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江兆民/大家精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唐永亮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家精要”是通过评述历史人物来介绍人类思想精粹的系列著作。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一系列造诣精深、建树不凡的伟大思想家、伟大学问家、伟大科学家、伟大艺术家,等等,其中不乏“大宗师”一级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共同形成人类的文明系统,构成人类的智慧宝库。本丛书所收录的,就是古今中外这样一些“大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思想和建树。故而,本丛书既可谓“世界大家集全”,又可谓“人类智库精要”。

这本《中江兆民》(作者唐永亮)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本丛书“大家精要”编辑思想明确,即立志编写一套站得住、立得稳、尽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对传播人类文明有益的读物。为此,对丛书所列“大家”进行了严格筛选,对作者进行了认真挑选,对书稿编辑加工以制作精品为要求。

这本《中江兆民》(作者唐永亮)是其中一册。

《中江兆民》分为“年少一心修学问,遍访名师入法门——年少时代的中江兆民”;“大同团结路艰辛,为国为民志不穷——中江兆民与大同团结运动”等内容。

目录

引言

第1章 年少一心修学问,遍访名师入法门——年少时代的中江兆民

一、喜文弄墨顽童趣,土佐传统育英才

二、受命游习洋学问,长崎城中得法门

三、达理堂中师英俊,江户城内顾花楼

四、初为通译显身手,东京城中把师求

第2章 数载留学法兰西,如饥似渴取真经——中江兆民在法国

一、里昂城中机缘巧,律师门下蒙教诲

二、巴黎得遇良师友,莫道天道不酬勤

第3章 一腔从政报国志,哪知此处不识君——为官时代的中江兆民

一、从政为官踌躇志,毅然离去笑恩仇

二、冒死进献改革策,热血一腔付东流

第4章 不甘一介教书匠,愿将自由普世间——中江兆民与自由民权运动

一、开塾普及自由道,东洋卢梭美名传

二、甘以铁肩担道义,记者妙手著文章

第5章 大同团结路艰辛,为国为民志不穷——中江兆民与大同团结运动

一、大同团结显身手,“放逐令”下运动愁

二、虽困一隅志不改,兆民意气斥方遒

第6章 议员群中一异类,“秽多”眼中大英雄——议员时代的中江兆民

一、“秽多”民选代言人,伸张权利敢担当

二、翼赞议会“无血场”,愤弃议职一醉人

第7章 高谈阔论经世策,商海浮沉难圣贤——作为实业者的中江兆民

一、富国富民当如何,满腹经纶一书生

二、政运途中满荆棘,实业道路更艰辛

第8章 帝国疯狂民亦狂,不甘寂寞兆民郎——中江兆民与国民党

一、甲午踏上豪强路,以邻为俎似虎狼

二、重返政海图大志,建党为国亦为民

第9章 喉疾缠身意志坚,从容生死非等闲——中江兆民之死

一、身患喉疾心未死,写下最后主义篇

二、面壁先生回首处,寒灯一穗淡于无

第10章 无神无灵倡主义,有生有死真人生——中江兆民的唯物论

一、信神信佛由来久,无神无灵响惊雷

二、如何笃信唯物论,几番风雨觅真经

三、中江主义为何物,绝笔书中论哲学

第11章 醒民救世担道义,在朝在野求革新——中江兆民的政治思想

一、一介师匠普真理,甘做政运影子翁

二、践行真理斗志坚,普及政治新理念

三、晚年虽抱鸿鹄志,栖身国权多可哀

第12章 弱国外交当如何,推杯换盏议经纶——中江兆民的外交思想

一、《论外交》倡导和平,守道义理想主义

二、三人醉论经纶策,觥筹交错话外交

三、《一年有半》外交策,栖身国权多可哀

第13章 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万民会识君——中江兆民思想的影响

一、兆民虽死精神在,弟子立志承衣钵

二、兆民精神传中土,学问自有慧眼识

年谱

主要著作

试读章节

中江传作之子中江克次于文政六年(1823)被召为他支配足轻。他支配足轻就是从足轻头目中选拔出来被派往其他管辖地的武士。后来这个身份被他的儿子中江元助继承下来。中江元助就兆民的父亲。他特别注重兆民幼时的教育。据《中江笃介氏的幼时》记载:兆民三岁左右就已经可以写字了,到了五岁左右可以读出一般匾额上的文字。兆民天性喜文弄墨,不愿和同龄的孩子玩耍,终日以笔墨为伴,花了家里不少钱。对此,中江元助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欢喜,很少过问笔墨花销的事情。兆民极为好学,在夏天暑热难当的时候,为驱除睡魔他用绳子绑个筐将自己放到井里去读书。

兆民幼年虽然性格极其温顺醇厚,但却也有侠肝义胆的一面。他是家中的长子,还有一个弟弟。据幸德秋水讲,当兆民的弟弟在外面被其他孩子欺负追赶哭哭啼啼跑回家时,兆民会火冒三丈挺身而出为弟弟出头。即使是别人家的孩子以强凌弱被他看到时,他也会挺身而出,甚至常常发生误伤其他孩子的事情。正因如此,从兆民十二三岁起,父亲就在他佩带的小刀上绑了根绳子,使他不能轻易地把刀拔出来。

兆民15岁时父亲去世,这件事对他一生影响很大。中江家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他的母亲柳一人身上。柳出生在一个下级士族家庭,是土佐藩青木银七的二女儿。柳含辛茹苦地把兆民兄弟二人抚养成人。正如桑原武夫所说,这样的家庭有母亲的慈爱,父亲的威严却不足。没有太多感受生活的艰苦,兆民在比较自由的气氛中形成了他幼时的梦想。这大概也是他亲近卢梭主义的重要原因吧。

中江兆民的出生地土佐藩是明治维新的有功之藩,孕育出了诸如坂本龙马、板垣退助、植木枝盛、幸德秋水等一大批明治时期的进步人物。这里也是在野民权运动的中心阵地,为激进的反政府民权运动的展开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和过哲郎的风土论认为,地理环境是国民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土佐藩的平原地区因为光照充足,农作物产量很高;占土佐藩面积80%的山区盛产木材,造纸业很兴盛;这里临海,海产品特别是鲣鱼和鲸产量丰富;而且交通便利,与当时日本的经济中心大阪有海路相通。发达的经济、开阔的视野使土佐人形成了重商主义和容易接受外来事物的传统。从政治传统上讲,土佐的乡土自古以来就有较为强烈的对民众的责任感。战国时代,长宗我部氏统治土佐时,出现了在农村中居住,从事农耕,有战事的时候则率领农民出战的半农半兵的屯田武士组织。尔后长宗我部氏在“关原之战”(1600)中失败,为山内一丰取而代之。但是,这些屯田武士不屑于侍奉山内一丰。为此,土佐家老野中兼山非常忧虑,加之考虑到缓解土佐藩日益严重的财政压力,正保九年(1644),他确立并采用了百人众乡士制度。所谓百人众是开垦香美郡野市荒地的原来半农半兵的屯田武士,这些人又被称为“野市乡士”。因为他们经济富裕,而且有知识素养,成了农村的首领。他们与高知城内的武士相对立,逐渐形成了护民官的意识与对人民的责任感。这成为土佐勤王党与自由民权运动相联系的深层因素之一。从文化传统上看,土佐具有开明的文化氛围,产生了吉田东洋、坂本龙马等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进步人士。吉田东洋起用后藤象二郎、福冈孝义、板垣退助等人实施藩政改革,改革的重点是身份等级的简约化、人才登用、重视教育、加强海防和实施民兵制。但是,这种具有进步色彩的改革引起了以武市半平太为中心的土佐勤王党的不满,文久二年(1862),他们将吉田东洋暗杀。由此,土佐藩内部形成了以守旧的上层门阀构成的佐幕攘夷派、以开明的中上层人士构成的佐幕开国派和以下级土族为主体的尊王攘夷派三派并存的鼎立局面。这种动荡的社会状况与激烈对立的政治观,对年幼的兆民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因为没有充分的资料不能妄加猜想。但是至少有一点是清楚的,不同政治观、世界观间的对立使兆民对政治的复杂性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  总之,无论是家族熏陶,还是生存环境的政治文化气氛,只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因素潜移默化地、零散地以一种模糊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兆民的价值观的形成。而教育则不同,系统的成型的知识体系,对兆民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全面影响。藩校文武馆的读书生活

中江兆民于文久二年入藩校文武馆开始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文武馆浓厚的南学风气、系统的儒学和洋学课程使为学三年的兆民颇有所得,为兆民未来的人生之路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土佐南学派以室町末期的儒者南村梅轩为开山鼻祖。到江户时期经净土真宗的僧人谷时中之手得以迅速发展。谷时中门人众多,主要有野中兼山、小仓三省和山崎□斋等。兼山和三省曾担任土佐藩执政,主持藩内政务。后来三省死去,兼山下台,南学随之陷入了低谷。直到跟随山崎□斋到京都讲学、受□斋朱子学和垂家神道影响的弟子谷秦山当上了土佐藩的儒官,南学才再度兴起。秦山在多个领域都有所造诣,受到他的影响,门人们不仅在南学、史学、国学、天文学和历学等多个学问领域表现不俗,还积极参政,参加了幕府末期土佐的藩政和勤王运动。可见,南学派到山崎□斋时是一个转折点,山崎□斋学派是幕府末期在土佐藩影响极大的南学流派。这个学派的主要政治思想是“敬义内外论”。就如市川本太郎所说,□斋学派是以“敬”为修养自己,以“义”方正外界为道德大方针的一个学术流派。□斋学派围绕着神道分别衍生了普遍主义(以江户的浅见纲斋为中心)和特殊主义(以土佐的谷秦山为中心)两个流派。普遍主义一派主张纯儒教与纯神道是相通的,内容上是妙契的,它们合流于同一个真理。而特殊主义一派则基于□斋的“如果孔孟来攻日本的话,捕虏孔孟也是孔孟之道”的思想,主张日本人不应该盲从外来理论,应该保持日本的主体性,以日本为主,以异国为客,走自己的道路。

南学传统也渗入到土佐的学校教育之中。伴随着日本全国范围内藩校的设置浪潮,为了提高土佐藩士的文化水平,以配合藩政府实行的适应商业资本发展的文治政治,宝历九年(1759),土佐藩主山内丰敷决定开设藩校教授馆。学校中主要讲授经书和史书,上课教师中南学派学者居多。然而,随着下级武士学问的提高,教授馆所教知识逐渐落后于时代。加之,藩内家老重臣们对学校不重视,教授馆的地位逐渐下降,最后被废止。但是,土佐藩注重朱子学与阳明学的教育传统却没有消失殆尽,为文久二年开设的文武馆所继承。P6-9

序言

明治时期是日本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日本主要面临着两大课题,其一,摄取西欧近代文明;其二,建设近代国家。这两个课题归根结底如同手的两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然而,在具体如何接受西欧文化和建设近代国家的问题上,日本国内的意见并不统一。这个时期欧化主义与反欧化主义交相辉映,启蒙思想家、国粹主义者、自由民权思想家纷纷粉墨登场,著书立说,真可谓日本的“文艺复兴”时代。中江兆民是那一时期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评论家,他的思想和言行对日本近代国家建设和国民心理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日本学者都在重读中江兆民的作品,希望从他睿智的思想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

中江兆民(1847~1901),原名中江笃介,曾任东京外国语学校校长,元老院书记官,但不久辞职,他一生虽然只经历了五十几个春秋,但是却作为日本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民主运动——自由民权运动的理论家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洋的卢梭”。从1881年中江兆民担任《东洋自由新闻》的主笔以来,他先后以《自由新闻》《东云新闻》《政论》为中心,长期置身于社会舆论界的最前沿,他那犀利的评论和睿智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那个时代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热血青年。他留下了数目庞大的著述,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江兆民是明治时期有名的奇人。在1899年出版的《文士政客风云录》中是这样描述兆民的:“一副平淡无奇的面孔,一脸青春痘的疤痕,俨然如市井平民一样。然而,他性情奇矫不羁如同傻子一般,但才气俊敏,精通洋学汉学,文章盖世。他的政治文学评论,笔锋怪奇峻峭,有刺肉透骨的气概。”

在日本,中江兆民研究到二战后才迎来高潮期。在此之前,第一本评述中江兆民言行的专著是在中江兆民去世后不久,由岩崎徂堂编写的《中江兆民奇行谈》。作者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指出:明治维新前后,欧美文明的“新空气”飘过太平洋传入日本,使日本全国上下一片欧化之风。固然文明的输入是可喜的事情,但是它也使国人机械地追求潮流,丝毫不顾它的内容。只重形式,而不知保养实力。遇事只图利己,眼中根本没有社会,也没有国家。社会上“伪君子”“伪学者”“伪政治家”嚣张跋扈,正义公德日益消减。而中江兆民毅然高举正义公道的大旗。他是明治时代的“一位奇才”,他精通法兰西学,饱览汉学,其以天马行空的文章,鼓吹自由、博爱和平等。他以滑稽、诙谐、热骂、冷嘲的言论打击守旧专制阶级的保守思想,“破坏”也是中江兆民的一大功绩。该书挖掘了中江兆民一生中的一系列“奇行”,试图突显这些奇行的意义和其中隐含的真理,使它成为鞭策后人的“良药”。中江兆民的学仆、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幸德秋水也著有《兆民先生》一书。这本书从学生的视角,评述了中江兆民作为议员、商人、文士、革命者的一生。尽管书中多少掺杂了一些作者的主观感情在里面,但是由于该书所记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所以仍然是研究中江兆民思想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二战后,日本走上了盟军总司令部监管的民主化道路,对于民主、自由、平等理念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中江兆民的思想也日益受到日本学界的关注。1949年,著名的东方史学者小岛祜马写的《中江兆民》一书由弘文堂出版。这本书可以说是继幸德秋水的《兆民先生》之后,第一本真正的中江兆民传记。小岛在书中指出:中江兆民是“明治民权运动的理论指导者。中江兆民的一生始终站在自由、平等、友爱的思想原理上宣扬民权,打倒日本专制政治的牙城藩阀政府”。中江兆民就如同中国三国时代的祢衡,不屈服权威,追求真理,旷达不羁,敢于直言正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对自由民权运动研究的进展,日本的中江兆民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土方和雄的《中江兆民》、山口光朔的《异端的源流——中江兆民的思想和行动》将中江兆民评价为民权运动的理论指导者、卓越的民主主义者。但是,对于中江兆民后期向国权主义倾斜的问题在这两本书中并没有作详细分析和评价。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共同研究成果《中江兆民研究》一书中,桑原武夫对中江兆民的评价是:他是日本过渡时期的思想家代表,在他身上体现了东洋传统要素与从西洋接受的近代性要素的并存。纵观中江兆民的一生,他的思想和行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既有民主主义者的一面,又有民族主义者的一面。松永昌三在《中江兆民》《中江兆民的思想》和《中江兆民评传》等书中对中江兆民也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中江兆民在明治时代的思想家中虽然不像福泽谕吉那样家喻户晓,但其重要程度却不亚于福泽谕吉。

中国在20世纪初期由一些进步青年将中江兆民翻译的《民约译解》引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邹容、黄兴等人都读过这本书。但直至中国改革开放,学术意义上的中江兆民研究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1979年,吴藻溪将中江兆民的《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学界掀起了研究中江兆民哲学思想的高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中江兆民研究进一步扩展开来,毕小辉、王家骅、朱谦之、郑匡民、刘岳兵、唐永亮等学者围绕着中江兆民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外交思想展开了全面的研究。

本书将参考上述中日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系统且通俗易懂地介绍中江兆民坎坷的一生,分析中江兆民深刻的思想,力图为中国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中江兆民的画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