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签约作家。出版作品100多部,计1000多万字。曾3次获官方文艺最高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另外还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科幻界最高奖——银河奖,中国科普界最高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国图书界最高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电视最高奖——金鹰奖,中国动画最高奖——美猴奖等各类国家级以上大奖20多次。
《吃动画片的频道怪兽》为“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之一,收录了杨鹏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之作。独特的文字,在一种非常亲和的氛围中,讲述了一个个微澜起伏的故事,活泼、明快、具有强烈的青春气息。
《美读美绘书系》是当今童书出版的一种高品质制作,可谓“文、音、图”三杰,可读性、可听性、可赏性兼具。美文、美读、美绘的有机融合,将一流儿童文学的生动气象与艺术风韵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小读者在阅读图书的同时,倾听原文的优美诵读,欣赏书中的精美插图,这是一种何等惬意的精神享受!
《吃动画片的频道怪兽》为“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之一,收录了杨鹏中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吃动画片的频道怪兽》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通过曲折、出人意料的情节展示少年人的内心世界,在另一层面上表现他们的成长历程。
人鲸传说
很多年后,当长成了黑格村最帅、最剽悍青年的龙仔回首往事的时候,他永远无法忘记那个神奇的夜晚他和小女孩雷米相遇的情景。每当他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他的耳边,就会响起一支悲怆而神秘的歌。那是一支古老的歌,它像风一样在龙仔的耳畔飞舞飘拂,把龙仔带到他从未见过的茹毛饮血的远古,带进一个遥远而令人难以置信的传说,带入一个被月光浸透了的梦境……那是人间任何一位歌手都唱不出来的美妙的歌,作曲和歌唱者只能是博大、深沉、忧伤的大海。
那天晚上,明媚、温柔的月光像细雨一样从天空中无声地倾泻下来,远处的沙滩仿佛洒满了盐巴一样闪闪发亮,而落在海里的月光则全碎了,像万千朵银灰色的花瓣在海面上起伏、碰撞。海鸟们在月光下举行盛大的舞会,它们应和着海浪的节拍上下翻飞,不时发出畅快的叫声。龙仔和往常一样,立在一块礁石上,用一双纯净的眼睛出神地望着大海。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在龙仔小小的心灵深处,就会听到一种来自远方的深沉的呼唤,于是,他就会不由自主地从白石垒成的小屋里出来,走过沙滩,爬到礁石上,去倾听那绵绵不绝的呼唤。
呜——呜——
“听哪,有人在叫我呢。”
“不对,龙仔,那是风的声音。”
呜——呜——
“听哪,真的有人在叫我。”
“不对,龙仔,那是海浪的声音。”
呜——呜——
“听哪,那个人还在叫我。”
“不对,那是鱼在海里睡觉时打呼噜的声音。”
……
每次龙仔随便拉住一个人让他和自己一起听那声音时,那人的语气总是充满了不屑和轻蔑。黑格村的渔民们都说龙仔听到的那些呼唤是没妈的孩子脑中的胡思乱想,龙仔是个怪孩子。
龙仔的阿爸金老大是个瘸子,只有一条腿,整天都只能在家里待着,靠向过往的行人兜售龙仔从沙滩上拾来的贝壳为生。他有时也拄着拐杖在海边走一走。黑格村的渔民说金老大年轻时是黑格村最剽悍、能干的渔民,是个好佬。可是,自从那一次海难之后,他便一蹶不振。关于那次海难,龙仔每次问金老大时,金老大总是语焉不详。龙仔只知道那次海难夺去了和阿爸一起出海的五个汉子的生命和阿爸的左腿。阿爸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过了一年多才被过路的渔船发现救回。而龙仔,就是阿爸从荒岛上捡回来的。龙仔的妈妈是谁?是谁将他遗落在海岛上的?金老大又是如何发现他的?……这一切,对于龙仔和黑格村的渔民来说,都是解不开的谜。有好事者去问金老大,金老大总是闪烁其词。很多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仍然像被一团云雾包裹着,难以窥见其真面目。 龙仔坐在礁石上,仍在倾听。那个声音让他感到温暖、舒适,让孤独和忧伤都远远地从他的心灵逃遁而去,让他透过像蓝水晶般澄澈透明的夜空看到天外的另一个世界……
就在这时,龙仔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背后久久地注视着自己。于是,他猛地回过头去,看见一个秀发像黑瀑布一样披散在两肩的小女孩正在好奇而专注地望着他。
很多年后,当龙仔回忆自己第一次见到那个女孩的感觉时,他总觉得当时有一把明亮的刀从月光下向他伸了过来:那个女孩身上什么都没有穿,皮肤白皙莹洁,带着瓷器的光泽,月光落在上面就被溅起,在她的周身形成一个蓝色的如梦似幻的光罩。
他们默默地对视良久,龙仔犹豫了一下,主动向她走去。女孩一动不动地站着,定定地望着他,目光里充满了亲切、好奇、兴奋、憧憬、惊讶……但是没有任何的恐惧和不安。
龙仔的目光落在小女孩的腕上,那圆润姣好的腕上戴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玉镯,玉镯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蛋青色的光芒。他又低头看看自己的腕,也戴着一只,看上去大小、质地都差不多,好像是一对。
“你也有这东西?”女孩先开的口。
“嗯,听阿爸说我出生的时候就戴着它。你的是从哪里来的?”龙仔问道。
“我的?是妈妈送的。”小女孩十分天真地说。她的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清澈。
于是,龙仔和小女孩便聊开了。龙仔告诉女孩他家养了一只大黄狗,名叫阿黄,见到陌生人就凶凶地叫,不过它并不坏,从来不咬人。女孩便问他狗是什么动物,吃海藻吗?怕不怕大鲨鱼?龙仔又告诉小女孩他家后面的森林,他说秋天到来的时候森林里的红果就熟透了,他常和伙伴们一起去森林里采红果吃。小女孩便问他红果有没有海葵花好吃,森林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像海里的珊瑚林一样……
小女孩也向龙仔讲她的事情。她告诉龙仔她住的地方不分春夏秋冬,不管什么时候,都有花儿绽放。她有许许多多的朋友,比如长着很多手臂的章鱼,会射白色闪电的电鳗,嘴上带长枪的剑鱼,长得憨厚老实的海象……她住的地方遍地都是珠宝,不过大家对它们都熟视无睹。她住的地方也并不总是安全的,有时会受到成群的鲨鱼的骚扰……
腥咸的海风拂面而来,他们就这样坐在礁石上讲啊讲啊,时间在他们的身边悄然而逝,他们却浑然不觉。星星一个接一个地隐没,月亮也逐渐失去其光辉,沉沉地向海里坠落。黎明就要来了。
“雷米,雷米,你在哪里?”
P1-4
好雨知时节
王泉根
如何真切地认识与表现当代少年儿童?如何打造少年儿童生命成长的精神高地?如何应对数字阅读与数字出版?这是新世纪儿童文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儿童文学是关系到民族下一代精神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和“铸魂工程”,因而一切有文化担当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出版人,都将童书的品质放在首位,这在市场经济、利润至上的时代,尤能显出出版人的精神。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历来重视童书的高品质制作和社会效益。上个世纪80年代,川少社推出的“小图书馆丛书”“小作家丛书”等曾风行一时,成为孩子们争相阅读的精美童书。最近,由川少社精心策划出版的“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美读美绘”(以下简称《美读美绘书系》),正是该社坚持高品质童书的文化理念,为广大少年儿童奉献的又一份精美精神大餐。这套书系无论是编辑思路、读本呈现方式还是小读者的审美阅读接受途径,都有新的创意和方式。
首先是锁定作品文本的质量。《美读美绘书系》推出的11位作家,在新世纪儿童文苑具有很强的原创力、影响力、号召力。既有中老年一代的金波、张之路、高洪波、曹文轩、秦文君、沈石溪、梅子涵、周锐等,又有年轻的“第五代”重要作家汤素兰、伍美珍、郁雨君等。这些作家集聚一起,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提供他们近年创作的佳构,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借用当年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吟咏的诗句,真可谓“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当今儿童文学秀华光发、多元共生的艺术格局,在《美读美绘书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或者说,这套书系本身就是这一艺术格局的一个审美缩景。
“美读”是这套书系锁定的第二个目标。“美读”有两种形式:一是作家的“原声”,即作家与小读者直接对话或诵读书中的某些篇章。每位作家的“原声”风格如同他们作品的艺术风格那样各不相同,金波、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四位教授的讲坛神韵,诗人高洪波的奔放诗性,秦文君、伍美珍、郁雨君优雅曼妙的语音,皆极具其个人特色,周锐充满节奏动感的声音颇有评书味道,而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则完全是在与小读者对话聊天,亲切动人。11位作家的“原声”既是珍贵的声音档案,也是心与心碰撞的心语交流,这些原声将会深深地打动、滋润小读者的心田。“美读”的再一种形式是由高层次的专业播音员为小读者诵读入选书系的每位作家的作品。播音员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气韵生动的诵读凝融成的“美声”效果;使11部作品的思想内涵、审美风格乃至用词造句等艺术技巧,得到了生动、形象、立体的传达。收录作家“原声”与播音员“美声”的CD光盘,作为图书的附品赠送给每位读者,这实在是这套书系独特而珍贵的礼品。
“美绘”是这套书系锁定的第三个目标。区别于当今童书常见的那些电脑制作的效果和卡通绘画风格,这套书系的插图完全是由画家手绘而成,构图和谐,线条流畅,色彩典雅,气韵生动,深具民族特色,更难得的是满溢着活泼的童心童趣。
《美读美绘书系》是当今童书出版的一种高品质制作,可谓“文、音、图”三杰,可读性、可听性、可赏性兼具。美文、美读、美绘的有机融合,将一流儿童文学的生动气象与艺术风韵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小读者在阅读图书的同时,倾听原文的优美诵读,欣赏书中的精美插图,这是一种何等惬意的精神享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愿有更多更新更美的儿童文学读本滋润广大少年儿童。我由衷地祝贺这套丛书的出版!祝福千百万少年儿童拥有更多的如同《美读美绘书系》这样的精美童书!
2010年11月18日下午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