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帝内经养生经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高金国//李博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走进《黄帝内经》,尽享古人的养生智慧!《黄帝内经》,最适合现代人的心性养生书!先“固本”,后“逐末”,先“养心”,再“养生”……作者精研《黄帝内经》十数载,终于发现《黄帝内经》的养生秘密!这本书,帮你读懂《黄帝内经》!让养生成为生活方式,养生即生活,生活即养生;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享受一种过程。

本书讲解了一些养生的知识。

内容推荐

先固本,后逐末;标本兼治,养练并举,和谐“人体小气候”,是本书的核心理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轻轻松松读懂《黄帝内经》,是本书的最大特点。

养生先养心,调养心性、内外相应,《黄帝内经》这座宝藏里,有锅“心性养生汤”;而这本书,不过是把它取出来,炖好,置于案前。

《黄帝内经》,有足够的理由和资本,让养生以浸润的方式,成为你的生活。生活着养生——就这么简单。

作者有深厚的中文和中医功底,苦心精研《黄帝内经》十数载,此次将研习心得奉献给读者。当你真正读懂《黄帝内经》,你会知道:身体,可以改变。

目录

第一章 告别“养生穷忙”

 第一节 养生变“穷忙” 几度暖又凉 2

 第二节 动静两相宜 “顺气”寿方长 4

 第三节 上医治未病 “忠臣”未必良 8

 第四节 养生先固本 岂可屡“拆墙” 11

第二章 固本养生论

 第一节 退化危机 古今如一 16

1.黄帝的困惑?伤自尊的博尔特 17

2.借古讽今 “卫生部长”养生诀 18

3.男八女七 “素问”显玄机 21

4.何为“成功人士”? 黄帝也玩“励志” 28

 第二节 新养生主义 和谐小天地 34

1.“小气候”之根: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35

2.“小气候”之基:精神肉体 天人合一 48

3.谁偷走了你的寿命:影响长寿的若干细节 63

 第三节 内部小气候:了解你自己 87

1.十二器官 都当什么“官” 89

2.心肺、肠胃 养生之基 97

3.五脏有好恶 精气不可“聚” 106

4.气血如何? 疼痛告诉你真相 111

 第四节 外部小气候:观察你自己 130

1.神秘生死线:破译死亡密码 131

2.黄帝被骂了个灰头土脸:养生要看“脸色” 142

3.“吓人”的汗水:透过津液看端倪 152

4.脉搏的秘密:忍辱负重“脉师傅” 159

 第五节 情绪小气候:平和你自己 164

1.黄帝炖了锅“心灵鸡汤”:平和者长寿 无争方日久 164

2.君臣俩客串了把周公 透过梦境说养生 179

3.精气不归位 所以难入睡 187

 第六节 外界大气候:呵护你自己 199

1.你也富有“四海”“气顺”健康自来 201

2.灯笼“笼”着灯 养生要防“风” 208

3.此山是我开 此树是我栽 邪气从此过 留下买路财 214

 第七节 内外相应 根据体质来养生 219

1.弱者能否“怯变勇” 黄帝做起“勇士梦” 222

2.是药三分毒 食疗属第一 228

3.吞吐吸纳 养生大法 231

4.认祖归宗 真气与天应 236

第三章 逐末养生法

 第一节 “人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大脑 245

 第二节 “人体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心脏 252

 第三节 “人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肺 259

 第四节 “人体有限责任公司”物资部部长——胃 265

 第五节 “人体有限责任公司”警卫处处长——肝 270

 第六节 “人体有限责任公司”组织部部长——胆 275

 第七节 “人体有限责任公司”纪委书记——脾 281

 第八节 “人体有限责任公司”物流部部长——大小肠 286

 第九节 “人体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处处长——肾 290

 第十节 “人体有限责任公司”区域事业部部长——膀胱 295

附录 人体十二时辰养生要诀

试读章节

第一节 “人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大脑

古代可不敢“一国二君”,“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敢让心脏、大脑并列为国家元首,是要杀头的。这大概也是古人对大脑地位含糊其辞的原因之一。

有人说,中国人的脸,天生古板,最缺笑容;我们是不是真的该改变一下了?

“干部档案”

器官名称:大脑。

职务:人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黄帝内经》评价:脑为髓之海。

补益大脑的食品:芝麻、核桃、荔枝(不可多吃,易上火)、龙眼(性热,亦不可多吃)、香蕉、猪髓、鱼、牛奶、绿茶、杏仁(甜杏仁,可以常吃,但每次要少吃)。

养脑方法:

①多进行记忆力锻炼,背诵古诗文、做填字游戏、猜谜语等;越老越练,不可懈怠,力争“人老脑不老,越练越年少”。

②洗过头或者头发被淋湿的时候,务必等到干透了再睡觉。

③洗澡或洗头之后,用吹风机吹吹头顶“百会穴”,或每天按摩该穴位几分钟。“百会穴”是人体比较好找的穴位之一,就在头顶正中;如果把两个耳朵尖顺着头顶画一条连线,眉毛中间和后脑勺画条连线,那么,这两条线的交点就是“百会穴”。

毫无疑问,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干部”。

有趣的是,这个“首脑级干部”,在《黄帝内经》里面,却没有个“名分”,“一把手”成了心脏——君主之官。

回忆一下《黄帝内经》给人体十二个重要器官的“干部任职决定书”:

心——君主之官,相当于皇帝;

肺——相傅之官,相当于丞相;

肝——将军之官,相当于海陆空三军总司令;

胆——中正之官,相当于人事部长;

膻中——臣使之官,相当于紫禁城大内总管、秘书处;

脾——谏议之官,相当于纪委书记;

胃——仓廪之官,相当于物资供应部部长、总后勤部部长;

大肠——传道之官,相当于交通部部长;

小肠——受盛之官,相当于各国贡品司司长;

肾——作将之官,相当于建设部部长;

三焦——决渎之官,相当于水利部部长;

膀胱——州都之官,相当于地方大员、州府首脑。

这份“干部任免决定书”,充分体现了老祖宗丰富的想象力。不过,好像缺了点什么——大脑。是啊,这么重要的人才居然给漏掉了。

《黄帝内经》成书的时代,人们并非不知道大脑的存在,但在整部书中,你找不到对大脑的详细描述,多数地方一笔带过:脑为髓之海。

当然,这怨不得古人,因为大脑确实太神秘了:直到现在,大脑依然存在很多未解之谜。

大脑首先是一个不容易直接感受到的器官,因为它掌控着人的意识,有了大脑,才有了“我”的存在:大脑一旦不存在了,关于“我”的意识也就不存在了。

这就好像你身边有很多人,你都可以看到、看清,但唯独没法看清你自己,一样的道理。

大脑的神秘性、复杂性,注定了古人无法对它有太多的了解。其他器官,即便同等重要的心脏,也比大脑更好考察一些:更何况,老祖宗们很早就发现了脉搏和心跳的关系,这让他们踏上了考察心脏的捷径。

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大脑的地位。至少和心脏同等重要:从人的自我意识的角度来看,大脑是人存在意识的先决条件,所以,把它看得比心脏略高一点,也无不妥。

黄帝和岐伯给十二器官的这个任命,是出于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习惯而定的。岐伯说过,养生和治国,一个道理:所以。在下达这份“任免决定”的时候,不自觉地就考虑到了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上。这很符合“因材施教”的道理,因为学生是黄帝,也算一国之君、政治家,更有贴近性。

对咱们来说,这样的“任免决定”就显得远了一些。把自己的器官都当成国家高级领导人,有点“过家家”的意思,也没什么贴近感。但如果不把这些器官看作“干部”、当成“小社会”,就难以理解《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理念。

所以,我们来个折中,做一个更符合当今潮流的“任命”,把人体假想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

任命如下:

大脑——人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心脏——人体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肺——人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胃——人体有限责任公司物资部部长,

肝——人体有限责任公司警卫处处长;

胆——人体有限责任公司人事部部长;

脾——人体有限责任公司纪委书记;

大小肠——人体有限责任公司物流部部长;

肾——人体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处处长;

膀胱——人体有限责任公司区域事业部部长;

三焦——人体有限责任公司水利部部长;

膻中——人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幸好现代公司职位多。好安排。古代可不敢“一国二君”,“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敢让心脏、大脑并列为国家元首,是要杀头的。这大概也是古人对大脑地位含糊其辞的原因之一。

从上面这个“干部任命书”,可以看到三个地位最显赫的器官:大脑、心脏、肺。

它们三个,一个主管意识,一个主管血,一个主管气,这三个“重要领导”,无论哪一个罢工,人都活不了。当然,人工条件下,脑死亡还可以维持心脏跳动,这种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抛开这些高科技的人为因素,这三个器官中的任何一个出问题。都将性命难保,“人体有限责任公司”会迅速破产、倒闭。

仅次于这三个“公司高管”的,就是胃。肠胃不好,上不能充养脑、心、肺,下不能供应其他脏器,人吃得再多、再好,营养却无法输送到位,都是白搭。所以,肠胃不好。问题往往很严重,因为营养供应链断了,釜底抽薪。保养好肠胃,是养生的基础之一。

另外,《黄帝内经》中,把小肠列为接收各国进贡物品的官职,意在说明小肠输送的都是精华物质:我们让它和大肠合并,统一归属公司物流部门。这样,官职总数还是十二个。

此外,三焦、膻中这两个器官,对现代人来说相对比较陌生,本书就不再单独列章阐述了。三焦其实是人体的“水系、流域”划分,好比地理上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膻中则类似于董事会秘书、紫禁城的大内总管,心脏有什么情绪,先通过它表现出来。

言归正传,从“头”开始说。贵为公司董事长的大脑,到底有什么神秘之处呢?

1848年9月13日,美国弗蒙特州一位名叫盖吉的铁路工人正在工作,不幸发生了:轰然一声巨响之后,一根铁棍利箭一般,穿过了他的头颅!

万幸的是,这根铁棍没有致命,他活了下来。不过。大脑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损伤。

康复之后,他的身体似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然而,奇怪的事情依然发生了;

事故之前,他工作勤奋、刻苦,做事严谨,很受工友称道:事故之后,这些优良品德一夜之间消失了,他变得脆弱,毫无恒心,没有毅力,经常胡言乱语,嗜酒。

除了身体还是他的。他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这种神秘现象,让科学家开始思考大脑的不同区域与行为的关系。

13年后,法国神经学家布罗卡发现大脑左颞(nie)叶损伤可导致语言障碍。人们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

看来,复杂而神秘的大脑。的确是个庞大的系统:这个“董事长”,拥有自己特殊而有效的“议事机构”,它不是一个个体,而是无数个单元在为它出谋划策,大家各有分工,互相协作。

大脑的神秘之处,当然不仅仅在于机构的复杂:更令人困惑的,是大脑所控制的人的意识,存在着一些无法用科学道理解释的事情。

国外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妇女,她的亲戚患上癌症,长了肿瘤。不幸的是:这位妇女想象力特别丰富,而且,那位亲戚长期和她住在一起。

  时间一长,“不幸”仿佛在传染: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腹部也长了肿瘤。

医生进行检查,没错,就是肿瘤,在腹部,按一下就能找到。

无奈,只好手术了,可怜的人。难道肿瘤也会传染吗?

妇女被送上了手术台,打上了麻药。手术之前,主刀的大夫习惯性地按了一下病人的腹部——奇怪,“肿瘤”怎么找不到了?

医生没有贸然手术,等待妇女清醒:清醒之后。肿瘤又出现了。

医生很困惑,为了对病人负责,决定再试一次。于是,妇女再次被推上手术台,施以麻醉。麻醉之后,同样的现象再次出现:肿瘤又“神秘消失”了。

这回,医生有数了。他们没有给妇女施以任何手术,只是在妇女的腹部包扎了一层绷带:妇女清醒后告诉她:手术很成功,肿瘤摘除了。

正像医生预料的那样,缠了几天绷带后再次检查,妇女的“肿瘤”消失了。

事实上,这个“肿瘤”根本就没存在过,只是因为妇女长期和肿瘤病人住在一起,加上她想象力太丰富,于是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也长了肿瘤,而且在身体上有所表现。医生把“肿瘤”从她的潜意识中拿掉,症状也就消失了。

这种大脑意识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其实很常见。国外还有两个例子一

之一:一个人正在做胸部透视,心不在焉的医生忽然发现自己的衣服被钩子钩了个洞,说了一句:“天哪,这么大个洞!”做胸透检查的人听罢,当场昏了过去。

之二:一个患有肺结核的病人和一个健康人在医院拍片的时候,因为医生疏忽,导致两个人的片子被调换。也就是说,患有肺结核的病人拿到了一个健康的报告单,健康者却拿到了一个肺结核的报告单。结果是,真正患有肺结核的病人没吃药就好了,那个健康者却住进了医院,病怏怏的,很久才好。

这种奇妙的东西,叫“心理暗示”。它既能“治病”,也能“致病”,关键就看你能不能调整好自己。

利用心理暗示治病,前面故事中“肺结核病人”和“假想肿瘤患者”都是典型的例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尤其在一些信仰非常执著的人士中间经常出现。

比如,一位信基督教的妇女濒临死亡,她是家里的半边天,没有她,孩子们将非常艰难。于是,妇女的丈夫求助于牧师。牧师和这位妇女谈了很多,核心的主题是:“上帝不允许你现在死亡。如果你死了,就是违背上帝的旨意。”结果,这个虔诚的教徒居然真的活了下来。

国内也有类似的例子。

一位女白领性格敏感,很容易不安。孩子成绩不好,她烦恼、担心:老公说几句话,她忧愁、埋怨:同事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她紧张、不安。

可以说,她每天都在坏心情的笼罩之下,生活是灰色的。

当她感到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的时候。公司让她出席一个重要会议。这个会议,她代表的是公司形象,必须表现出自己饱满的热情、激昂的情绪、充沛的精力和亲和的微笑。

对生活忧郁的她而言,这有点力不从心。无奈之下,她找朋友诉苦。

朋友跟她说了一个字:装!

对了,你心情不好,难道还不会装吗?跟演员一样,做个嘴角往上咧的动作,难道还做出不来吗?装高兴,装得精神饱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化化妆:对一个白领来说,有什么难度吗?

没什么难度!

她照办了:在家里哭,在会议上、在单位里“装笑”还不行吗?虽然她内心强调自己是“装高兴”,令人意外的是,那一天。她的心情真的很好,仿佛换了一个人!

这其实就是运用心理暗示法调整情绪。

前两年,一些城市曾经出现过“练笑族”——或许现在还有。别人早上到公园晨练,他们到公园“练笑”!

怎么个练法?太简单了,几个人聚在一块。说声:预备——起!几个人一块哈哈大笑!甭管是干笑、苦笑、傻笑还是奸笑,你只要做出“笑”这个动作来就成!

一开始需要个“笑引子”。多数是在干笑、勉强地笑,没过几分钟,大家互相感染,越笑越畅快、越笑越来劲,“假笑”变成了真笑,变成了发自内心的笑!

当时,我是从电视上看到这个节目的。也受到了感染,开始大笑!而电视上的人,仿佛磁场一般,逐渐传染,附近晨练的人被吸引过来,觉着好玩,不自觉地跟着大笑、畅笑!

真是个奇妙的场景。有人说,中国人的脸。天生古板,最缺笑容:我们是不是真的该改变一下了?

而长远的效果则是:这些人每天练笑,越练越健康:更关键的是,只要练过笑,当天的心情绝对好!

本来是“假笑”,变成了。心情真的好”,是不是很奇妙?

这种心理暗示,也许是大脑这个董事长赠送给人体的最宝贵的财富。

心情郁闷的时候,大喝三声:我很高兴!

疾病来临的时候,大喝三声:我很棒!

压力大的时候,大喝三声:我是超人!

试试看,有没有效果?

唯一遗憾的是,这些奇妙的现象,有时很难说清“为什么”。毕竟,我们对大脑的了解,并不比对宇宙了解得更多。

  或许,分享大脑赐予我们的财富,就已经足够了。

P245-251

序言

《黄帝内经》,一锅心性养生汤

大海上,一位女子正奋力搏击。她疲惫不堪,因为已经连续游了15个小时。她正在向世界纪录冲刺:如果游到对岸,她将成为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女子。

海水冰冷刺骨,前方大雾茫茫,看不清方向。又冷、又累,几度煎熬,她决定不再坚持。母亲和伙伴就在离她不远的船上,紧跟着她。她招手示意,表示放弃。母亲喊:“再坚持一下,快到了!”她望望前方,大雾遮住了一切,看不到边。最终,她还是爬到了船上。

在船上休息了一段时间,身体渐渐暖和了。太阳出来,云开雾散。

这时,她很惊异而且懊恼地发现:海岸,离她只有半英里远。

“如果看到海岸,我绝对能坚持下来的。”她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胜利,胜在坚持。

现代人最爱说的字是“忙”。忙忙碌碌中,我们丢掉了许多类似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的幸福,人忙了,钱多了,幸福丢了;我们捡起了很多功利化的“养生经”,巴不得喝口神水,就能长命百岁。养生,成了“忙碌”的工具,成了工作的跳板。

如果养生是个工具,那它就只能成为游泳者背后那条救援船,而非海岸。丢掉目标的结果,是我们的寿命在功利性思维的指导下,被蚕食鲸吞。

只有当养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被丢掉的那些寿命、那些美好,才会重新进入你的生活。

养生被功利化,似乎是时代的必然。《黄帝内经》这位哲人,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集养生文化之大成。它告诉我们,养生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过程;养生不是局部,而是生活的全部。只可惜,现代社会浓重的商业氛围,让很多人忘掉了这些:养生和锻炼,成了工作的跳板。

所以,我们必须而且无可选择——只有《黄帝内经》,能解开我们心中的结。

它倡导“强身以防病”,而非功利性的“消灭疾病”;它倡导“治未病”,而非抗生素。它的词典里用的是“解毒”(化解毒素),而非“消毒”(消灭毒素);它的理念是天人合一的“养生”,而非消毒杀菌的“卫生”。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医书,更是一锅“心性养生汤”。在功利和浮躁的商业大潮中,它是最好的心灵汤剂。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喘不过气的生活节奏,让我们丢掉了很多东西,损失了很多寿命。所有的东西都被工具化了,甚至亲情,甚至朋友,甚至养生。当养生被工具化、功利化,大雾会把海岸线永远遮住。

现在的问题,是把丢掉的东西拾起来,找回怡然自得的心性。这很重要。然后,行动起来,让养生成为生活,而不是让工作成为生活。

基于此,并拜哲人所赐,我把这本书定位为“心性养生书”。没错,《黄帝内经》也有很多技巧层面的养生术,但黄帝和岐伯从来没教你舍本逐末。把那些东西当成根本,只能叫误解。

我也是商业文化大潮下的行者。好在,功利化的压力越紧迫,我的反弹力越大。工作越是繁重,身体素质越好;因为工作的时间越多,我分配给养生、锻炼的时间就越多,活动量越大。由此保持的充沛精力,会有效化解工作压力,化烦劳于无形。

所以,工作一天,感觉疲倦的时候,专家会建议你“活动一下”——这反倒是最好的休息。如果回家后,你的习惯性动作是往床上一躺、沙发上一横,那我只能说:您这叫“功利性”休息。

武侠小说里经常出现一种功夫:对手出拳,力量越猛,“大侠”体内自我保护、反弹的力道就越大。真正的养生,就是要达到这种境界:压力来临、病邪入侵之时,立即反应、自我防护;而不是对手打完之后,再挥拳反击。

那些说自己“没时间”、“压力大”的人们,其实进入了一个误区,把养生和工作、生活,人为割裂:工作之后才养生,养生之后才生活。这个“时间差”,或许便是偷走我们寿命的最大“凶手”。

它让我们丢掉了不少的寿命,还有幸福。

编者

2010年3月

后记

养生最怕什么?迷信。

养生最需要什么?坚持。

本书付印之际,正是“绿豆养生热”火爆之时。这股热潮,让我不得不重复一个说过若干次的话题:别迷信。

绿豆不是神,不能包治百病。市场游资借助“绿豆养生论”大肆炒作,结果就是:俺那个偏远的农村老家,绿豆10元一斤;省城,13元一斤。

有亲戚向我抱怨,因为我说过,绿豆是近乎完美的养生佳品(李时珍甚至称其为“济世之良谷”)。我说:世界上只有绿豆吗?你买上五六种绿豆之外的豆类,天天熬粥,坚持吃,效果不比绿豆差!若讲清热败火,白菊花、梨、萝卜、木耳、苦瓜,又能差到哪里去?

没过几天,国家打击游资炒作农产品的消息不期而至;接着,一些人因大量服用未煮熟绿豆汤导致腹痛的新闻,见诸报端。

泡沫破灭。这是绿豆的错吗?

让人腹痛的不是绿豆,是迷信。养生想走捷径,人就容易迷信;迷信,就会放弃坚持。养生上的“坚持”,首先在于心性,始终保持心态平和;心态不好,迷信就乘虚而入。

绿豆重要,心性比绿豆更重要。

高金国

2010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老祖宗的著作里有很多修身养性的内容。这本书把《黄帝内经》中“心性养生”的内容挑了出来,值得关注。

——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孟昭业

美国有条戒酒的标语:愚昧就是重复相同的事,却希望得到不同的结果。人们总是觉得,酗酒、嗜烟的危害会发生在别人身上,却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期待这本书给人以警示。

——北京电视台制片人 张劲松

最打动我的,是书中“放下”的故事。没错,现在要做的,就是“放下”这本书,锻炼去,马上!

——羊城晚报编委、政文新闻中心主任 孙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