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城南少年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夏烈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散文是主观的文学,文字技巧永远重于结构或题材,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应重于思想性,夏烈于此是清楚不过的。除了技艺成熟,他的散文题材也特殊,收入《最后的一只红头乌鸦》的《城南少年游》很早就说明了他的文学身世、品味与阶级。《流光逝川》、《美丽中国的林间海音》、《卡桑,降雪了》写活了小男孩眼中的美丽女强人;《春晖》则平实吐露父亲何凡平凡而坚持的人生。

书中《红叶》写奄忽人生,《彼岸》是桥梁千秋,《小红马》、《帝王蝶谷》叙述儿女成长史,《阳关》回望岁月流失,惊见自己水中倒影,《昨日》怀念入狱友人与自己青春的烈焰余光,篇题与内容,无一不是象征饱满,精致已极。

内容推荐

由凄美的爱情、无情的战火、细腻的亲情,到深沉的哲理、机械的工程、奥妙的科学……夏烈用他那支充满了男性的性感与感性彩笔,写下了这个时代的冲突、柔情、忧郁、绮丽与平淡。书中二十余篇优美乃至震撼的散文,蕴涵了夏烈感性、理性及知性的生活。幻想与期待、现实与梦境、天堂与墓园、含蓄与虚无……夏烈以诗的语言深刻地抒刻了他的散文美学——写给一般读者看,也写给有深邃思想的人看。有一位编辑说:“夏烈的文字就如和他的人一样迷人。”

这去美三十年多年的传奇人物,早年曾被评为长相酷似《四海一家》男主角安东尼派金斯,如今读者只能望着两鬓花白的男主角,去追想写《白门,再见》当年那跳舞、打斯诺克、谈尼采与史坦贝克的狷狂少年了。这像是林海音的儿子吗?然而你看他笔下那种热烈燃烧的意志,强大理性掩盖着冷静,不落言诠的沉默,谨严又逾矩,兼有男性的霸气和女性的细腻,又真是像的。那只栖在窗前倔强又优美的蓝鹊,是林海音,是何凡,也着实是承继了文学贵族血统的夏烈。

目录

夏之烈焰(序) 张瑞芬

夏日之光(代序) 夏烈

美丽中国的林间海音

城南少年游

鹿与犬

一些琐事

桐花千姿舞春风

旁观诺贝尔文学奖

红叶

流光逝川

春晖

彼岸

文星殒落

我与橄榄球

卡桑,降雪了

阳光

小红马

帝王蝶谷

虹桥机场

昨日

尼采之尼斯

建中毕业五十年

红木——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夏季会议演讲词

文学中的感情——在台南市的演讲记录

我的美丽文学及科技世界——2005年11月23日在北京清华大学的演讲

附录

犹见楚天千里清秋——专访夏祖焯老师 蓝雅婵 萧婷文

试读章节

美丽中国的林间海音

八达岭的长城迤逦绕巅。远看像条灰褐的长蛇,当地人把它当作圣灵。岭的西侧,延续着断垣残壁,人迹罕见。有人在断壁下发现一只已风干的小鸟骸骨,附着残余的蓝羽毛和红的嘴尖。北京的大学鸟类专家认出它是只台湾蓝鹊。这只蓝鹊千里迢迢飞来寻找什么?它迷了路?它是如何渡越那宽辽而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没有一个人能作出解释。

她安静地躺在加护病房的病床上。身上脸上插了许多管子——她曾是一个充满了活力与欢笑的人。第一天入院医生即告诉我,她可能明天就会离开人间,但是一百二十二天过去了,她在等待什么?等着我领悟出什么她才走吗?从孩童时代开始,她即从不告诉我,永远留给我自己去领悟。一直到她的暮年,弥留之际,仍是如此。

我和她在床前面对面,她有时醒着,有时瞑着眼,在她醒的时候,我要告诉她一些事。然而,要如何引起她的注意呢?我在记录板上画了一个小男孩,坐在漂流溪面的大木碗里,旁边写着“桃太郎”(Momotaro)。那是小时候她讲给我听的一个日本童话。我出神地坐在小板凳上,该是上托儿所的年龄。她反手拿着一本童话书,书上有些图画,黑白的,似乎与后来我读到的原著有些出入。有张图画是穿着和服的桃太郎双手撑开抓住碗边,木碗遇到河中漩涡打转。她告诉我,过了漩涡之后进入缓流,溪面很窄,两岸夹着低遮河面的樱花树。我于是联想到满天无声纷纷飘落下的花瓣,坠在溪面上,被缓流悠悠带去。以后我长大一些÷有时听她在屋里哼一支歌,调子优美,有些哀凄,也很缓慢,像是桃太郎木碗边的流水;又过了许多年后,我知道那歌的名字是《魂萦旧梦》,一首二十世纪四。年代的中国老歌。前面几句是:“花落水流,春去无踪,只剩下遍地醉人东风。桃花时节,露滴梧桐,那正是深闺话长情浓……”那时我还很小,似乎没有可能见到狭窄的溪流、满天的星点、漂浮在水面上的花瓣,为什么由桃太郎而起那种联想?也许是她后来哼的《魂萦旧梦》给我那种感觉;也许,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所以她心里想的传到我脑海里。

有时,我会想到另外一个医院,早年的台北“第一外科”,似乎离城中的铁道不远。她躺在靠窗的病床,有许多的光漫人,老式建筑,铁架的床,床边是个纯木制深褐色的台子。许多年后在美国看到上海制片厂出品的《城南旧事》,童星沈洁饰她的童年,到医院去看她的父亲,我才恍然大悟这是相似的场景、家具和相同的老式医院环境。那时我在建中念初中一年级,大概十二岁左右,穿了短裤,每天下课骑脚踏车去看望她。她刚做完一只乳房的切除手术,因为年纪小,不懂那么多的事,我并没有癌症可能在数年内复发或转移导致死亡的想法。她住双人房,以屏风隔开,进门是位三十出头的本省籍男士,浓密的头发,长得清俊,肤色略黑,沉默,从未见过笑容。我走过床边,他点一下头,并没有抬头看我,他的脖子下端贴着纱布绷带,因为癌症刚开过刀。脖子上开刀是哪一种癌症?会不会死?他是那么安静、忧郁、孤独,永远半躺在床上看书,看的都是日文书,也许是日本小说吧!有时她会隔着屏风用简单的日语和那年轻人交谈,那是我初次听到她用整句的日语和别人谈话。

她出院后不久,那个年轻人就死了。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记得她告诉我:“那个人的日文真好。”许多年后,我开始在大学教授近代日本文学,说不定指定学生看的川端康成的《千羽鹤》、《雪乡》等等,就是那时那个人躺在病床E人生最后的享受吧!

许多年以后,我终于到伊豆半岛重步川端笔下《伊豆舞女》的足迹。在一个乡村的小书摊上发现一本许多年前的日本小学课本,面已泛黄。我把它带回台北,卡桑(注:日语“母亲”),您看到,竟拿起来朗朗阅读,这几年来您因中风及脑萎缩已不看书报,为什么会突然朗读您平日不使用的日语,确是费解。小学课本上有昭和天皇骑在马上阅兵,兵士们的军服看来是二次大战时的情景,那些受检阅的部队,可否是即将来打中国的?卡桑,您生在大坂,第一语言不是台语,是日语,此外,您同父异母的姊姊是日本人,所以我的大表哥也是东京都成功富裕的商人。然而,卡桑,您独立创办的“纯文学出版社”却在当年出版了所有重要的抗日小说,如《滚滚辽河》、《蓝与黑》、《长夜》、《莲漪表妹》、《苍天悠悠》……等。我也在居美国期间成为“抗日史实维护会”热烈的支持者。为了非右翼的留美学生“保卫钓鱼台运动”,我离台十年。有些人问我,你们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吗?你们的近亲是日本人,而且中日战争结束已久?

但是,卡桑,您和我都知道,近百年中国的落后与贫穷,造成了某些国人丧失民族自尊心,甚至想做欧美人、日本人,以做中国人为耻。我念建中时,您认为我已够大了,您告诉我,“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万中国军队突然越过鸭绿江,在北朝鲜战场和联合国军队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战,在那个战争里,中国是一国打十八国,而最后打成平手,这是人类军事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中国人做到了!”卡桑,您和我都那么喜爱日本的文学与文化,也那么喜欢日本人的多礼及樱岛感伤而优雅的情调,但是,我们永远把自己的民族格置于一切之上。

P1-4

序言

夏之烈焰(序)

张瑞芬

很难形容夏烈这本新书给人的强大冲击,像烈焰与柔光同时闪现眼前,那情感是强烈炽热的,余韵却诗意而悠缓。是时光的省思,也是初老的凝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白门,再见》的作者终于也老了,只是老了也还有亚热带阳光那种暑热蒸腾的光影,闪现在斑驳的日式瓦房木板墙缝隙间,散发着郁热。土木博士,桥梁专家,写小说成名,近年竟回台湾清大教起现代文学来,还出版了一本扎实的教材《近代外国文学思潮》。打橄榄球的写起文章来,一样天生手感,敏悟天成。英文名为“菲特烈”(Frederic,同尼采名)的夏烈,他的书和人,一种冲突下的和谐感,奇异地平衡着。

严格说来,夏烈(夏祖焯)不是传统定义下的文学人,离岛内文坛也太远了一点。第一次在二〇〇二年林海音研讨会上见到他,就颇震慑于他粗犷又绅士的帅样,这去美逾三十年的传奇人物,早年曾被隐地评为长相酷似《四海一家》男主角安东尼·霍普金斯,如今读者只能望着两鬓花白的男主角,去追想当年写《白门,再见》那跳舞、打斯诺克、谈尼采与斯坦贝克的狷狂少年了。这像是林海音的儿子吗?然而你看他笔下那种热烈燃烧的意志,强大理性掩盖着冷静,不落言筌的沉默,谨严又逾矩,兼有男性的霸气和女性的细腻,又真是像的。那只栖在窗前倔强又优美的蓝鹊,是林海音,是何凡(夏承楹),也着实是承继了文学贵族血统的夏烈。

小说家的第一本散文集,是《秋阳似酒》,晚成了些,却毫芒不减,触手犹有余温。多年来,夏烈的小说也是量少质精,仅有《最后的一只红头乌鸦》(1990)、《夏猎》(1992)两本,前者还收录了半数他早期之作《白门,再见》等。《年轮》、《猎户之星》、《最后的一只红头乌鸦》诸篇,男女之爱与兄弟之情,加上时代与地域性,故事本身并不抢眼,处理倒很细腻,充满了意在言外的隐喻与象征。例如讲一桩绑架案的长篇小说《夏猎》,有志难伸的文人薛景鸿伙同朋友,绑架了前妻男友理工巨子余肇嘉的小女儿,这夏日的猎杀与竞逐,把两个男主角设定为高中足球队友,刚好分摊了夏烈真实性格的各一半。而他的文学根底,可不仅限于尼采或福克纳,从那酷似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最后的一只红头乌鸦》开头:“十几年以后,当追踪他的队伍在半山腰进入梦乡时,徐兆鸿自秋夜的微寒中冷醒,仰望着由草寮顶滤进的月光,他模糊地回忆起和小丽一起去猎乌鸦的童年。”清晰可见。

夏烈自言:“好的散文或小说一定有许多细节,粗枝大叶的写不成好文章,”“工程令我精确,有助于写作。”这种工程师头脑用在散文上,每每主题写到一半便荡开去,若无其事地严谨说理,再巧妙地兜回转,最后以直观抒情结尾,严丝合缝,余韵悠远。初看违反传统散文一线直下的逻辑,却使得散文格外有层次,有景深,远山迭嶂,针脚细密,这果然和林海音、何凡没什么相关,完全是凭天分的自创曲,理工结合人文的新思维,比陈之藩的科学散文更纯文学,纯艺术。书中《红叶》写奄忽人生,《彼岸》是桥梁千秋,《小红马》、《帝王蝶谷》叙述儿女成长史,《阳关》回望岁月流失,惊见自己水中倒影,《昨日》怀念入狱友人与自己青春的烈焰余光,篇题与内容,无一不是象征饱满,精致已极。

散文是主观的文学,文字技巧永远重于结构或题材,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应重于思想性,夏烈于此是清楚不过的。除了技艺成熟,他的散文题材也特殊,收入《最后的一只红头乌鸦》的《城南少年游》很早就说明了他的文学身世、品味与阶级。《流光逝川》、《美丽中国的林间海音》、《卡桑,降雪了》写活了小男孩眼中的美丽女强人;《春晖》则平实吐露父亲何凡平凡而坚持的人生。这身世混杂,闽客纠结,一半本地一半外来的境遇,也体现在后来林海音受到牵连的“船长事件”与夏烈涉入的政治案件上。

要说青春快板,书中《我与橄榄球》,则完全是个性之作,端的笑倒人。忆起当年建中成大黑衫军岁月,女伴在中日橄榄球赛激战中竟想吃一支雪糕,“我听了大惊,值此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四野杀声震天之际,怎么会联想到一支雪糕上去?”仿佛时光倒流,那《白门,再见》里可爱的青春少年兄又回来了。

即令野蛮,宁正面冲突,不搞小动作,夏烈自称:“寂寞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每个男人都是寂寞的。”他的小说,充满矛盾的人性与危疑的心灵,他的散文,像熊熊燃烧的夏之烈焰,充满一种魅人氛围。写得这么少又这么好,我猜想他对文坛评论的沉寂虽然失望,却有着艺术家的绝顶自负。像一只长颈鹿温驯地站在草原上纹风不动,也像窗前栖止的蓝鹊,安静又疲惫。文学美在悲剧性、浪漫性与叛逆性。是明知道声音微小,也要不停地唱下去吧!也像他最钟爱的弗罗斯特诗句:

这树林美丽、幽暗而深邃

但我已承诺赶赴其他的约会

睡前还有许多里路要赶

睡前还有许多里路要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6: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