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幽默诙谐的文字、清新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知识的本质。雅各布写的这本《智高无上》将《大英百科全书》的内容“精炼”出来,使得这本《智高无上》比大英百科要短,而且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他把那种枯燥艰涩的学术巨著转化成了妙趣横生的文学大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智高无上--当我啃完大英百科全书 |
分类 | |
作者 | (美)A·J·雅各布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用幽默诙谐的文字、清新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知识的本质。雅各布写的这本《智高无上》将《大英百科全书》的内容“精炼”出来,使得这本《智高无上》比大英百科要短,而且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他把那种枯燥艰涩的学术巨著转化成了妙趣横生的文学大作。 目录 前言 译者的话 正文 参考书籍 相关评论 试读章节 a—ak 雅乐(缩写) 这是《大英百科全书》里面的第一个单词。后面的注释是:“一种古代东亚音乐,详见gagaku。” 全文如上,短得不能再短。 真是讽刺啊,才刚开始,高深莫测的《大英百科全书》就让我进退维谷,我是应该跳到第六卷把雅乐弄得清清楚楚,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页码走,继续我的A词条?最后我决定还是踏踏实实地先啃A卷。我可不想破坏这个悬念,如果真有人在聊天中提到这个a—ak,我就和他捣糨糊,告诉他,“我超级喜欢雅乐”或者问他,“你有没有听说麦当娜(Madonna)在她的下一张新专辑里要录一首雅乐歌曲?” a cappella 无伴奏合唱① 一个甜蜜的惊喜,这个单词我识晓已久,我的前女友在大学里曾是无伴奏合唱团的一员。他们唱戴夫.莱帕德Def Leopard)②的歌曲,还美其名曰“摇滚清唱”。一石两鸟,有创意。 Aachen 亚琛 接下去的几个词条让我信心大跌,那些中国将军和佛经的名字我几乎闻所未闻。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亚琛,书上介绍说全德水温最高的硫磺矿泉施韦特一奎利(Schwertbad—Quelle)温泉就坐落在这个城市里。我要求自己记住所有的内容,所以书上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应受到歧视,即使是玄虚晦涩的曰耳曼名字,也绝不能放过。 Aaron 亚伦 亚伦是摩西(Moses)的哥哥,感觉有点像是古犹太的弗兰克.史泰龙(Frank Stallone)①。一个失败的兄弟,一个连妈妈也不常提起的孩子。“喔,亚伦?他还不错,还在成功路上摸索。摩西和他不一样,你听说过红海吗?” 这段内容很不错,作为一个犹太人的后裔,我却从来没有接受过宗教传统的教育,也从来没有受过男子成年礼(Bar Mizvah),我所知道的关于犹太教的知识,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查尔顿.赫斯顿(CharltonHeston)③的电影。尽管我在犹太教的赎罪曰会相对少吃一点,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决不是一个好教徒,所以《大英百科全书》就是我的救世主,是我迟来的希伯来大课堂。 Abbott,Bud and Costello,Idu 阿博特和蒂洛③ 我了解到有些统治者也叫阿博特之后,特别高兴,我终于可以看到两个熟悉的脸孔。但是好景不长,读完他们两人的简史后,我又陷入了愁云中,原来他俩以前并不是搭档,阿博特原来是剧院售票处的普通工作人员,有一次蒂洛的原配搭档生病了,就让他去临时顶替一下,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次临时搭档却变为了永恒。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感人之余,更子人警示,以后我打电话请假一定要慎重,免得等我感冒一天后再去编辑部上班时,门房间的罗比大叔已经是总编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残酷。 ABO blood group ABO血型系统 A型血的人患胃癌的几率比O型和B型血的人要高20%。我就是A型的,这个讯息比上面的偷梁换柱蒂洛的故事还要令人忧心仲忡。看来,我要做好心理准备接受更多的坏消息。 Absalom 押沙龙 一个圣经中的人物,迄今为止,他是《大英百科全书》里死得最离奇的一个。在一场森林大战中,因其飘逸的长发而被一棵橡树的树枝缠住,不幸被敌人约押(Joab)①捉住并杀害。看来,这就是为什么部队要求军人都理平头的原因了。 Acoemeti 不眠修士 5世纪一群僧侶为了表达他们的虔诚,一刻不停地合唱经文,他们采用轮换制度,每隔几个小时,疲劳的成员就会被替换下来。我真想看看这神圣壮观的景象,但在感叹的同时,我也庆幸自己不是他们的邻居。要知道他们比MTV音乐电视频道要早好几百年,应该可以算是最早的24小时娱乐节目了。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②应该还不是他们的对手。 Addled Brain Syndrome 大脑紊乱综合征 我承认,这是我编出来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大脑紊乱综合征。但是我肯定我的脑子一定出了什么毛病,因为当往脑袋里填塞了一条又一条信息后,我发现在阅读过程中我需要极其频繁的休息,书看了不一会儿就要在办公室里走一走。“松一松,”就像我的健身教练常说的那样,“没关系,只是大脑扭了一下,不是骨折,走一走就好。孩子!” 阅读的艰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又特别简单,因为对于一个从小看着盖布瑞尔(Petcr Gabriel)③的音乐电视长大的人来说,对像小虫子那样的微观事物都有惊人的洞察力。《大英百科全书》里每一篇文章就像是一块又一块的花色巧克力,如果你厌倦了得克萨斯州的艾比利尼市,那么这里还有废奴王义,如果又不想看了,不用担心,还有神秘的喜马拉雅雪人在前面等着你(顺便提一下,神秘的雪人脚印其实是狗熊跑动时留下的)。看《大英百科全书》就像在浏览卫星电视节目,无穷无尽的科学节目,连苏美尔古国的城邦也在其中。 内容更替若电闪雷鸣,来势之凶如洪水猛兽;唯一能做的就是任由你的思绪随波逐流,时而抑郁沉闷,时而欢欣鼓舞,时而锱铢必较,时而海阔天空,从盘古开天,到新新人类,没有转调符号的提醒,也没有新闻主播对你说:“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些好消息。”转眼间,你就会从神学的玄密中被拉到昆虫行为学的妙趣中。我倒是挺喜欢的,内容的更替越是突兀,就越有意思,因为我最爱吃的就是杂七杂八的什锦科布色拉。看完了先知亚伯拉罕(Abra-ham)①的故事,又来一个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②,真是一大快事啊! 噢,对了,还有一样东西,性。这对我来说是个意外的收获。虽然《大英百科全书》是绝对的名门正派,但它也绝不缺乏淫秽色情内容。比如,就我已经看到的有:爱斯基摩人没事就交换妻子玩;阿查瓜③的男生可以有三四个配偶;荆棘类花朵是雌雄同体——够猥琐,够刺激吧,真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精彩的东西。 既然已经谈到了限制级,暴力一定少不了。人类的历史就是被血腥和暴力浸润的历史,一个波斯政治家被自己的仆人勒死;另一个在浴室里被蒸汽窒息而死。法国神学家阿伯拉尔(PeterAbelard)从他的微型画像上看,有点像斯蒂夫.巴塞米(SteveBuscemi)④。阿伯拉尔提出了一些新的宗教理论,比如说他认为一个人死后是否能进入天堂,并不是由他的行为所决定,而是他的意图;常常怀有善心能铺就一个人的天国之路。但是当我读到关于他的爱情故事的时候,感觉真有些不是滋味。书上说到他和他的学生埃罗伊兹(Heloise)坠入了爱河,结果被埃罗伊兹的舅舅发现了,愤怒的舅舅阉割了可怜的阿伯拉尔老师。我猜自那以后埃罗伊兹和她的悲情男友的约会频率一定急剧下降。 性和暴力是我枯燥的阅读的调味剂,但无论如何,阅读那么一本大部头的书绝非易事,就像我一直强调的,这是场硬仗,我们的敌人浩如烟海。当我从这知识的海洋里一杯一杯苦饮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当我读到有关亚的斯亚贝巴①的內容时,我会得到一张名单,上面列有这个城市当中七个不同种族的名称:盖拉族(Galla)、古拉格族(Gurage)、哈拉尔族(Harcri)、提格雷族(Tigre)、瓦拉莫族(walamo)、索马里族(Somali)、多尔斯族Dorse),我应不应该试着记住这些种族的名字呢?要是六个,我还能勉强应付,七个?就让人感到有点儿畏缩了。 阅读《大英百科全书》时,你可不能随心所欲地浏览翻阅,你必须全神贯注地伏案精读,就像是在穿针,或是在收拾玻璃碎片一样。于是,我那些可怜的脑细胞就这样灭绝了不少,直到最近,我才逐渐适应了这种思维方式。如今的我仿佛是在强迫自己的大脑忍受90℃高温,并进行超负荷的三项全能比赛,而过去,它总是悠闲地躺在吊床上,美滋滋地品着Mojitos饮料。尤其是负责数学和自然科学的部分,从大学开始,它就已经疲沓无力了,最多就是计算一下地铁卡上剩下的搭乘次数,而且还根本用不上二次方程式。工作中,我曾碰到过的最艰巨的自然科学任务,仅仅是修改几句关于BoTox(肉毒杆菌A型)的内容,所以,当我读到共轭碱基和非水溶剂发生反应的酸碱方程式时,真是一头雾水!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再读一遍,期待自己的努力能换回对文章的理解。美国人到欧洲旅游时,如果遇到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店主,他们也会采取类似的策略:“雨伞,雨伞!雨——伞!”像这样大声地叫上许多次,那人终究会明白你想要什么,但我还是只能悻悻地继续阅读下去。P1-5 序言 我知道土耳其最前沿的时尚杂志的名字;我知道约翰.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①为了钱财而结婚;我知道阿博特(BudAbbot)②是个骗子;我知道缺席投票③在爱尔兰很流行;我还知道一般的侏儒都有硕大的臀部。 我知道英国曾经在1797年征收时钟税(历史证明是个巨大的错误);我知道汉克艾伦(Hank Aaron)④曾经效力于印第安纳波利斯小丑队;我知道《圣经》里的亚当斯一共活了足足930年;我知道南美洲的阿查瓜部落顶礼膜拜的对象是湖泊;我知道是一个共产党人把棒球引入了日本;我还知道尤利西斯.格兰特(ulyssesS.Grant)⑤认为,如果“威尼斯没了水的话”会是一个很漂亮的城市。, 我知道所有的这些就因为我刚刚读了《大英百科全书》的前100页。此时我感觉自己就像被气球飞行家本阿布鲁佐(Ben AbrUZZO)带到了炫目的高空,惊诧于这个大干世界里各色信息的浩如烟海,同时也感觉自己的大脑已经被塞得满满地,不时有再也存放不下的知识从耳朵里面汩汩涌出。但是不管如何,一个重大决定已经在我心里扎根——我决心要通读《大英百科全书》从A到Z,确切地说是从“a—ak(亚洲雅乐)”到“zywicc(日维茨——波兰小镇)”。尽管我现在才刚开始A卷,前程漫漫,但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我读完接下去的32900页。 为什么我要这样做?为什么我要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从沙发上滚下来,用那些豆丁点大的叙述侏儒的屁股和南美洲的湖泊的文字来折磨我的眼睛?我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以前的我很聪明,我的睿智在高中和大学阶段是被大家一致认可的,我花了整个假期来阅读劳伦斯的作品;平时有空就找人辩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说话时满嘴之乎者也;我对自己满腹经纶自信十足。但自从我大学毕业后我就开始慢慢地、一步步地滑向无知的深渊。现年35岁的我已经相当弱智了,估计以这种速度下去,到我40岁生日时,你会看到我流着口水,蹲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里的幸运抓阄游戏傻笑。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以昂贵代价换来的大学教育成果正在身上慢慢退却,当然,四年在布朗大学里的美好时光的回忆还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比如说,我还记得那片在宿舍地板上躺了5天的墨西哥煎饼仍然很有嚼头,但是至于正正当当的课堂学习,我记得的只有三件事情。 1.我的文学写作老师在课堂上把惠特曼(walt Whitman)①贬得一文不值。 2.在西班牙语课上,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拒绝使用西语中的阳性代词。 3.在一次尼采(Nietzsche)②的研讨会上我的一个大学兄弟突然站起来说:“如果我再听一分钟关于他的东西,我就会疯掉的!”说完就跑到教室背后,从窗口里跳了出去。虽然我们的教室在底楼,但是这个片段还是很值得怀念。 我所从事过的工作是造成我现在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一毕业我就进入了《娱乐周刊》当一个写手,这是一份以电影、电视和音乐的八卦新闻而著称的杂志,于是乎我疯狂地往脑袋里填塞各种流行文化的边角料。我认得了超级男孩组合里的每个成员,甚至连他们的伴舞成员也烂熟于心;我还能告诉你哪个明星戴了假发,哪个做了义乳,或者哪个是两者皆有。而这些信息的存在占据了我太多的大脑存储空间,以至于很多真正学术的东西被迫从大脑删除。我能就那个爱吃面包圈的霍默(Homer)①侃侃而谈,但是对双目失明写有长篇巨著的诗人荷马哑口无言;我只看那些八卦小报和封面有明星照片的杂志。老实告诉你,我的书房里有一本已经被翻烂的玛丽露.亨纳尔(Marilu Ftenner)②的自传。一切在我进入时尚杂志任编辑后发生了转变,我现在甚至知道“希拉(Syrah)”和“设拉子(Shiraz)”其实是同一种葡萄,但我仍然常常为自己一鳞半爪的知识储备而悲哀,大脑里无知的沟壑之宽足以容纳下马龙.白兰度(Marlbn Brando)③,顺便提一下,我也读过他的自传。 其实通读《大英百科全书》的想法在我的脑子里已经萦绕了很多年了,鉴于我从小到大都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如果一定要找一件的话,可能也就是我小时候曾经收集了几乎国內各条重要航线上的晕机呕吐袋(我个人一直认为这是个不小的工程),所以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征服这座知识的喜马拉雅山。好在攀登这座山的时候我不会因为缺氧而死,或冷得耳垂上长出冰柱来,我要经历的就好像上一个百科速成班,来填补我头脑中知识的千疮百孔。在这样一个追求专门化的时代里,我想我应该会是全美国最后一个百事通,很有可能也就此成为全世界最聪明的人. 其实对于这种参考类的图书我以前也有所涉猎,大学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我失业在家,只能以玩报纸上的填字游戏为乐,为了把玩通关,我不得不花了大把时间在韦氏字典上查找所有只有两个字母组成的单词。 但是说实话,看《大英百科全书》的想法是我父亲的原创,早在我高一时,做律师的爸爸就打算搞定这套书。他是个好学的人,大学毕业后就考了工程系的研究生,毕业后又修了一个商学院的硕士,完了以后还不过癮,又读了个法学硕士,正当他想再拿下一个医学硕士的时候,我妈妈建议他找个工作,因为只有工作才可以赚钱,赚了钱才可以买面包和牛奶。后来即使在工作之余,他也没有放弃对于读书和写作的痴狂。1982年,由于产生了《大英百科全书》能让一个人被称为百科专家的想法,他开始了大英阅读之旅。最后因为公务繁忙,当读到B开头的中间部分,大概是词条“婆罗洲”(B0rneo)①时,就搁浅了这个计划。子承父业,现在我要来完成这项光荣的家族使命! 我打了电话给父亲,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我打算要完成你未竟的事业。” “我未竟的?” “我打算读完整套《大英百科全书》。” ……一阵寂静。“我听说P打头的部分读起来很有意思。” 我觉得他一定会和我说些玩笑话,因为他一直都这样。他的脑袋里知识渊博且智慧非凡,但是每次和我或妹妹一起时,他不是说些无聊的笑话,就是和我们做些不需要智商的游戏,比如说看谁能用水把杯子灌满直到不撤出来,否则就不许喝。他把那些严肃智慧的谈话都留给了工作或是家里其他几个律师,顺便提一下,我家有几十个做律师的。也许这一切都不会持续太久了,当我开始告诉他我对腓尼基法律体系错综复杂之处的看法的时候,他会把我拉到他们的成人谈话圈子里面去的。 我最先向我妻子透露了自己的想法。那天晚上我们俩正在刷一堆碟子。 “我想变聪明点。”我说。 “为什么啊?你已经很聪明啦。”茱莉用手示意我把海绵递给她。 “我觉得我要少看一点情景剧了。” “我们可以每天只看两至三小时。” “而且我打算要读一下《大英百科全书》。”……又是一阵寂静。“《大英百科全书》,从A到Z。” 我能感觉到,茱莉对此持绝对怀疑的态度,但是她的怀疑并非是无端的。我俩认识的时候是《娱乐周刊》的同事,她在商务部,主要负责广告推销和客户服务;和我相比,她善于交际,工作踏实、实在,而我总是好高骛远,理想宏大,行为空洞。我们的关系在开始阶段进展得很缓慢,主要原因是她一直以为我是个同性恋,后来五年的夫妻生活事实证明了我的清白。那时候,她经常会听到我的宏伟计划,比如我曾打算组织全美杂志业的乒乓球联赛,打算写一部关于一个患有妥氏综合征①的总统的故事剧本……它们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亲爱的,我也不知道,”她终于发声了,“感觉好像是浪费时间。” 带着对我的怀疑和一丝担忧,茱莉费了好大劲才把我弄到外面,让我和实实在在的立体的真人互动一下。她知道《大英百科全书》将成为我又一个痴恋家中舒适的沙发的理由。“要不我们试试去吃遍纽约的所有饭店?”她提议道。“你可以从店名是A字母开头的开始吃,一直吃到Z为止。那个一定狂有意思。” 这的确也是个很大胆的尝试,但对于这次的“《大英百科全书》行动”,我可以负责地说我是认真的。 在我和一些朋友交流了这个想法后,我的激情更充盈了。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你能读完《克里弗名著解读》(Cliff’s Notes)②吗?”有一个朋友建议我先攻克青少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own);有些人则建议我看看《世界百科图例》,因为那本书图片比较多,比较适合我的阅读能力。不,我告诉所有人,我要读的就只有《大英百科全书》! 于是那天晚上,我开始了对《大英百科全书》的初步了解。《大英百科全书》依然是这类图书中的执牛耳者,迄今为止无出其右者。从1768年开始到现在,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被连续出版的参考书。在其悠久的历史中,有包括爱因斯坦(Einstein)、弗洛伊德(Freud)、霍迪尼(Harry Houdini)在内的无数名人为其撰写文章。在其编者表上列有数个位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和其他诸多学术奖得主。《大英百科全书》也经历过.com对它的冲击,经历过需要面对面推销的窘境,但是最终它还是屹立不倒,在1911年出版的传奇第11版,迄今为止仍然是最完美的——激励影响了一代人,成为一种文化,甚至是一些人顶礼膜拜的对象。 的确,现在有了互联网,我可以试着在GooGLE上从A读到Z,但互联网的可信度和我们在超市结账口买到的、放在口香糖和金霸王边上的八卦读物相差无几。想试一试互联网信息的可靠性?那就查一下“完美主义者”(perfectionist),只要你输入perfectionist或perfestionist这两种错误的拼法,都可以得到回应,网络一点也不专业、不学术。虽然网上也有专业的《大英百科全书》在线服务,但是我还是倾向于皮质封面、价值1400美金的纸制版,因为不论如何等我以后不看了,还可以卖到EBAY网上,说不定哪天就算是套文物古籍书了。 我下了订单后没几天,货就到了。一共有三个大纸箱,大得足够装一台空调,我迫不及待地扯开封条,看一看我新买的书。从表面看就能感觉到这是一套让人咋舌的巨著,黝黑质感的封面,加上书脊上的烫金大宇标着起止的词条。比如说Excretion(排泄物)——Geometry(几何学),还有Menage(家政)——Ottawa(渥太华)。 当茱莉看到《大英百科全书》时无比紧张不安,不仅仅是因为这套书将占据我们家所有的架子,而是怀疑我是否有能力征服这些庞然大物。等着我看的内容足足有33 000页共65 000篇文章,24 000幅图片。我静静地呆望着这32卷大书,每一本都重达4磅,而每一页纸又是那么的薄如蝉翼。共计:44 000 000 000个单词。 为了拖延时间,我把所有的书都摞了起来,一直堆到我的胸口,有1.25米高。我把它当作是一个假想的敌人,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向后退了几步,突然冲上去一个左勾拳,再退后看了一下,我深深吸了口气,这个敌人不好对付。我开始犹豫真的有必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吗?这样做是在浪费我的青春吗?是不是应该做点比较容易实现的事情,比如去哥伦比亚大学选修个课或去各大卖场转转给自己选购一条新泳裤?不,我已经做出了承诺! 于是我拿过第一册,小心翼翼地放在腿上,感觉很沉重,很充实,我充满了期待。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一种眩晕感油然而生。我开始往下看…… 书评(媒体评论) ★ “如果这本书上不了畅销书排行榜的话,我想美国人一定是在这几年的国际政治斗争和战争中被打坏了脑袋。” ——《新闻观察家》 ★ “有趣……一个高贵的试验……”——《奥兰多哨兵》 ★ “诙谐,和百科知识的美好邂逅……高智商人士在沙滩的最佳读物……” ——《圣.路易斯邮报》 ★ “魅力无穷……爱不释手……书中的点滴内容,各类逸事让你成为社交谈话的主角。更重要的是,他妙笔生花把枯燥艰涩的学术巨著转化成了妙趣横生的文学大作。” ——《华盛顿邮报》 ★ “感性……娱乐……此书向我们揭示了智慧的真正含义。” 一一《纽约时报》 ★ “万能的智慧……《智高无上》用幽默诙谐的文字、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揭露了知识的本质。它是我56年来读过的最值得回味的学术性趣味小说。我不可以想象任何一个知识的渴求者会错过这里的任何一个单词。”
——《亚特兰大日报》 ★ “从我翻开这本书第一页起,我的欢笑就没有停止过。作者凭着其大英百科式的洞察力,用平民化的文字阐述了深邃的内涵。《智高无上}是天才的杰作,绝对的天才……” ——MarV Roact,《纽约时报》畅销作家 ★ “《智高无上)太棒了,因为它比大英百科要短,而且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如果它从书架上掉下来砸到你头上的话,你不会受伤。” 一一P.J.o.Rotjrke,《纽约时报》畅销作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