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一种捉摸不定但又有规可循的思想轨迹,每一种新、奇、怪、特的心理现象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心理起伏,也正是在各种不同的心理驱使下才出现有生命力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拨开人性心理迷雾——你不可不知的114个心理学定律(白金珍藏版)》为读者拨开人性心理迷雾,揭示人性中所暗含的心理学秘密,讲解心理学定律的应用策略和方法,让读者洞察人心、剖析人性,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辩证客观地看待一切事物,以勇敢、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本书由冯丽莎编著。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很难处理的事情和问题,比如,关键时刻,不知道自己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以致进退两难;影响了别人的情绪又不知道该如何控制;等等。这就需要认真学习心理学,掌握左右自己和他人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引导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走,从而化解尴尬场面,解除危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拨开人性心理迷雾——你不可不知的114个心理学定律(白金珍藏版)》为读者揭开心理学定律的真实面目,讲解心理学定律的内涵和运用方法,揭示心理学定律的基本原理。同时,《拨开人性心理迷雾——你不可不知的114个心理学定律(白金珍藏版)》针对各种心理学定律特点,提出科学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以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辩证地、客观地、科学地看待人生,以勇敢、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天地。本书由冯丽莎编著。
成功的模仿能使模仿的人学到东西,得到进步;失败的模仿能使模仿的人成为笑料。
战国时代,越国有一个最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据说有沉鱼落雁之貌。她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要用手捂着胸口,皱紧眉头。她这种犯病的形态,在别人眼里显得更加妩媚可爱。
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捂着胸口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东村的丑姑娘。因为她住在东村,故称东施。东施长得面貌丑得很,她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捂着胸口,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东施姑娘就照样模仿起来。丑姑娘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捂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地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
东施效颦,其结果不但不美,反而更丑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不了解对方的长处而胡乱效仿、生搬硬套的行为。
东施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模仿。模仿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动机,是指有意无意地效仿或再现与他人类似的行为活动,简单讲,就是照着别人的样子去做。模仿先要观察,后是效仿。首先是“看”别人怎样做,其后是自己跟着“做”。模仿是一种复杂的学习过程,是人类传授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模仿能使个人学到一些新的行为,使潜在的行为显现,使已有的行为加强或改变。
在生活中,人们是通过各种渠道学习、领悟并获得知识的,其中观察别人并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模仿不是简单的再现。经过模仿,人们能形成一定的态度、信念、理想等个性特点。模仿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因为儿童的很多知识和行为都是以父母为楷模,经模仿而建立的。模仿分为无意模仿、有意模仿与合理模仿三种类型。无意模仿是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地模仿别人。见别人笑,自己也跟着笑;见别人起哄,自己也跟着起哄;听音乐时,见别人脚动,自己也跟着脚动……这些都属于无意模仿。在无意模仿中,模仿者没有考虑模仿的意义和理由,是不自觉地照着别人的言行去做。有意模仿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即虽然不了解模仿的意义,但还是有意识地去做。对风俗习惯的模仿就多属于这种类型。有意模仿是一种适应性行为,是模仿者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去适应社会环境,从而获得在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的本领。当看到别人有比自己更好的条件或东西,就会倾向于模仿别人。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想变得更好,那么比自己强的人,就变成了模仿的榜样。
现实生活中模仿别人很常见,比如看见别人留长发,自己也留长发;看见别人穿牛仔裤,自己也穿牛仔裤;看见别人家里怎样装修,自己也怎样装修,等等。但有的模仿因为模仿的差距太大,就显得很可笑,比如东施对西施的模仿就是如此。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曾塑造了一个文学形象——“茹尔丹先生”。这个茹尔丹先生是个模仿迷。他得知别人在家举办家庭音乐欣赏会,“那么我家也应该有”,于是赶忙请音乐教师到家里来;看到“上等人”的服饰穿戴,茹尔丹也处处向“上等人”看齐,却又模仿得很不得体。大白天,他要穿一件据说是“上等人”才有的睡衣;裁缝给他裁错了衣服,编瞎话哄他,他居然也信以为真。结果,尽管衣服上的“花朵都是头朝下”的,但他只要听说是模仿而致,就说“那么行啦”。
这个形象或许有点夸张,但他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正是因为它来源于现实生活,非常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茹尔丹模仿现象俯拾皆是。 有的人看到邻居为女儿买了架钢琴,自己也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听说表弟买了一辆新摩托车,自己也买了一辆新摩托车。他们觉得:自己凭什么要比别人差呢?别人有的自己也应该有。
就连小孩子都学会了攀比。有的孩子想买个游戏机,就会说:“妈妈,我想买个游戏机,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买了。”有的孩子看到同学穿名牌服装,就会跟妈妈说:“您看,我班×××浑身上下都是名牌!”这么一说,父母也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明显比别的孩子差,就忍痛给孩子买东西。
说到底,许多人今天的消费,不一定是出于物质上的必需,而是出于心理上的互相攀比。手机一定要那么高档的吗?其实许多手机功能很少用,买个新潮的、高档的手机,为的是不能让自己的手机比同事的手机差。手上戴着近万元的戒指,有什么实际用途呢,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价”。
看到别人结婚的排场,自己也不甘落后,根本不考虑量入为出,即使勒紧裤腰带,甚至为婚礼举债,也要办得风光无限。
有的女孩子,在择偶方面眼光过高,看到同事或同学的老公“身家”多少多少,自己觉得也不能差了。看到几十万的,觉得还有几百万的,要是幸运,找个几千万的才最理想!就这样等下去,结果一晃就错过了适婚年龄,成了“剩女”。
完全避免攀比也许办不到,但攀比也应该适度。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也许想象不到,当真过上了别人过的那种生活,也许会发现许多不如意之处。所以不要盲目地去模仿、攀比别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什么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幸福。P18-20
心理是指人类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而人类的内心活动往往变化多端,难以把握。的确,每个人的内心活动既广阔又微妙,有时不知为什么会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而有时明明知道一些事情应该怎么做,但做出来却又大相径庭;有时对别人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容易给人好感,而有时对别人先肯定后否定,先褒后贬,却让人反感;有时一种愿望无法得到满足,人们会提出其他愿望,而有时一种愿望得到满足,人们又会提出更多的愿望……
那是因为在每个人的内心里都隐藏着一个深不可测的“心理世界”。
所以,要想让人生的道路走得更顺畅,让事业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就要学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求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探索和掌握人的内心心理定律,运用各种心理博弈技巧,把心理学中的知识和定律变成改造自己和别人的武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学是一门可以让人变得更加聪明的学问。不但要善于学习心理学,更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以此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和困惑,达到提高自己、影响别人的目的,使每个人变得更加成熟练达,更加稳重睿智。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很难处理的事情和问题,比如,关键时刻,不知道自己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以致进退两难;影响了别人的情绪又不知道该如何控制;等等。这就需要认真学习心理学,掌握左右自己和他人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引导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走,从而化解尴尬场面,解除危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书为读者揭开心理学定律的真实面目,讲解心理学定律的内涵和运用方法,揭示心理学定律的基本原理。同时,针对各种心理学定律特点,提出科学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以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辩证地、客观地、科学地看待人生,以勇敢、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