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光、高贺通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杨浦卷》收录280多篇上海杨浦区的民间故事,包括有: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传说、动植物传说、风俗传说、土特产传说、幻想故事、动物故事、鬼狐精怪故事、熟语故事、生活故事、趣味故事、美德故事、近代传奇故事和笑话。故事性、生动性、趣味性很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杨浦卷) |
分类 | |
作者 | 陈红光//高贺通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红光、高贺通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杨浦卷》收录280多篇上海杨浦区的民间故事,包括有: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传说、动植物传说、风俗传说、土特产传说、幻想故事、动物故事、鬼狐精怪故事、熟语故事、生活故事、趣味故事、美德故事、近代传奇故事和笑话。故事性、生动性、趣味性很强。 内容推荐 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口头语言,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创造各种艺术形象,展示瑰丽的想象,表现高尚的审美趣味和深刻的理性认识,是广大人民群众表露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为了保护存在于人们口头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让人类记忆中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流失、湮灭,早在1986年相关部门就对上海杨浦区十七个街道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收集。经过一年多努力,共搜集到民间故事1190余篇,民间歌谣1200余首,民间谚语1250多条。经认真复查、鉴别、筛选,最后遴选出民间故事206篇,民间歌谣147首,谚语498条,汇编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上海卷·杨浦区分卷》,本书是其中的民间故事卷,名为《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杨浦卷》,由陈红光、高贺通主编。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杨浦卷》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前言 传说 人物传说 名人传说 韩信活葬爹娘 张飞对哑对 关公智收周仓 关公为什么是红面孔 李白与醉鲜糟鱼 韩愈考进士 韩愈考李贺 “米癫”的由来 范仲淹辞官 欧阳修与民同味 包公当阎王 包公审阎罗 苏东坡巧对解围 朱元璋的童年 四大天王跷脚 画匠装哑巴 唐伯虎祝枝山打赌 唐画的来历 戚继光与“腥”海鲜 竹枪兵与家乡肉 吃醋 徐文长专吃白食四则 徐文长的“吉利”诗 徐文长相亲 凌漾初劝相打 崇祯皇帝算命 张玉书当舅舅 阮元对联 天下第一家 乾隆便服 乾隆方言改古诗 和珅想吃天鹅肉 西太后与荸荠窝窝头 西太后与双簧 康有为考举人 林则徐妙答烟商 帮会人物传说 大亨拗劲 智斗黄金荣 铁饭碗 米蛀虫 近现代名人传说 陈毅拜师 齐白石画画 胡文虎塑像 真假宋子良 余医生吃瘪小剃头 仙道佛传说 阿弥陀佛 王母娘娘借铁锅 吕纯阳得道 吕纯阳下凡 吕纯阳怒掼百草药箱 白食居士 两只金元宝害了三条命 “吕四”因何而得名 月下老人 猪兄猪弟 如来佛额上的疙瘩 朱定光菩萨的传说 观音桥 史事传说 四杀傅筱庵 血溅天长节 地方传说 下海滩的传说 荷花街 洒金桥 上海金山的来历 赤河镇的来历 兰笋山 咸鱼庙 九曲望娘湾 舍利宝塔看吉凶 天童寺内罗汉殿 寒山寺古钟 压王庙的传说 童倌山 粱上悬棺 玉龙与金凤 锁龙井和龙华桥 汇龙潭的传说 玉带桥的由来 蔡家宅的来历 定家宅的传说 霸王庙 弯正桥 范文正公与天平山的传说 缪壮士的传说 范茅良独造金山寺 滴血的竹子林 七龙保卫五角场 霍山路与霍三爹 定海棍 江郎与高郎 观音堂路的形成和卢家桥的由来 动植物传说 兔子眼睛为啥是红的 鱼死了为啥不闭眼 猴子屁股为啥是红的 猫儿的传说 蚯蚓的由来 牛的来历 金牛星下凡 伯姆鸟 姑姑苦 怨鸟传说二则 珍珠玉 白药原名是“百药” 风俗传说 洋葱、大蒜、韭菜是荤菜 正月十五挂红灯 清明扫墓的由来 菖蒲剑的传说 七月半插地香 “腊八粥”的由来 坐花轿的来历 倒药渣 缁布的来历 广东人叩桌表谢意的由来 结婚为啥戴戒指 “虎撑”的来历 土特产传说 熟肉店为什么都叫陆稿荐 油炸桧的来历 东坡肉的来历 秦桧和“臭冬瓜” 故事 幻想故事 海螺姑娘 青蛇精 鲤鱼精 树娘子 西瓜精、 大兰和小琴 丑姐与巧妹 三个千金 金牛草 通天芦头 宝缸 宝壶 梧桐树下叼果子 黑心哥哥 月宫砍树 懒汉懂鸟语 苹果郎 恶报与善报 前世带来的财富 隐身帽 借寿 老虎精的故事 九死一生 儿子廿三父十八 动物故事 恶狗报复自丧命 黄犬救主 义犬墓 恶狗恩仇记 癞蛤蟆的故事 乌龟和猴子 猫和老鼠 虾与蚯蚓 龟狗相争 排属相 高庙和尚和八哥 鬼狐精怪故事 阿盘失耳记 善心得好报 溺水鬼找替身 拦鬼 不怕鬼的人 鬼儿庄 做诗驱鬼魂 驮鬼卖鬼 “无常帽”的故事 阴阳河 熟语故事 人心不足蛇吞象 狼狈为奸 “狗腿子”的来历 婊子立牌坊 扒灰的由来 “寿棺材”的出典 浦东“大娘子”和苏州“讨家小” 打闷包 熟读《三国》与老乌龟 打破砂锅问到底 生活故事 婚姻家庭故事 偏心的后娘 三个女儿 一刀劈破木人头 草绳拖阿公 三个儿子 两次求药 鸡没三条腿 懒丈夫 陶百万 “石头子”的故事 桑树条子要从小拗 斯文之家 一个寡妇临终的遗言 三个儿子学艺 巧定当家人 石背心 满话讲不得 朱铁嘴的故事 “赛西施”选丈夫 诗与对故事 生死对 道士和村妇 会作联 清河桥 三个女婿对对子 先生不及后生长 苏小妹妙联选夫 小皮匠连闯三关成快婿 刁滑的三媳妇 卖草 巧女傻婿故事 三媳妇哑谜探公公 闹寿堂 回心转意 阿六嫂劝赌 戆大女婿 呆女婿上门 公案故事 张阿六赔柜台 一桩奇怪的谋杀案 徐老三断婚记 趣味故事 “一”字不识 盗尸奇遇 黄小毛招驸马 吹牛李德 放牛娃算命 买“随便” 兄弟三人比说谎 左光斗的砚台 讨吉利话 秀才与乞丐 老婆鸡传奇 知县老爷与赌王 健忘的王三 笨贼偷铜锣 呆子学话 张鬼话和李黑心 烂红眼想发财 弥留之际 屁祖宗 四个憨儿子弄死爹 考女婿 怕老婆 楼洪池的故事 口袋哥哥 歪打正着 聪明的孙媳妇 夺印 聪明的小姑娘 美德故事 善有善报 张公百忍 两甏银元宝 当良心 樵夫的故事 老人和老鼠 过癞 地上皇菩萨 第一个吃蟹的人 近代传奇故事 七星茶壶盖 老婆子喜得白金船 小阿妹智斗“矮冬瓜” 人间女妖 笑话 此地不准写 乡下人进城 报考 夸富 三个女婿 桥乔娇 生日 抢吃 乌龟爬门槛 哪个不出恭 笨媳妇钉被头 懒汉投胎 三句不离本行 豆腐 誓联 高帽子 刮地皮 “蔡一刀”揣肉 “老”字少了一笔 附录 后记 总后记 试读章节 智斗黄金荣 上海解放前夕,英国沙逊洋行的第三代老板、房地产大王跷脚沙逊的儿子沙脱逊的一只金挂表被窃,警察局一连查了五天毫无线索,沙脱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这只金表既是沙逊家世代相传的珍品,又是沙逊家的信物,可以代替名片派上用场。如今金表失落,万一被他人利用,招摇撞骗,这对沙氏家族极为不利。没办法,沙脱逊只好打电话求黄金荣帮忙。 这里黄金荣正一个人在东亚饭店“又一楼”茶室喝闷茶。原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中势如破竹,节节胜利。蒋介石眼看大势已去,便通过毛森转告黄金荣,要他从青红帮中物色一批骨干潜伏,以便组织“地下军”负隅顽抗。毛森布置好任务,带上潜伏名单就溜之大吉,把黄金荣甩在了一边。接到沙脱逊要他寻表的电话,黄金荣想:解放军即将过江,一过长江就等于开进上海。多年来自己作恶多端,共产党不会轻饶他。既然蒋介石丢下他不管,不妨重新找个靠山。现在沙脱逊要他寻表,只要表寻着,那就是见面礼,我可以跟沙脱逊搭上关系了。于是,黄金荣一口答应说:“沙老板,三天内一定完璧归赵!”放下电话,黄金荣就把几个大小头目纠集起来训话道:“啥人瞎了眼睛,竟敢到沙老板身上‘开瓜’!沙老板的金表啥人拿的,关照他马上给我送来,否则勿要怪我老头子勿讲义气!” 以往,黄金荣这样一训,不出三个时辰,黄金荣要的东西都会乖乖地送来,不料今天他等了半天,非但不见东西,连点音讯也没有。这时黄金荣感到事情有点麻烦了。第二天一早,他只得打电话给沙脱逊:“沙老板,这桩案子有点复杂,能不能介绍一下这失窃的经过?” 原来沙脱逊有个习惯,他每天早上八点钟前总是亲自到洋行查岗。每当海关大钟敲八记。他就伸手去摸怀表对时间。那天沙脱逊来到外滩,迎面走来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地从他身边擦过。此时,海关大钟“当当…响起,沙脱逊伸手摸表,却摸了个空!他回头一看,只见那个男子步履如飞,一拐弯就不见了,因此他断定那只金表被那个男子偷走了。黄金荣听罢,心想:原来偷走沙老板的表是外帮人干的。有道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黄金荣懒洋洋地拿起电话听筒,一放到耳边,他胖墩墩的身子像炮弹似的一下从沙发里弹了出来,大声地问:“表在你那里?你是谁?” “我姓龚,单名飞。” “龚飞”这名字,黄金荣从来没听到过,正想问他是哪一帮,哪一会的,对方却在电话里自报家门:“我从山东来,在上海没有立足之地,所以拿了沙老板的表想扬扬名气。现在黄老板在查表,我愿意‘完璧归赵’,可是有个条……件…“条件?”黄金荣万万没想到:敲竹杠敲到他黄金荣头上来了,这在上海滩倒是稀奇事,不妨听他开些什么条件。这时电话里传来龚飞的声音:“为了在上海滩混口饭吃吃,我要当面还表。如果沙老板愿意,明天晚上在沙逊大厦十一楼办两桌酒席,晚上八点整,我准时还表。”说完“啪”地将电话挂断了。 黄金荣一听气得七窍生烟,心想:这小子也太目中无人了。但也没别的办法,先把金表拿到手,然后再想办法治他:“哼,你的本事再大,还是逃不出我如来佛的手掌。”黄金荣连忙坐上汽车来到沙脱逊府上,说:“沙老板,给个面子,明晚请破费两桌酒席,八点准还您金表。”沙脱逊一听,只要办两桌酒席就可以找回金表,以为黄金荣要面子,一口答应道:“黄老板,明天晚上我办十桌!” 第二天晚上七点半,黄金荣来到沙逊大厦。只见十一楼宴会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珠光宝气。原来沙脱逊邀请了上海滩上各界洋行老板、绅士、淑女、社会名流来为黄金荣捧场。大家一见黄金荣到,空气顿时活跃起来:“黄老板,我们久闻沙氏祖传金表,从未见识过。今日托黄老板之洪福,可以一饱眼福了。”有的干脆说:“黄老板,把表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龚飞还没到,黄金荣手里哪有表?不过他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一面拱手作揖,一面不慌不忙地说:“诸位,中国人十分讲究吉日良辰的,现在不能拿出来:今晚八时,八时是戌时,戌时狗也,狗看门,到手稳。现在将表拿出来,万一再飞走,岂不是白辛苦一场吗?”其实黄金荣早准备了后事,来时带来了二三百人埋伏在沙逊大厦四周。万一龚飞到时不送来,他黄金荣就让手下制造混乱,大闹外滩,然后借口说:“表来了,又被一帮小流氓抢去了。再宽限几天,就可查明表的下落。”这样,既可不当场出丑,又可蒙混过去。所以大家催他把表拿出来的时候,他故意挤眉弄眼地说:“别急,别急,区区一只表,何须我亲自随带?我的徒弟讲好八点送到,决不会失信。”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了,不一会儿,指针已指到七点五十八分了,黄金荣心想:那小子一定在捉弄我,只有耍无赖了。他刚要回头对贴身跟随吩咐,见沙脱逊一摆手关照上菜,一个“仆爱”手托一盆“烤火葡里鸡”走近沙脱逊背后喊一声:“沙老板当心!”沙脱逊将身一侧,“仆爱”擦过沙脱逊的身体,把菜放在餐桌上,转身下楼去了。此时,海关大钟“当当…敲了八下,在场的人目光“刷”地集中到黄金荣身上。黄金荣“霍”地立了起来,贴身跟随转身下去,准备给下面的小流氓发信号。正在这时,沙老板也站了起来。原来海关大钟一敲,沙脱逊又习惯性地伸手去掏怀表,不想果然摸出了那块失落的金表!这一来,席上轰动了,这简直是在变魔术,个个伸出大拇指佩服黄金荣。沙脱逊和在座名流轮番向黄金荣敬酒,黄金荣却越喝心中越发毛,心想:龚飞竟敢不动声色地扮成“仆爱”把表放进沙脱逊衣服里。他的本事,上海滩没有一个能及得上他。今天金表是拿到了,但此人不可留。所以他没等宴会结束就退席,回到自己的密室,和最得力的徒子徒孙商量对策。 谁知,黄金荣刚回到家里就接到龚飞打来的电话。黄金荣忙说:“仁兄,今晚事情干得漂亮,我有重金面谢,无奈投拜无门。能否约个地方,让我们见上一面?” “可以,明晚八点在‘一乐天’。” “一言为定。”黄金荣一听,顿时眉飞色舞,心想我正愁找不到你,你自己倒送上门来。我要派出全部人马,把“一乐天”围个水泄不通,让你插翅也难逃脱我的手掌,要你知道你的本事再大,上海滩还是我说了算。这时电话筒里又传来了龚飞的声音:“但有一个条件:明天晚上‘一乐天’所有的窗户都挂上黑丝绒窗帘,在‘一乐天’西北角第一个窗口上挂一只鸟笼,放一只金丝鸟,再放一只出笼热馒头。明晚八点整,你要将‘一乐天’全部电灯关闭五秒钟。我不请自到。”黄金荣为了要抓到龚飞,样样条件答应。 第二天下午,“一乐天”茶楼就被黄金荣包了下来。黄金荣命徒子徒孙挂窗帘,挂鸟笼,全部按要求布置好。晚上八点,黄金荣亲自拉电闸。 时间很快要到八点了,黄金荣突然命令大徒弟把“一乐天”茶房全部集中,他想,上次龚飞假冒“仆爱”,今朝会不会混在茶房当中?一查,茶房当中没有一个外人。就在这时,“当、当…海关大钟敲了八下,黄金荣一举手,只见那帮徒子徒孙有的守住楼梯口,有的守在窗口边,有个徒弟将一只出笼馒头塞进鸟笼。黄金荣一把将电闸门“啪”一拉。顿时,“一乐天”上上下下漆黑一团。就在这一刹那间,只听到西北角第一个窗口的鸟笼里“吱吱吱阵鸟叫。转眼五秒钟过去,黄金荣合上电闸,电灯全亮了,茶楼上一个人也没有来过。黄金荣大声喊道:“快拉开窗帘!”只见鸟笼里鸟去笼空,热腾腾的馒头上粘着一张白纸条。取下纸条,上面写着八个字:“特借副本,改日奉还。”黄金荣还来不及细辨其意,只见楼下奔上来一个小流氓,面带惧色,气喘吁吁,跑到黄金荣面前说:“祖祖师爷……府中密室……保险箱被撬!” “啊?”黄金荣听到此话浑身一震,脸色刷白:“什么?”向来我绑人家的票,抢人家的东西,今朝居然有人上我黄金荣家来偷东西了?这还了得!特别是密室里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报给蒋介石准备潜伏人员的名单副本!这张名单要是落到共产党手里,那…… 现在黄金荣明白了贴在馒头纸上的八个字的真正意思,原来龚飞偷金表是虚,偷我副本是实!黄金荣伸手两巴掌打得小流氓晕头转向:“混蛋!要你看家也看不住!”转身下楼准备回家。此时,窗外传来一阵“吱吱吱”的鸟叫声。黄金荣抬头朝外一望,只见对面“永安公司”二楼阳台上立着一位身穿白纺绸短衫裤的中年人。借着月光,只见此人四方面孔,蚕眉高挑,一双虎目正望着自己,他的手臂上停着一只鸟,正是自己放在笼里的金丝鸟。黄金荣想:好个龚飞啊龚飞,你偷我别的东西我可以饶你一命,你偷我的潜伏名单,就不能怪我手下无情了。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黄金荣和他的徒弟拔出家伙,只见龚飞一个鹞子翻身,从旁边楼窗口翻了进去,顿时不见了。 黄金荣急匆匆带领徒子徒孙回到黄家花园,还没等他定下神来,突然听到屋顶上有声音。黄金荣抬头一看,啊!惊得他连退三步。原来屋檐前有一个人,正以倒拜观音之势望着自己,只见他手一闪,一件东西已飞到黄金荣脚前。黄金荣弯腰拾起来一看,原来就是失窃的副本,里面还夹有一封信: “黄先生,深知你为失落此本忧虑不安,为解除你的苦恼,今特遣我地下党党员龚飞同志送还。国民党败局已定,党政要员纷纷逃亡,为自己后事操心。黄先生何去何从,望三思而行。” 原来这个身怀绝技的龚飞不是别人,而是赫赫有名的铁道游击队的骨干队员。上海地下党在获悉黄金荣接受蒋介石指令,准备布置人潜伏的情报后,特地要求龚飞从山东来到上海,配合上海地下党把潜伏名单搞到手。在地下党的精心安排协助下,龚飞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巧妙地取得了潜伏名单副本。 黄金荣抬起头来,只见龚飞倒钩在屋檐前,朝他抱拳一揖说:“后会有期!”然后一个鹞子翻身,从屋面上飞遁而去。爪牙们刚要去追,黄金荣阻止了他们,长叹一声,摇摇头说:“晚了!晚了!”说着一下子瘫坐在太师椅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P58-63 序言 杨浦区,地处大上海的东北隅,东面、南面濒临黄浦江,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西临虹口区,北与宝山区接壤。全区60多平方公里养育着124万百姓,就面积和人口论,在上海中心城区里都是首屈一指的,号称“大杨浦”。 杨浦地区成陆于唐末宋初,有千年历史。但杨浦区的城市化、近代工业化的历程,当在上海开埠以后。1869年,租界工部局从外滩沿黄浦江修一条马路,命名杨树浦路,成为近代工业发展的先声。接着。黄浦江工业码头区、上海机器造纸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相继设立。至1883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落成,号称远东第一的发电厂、煤气厂相继建成,极大地推动了杨浦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杨浦区则成为上海近代工业发展最早最集中的地区。 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杨浦区的机器制造业、纺织业、建筑业等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民族资本应运兴起,吸收了大量资金、人才和技术,络绎不断地来到杨浦地区开设工厂、创办企业,于是,形成了上海最大的沪东工业区。 随着近代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移民迁徙到杨浦区,人口急剧增长。这些移民大多来自江、浙、皖、闽、粤等省,其中尤以江苏、浙江为最。移民构成了杨浦区城市居民的主体,其中以“扬八属”居民最富有特色。晚清民初,苏北的高邮、宝应、兴化、泰州、东台、清江、江都八县都属扬州府管辖,八县的移民统称扬八属。他们保留了古老质朴的传统礼仪,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甚至在杨浦区东海滩一带形成了号称“江北大世界”的娱乐中心,扬剧、淮剧、说淮书、说大鼓书、香火戏,剧种缤纷,观众主要是在附近公大纱厂、裕丰纱厂等做工的工人。 移民中另有一支是从浙江东北部的杭嘉湖、宁波而来,他们固守着浙北的风俗习惯,从语言、信仰、岁时风俗到服饰、饮食、娱乐,无一不突显浙江北部风情。他们与上海本地籍居民融为一体,成为杨浦区居民的主流。特定的行为方式世代传承,演绎成融合宁波特色,兼有浦东、苏南地区特点的本地民俗习惯。 五方杂处,南腔北调,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也极大地丰富了街头巷尾流传的民间口头文学。 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口头语言,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创造各种艺术形象,展示瑰丽的想象,表现高尚的审美趣味和深刻的理性认识,是广大人民群众表露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为了保护存在于人们口头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让人类记忆中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流失、湮灭,早在1986年相关部门就对我区十七个街道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收集。经过一年多努力,共搜集到民间故事1190余篇,民间歌谣1200余首,民间谚语1250多条。经认真复查、鉴别、筛选,最后遴选出民间故事206篇,民间歌谣147首,谚语498条,汇编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上海卷·杨浦区分卷》。 二十年过去了,原有的资料除选入集成卷本外,大部分资料又面临着散落、丢失的危险。编纂、出版《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实际上是一个再抢救的举措,为国家、为民族、为本地区留存一份精彩的具有科学文化价值的民间文学遗产。 编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杨浦卷》是在原集成卷本的基础上,复查原有街道集成卷本,作进一步遴选。同时,发动杨浦区故事协会全体会员,提供线索,组织故事专场,加以深入挖掘。正由于志同道合的同仁们通力合作,才能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编纂工作。 杨浦区流传的民间故事,一是家庭生活故事多,婆媳关系、邻里关系、兄弟关系、夫妻关系,都渗透了广大民众对生活的理解,显现民众的生活智慧,是现实生活的形象的活教材。二与江河大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跟杨浦区临江濒海的地理位置分不开,故事中处处流露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第三。杨浦区是移民的热土,民间故事大多来自天南海北,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又得到发展、充实和提高。 本书共收280多篇故事,篇幅不短,疏漏在所难免,恳请有识之士,多多赐教。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杨浦卷》编委会 2007年12月 后记 二十年前,我区在调查收集民间文学遗产方面,因广泛而深入,受到市级机关的高度赞赏,全区十七个街道,每个街道都有一本三套集成卷本。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场所搬迁及人事变动等原因,这批珍贵的资料本日渐散落、丢失。至今,除了个人保管的一少部分资料本外,大部分资料本已难觅踪影。可见,今日再抢救的举措,委实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好事。 编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杨浦卷》,深得杨浦区故事协会的全力支持,老会长沈中海,现任会长徐希乐,每月十五日召集故事协会全体会员,收集整理民间故事,组织故事专场,研讨传统故事与新故事的区别,把编纂工作当做首要任务,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杨浦区故事协会会员、民办《东方民文》主编李鸿庆,向编委会提供了《东方民文》的网址,为下载传统故事创造了便利条件。 杨浦区文化局又为编委会提供了杨浦区行政区域图,为绘制杨浦区主要传说故事分布图提供了极大方便。我区摄影爱好者徐希乐、沈中海、曹宝根、诸德清等将多年收藏的照片提供给编委会。总之,本书是大家协力制作的结果,凡对本书出过力的,在此谨向他们深表谢意。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杨浦卷》编委会 2007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