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的前卫女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阿文//罗伟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股新风,一身傲骨,一抹情思,一世传奇,将民国佳人的才情与风华真实地演绎出来。真实的历史,另类的解读,千万人一起全新领略民国佳人的别样年华。

有多少才女出在民国?有多少奇女出在民国?民国的前卫女子,她们才情万千,傲然自立;她们桀骜不驯,特立独行,在民国这段乱世岁月里,一代佳人以自己的矜贵、风华、美丽以及睿智,创造着绝世的辉煌,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阿文、罗伟编著的《民国的前卫女人》展示了民国女子自由进步的思想,展示了她们敢于走出去,远洋过海的大胆见识。她们敢作敢为的精神,至今还激励着我们现代的人去尊敬和崇拜。

内容推荐

阿文、罗伟编著的《民国的前卫女人》是哈尔滨出版社为广大历史爱好者,尤其是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打造的图书。《民国的前卫女人》是一本描写民国女人的书,主要锁定在三十年代。这些女人,领骚民国的文坛,政坛,娱乐界等各个方面,她们在人前,或许是骄傲的,可是,谁会知道,她们也有自己的辛酸呢?以真实的历史资料为主,写出了她们光彩流溢的一生中,另类的真实面目。揭秘这些女子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材料真实可信,面对的市场为受过中等教育的人群,由于作者用通俗的手法,写过去的事情,所以很适合人们在午后,或者休闲时间阅读。

目录

张茂渊:一生守候为真爱

 张爱玲的精神导师

 被错开的姻缘

 七十九岁做新娘

陈衡哲:中国白话小说第一人

 才子佳人兼于一身

 新文学革命的第一炮

 娶妻当娶陈衡哲

 与胡适的友谊

 陈衡哲的眼睛

 晚年陈衡哲

金雅妹:中国第一个女留学生

 中国女子大胆留洋

 中国第一个女西医

 女留学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唐群英:中国女权运动的领袖

 南岳脚下的女中奇才

 同盟会中的「唐大姐」

 她打了宋教仁一个耳光

吕碧城:中国第一女报人

 翰林后裔锋芒初露

 「飞将词坛冠众英」

 办女学培育现代女性

 与秋瑾志同道合

 独身之谜

 从总统秘书到皈依佛门

蓝妮:一部充满传奇的「长篇小说」

 「苗王公主」

 被迫「卖婚」

 一见钟情

 玫瑰别墅

 「蓝妮事件」

 叶落归根

唐瑛:民国的头号交际花

 华丽的身世

 摩登的女人

 斩断的情缘

 最后的结局

杨荫榆:被鲁迅骂出名的女大学校长

 抗争不幸婚姻

 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女师大风潮」

 怒斥日寇遭杀害

关露:谍海才女的传奇人生

 与张爱玲齐名的才女

 打入魔窟策反李士群

 打入日本杂志

 痛斩情缘

 两度蒙冤入狱

施剑翘:民国第一女刺客

 誓报父仇不顾身

 血溅佛堂杀军阀

 感动社会遇赦免

 侠女淡泊度晚年

庐隐:花样年华遭天妒

 差点扔进大海的旷世才女

 文坛升起一颗新星

 敢爱敢恨敢作为

盛爱颐:敢作敢为的传奇七小姐

 豪门出才女

 与宋子文的初恋情缘

 中国第一个妇女维权案

 打造远东第一乐府

附:盛佩玉——温婉娴静的独立新女性

试读章节

2009年8月,《家人》杂志评选出近六十年“十大感人爱情故事”,排在首位的是张茂渊的爱情故事。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张茂渊这个名字,但你一定听说过李鸿章,她便是李鸿章的外孙女;也许你不熟悉张茂渊这个人物,但你一定熟悉张爱玲,她便是张爱玲的姑妈。

那么,这位名人的至亲,到底演绎了怎样感人的爱情故事呢?出乎许多人的想象,她的爱情故事既不惊天动地,也不坎坷复杂,甚至也不浪漫精彩,相反,却很简单,很平淡——1925年,在前往英国留学的轮船上,25岁的张茂渊遇上了26岁的李开弟,彼此一见倾心。可当李开弟了解到张茂渊的外祖父是李鸿章时,无法接受,毅然斩断了情丝,和另一位女留学生结为连理。此后,张茂渊选择了默默地守候。这一守,就是50年。50多年后,李开弟的老伴去世,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那一年,张茂渊79岁……

事情平淡,故事简单,但如果我们细细回味,则不由得不感动、不欷欺感叹。为了一份真爱,一个集万贯家财和满腹才情于一身的张茂渊,从青春时期到迟暮之年,孑然一身50多年,79岁才成为新娘。半个世纪的守候,只为那曾经的一场爱。这份执著,这种毅力,有几个人能做得到?一个人,一段情,就是一生,有几个人这么奢侈?也许她的爱情不够浪漫,不够精彩,但她对爱的执著却足以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可以说,她是用50年的等待谱写了一段爱情的传奇。因此,《家人》杂志给出的感动理由是:“爱需要勇气,守候更需要毅力。”

张爱玲的精神导师

张茂渊虽然是名人之后,但有关她的生平资料却不多。我们对她的为数不多的了解,基本上都来自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才女张爱玲的回忆与描述。张爱玲长期与张茂渊住在一起,很受她的影响,有人甚至说,张茂渊是张爱玲的精神导师。然而,张爱玲虽然在许多文章里写过她的这位姑姑,但大都是随笔性质的文章,并没有全面系统地介绍过张茂渊,更谈不上有传记之类的东西。所以,有关张茂渊的生平资料很少,也很不完整,就连她的出生时间也不详。笔者查过多种资料,有说1898年的,有说1900年的,有说1901年的。这里我们倾向于1900年的说法。此外,张茂渊那感天动地的爱隋故事,张爱玲也没有专门的记叙,以至于现在流传着多种说法。

虽然如此,张爱玲还是以她那灵巧隽永的笔调,给我们勾勒出了20世纪初期一个才情女子的形象。在张爱玲看来,张茂渊是一个清高智慧的女子,性格稍显冷淡,但足够真实,没有尘世问的装腔作势。张爱玲在她的名作《对照记》中,刊有张茂渊的一张照片,张爱玲在这张照片后不无钦佩地评点说:“我姑姑,一九四〇末叶。我一九五二年离开大陆的时候她也还是这样。在我记忆中也永远是这样。”从一张张爱玲和张茂渊的合影上看,张茂渊身材高挑,长相姣美。

张茂渊的外祖父是清朝重臣李鸿章,她的父亲叫张佩纶,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她的母亲叫李菊耦,是李鸿章的大女儿。

据说,张茂渊父母的结合,也是很有传奇色彩的。

张佩纶生于1848年,死于1903年,系清末大臣,河北丰润人。1875年,他以编修大考擢升侍讲,后人李鸿章幕,1882年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针对法国侵略越南和觊觎中国边疆事,他上奏章十数篇,主张抗法。中法战争爆发后,张佩纶属主战派,为此受命以三品卿衔会办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1884年7月15日,法国军舰侵入马尾港,8月23日,发起进攻,导致福建水师覆灭,马尾船厂被毁。张佩纶因此与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一起被褫职遣戍。1888年获释返京,复入李鸿章幕。

张佩纶在政见上与李鸿章有着很大的分歧,但有意思的是,李鸿章却很看重张佩纶的才华,把他收入幕下还不算,竟然要将自己的大女儿李菊耦下嫁给他。此时的李菊耦年仅23岁,带着丰厚的嫁妆,带着娘家煊赫的声势和盘根错节的巨大影响力,嫁给了清贫寒素、曾经是囚犯的张佩纶。而这一年张佩纶已43岁。

这显然是一桩不般配的婚姻。为此,李鸿章的夫人向她当朝一品的丈夫大吵大闹,不想把女儿嫁给一个囚犯。然而她无法令丈夫回心转意。有人推测,深通人情世故的李鸿章之所以没把宝贝女儿嫁入门当户对的豪门,除了对张佩纶的赞赏之外,还有他的精明之处。在他看来,女儿的幸福保障不是现在丈夫家的官职、地位和钱财,而是她未来丈夫的人品、才学和抱负,而这一点,正是那些豪门纨绔所不具备的。从这一点看,不论李鸿章在国家事务上多么不可原谅,但作为一位父亲,他是令人尊敬的。

张佩纶与李菊耦结婚后,曾一度得到李鸿章的重用,辅佐其政治改革。1900年,义和团起义时,经李鸿章推荐,张佩纶从他和李菊耦婚后定居的天津复出北京,任翰林院编修。但是后来,当他在协助李鸿章与八国联军各代表谈判时,在对俄态度上与岳父意见不合。但那时李鸿章已是岳父,张佩纶不便顶撞,于是只好称病不出,离开北京,携少夫人在南京盖了大花园偕隐,过起了诗酒风流、悠然林下的生活。不问政事是无奈的选择,张佩纶的晚年是不得志的,生活费也是靠妻子的嫁奁。

虽然这是一段在许多人看来很不般配的婚姻,但知书识礼而又美丽善良的李菊耦却并没有嫌弃贫穷且不得志的丈夫,婚后两个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可惜的是好景不长,1903年,张佩纶病逝,享年55岁,而当时李菊耦才35岁。张佩纶留下一男一女,儿子就是张爱玲的父亲,7岁;女儿即是张茂渊,此年一说是5岁,一说是3岁。

李菊耦在丈夫去世以后,严守诗书世家的传统,精心培养着这一双儿女。这个年轻寡居的世家小姐立志要把早亡的、有才的、未及施展平生抱负的丈夫的遗志及早传给子女,以延续她那家族的辉煌。因此,这位青年守寡的贵妇很孤僻,不大与人来往,谨慎而又精致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P2-4

序言

纵观中国的历史,魏晋的男人和民国的女子,是最具特色的两个群体。魏晋的男人讲究的是风度,饮酒吟诗,风流倜傥;而民国的女子,追求的是前卫,是时尚,是思想的解放与人格的独立。因此,在魏晋男人的身上,我们闻到的是酒味,而在民国女子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一股清爽的新风。

在中国的历史上,民国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但是,民国的女子却在这短短的38年里,用裹着的、半裹着的或者未裹着的双脚,走出了深宫宅院,走出了琼楼闺阁,走出了男人的阴影,站到了时代的前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地演绎自己的爱恨情仇。无论是政坛、文坛,还是影视界、科技界,民国女子都能在里面慷慨陈词,都能在里面叱咤风云。

中国长时期的封建制度与观念,像许多的绳索,缠绕着中国的女子,禁锢着中国的女子,压制着中国的女子,让她们没有话语权,没有独立的人格。说话都不能高声,想笑还不能露齿。然而,曾经作为社会附属品的民国女子,是如何来颠覆这个传统世界的呢?当然,这得益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得益于五四运动带来了科学民主。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民国女子中的这样一些人,她们大胆,她们前卫,她们特立独行,她们敢想敢干、敢爱敢恨。这就是我们这本书要介绍的民国的前卫女人。就在许多女性还在用长长的裹脚布缠裹着双脚的时候,她们却迈开双腿,漂洋过海,到西方接受科学文明和民主的熏陶;当许多女性还在阁楼上做着女红的时候,当许多女性还在背负着三从四德的时候,她们却活跃在社交场所,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她们有自我主张,有独特品位。在古典气质还未褪去的民国,她们大胆地演绎着现代的风情。在民国这段乱世岁月里,她们以自己的矜贵、风华、美丽以及睿智,创造着历史的辉煌,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民国的前卫女子,她们才情万千、傲然自立;她们桀骜不驯、特立独行。但是,她们并不只是简单地走出闺阁,不只是单纯地追求时尚,她们的前卫,更多的是追求思想解放的自由生活,更多的是维护女权、倡导女子解放。因此,她们的前卫,是促进中国的女性向独立、自由、高雅的方向发展。从这本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民国的前卫女人,改写了中国的许多历史,中国的第一个女报人,中国的第一个女校长,中国的第一个女留学生,中国的第一个女教授,中国白话小说的第一人,中国的第一个女企业家……这些破天荒的头衔,无一不是落在民国女子的头上。有多少才女出在民国,有多少奇女出在民国,仅以“五四”时期北京女高师而言,就出了苏雪林、冯沅君、黄庐隐、毛彦文、石评梅、陆晶清及许广平等卓有建树的学者、作家、教授。可以这样说,民国的女子,在中国的历史上创造了最耀眼的辉煌。

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我们特地回顾当时民国女人丰富、绚丽而前卫的生活,也许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很多的情趣。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以下各位老师做了大量的协助编写和查证工作,他们是:罗剑飞、陈吉光、毕鹏红、毛世哲、许芳、周婷、杨莉芳、雷丽、汪华生、邱莹、张娜、宗先和、郭新伟等,不能在封面上为其一一署名,在此深表感谢。由于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真诚地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我们修正和完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