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地文学(卷10)
分类
作者 李约汉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大地文学(卷10)》由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和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编,全书内容均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所作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纪实文学、剧本、评论等作品,题材范围广泛,适合各年龄层读者。

内容推荐

这本《大地文学(卷10)》由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和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编,全书分为:深度纪实、本卷推荐、小说麦田、剧本看台、随笔天下、诗行大地、评论言说,这几个栏目,收入了《为了共同的使命》《走平辽》《洗礼在北川》等作品。

《大地文学(卷10)》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深度纪实

为了共同的使命

本卷推荐

一个国土作家和他的时间简史

 ——黄世英地质文学五十年纪念专辑

翻越西兴拉大雪山/绝地逢生/这里有一片真爱的天空

创作谈:用火焰般的热情燃烧自己

印象记:勇敢者的足迹

小说麦田

走平辽

屠夫

国土小说二题

近邻/新来的副所长

剧本看台

命根子(下)

随笔天下

洗礼在北川

七爷的遗嘱

两个不幸的女子

命根子泥土

诗行大地

金家坝(节选)

美丽西藏

雪落沧海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诗歌选

评论言说

赵延庆《走平辽》研讨会发言选登

试读章节

为了共同的使命

陈国栋 陈国章

引子

2010年3月29日早晨,有一个身影又一次离开了广西靖西高铁办的大门,前往40多公里外的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安德段征地现场。为了工作,他让抱病已久的父亲独自一人坐三轮车去了医院,自己则像往日一样踏上了征途。

然而,黄昏却早早地来临了。生命的辩证法一次次告诉我们,有些人,是在生命的早晨就提前进入下午,随即湮没在那不可测度的夜晚的。

15时左右,趁同事回单位拿资料的空隙,他在面包车上枕着装满资料的文件袋闭眼睡着了。他不知道等待他的鬼魅的命运和一场睡眠有什么关系,他只想稍稍休息一下。手头没有干完的工作,文件袋中鼓鼓的资料,脑海中的山水草木、坎沟险路还在不远处等着他,等着他到达,等着他守护。对于一个视国土资源为生命的人,在自己的睡眠空间里,恰恰给自己的身体安排的空间最小。

此刻,年仅31岁的他仿佛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从来没有哪个时刻能比现在睡得更安稳,连早春的晚风也似乎在山坡上漫溢开来,惊异地看着这个沉沉入睡的年轻人。睡眠之谷的香甜,真的能抵御渐渐袭来的暗淡的黄昏吗?

他就这样睡去了,再也没有醒来。在那个下午暗淡的阳光里,年仅31岁的广西靖西县安宁乡国土资源所所长韦寿增,永远地告别了他深爱着的这个世界。

自参加工作以来,短暂的11年时光里,他把自己最终累倒在这边陲山乡的沟沟坎坎里,累倒在自己钟爱的国土资源岗位上。他生前守护国土资源、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守护心灵净土的感人事迹,被人们深深记挂。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自发赶来挥泪为他送行,连寂寞的山谷中,风也一遍遍地叩响早春的夜晚,把英雄的故事传说……

灯光下的精神相遇

在北京,国土资源部机关大楼B楼的一间办公室里,通常,灯光会在每天清晨就亮起,一直到当天的深夜,灯光会一直亮着。灯光是人类文明的伙伴,凭着灯光,我们延伸了自己的视野,常常看见黄昏中甚至黑夜里看不见的事物。多少个日子里,就是伴随着这灯光,我们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

白天,这个身影除了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区、市)频繁的工作协调,还要参加或主持各种会议,审阅各类重要文件。即便是周六、周日,只要不出差,中午总能在机关食堂看到他边用餐边与机关加班的同志交谈工作的场景。到了夜晚,他才能静静地坐下来,认真思索梳理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通常在晚上10点30分左右,他才会结束在机关一天的工作,走上回家的路。

在外出调研期间,他往往在一天紧张忙碌的调研活动结束、送走地方的党政领导后,还会召集调研小组的各位成员一起连夜开会,对当天调研的情况进行总结与交流,同时对第二天的调研进行部署和安排,常常会议结束时,已是凌晨一两点。出差调研在火车或者飞机上的间隙,他也总不忘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利用这段时间来系统整理他平日里听汇报、搞调研时随手记下的一些数据和思考。

可以说,对于他,时间总是显得捉襟见肘。白天走不完的路,他要在夜里赶,而灯光不知伴随他度过了多少个这样忙碌的日子。

他就是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一个共和国的部长。当他灯光下的身影每天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总不忘将当天的《中国国土资源报》放进公文包,带回家去细细阅读。

20lO年9月30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头版头条刊载的报道韦寿增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一位国土所长的生命答卷》引起了他的注意。基层国土人韦寿增苦干实干拼命干的拼搏精神,在这位日理万机的共和国部长心里荡开了层层涟漪。他本来似乎有更重大的事情需要去关注,去操心,可是,这个在祖国边陲最基层最平凡岗位上视国土工作高于自己生命,最终累倒在国土工作现场,永远不复苏醒的年轻人,使部长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多年的官场生涯已经锤炼了他经世的巨大内功,那就是淡定。可是,这一刻,他无法再淡定了,不,他甚至有点激动了。

同为国土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边陲。一个是国土资源系统的最高领导、共和国的部长,一个是地处中越边境的国土资源所的所长、国土资源系统最基层的普通一兵,两者好像难以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交集。但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土地矿产资源,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共同使命,将他们紧紧连在一起了。此刻,一个在灯光里,一个在另一个世界。他为这个年轻人的恪尽职守感到无比骄傲,同时又对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无比痛惜。这个夜晚,夜色是浓重而沉痛的。

10月21日,徐绍史部长对这篇报道作出重要批示:“《中国国土资源报》9月30日一版对广西靖西县安宁乡国土资源所原所长韦寿增的报道,生动感人,是一曲讴歌新时期国土人的时代赞歌。”

在批示中他说:“近年来,全国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紧紧围绕部中心工作,在抗震救灾、抗旱打井、保护耕地、地质找矿、地灾防治及执法监察等工作中争当先锋,勇作表率,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韦寿增同志就是这些先进典型人物中的一员……

“韦寿增同志是一名普通的国土资源所所长,他长期工作在第一线,苦干实干拼命干,倒在了为重点建设项目征地的工作现场。他是国土资源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好榜样,也是千千万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杰出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学习韦寿增同志身先士卒、一心为民、爱岗敬业、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大力弘扬韦寿增同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国土资源事业无限忠诚的公仆精神,激励全系统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激情,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为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时任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党委书记的王金文,看到徐绍史部长的批示后,动情地告诉笔者:“这是报社成立十多年来,部长针对一篇报道作出的最长的批示!同时,也是部长对一名基层国土人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

接下来,一股广泛宣传和深入学习韦寿增先进事迹的热潮在全国兴起。

点燃信仰的明灯

好多个日子里,在祖国南疆广西百色市靖西县安宁乡的边陲小镇上,每天清晨7点或者更早的时候,太阳就早早地等待着韦寿增上路了。他吃过1元钱几个的大馒头或用剩饭熬成的白粥后,跨上需要“艰难”发动才能骑行的那辆陪伴了他十几年的摩托车,踏上一天的征程。

1979年2月出生的他,系靖西县地州乡甘荷村人,大专文化程度。自1999年8月参加工作,由于爱岗敬业、身先士卒、心系群众,2002年12月起任靖西县安宁乡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从他担任国土资源所所长起,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近8年时间。

每一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对他来说,都意味着坎坷山路上的艰辛跋涉。广西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域,靖西更是山多且地形复杂,韦寿增必须翻山越岭,一山一村实地巡查,对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认真标记,然后进村人户进行安全告知;在村里的间隙,他还要抓紧时间给需要办证的村民丈量土地或者化解纠纷;接着,是另一项充满危险的工作——采矿点巡查。当地矿产资源富集,非法开采一个晚上,轻轻松松就可获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回报,因而为金钱拼命的事时有发生。严厉打击频发的偷采行为,成了国土执法工作中最危险但又必须执行的“规定动作”。

忙完这些,夜幕已笼罩群山,吃过晚饭洗完澡,稍事休息,室业工作开始:制定地质灾害隐患排除预案;土地数据计算,图表绘制;还要思量如何对付令人头疼的非法开采。繁琐的工作一般要持续到晚上十一点甚至凌晨。第二天,类似的程序重复。一天的忙碌接着另一天的忙碌,无论风吹、日晒、雨淋……

在安宁乡国土资源所,至今还贴着一幅韦寿增亲手绘制的地图——安宁乡开采矿产资源分布图,图上详细标注着全乡所有采石场和锰矿点的位置。

安宁是当地锰矿资源最丰富的乡镇之一,品位高、埋藏浅,如果用专业机械进行采挖,一天就能挖走价值十几万元的矿石,因此,打击非法采矿、治理矿业秩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巡查采矿点的时候,只要看到路上有新土痕迹,不管前面山有多高、坡有多陡,韦寿增都要一路追查下去,用他的话说,就是“宁可错看一百遍,也不能漏掉一个点”。而对那些非法采矿点,只要发现,韦寿增就立即查处、封堵,毫不手软。一次,他接到举报,得知有人在古庞村运输非法开采的锰矿,马上带着一行5人赶到现场。业主找来20多个工人,他们拿着木棍和石头,把韦寿增他们团团围住,情况非常危险。韦寿增像一只护群的头羊一般,挡在情绪激动的业主面前,先稳住闹事人员的情绪,然后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经过反复动员、调解,价值近万元的锰矿被卸了下来。事后,同事问他,你当时害怕吗?韦寿增笑笑回答道:“顾不上这么多了。即使怕,也要顶住,绝不能国家利益受损失。”

仅2009年,在他的建议和组织下,全乡共出动356人次对非法矿山进行全面整治,查封矿洞68个,查封非法采石场15处。经他处理的违法者中,有的是他的熟人甚至是曾经的好朋友,他为此得罪了不少人。

2008年6月1日晚上10点来钟,安宁乡议论屯后山突然出现滑坡迹象。还在感冒发烧的韦寿增接到电话后,马上与乡领导连夜往村里赶。赶到村里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一从车里下来,韦寿增就忙着要上山去看隐患点。大家注意到,这时的他已经满头虚汗。乡领导和地灾隐患监测员要求同韦寿增一起上山,却被他拒绝了:“上面危险,让我先上。一来我是所长,职责所在;二来我有这方面的经验,熟悉这里的地形。”说完,一个人转身就往山上走去。两个多小时后,才一瘸一拐地走下山来。韦寿增告诉大家,山上已经裂开了一道大口子,42米长,20厘米宽,近期会有险情。根据他的勘察意见,乡领导决定马上疏散群众。并在原住地100米外的空地上搭起了临时住宅。

10天后的深夜,一道巨大的声响惊醒了全村人,3000多立方米泥土夹着滚石倾泻而下,一下子就把山下的房子砸得稀烂。由于提前撤离,山下的24户115位村民安然无恙。村民们感慨地说:“要不是韦寿增,我们都被埋在这山脚下了。”

像这样惊心动魄的瞬间,在韦寿增的工作中并不鲜见。韦寿增履职的安宁乡地处中越边境,山高坡陡,辖区内有9处地质灾害点和80处采矿点。从2002年担任安宁乡国土资源所所长起,他当了整整3年的“光杆司令”,这其中的每一个点,他都要在半个月内巡杏一遍。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