗》、《中国新诗》、《中国诗选刊》、《中国微型诗》、《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等报刊和书籍。诗作曾入选“感恩母亲、放歌心声”、“映像·闽江”、“中秋诗韵”等主题诗歌朗诵音乐会。作品曾荣获全国“感动中华”全国大型征文比赛一等奖、建党90周年全国征文比赛一等奖、“华夏情”全国诗文书画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这,让我对他到目相看。他取得了可喜成绩,同时也引入关注。
二
前阵子,他告诉我,他将把近两年创作的作品结集出版。并把书稿发给我,并要我写篇文章。这让我有些害怕,害怕自己的愚钝,误会了他和他的诗。
于是,我开始细细品读他的诗歌。他的诗作展现在我眼前,让我感受到了他独特的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辨以及自觉而明确的艺术追求。
现代人需要情感上的诉求,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因此,许多人还是找到诗歌。在萦绕身周的一片蓝光中,蓝光找到了灵魂的家园和艺术上的知音。
我以为,他已经从私密写作进入大众写作,从“我世界”进入了“他世界”,他也坚守着自己的灵魂圣地,更容不得它受任何的玷污。他在创作中,回归自然,回归自由,抵达心灵的真实。
三
他的诗歌作品,给我的第一个印象,那就是“思考”。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的追问不是哲学家的专属,是每个人的权利,诗人概莫能外。我们会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来到这个世界,也会因为一些不可知的原因而离开这个世界。在诗集里,我很容易就发现了“理由”、“不知所措”、“荒芜”、“痕迹”、“生活”、“沉重”之类的词汇。
这些词汇说明什么?说明在诗人内心,诗歌并非简单的宣泄,而是清理。问生命是清理人生路途上的“褶皱”,过人世则是清理人生思路上的“喧哗”;寄望于通过“简单”和“朴素”,找寻存在的意义。“我被一种原始的力裹挟着/身心被沉重的十字架凌空支起(《茧》)”,“你掺和什么/或许这轮回的亲近/彻底暴露了弱的部位(《病,思想医治》)”。
思考留下的痕迹,使他的诗歌更加的沉静和深广,我认为在写作之初,他就有意无意地走在了如此广袤而诗意的土地上。
四
这本集子给我的第二个印象。那就是“隐退”。
当然,“隐退”并不是我们“身”的“隐退”,而是指内心的“隐退”。
在他的作品里,我似乎读到:“我携着寂寞的诗意,悄悄隐退。”“隐退”并不是消失,而是内心的“升华”。
他工作在政府机关,多有忙不完的事。但,这让他多了一份人文关怀,多了份对世事的了解。
作为有着有敏识和良知的他,在纷乱、污浊、嘈杂的欲望的世象面前,也有着焦灼、苦痛和压抑。
我们从他的一首诗,就可以读到他的心情,“不要碰我,我的心在世俗的狙击下遁入高墙/远离你的嘈杂、琐碎和令人作呕的不安/我立起高高的领子。将胡思乱想装入迷彩(《不要碰我》)”。
他更希望自己能“隐退”于诗意的世界,找到内心些许安宁和平和。
于是,他开始“隐退”到自己的青春,那些曾经爱着、闷着、忧伤着、欢愉着的过往,让四十多岁的他,回潜到另一种精神生活。
“思念漫过一张张翻动的日历/小花也懂得欣赏田野的律动/嗅一嗅,传递爱的气患。(《爱在三月是个美丽的借口》)”
“踏着云水而去,秋天不回来/是你的绝唱。你带走/许多人的思念。却留在了秋天里/一颗颗看得见的果实。(《那夜月圆——写给诗人LB》)”
“我轻闻,杯中岁月洗涤过的茶香/一瓣瓣姿采迷离的。不张扬/微热的红唇,触动了昨日的念想/一点点探入你的灵魂/不经意间,采撷了最柔软的记忆/你用水中的舞蹈。挑逗我的想像/把我们一起拉进仪式里典藏。(《一瓣心香》)”
诗人和俗人高度一致,诗人用大俗演绎了终极意义上的大雅。同样的热烈,同样的羞涩,同样的失落,同样的憧憬,当然,诗人也和所有人一样,在现实中把爱情还给现实,还给生活。
同样,他开始“隐退”到故乡,来唤醒那些一事一物的美好。
“初春,那一夜有故事的风雨/对天空呼喊,迎着风的脸/鼓动种子的根,扎入梦乡/让苍黄和黝黑,这世上最最稳定的颜色/放肆地到处泼洒,等待/你成为我心中真实的画廊。(《黑土地咏叹调》)”
“斗笠犁耙/泥巴裹裤脚/石板路上洒下/壮汉耕归抖落的土/一粒二粒三粒/满足中温馨/古巷深深/撒了。(《古巷深深》)”
我发现他对于故乡的情感是“浅蓝色”的。朦胧中亮着大睁的眼,而清晨的露水里,同时也沾染着些许昨夜的尘土——故乡仅仅用于怀想,从此不再久久停留——与我们的经历高度一致,故乡的命运,其实就是人生的曾经,是我们终生不曾抵达的梦境。
五
在深邃的苍穹中,他还是找到自己真正的思想和艺术上的标高。阅读他的作品后,我才深深感觉到,他为什么把笔名取作“极地蓝光”,后来经哈雷老师建议,取用“蓝光”。那是他希望自己的心能像一片蓝光,宛若星月,把这些美好的诗意带给大家。
在这本集子里,他给我另一个印象那就是“人文的关怀”。不管是写山水,还是写人物、事件。句句散发着他的爱,篇篇写就他的真诚。他对祖国山水乡风物细致纤巧工笔的描摹,则显得空灵明净,深蕴着禅机,在“以平常之心。洞见事物的深层意义”,处处洋溢着对祖国山水的无限热爱,诗意浓郁。
“你悄然来临。一夜间/用厚厚的叠加的日子/酝酿一个约定。洁白的梦/躲藏在酣睡的春季(《长白山的雪》)”。
“把那一份情愫注入柔软的沙滩/孩童快乐的撒欢。一行行/画满一草一木一石一山(《亲近琅歧》)”。
他走过了《古巷深深》,踏进了《长白山的雪》,游览了江阴、岚岛、罗源、永泰、琅岐,赏阅了“寿山石”等。我把目光放进他厚厚的诗行里,发现他且行且吟的音韵。将色彩和情致和谐相融。
除了山水意境诗外,在怀人、怀景上,更体现了他那颗宽博的心。他不仅用诗语漫画对祖国山河的情感,漫画朝霞与夕阳,他更漫画人生,漫画了社会。
在这本集子里,有很多例证。例如,在《陈列馆里鹰的自述》里写道:“面对孩子,我很做作/扑腾撕杀的伤口/如今被光亮的羽毛掩饰/其实我不愿。被弄得不真实/宁愿让淌血的伤口记忆怯懦/留下更精彩的鹰的故事/让猎人们传说……”又如:在《有一种崇高写在人民心中——为八位赴海地维和献身的警察而作》里写道:“有一种崇高写在人民心中/突如其来的不幸让所有人心痛/山河凝固了八位维和警察的呼吸/而他们的身后有亿万个中国人站立/奉献的美德激起千层的暖意。”
他的诗歌是“真实的,让人揪心的,贴近泥土的,低调的,安静的,不动声色的,宽容的,笑脸相迎的,就像山间的小路,自然随意”,行文自由,心灵更自由。
我很喜欢他诗歌,这是因为我感觉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宽容、真诚、厚道,对人对物,对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东西,都有护惜之心。他了解其他生命,尊重其他生命,他的知识面尽可能地涵盖广阔的人文领域和自然领域”,通过“知”的途径,最终抵达更广大、浩瀚的“未知”。同时,他也通过这些诗作,让我们看到他追索的这道诗意的蓝光。 愿他在诗歌滋养中放射出更加迷人的光芒。
第一辑 收获美丽
一瓣心香
季节的自述
爱在三月是个美丽的借口
春水
生如夏花
夏天的榕树
夏日午后
莲子的心事
秋天,我把心托付
枯叶
飘落
秋,醒来吧
十月的离愁
春天,总会来的
多情的泪水
借我一个月亮
欲望的天空
黑夜的自白
夜
生活的寓言
镜子
旧玩具的企盼
城市丛林
山顶那棵树
种子
台风
柳杉王
岳桦树
我的心上人,我的木麻黄
蝉
茧
蜗牛
海
花岗岩,我以我的名义
寿山石,我梦中的情人
心雨
第二辑 体悟生命
背影——送给远行的女儿
离别在仲夏夜——送给远行的女儿
爱人生日这一天
忆父亲
亲近痖弦
相约——写在高中同学相聚时
一抹泪为崔健流
那夜月圆——写给诗人LB
你的微笑,是我心藏的美丽——送给LQ
有一种崇高写在人民心中——为八位赴海地维和献身的警察而作
与黎明共舞——献给环卫工人
玉树加油
伸出你那双手——写给汶川抗震救灾的英雄们
翻过这一页
病,或思想医治
借你一双慧眼
奔
轮回
我以为
有一种尊严是石头做的
不要碰我
登顶之惑
思念的日子
盼归
等待
生日
爱在初春
城市赶早人
流浪歌手
街舞
那一滴,击中了我的心
你的美丽
这就是生活
为诗活着
陈列馆里鹰的自述
江河上的生命——观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有感
收获——毕加索《熟睡的农民》观感
现实及心态——毕加索《自我陶醉的女人》观感
第三辑 行吟山水
妈祖,我心中的神灵
湄洲,我的爱人
罗源,你用诗命名吧
江阴,你是一首畅想曲
深圳,我爱你
可门,温暖的村庄
可门之春
古巷深深
亲近琅岐
岚岛之恋
静候秋色
三坊七巷断想
永泰赤壁印象
榕城情,融侨根
天山湖,秋天的眼
黄鹤楼,爱你如诗
黑土地咏叹调
长白山的雪
第四辑 印象诗人
抒情的哈雷
“解剖”大荒
神秘的曾宏
帅性的顺志
“反克”的顾北
幸福的陈幸
深情的笔尖
包容的志平
萦绕身周的一片诗意蓝光(代后序)
在中国当代诗歌的叙述脉络中,地处东南边缘之地的福建却始终能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从朦胧诗论争,到第三代诗歌运动,再到新近的“70后”、“80后”诗歌写作,福建诗人都以弄潮儿的矫健姿态活跃在第一现场,激扬起一朵朵绚丽的浪花。福建当代诗歌所凸显的独特意义,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先后走出了如蔡其娇、舒婷、吕德安等分别在不同代际产生全国性影响的诗人,更因为这里一直拥有一个相当稳健的写作群体,展现出极大的艺术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福州诗群”、“三明诗群”、“闽东诗群”和“漳州诗群”等诗歌群落的兴起,正是这种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
不过,如果从整体特征上考察,不难发现,福建诗人的创作具有一种鲜明的内敛气质。他们不像四川诗人那样在成都的茶馆和火锅店祭出麻辣的“主义”和各色的“旗帜”,也不像北京、上海的诗人那样举手投足间都显露出中心城市话语的优越与高调。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仿佛为福建诗人阻挡了诗歌江湖的喧哗与骚动,而婀娜的海岸线和浩瀚的太平洋,又为他们孕育了阔大的胸襟和丰富的想象。靠山面海的福建诗人们,更多的是以一种沉潜的姿态,去直面诗歌和语言本身,展开灵魂的探险和艺术的探险。福建诗人的抒情话语,就像福建方言一样,虽没有普通话的字正腔圆,却显得多姿多彩。
我们编选本诗丛的宗旨,就是要展示福建当代诗歌创作的最新实绩,彰显其在当下汉语诗歌创作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以此推动福建当代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秉持艺术标准第一的原则,则可能全面地呈现闽派诗坛不同代际诗人的最新力作。本诗丛是开放的,我们真诚地欢迎更多优秀的诗歌作者加入我们的行列。
蓝光,原名王建干,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福州市作协会员,福州市鼓楼区文学社社长。作品散见于《福建日报》、《闽都文化》、《文心文学》、《中国新诗》、《格律体新诗》、《中国诗选刊》、《中国诗歌精选100家》、《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等报刊和书籍,有诗作被“感恩母亲、放歌心声”、“映像闽江”、“中秋诗韵”等多个主题诗歌朗诵音乐会选用。其诗作曾获“华夏情”全国诗文书画大赛、“首先杯”全国诗歌散文大奖赛等多个大赛奖项,亦有散文作品荣获“感动中华”全国大型征文比赛、建党90周年全国征文比赛等大赛一等奖。本书《一瓣心香》收录的就是他的诗歌作品。细腻的感情、壮观的抒情是该诗集里诗歌的特点,加上朗朗上口,适合吟诵。
《一瓣心香》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诗集《一瓣心香》分四辑。诗人蓝光将自己近百首诗歌,分“心藏美丽”“体悟生命”“山水游思”三辑,另加附录“印象诗人”散文式是人评传八篇,组成了一部诗集。
其诗歌注重写实,关注社会,在简洁的文字叙述中,将感情抒发得游刃有余,或慷慨激昂,或深情隽永,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蓝光诗歌的这种现实在场感,不注重形式,不用华丽的语言,将感情融化在生活中,将生活荡漾在诗意里,很具有代表性,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