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隐藏着一些重要的社会规律和生活法则。它们浓缩了人类智慧的精华,内容涵盖了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是真正有价值的宝贵知识,历经时间的洗礼,沉淀为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
达夫编著的《金科玉律大全集》汇集了400多个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经典法则和定律,它们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心理学、人类行为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最深处,揭示社会和人性最本质的东西。
人生处处充满了玄机,懂得这些金科玉律,会让你发现事物的真相,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和人性;掌握它们,并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会让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善自己的处境,迈向成功。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我们虽然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其真相,我们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揭示事物运行的逻辑规律,推演命运发展的因果关系。我们更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工作更加顺利。达夫编著的《金科玉律大全集》正是这样一本经典实用、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的工具书。马太效应、首因效应、丛林法则、二八定律、功能固着心理……书中精选了400多个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经典法则和定律。《金科玉律大全集》中每个定律包括详尽的定律阐释、发人深思的启示,精彩的案例分析点评以及实用的应用方法等,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心理学,人类行为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最深处,揭示社会和人性最本质的东西。
可以说,每一个定律都是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千百年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千锤百炼、得到了反复验证的绝妙真理,也是我们必备的生存利器和成功法则。懂得它们,会让你发现事物的真相,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和人性;掌握它们,把它们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会让你获得解决复杂和疑难问题的方法,改善际遇,改变人生命运,迈向成功。
所思所梦定律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既不为人的意识所控制,却又与人的意识密切相关。究其实,梦的本质乃是人们被压抑的欲望的变相满足。
现代科学认为,梦是睡眠时身体内外的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所引起的景象活动,而这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所指的就是人们在清醒时的各种思想,尤其是那些为自己所深人地、反复思考的事情。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写过一本十分著名的书叫做《梦的解析》。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梦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指出,人的意识可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也即人们能够进行自我感知和控制的意识,而潜意识则是人所不能感知和控制的,两者的关系就如同冰山的水上、水下的两部分,显意识是露在海面以上的,是可见的,而潜意识则如同冰山的水面以下的部分,是看不到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决非无足轻重,而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梦境,就是潜意识的表现之一。
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并没有完全处于休息的状态,而是有一部分仍然相当活跃,在对人脑中的信息进行着各种加工,梦境也就由此而产生了。人在清醒的时候,显意识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在睡眠的时候,显意识的作用隐退,潜意识则跃上前台,表演出各种各样的梦境。而这些梦中的情景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显意识的影响,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当然,这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平面镜,它很可能是扭曲的,但是不论怎样扭曲,它对人的内心总是进行着某种角度的反映。特别是那些在显意识状态下无法实现的欲望,人们往往会通过虚幻的梦境来满足。其中最为基本的两种情况就是直梦和反梦。所谓直梦,就是所梦与所想相一致,梦中的景象正是自己所期望发生的;而反梦则恰恰相反,梦中呈现的是自己所最不希望发生的。前者的动因是期望,而后者的动因则是排斥。其实,排斥可以作为一种反面的期望来看待。
正确地认识梦境,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可以通过梦境来揭示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容易为纷繁的表象所蒙蔽,而在梦中有时却会呈现出内心之中更为真正和纯粹的一面,从而有利于人更好地认识自我。但是也应当注意不要受梦境的误导,人们所常讲的梦中中奖的故事就是如此。有人在梦中买彩票中奖,从此便一心投入其中,乃至荒废了自己的事业。其实,那只不过是一种渴望发财的心理的反映,与现实中的中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传说中的一些神奇的具有预兆性质的梦,要么是一种巧合,要么就是人们的附会,或者事情本当如此,例如一个平时学习就很优秀的学生在一次考试之前梦到取得很好的成绩,这是自然的事理与自我期望的结合,完全没有什么神秘之处。
延迟满足实验
延迟对欲望的满足意味着以获取最佳结果为导向的较强的自制能力,甚至也代表着一种远见,而这正是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品质。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实验者寻找一些4岁的儿童作为被试,发给他们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就吃掉的话,只能吃这一颗;而如果等20分钟之后再吃,就能再得到一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马上就把糖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了性子,或者闭上眼睛、头枕双臂做出睡觉的样子,或者用自言自语、唱歌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最后通过对自己欲望的克制而度过了这段漫长的等待时光,,从而得到了更丰厚的收获。这就是著名的“迟延满足”实验。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所谓的延迟满足,就是能够耐心等待自己最向往的结果,而不是只顾满足当下的急迫需要却置更为重要的目标于不顾。
后来,心理学家们一直暗中对这些孩子实施跟踪研究,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最后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只吃到一颗软糖的小孩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他们被某个东西所诱惑的时候,往往不能控制自己,一旦得不到满足,便会焦躁不安,无法心平气静地做接下来的事情;而那些最终吃到两颗软糖的小孩,在青少年时期也同样显示出较强的自控力,学习成绩也更好一些。他们能够根据自身与现实的状况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遇到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相抵触时,能够果断地牺牲眼前利益以获得更远大的目标。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自制力的大小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制力越强,取得的成就也越大。
自制力,就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人作为一种生存于高度组织化了的社会之中的智能化的生物,与动物的区别之处便在于不像动物那样没有什么理智,跟着“感觉”走,而是能够根据自身与现实状况对自我做出规划与控制,以使自己的行为达到一种最优化的效果。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与自制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说,成功的首先前提是自信的语,那么一旦具备了自信之后,接下来最关键的便是依靠自制力(摈除诱惑)了,。鲁迅当年对于别人称自己是天才的说法回应的一句话是:“我只不过是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罢了。”这里表面上说的是利用时间的问题,实际上说的便是自制力的问题。很凑巧,有西方人简直是针对鲁迅的话做了针对性的进一步解释:“自制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
当然,自制力绝不仅仅是属于那些天才的“精英”品质,而是一种“大众化”品质,时时刻刻地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产生相应的效果。大体上,自制力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使自己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行为或心理;一方面则是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种种冲动行为或情绪。可以说,自制力的强弱对一个人整体品质的影响要大于许多其他的品质,自制力强的人和自制力弱的人看上去往往截然不同。自制力强的人往往显得坚韧、睿智、富有责任感,而缺乏自制力的人则往往显得放纵、轻佻、不知轻重。
总体上,自制力是属于意志的范畴,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努力逐步培养与锻炼出来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青年时代曾经下决心:“克服一切坏的自然倾向、习惯或伙伴的诱惑”,以培养自己的自制力。他给自己制订了一项包括十三个名目在内的道德计划,并逐条实行。比如,为了矫正自己爱和别人开无聊的玩笑的习惯,他列了“沉默”一条,要求自己做到:“除非于人于己有利之言谈,避免琐屑的谈话。”后来听一位朋友说他经常显得很骄傲,他又把“谦逊”列人。晚年撰写自传时,富兰克林认为,正是其青年时代的这些计划培养了自己的自制力,并让自己受益终生。
P47-48
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福特说过:“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是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它是怎样被动的手脚,我们又应如何使用这些手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现实情况是,很多人汲汲翻阅了无数成功学的书,苦苦尝试了多种道路,却始终敲不开成功之门,所以他们感到彷徨与无助,对这个世界充满困惑:为什么“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为什么优秀的人在一起会变成乌合之众?为什么不称职的官员会制造更多不称职的官员?为什么人总是越赌越输,越输越赌?为什么越是被禁止的东西越容易刺激人们的逆反心理?为什么人们只认第一,无视第二?为什么我们会爱屋及乌?为什么越怕犯错却偏偏会犯错?为什么有时算命先生说得那么准?……世界上到处充满了矛盾和不平衡,而靠个人漫无目的的思考是很难解答这些问题的。
事实上,类似上面所罗列的现象看似复杂,背后却无一不暗含着某种社会规律和生活法则。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上,无数的优秀学者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基本法则和定律。这些法则和定律,因其在特定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具指导意义和实用性,我们称之为金科玉律。它们是哲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千百年思想和智慧韵结晶,也是我们必备的生存利器和成功指南。
正如天有日月星辰,地有江河湖海,一年有春夏秋冬,人生有生老病死。上到月的阴晴圆缺,下到人的悲欢离合,世间万物的运行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则,人类社会中金科玉律也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人生。它们蕴含在社会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在冥冥之中操纵着一切。古今中外,那些杰出的人士,正是因为深谙这些法则和定律的奥秘所在,加以充分运用,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如果能了解、掌握进而熟练运用这些金科玉律,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一定可以改善际遇,迈向成功。《金科玉律大全集》正是这样一本经典实用、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的工具书,书中精选了400多个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经典法则和定律,每个定律包括详尽的定律阐释、发人深思的启示、精彩的案例分析点评以及实用的应用方法等,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心理学、人类行为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最深处,揭示社会和人性最本质的东西。
这些金科玉律有的是理性之光,能让我们洞察复杂社会表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破解百思不得其解的社会困局与人生困惑,如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二八定律、木桶定律、路径依赖等;有的是智慧之镜,能让我们看清人性的弱点,理解人类诸多非理性行为的深刻原因,如华盛顿合作定律、破窗理论、羊群效应等;有的是实用的工具,能让我们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轻松应对麻烦的人,解决疑难问题,如奥卡姆剃刀定律、杰奎斯法则、沉锚效应等。可以说,每一个定律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得到了反复验证的绝妙真理。
全书深入浅出地揭示了这些金科玉律的思想主旨,条理清晰地解析了运用它们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快速获取信息,收获人生智慧。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经典定律,我们便能掌控自我,选择正确高效的发展之路,迈向成功;更深入地理解情感与婚姻的要义,缔造美满幸福的家庭;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深刻,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走向卓越;提高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为精英或领袖;掌握人际交往的要诀,广交朋友,培养人脉;开拓市场,赢得商机,赚取更多的利润;避免错误,摆脱逆境与困境,转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