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划艇(可望可及的特种旅游)
分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作者 刘团玺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划艇:可望可及的特种旅游》由刘团玺等编著。

  水上看中国,发现中国河流的美丽,发现中国本身的美丽——那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水上的生命体验。

  不论是平水荡舟,白水漂流,抑或开放水域,探索水域之美,亦激情亦安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乐趣。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上运动,体验一种宁静、激情,让自己真正融入自然,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同时,带着欣赏的眼睛,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发现自然之美。这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应有体验。

内容推荐

  刘团玺等编著的《划艇:可望可及的特种旅游》是第一部划艇运动全攻略,平水荡舟、白水漂流,不一样的体验,一样的美丽激情。

赤水河,巴松河、立启河、白沙河、流溪河、清水河、漓江、贝江、西洋江、金沙江、青衣江、都柳江、嘉陵江、清水江、富春江……《划艇:可望可及的特种旅游》共收录了40条大江大河,14条内陆水系。详细全面的河流资讯,精彩动人的漂流故事,一定让您心有所动!

水上看中国,发现与众不同的美。

目录

这不是最坏的时代

最初的江湖

 “918”挽歌

 没完没了的误解

 划艇装备与技术

 读水

 中国划艇史

 中国划艇现状

 大河之恋

 我的皮划艇旅程

 水上运动七问

 安全与入门

华南

 最美丽的海岸线之旅

 九泷十八滩

 流溪河

 波罗河

 长湖水库

 西洋江

 贝江

 清水河

 漓江

最好的江湖

 珠江

 天堂山水库

 锦江

 海南岛

华东

 千岛湖

 太湖

 舟山群岛

 新安江

 富春江

 楠溪江

华中

 阴峪河

 清江云龙河

 大宁河

 清水江

西南

 川陕嘉陵江

 小小兰峡群

 马岭河

 赤水河

 都柳江

 藏东尼洋河

 巴松错

 立启河

 白沙河

 宝兴河

 青衣江

 金沙江

 鞍子河

 西藏

 云南

西北

 黑河

 喀纳斯河

 禾木河

 汉江之源

 新疆

基他是区

 华北

 西北

 东北

江湖故事

 拜访昂山素姬

 警察故事

 琼州海峡“生还记”

 水中的故乡

 划艇者的共产主义梦想

 漂流阴峪河

 大宁河的水上之旅

 与水共舞

试读章节

警察故事

郭铮,一个值得追忆的漂流者

郭铮于2007年夏天遇难,此前,他被美国漂流者(世界级专业人士)评价为中国最好的白水漂流者。

郭铮在四川、云南时,和活跃在那里的漂流者打成一片,而他个性中仗义、豪爽的气质是大家喜欢他的理由。

作为一名优秀的缉毒警察,郭铮更具有社会名号上的“英雄”经历,在执行多次任务中曾抓获毒犯数10人,身中7颗钢弹。作为中国第一代漂流者冯春的徒弟,郭铮酷爱漂流。他的激流技术相当出色,他不仅是中国第二代漂流者中最优秀的人物,参加过攀枝花国际长江漂流大赛,漂过汉江、雅鲁藏布江,他也是首次完成科罗拉多大峡谷漂流的中国人之一。

郭铮在遇难前,也因工作出色而调升为攀枝花市公安局机场分局副局长,但他的工资收入最多勉力维持他做一个玩友,国内顶尖漂流者的声誉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资助和收入,甚至在中国各层依然对漂流有着不少误解。

郭铮的记者朋友鄂小书曾撰文追忆道:

见到郭铮是在哪一天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在黄龙滩训练的时候,我在房间里见到了这位浓眉大眼很帅气的老哥。他好像与每个人都很熟,但话不多,老是一副很沉稳的样子。后来听其他队友说他来自四川,是一名飞机场公安局的负责人。当时我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依然很纳闷,一名公安局的领导,甩开工作,跑这么远的地方来漂流,可以吗?

对漂流的认识我是在参与中一点点改变的。

倘若漂流只是探险,只是一种精神,没有其他的实用价值,那漂流本身也不会吸引我。关键是,中国的漂流队员在后来的漂流中,把科学探险与生态文化联系了起来。沿江而下,用卫星定位系统记录下的线路,在沿江无人区发现的古老文化现象,在岸边拍摄的自然景观和珍稀动植物,在不同江段测试的不同水质,每一样内容都是地理或历史科目珍贵的资料。

对郭铮的记忆大多还集中在汉漂开始之后。在皮划艇上,他经常坐在船尾,那是舵手的位置,掌握着一船人前行的方向。他的话不多,但漂流技术老到,处变不惊,大家都很喜欢他。记得有一次我问他:“听说你是公安局的局长,你怎么也会喜欢漂流呢?”他说:“漂流是大众项目,我为什么不能喜欢?我漂完了中国的河流,还要到外国去漂……”“那你的工作呢?”“小事儿局里有人负责,大事儿我遥控指挥。”随后他拿出了电话,做了一个“对讲”的动作。

那些日子,我们一直是漂在水上,吃在船上,睡在江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就在这喊喊叫叫、风风雨雨、日夜兼程、朝夕相处中凝成永恒。一天上午,我们一帮年轻队员组成“敢死队”,在汉中最平缓的江段往下游挥桨前行,郭铮也在其中。江面上除了桨声,四下非常安静。没过多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宽阔的江面上突然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大雨倾盆而至。

我们看着闪电,听着响雷,迎着大雨,拼命将船划向江边。一向安静的郭铮也在那时开始大喊大叫起来:“向左、向左、快快……”他那霹雳般的喊声激励着大伙儿的意志。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在相互搀扶中先后上岸。已经淋成了水鸭子,又处在荒郊野外,无处遮雨,我们只好将皮划艇翻过来用桨撑着挡雨。

郭铮将上衣脱了,递给在一旁直打哆嗦的老徐,自己光着上身站了出去,我们喊他:“郭铮,来,挤着暖和。”他摆了摆手:“身体好,没事……”

而今,郭铮走了,在那样一个并不惊险的山谷里,在和美国朋友一起漂流的时候,在自己喜欢的旅程上,在洪水之中,在浪尖上。

一个月的生死交往,刻骨铭心的苦乐记忆。当雷声在霹雳中响起,当大雨倾盆而来,郭铮,我们心中的朋友,在阴阳两隔之中,我们再也听不到你的喊声,再也看不到你的样子了。

涓涓溪流,汇成大江,江河之水,奔腾不息。漂流,从它开始的那一刻起,就和这流动的液体,和液体旁的沟壑山川融合在一起,从没有停止的可能。之于神州大地上的条条大河,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与否可能是卑微的,但之于漂流这项运动,一个人的生命消失却是这世上所有漂流者心中巨大的痛。

琼州海峡“生还记”

2010年国庆期间,珠海、广州、香港等地的艇友,自发组队,计划横划琼州海峡,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是国内第一次跨海横渡海峡的划艇之旅,虽然,我们有点“鲁莽”、“冒失”,但最终平安无事,这一番“惊吓”,对我们和其他国内爱好海洋舟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经验教训。

10月1日,珠海江门的艇友先到海安并下海试水。10月2日晚队员到齐后,开会时提出评估意见——此次行动估计有难度,但千里迢迢来,不下水也不可能,次日横渡与否,视出海岸岬口处水情而定,同时指定前后两个编队的队员,并约定第二天早6点半在酒店大厅里整队出发,不晚于8点下水。

10月3日早上,大海已经从睡梦中醒来,逐渐增强的海风护送所有的队员冲出了岸边的浪区,我最后一个下水。大家按约定队形前后两队依次外划,顺风而行划出两公里左右时,。因为后加的坐垫不稳,吴子落水,我、大风、阿Sam、闪米特、阿凡等几人赶上去救援,艰难上艇后吴子说感觉不好,要回撤。本着安全考虑,最后由闪米特和我护送吴子回岸,阿凡带着其他几个人赶到队伍最前面去对水情进行评估,判定是否能横渡。等我们送吴子上岸折回时,阿凡在前面已经确认无法横渡并下达后撤命令了,但前队有几个队员看到大浪兴奋异常,还是冲出去超过阿凡,想体验一把再回撤。我和闪米特商量还是迎上去接应回撤的队员,我们最先看到的是老烟,他冲在回撤队伍的最前面,然后听到对讲机里说,樱草落水……一天的救援行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樱草落水,铁人和大壮的双人艇最近,最先赶到现场施救,大风也赶过去了。我和闪米特到时,樱草已经顺利上艇并回划。于是我俩继续往前接应,接着又听铁人报告说东走西顾落水。铁人和大壮,闪米特和我又都一起赶过去施救。在三四米高的浪区,因为体重原因,东走西顾无法自己上艇,虽然两次艰难上艇,但都又倒下去了。

我们花了半小时左右,最后决定大壮换东走西顾上他俩的双人艇,但大壮一下艇,铁人的双人艇艇头就高举起来,成了一面风帆,双人艇方向失控。我解下抛绳拉住双人艇艇头来控制方向,然后和东走西顾会合,东走西顾最终顺利上艇,大壮上艇后因艇里有积水,平稳性较差又落水了。我和闪米特赶过去施救,几经折腾,最后我们把艇架在我的硬艇上,把水倒空后再让大壮上艇。

但是我的艇里也积满了水,闪闪看看用海绵已经不管用了,叫我直接跳下水,压住艇头,然后把我硬艇里的水倒空,我再上艇。期间,前面报告老烟又落水了,而且艇只渗水,闪闪下达弃艇保人的指令。但我们也是苦于自顾不暇,无法脱身前去救援。在我、大壮、闪闪、铁人与东走西顾回划的时候,因为逆风大流,我们的硬艇没有围裙,进水严重。闪闪下达命令让铁人与东走西顾先回撤,我们护送大壮回去。当时我正在左右逢浪,手忙脚乱的过程中,刚巧有渔船从旁边经过并向我们伸出援手,我和大壮的硬艇上了渔船,闪闪继续回划。

岸上,吴子一直主持着搜救工作的推进,先是小渔船,然后海事,再下来110,最后找到了南海搜救队。老烟、大风和阿Sam也失去了联系,偶尔一两次通话,也只是只言片语,但他们还是设法传回了一个坐标,但随后就随洋流往北面岬口外漂了,渔船搜救无果。

东走西顾上岸后又跟着渔船出去,并登上南海救助队的大船去搜寻。救助队第一次报告说发现三个人漂在海上,这让我们松了一口气,但他们靠近后发现是三个浮标,让我们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后来还是大风报告他们在邮轮旁边,救助队才得以准确定位。最后救助队终于用肉眼看见了三人两艇,至此我们才放心,而时间已然是下午的4点多。其后大家才整理装备回酒店。

这次行动虽然失败了,但海神给我们上了一堂十分生动的课。后来我对这次横渡进行了深刻总结。

错误一:心态轻慢。我本打算从杭州物流自己的艇到海安,因物流无法送达,转而从船长那里拿了艇,但艇的舱口太大,我无法用自己的防水裙,四五米高的浪,无防水裙就下水,实在太轻率了。

错误二:浪间技术错误。救完人以后逆风回来,为了赶速度,又逆浪发力,导致破浪而过,艇进水严重,进而导致自己也需要闪闪施救,加重救助难度。

错误三:安全意识淡薄。当艇进水严重,闪闪建议下艇清水的时候,我手里抓住两支桨、海绵和老烟以后,无法再去抓艇,结果出现人艇分离,让闪闪身处拖艇但无法向我靠拢的困境。

错误四:团队意识不足。情况紧急下看到老烟和樱草分别单独返回时,我没及时提醒他们应等团队全部人员共进共退,从而导致后来几处救援,分散行动,最后老烟和阿Sam、大风漂散。

错误五:没有充分了解、利用当地水文资讯。渔民说前一天天气预报就说3日风力将超过7级,而琼州海峡每10小时洋流会东西转向,也就是说中午11点后洋流就已经转向了,老烟落水后应向东漂去,但我们没有指示渔船往东南方向搜寻,却在西南方向巡绕。

P172-177

序言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面前拥有一切,我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划艇?漂流?独木舟?皮划艇?白水?平水?

“哦,你们去的这些地方好美啊,广东还有这么美的地方?下次带我去,好不好?以前我以为划艇就是漂流,很危险,都是你们这些强驴才玩的……”一个美丽而年轻的姑娘,放射出美丽无邪的眼神,嗲嗲地对我说。

办公室一族的她,手里拿着我们的彩色照片,那是我们在广东北部清远山谷里划艇的景致:一条白练瀑布从绿色的高处落下,喀斯特峡谷地貌逼仄而幽静,宛如仙境。

事实上,对于中国,对于划艇运动,这不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初的时代,这是最初的江湖。

她的疑惑、她的兴趣、她的向往,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常常忽略的中国的另一面——那就是水上看中国,那就是水上的中国,那就是中国水世界,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水上的生命体验。

“皮划艇、独木舟、橡皮艇,不就是拿来漂流的吗?这个运动很冒险,要死人的!”在中国,大自然运动(户外运动)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和生活方式,进入中国也就短短十多年的历史,人们对于它的概念、体验参与等认识还很肤浅。

“青春十岁”而已,很多人常有这样的印象,这不足为奇。

划艇运动,在中国并不为人所熟知。但真的——这运动真的费用很高吗?这运动很危险吗?这运动很难吗?这运动好玩吗?这种生活方式容易参与吗?……人们不禁发问。

生活在中国,这个时代如此忙碌,人们的心态如此浮躁,更多的人每天期望着成功、房子,生活似乎与“生命”脱节,被压缩在城市的一隅。

每天早上醒来,我们都对新的一天心怀恐惧。或为了生计,人们奔波在这熟悉却也越来越陌生的钢铁森林,或牵绊于个人情感,或沉沦于办公室政治,我们的视野收缩于方寸之间,心灵禁锢在蜗居之中。

看着窗外的城市,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描述词汇是什么?喧嚣、拥堵、阴霾、嘈杂、污染、物欲横流……坐在办公室里的我,面对着墙上大幅的广东省地图,常常纠结聚焦在城市、工作、项目上,算计着商机,规划着拓展计划。偶尔也会心里一动——那些北部山区、西部河山,那些海洋,那些江湖,我已经忽略很久了。

地图上的每一块绿色,就是一片森林和山峦,每一条曲线就是一条河流。

这些隐秘于山林中的河流,静谧而诱人。从2004年起,我和朋友们,开始划艇探索广东、发现深圳,乃至广东周边地区,那些秘境中的美丽瞬间现在依然如画定格在我的脑海中,让我对这种发现之旅乐此不疲。

我依然记得从化响水河上飘逸的薄雾,我的朋友划着船宛若从仙境中穿出;我也记得在锦江边那棵独自凋零的开花的树,它散发出优雅而孤独的美,还有流溪河上,从我艇边游过的小蛇,古母水上飞翔的白鹭,大潭河里的溶洞和瀑布,贞江边婀娜的翠竹:我记得深圳海边红树林里的幽静,如绅士般悠然觅食的白鹭,深圳大鹏半岛的海岸线,山体、海水颜色、天空与远方,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变化:我也记得在武江漂流的刹那,白浪将我和船抛到高高的浪尖,然后摔下……

记忆不胜枚举。

迈出这一小步,突破城市的禁锢,我发现,自然其实依然美丽。这是我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Travis Winn,一个来自美国的男青年,漂流专家,孤独地在中国推广划艇漂流。

这个中文名叫“文大川”的美国人,他说:“2000年,让我第一次发现中国河流的美丽。我一直认为这种发现是偶然的,或许是出生在漂流家庭给我带来的幸运。在接下来的九年时间里,我和中国河流的爱情就开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爱也越来越深。

“但是,最近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份爱情不应该只是属于我和她,而应该也属于你们——每一位中国人。那么,希望通过这个博客,给大家一个途径去发现她——中国河流的美丽,也是中国本身的美丽。

“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爱,会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自然产生。”

其实,皮划艇运动,全然可参与得很生活化,入门和体验并不难,很容易参与。

文大川其实并不孤独。行舟于江湖,于青壮,于妇孺,这片水世界,敞开着,对着每一个在中国土地上度过生命的人类。

绿水荡舟,白水漂流,探索水域之美,亦激情亦安逸,每个人都体验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乐趣。划艇,就是体验一种宁静,让自己真正融入自然,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同时,带着发现的眼睛,从这样一个不同的角度,去发现自然之美。

这是我们生命中,抑或不可剥离的应有体验。

爱上这片河山,并为保持她的美丽,去向更多的人诉说并鼓励他们参与。

水世界,是现代人往往最容易忽略的一个巨大存在,一个美丽而脆弱的所在,她是生命的源头。江与湖,自然的江湖,需要江湖中的人类去体验她、爱上她、保护她。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已开始反省破坏江湖的代价。至少,这些中国划艇者,他们已开始意识到他们的祖国,也有这么美丽的江湖……

这不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初的江湖。

我们介绍、普及和推广划艇运动,亦即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所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