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拉妮·基伦等编著的《道德发展手册》将给儿童研究学者、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道德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本书分7部分26章节,内容包括道德发展中的思维、情绪和社会交互作用过程、道德阶段理论、关于确定问题测验的研究、性别与道德、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和社会判断中的一致与变异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梅拉妮·基伦等编著的《道德发展手册》汇集了近20年来当今学术界关于道德发展这一主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了道德发展研究的几乎所有主要领域和观点。全书分为6大部分,包括:(1)建构主义与道德发展阶段;(2)社会领域理论和社会公正;(3)良心与内化;(4)社会交互作用、社会文化和比较取向;(5)移情、情绪和攻击性;(6)道德教育、人格发展与社区服务。
《道德发展手册》突破了传统的道德研究领域的视野,代表了当前关于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理论视角的多样性以及多学科的影响。本书的出版将给儿童研究学者、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道德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
英文版序
作者名录
第1部分:导言
第2部分:建构主义与道德发展阶段
第1章 道德发展中的思维、情绪和社会交互作用过程
第2章 道德阶段理论
第3章 关于确定问题测验的研究
第4章 性别与道德
第3部分:社会领域理论和社会公正
第5章 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和社会判断中的一致与变异
第6章 群际关系背景中的道德
第7章 跨文化的权利、公民自由和民主
第8章 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发展:多样性、宽容和公正
第4部分:良心与内化
第9章 道德行为与良心的发展:一种社会化的视角
第10章 理解各种关系中的价值观:良心的发展
第11章 创新和变革在社会化、内化和文化适应中的根源
第5部分:社会交互作用、社会文化和比较取向
第12章 儿童早期道德发展与家庭中的社会交互作用
第13章 道德中介:道德发展的社会文化取向
第14章 文化心理学视野下的道德发展观
第15章 互惠性:道德发展的基石
第16章 每个人都是猴子:人类道德的生物起源
第17章 自然与儿童的道德发展
第6部分:移情、情绪和攻击性
第18章 人在本质上是道德生物:关心他人的生物学基础
第19章 儿童表现出来的与移情有关的反应
第20章 以关爱为基础的和以利他为基础的道德
第21章 儿童的道德情感认识及其表达
第22章 攻击行为、少年犯罪和道德:一种社会认知的视角
第7部分:道德教育、人格发展与社区服务
第23章 社区服务和道德发展
第24章 为道德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第25章 为青少年的积极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第26章 整合的道德教育
主题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