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可道(道家经典思语录)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乃真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门“玄之又玄”的思想,为今天拼搏于竞争浪潮中的人们,重新打开了一扇大门。这是一种“以柔克刚”的哲学,告诉世人后退也是一种前进,闪避也是一种抗争。老子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站在全新的角度上去审视世间。《道德经》开篇立言:道可道,非常道。

内容推荐

道家文化一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基底,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它的影响遍布全世界。中西大哲,乃至升斗小民,无不为之着迷,为之叹服。它肇始自上古三皇五帝,经历代至圣先贤不断总结,代代相传,至周朝老子终于汇聚成《道经》《德经》五千言。道德真经横空出世,一时之间以其雄浑博大而凌驾于百家学说之上,蔚为大观。而道家中人所提出的“道”,也成为了中国儒释道三家的终极追求。

目录

明道

 问道:道为何物

 悟道:渐悟大道

 尊道:尊重大道

 循道:遵道而行

 化道:浑化无垠

守德

 性德:本性之德

 孔德:天地犬德

 立德:树立德行

 行德:顺德为则

 功德:以德普世

养心

 观心:内观己心

 爱心:爱护心灵

 炼心:修炼心神

 灵心:逍遥之游

 随心:随心所欲

固命

 性命:人之生命

 重命:重视生命

 立命:掌控命运

 知命:颐养天年

 天命:命有所归

处世

 入世:进入世俗

 行世:游刃有余

 住世:大隐于市

 顺世:与世俯仰

 出世:心存世外

精神

 天地精神:反者道之动

 人生精神:独与天神相往来

 自由精神:无拘无束

 虚无精神:无为有为

 灭绝精神:绝弃私心

生死

 出生入死:有生有死

 生而愉悦:安时处顺

 死亦可乐:死于自然

 生死法则:与时俱化

 超越生死:齐一万物

试读章节

文景二帝治国循道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又说:“希言自然。”

他的意思是:在最好的时代里,百姓意识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一等,百姓亲近而赞誉他。再次一等的,百姓敬畏惧怕他。最次一等的,百姓会轻蔑欺侮他。统治者如果没有诚信之德,百姓就会对他们产生不信任。统治者应该淡泊无为,不要轻易地发号施令。等到天下大治的时候,百姓们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而“希言自然”的意思,也和上面的表述大同小异,意思也是要让统治者“无为而治”。

老子在这段话里说到了治世。按照道家对治世的划分,可分为元气治、自然治和道治,这三个治世是道家理想的治世状态。

其中,元气治指的是天使风气养育万物,是大治之世最高的境界,一般不易达到。而自然治,指的是顺其自然,无为无事。道治则是指帝王能够顺承天地中和之道来治理国家。

道家的这三治均为上治之世,儒家的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文治,法家的法治、武治,比起道家三治来则等而下之了。

老子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的治世大约就是道治了,而“其次,亲而誉之”便是德治了,“其次,畏之”应该是法家的法治或者武治,“其次,侮之”则可能是无能昏君的“乱治”了。而至于元气治、自然治那种很高的治世境界,因为是理想之中的理想治世,几乎很难达到,所以老子也就没有提及。

而秦朝末年,自从秦二世胡亥当政之后,天下可谓是步入了“乱治”之世,那么天下的百姓“侮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自从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各地义军风起云涌,大秦王朝顿时土崩瓦解,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各地的起义军之中,唯有刘邦和项羽最为出类拔萃。在推翻了秦朝之后,刘邦、项羽争霸,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夺得了整个天下。

后来,刘邦建立了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

但是,当时的天下,经过了秦末农民战争和四年的楚汉战争,已经变成了一个凋敝不堪的烂摊子了。连年的战乱,使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姓死者过半,人民穷困无比,到处饥荒,民不聊生。

刘邦吸取秦朝亡国的教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为后来的“文景之治”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它的开创者是汉文帝和他的儿子汉景帝。

自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的兄弟渐渐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开始了他们祸国殃民的统治。

吕后一死,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等大臣将诸吕诛杀殆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前157年),共在位二十三年,死时年仅四十七岁。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弟弟,是大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使用“黄老之术”治国,并继续推行汉高祖刘邦的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

他和他的儿子汉景帝将刘邦传给他们的大汉王朝,治理得更加强大,为汉朝从国家初步安定进入到后来的“汉武盛世”进行了一次最完美的过渡。

汉文帝所施行的黄老之术指的是黄帝、老子“清静无为、任性自然”的那一套理论。早在战国之时,推行、信奉黄老之术的人,就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学派,即“黄老学派”,也就是后世的“道家学派”。他们推崇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自然无为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西汉时期的一些名臣如陈平、曹参之流,多是信奉黄老学派的人,他们在执掌相位之后,积极推行的便是黄老之道。黄老之术被西汉的皇帝、太后接受了之后,渐渐变成了他们治国的指导思想。

而黄老之术的要旨便是无为而治、朴素自然,这是老子所一贯主张的治国方法。自然、无为也是老子《道德经》之中所有理论陈述的最终旨归。

汉文帝是一个深谙黄老之术的皇帝,他对道的领悟也已经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他重视农业,鼓励农民生产,并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还在公元前178年和公元前168年分别两次减免租税,到了后来甚至将田租全部免掉。 这正是在实践老子的“希言自然”之道。

此外,他对周边国家采取怀柔的政策,从不轻启战端,因为他深知“兵者凶器、柔能克刚”的道理。

汉文帝平时的生活也朴素自然,丝毫没有奢侈无度的表现。他在位期间,皇宫之中没有增添一件衣服,一辆车骑,更屡次下诏文武百官要勤俭朴素,杜绝浪费,节省开支,还取消天下郡国每年例行的进贡。

汉文帝的“清静无为、躬修节俭”的治理方针,使得当时的汉朝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生产生活曰渐得到恢复,整个社会日趋稳定富裕。

汉景帝即位后,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父亲汉文帝的一系列治国的方针,并继续以黄老之术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清静恭俭,无为而治。

作为汉文帝的长子,汉景帝刘启是大汉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他于公元前157年至公元前141年,共在位16年,崩于公元前141年,死时年仅48岁,谥号“孝景皇帝”。

汉景帝和他的父亲汉文帝一样,在位期间笃信黄老之术,施行清静不扰民的政策,重农抑商,约法省禁,打击豪强不法之徒,努力发展生产,同时自身也做到了仁慈节俭,从不铺张浪费。

西汉王朝在他统治期间,呈现出了一片繁荣昌盛的局面。

经过汉文帝和汉景帝父子二人的努力,终于巩固了西汉的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的人口翻了一番,国家殷富,府库充实,西汉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富裕稳定的景象。据《汉书·食货志》记载: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文景二帝遵循着道家学派的无为之道来治理国家,充分体现了老子“无为”即是最大的“有为”的思想,是老子智慧在其身后的一次光芒夺目的辉煌绽放!而文景之治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道治。

P31-34

序言

道家经典思语录·序

中国的道家流派出于古代的隐者,这些隐者独立于当时的世界之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观察着社会和人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最后提出了总结性的概论。之后,经过历代贤圣不断总结,渐渐形成了后来的道家学说。他们把形而上学和社会哲学围绕着“道”这个概念集中起来,认为集中于个体之中的道,会转变成为人的自然德性,这就是“德”。因此,司马谈称他们为“道德家”,简称“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博学多才,曾经担任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包括《易经》、《尚书》在内的许多经典作品。之后,他根据自己对宇宙的思索和事物的观察,以一种高度抽象的语言,描述自然天道与人事变化,总结整理出了道家思想的概论。至此,道家思想始独立于百家思想之外,自成一家。

老子之后的庄子,在《道德经》所阐述的哲学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大大地拓展了道家思想的领域,使道家发出更加灿烂耀眼的光芒。这也使得庄子成为了和老子并驾齐驱的道家代表人物。

至西汉初年,道家思想大行其道。西汉王朝,上自帝后,下至大臣,都极力推崇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西汉统治者们利用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来治理国家,也使得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个盛世一“文景之治”。

其后,魏晋时期,经历了分分合合的天下,时代的风气已经大异从前,圣人所提倡的道德也濒临溃坏的边缘,然而正是这时,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的清谈之风大起,那淡泊玄远的道家哲学又开始影响人们的思想和人生。这一时期的道家,被人称为“新道家”,也叫“玄学”。新道家主要分为两派——主理派和主情派。向秀和郭象是主理派的代表人物,而阮籍、嵇康则是主情派的风云领袖。

对于中国的道家,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其实都来源于这个“道”,所以中国文化的中心要点就是一个“道”自。这个“道”字是广义的、宏观的,诸子百家乃至我们几千年的文化都在“道的这个范围。广义的“道”如此地广阔,容纳百川,乃至超越形式,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