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人编著的《大国推手(历史就是这样被改变)》以历史为蓝本、以人物为主线,选取历史中政绩斐然、声名远播的12名文臣武将,并以传记体的写作手法,历史与经管相融合的新视角,以史亮招,见事拆招,用诙谐幽默的笔法分别叙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教你为官做人之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国推手(历史就是这样被改变)/杂烩历史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上官人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上官人编著的《大国推手(历史就是这样被改变)》以历史为蓝本、以人物为主线,选取历史中政绩斐然、声名远播的12名文臣武将,并以传记体的写作手法,历史与经管相融合的新视角,以史亮招,见事拆招,用诙谐幽默的笔法分别叙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教你为官做人之道。 内容推荐 上官人编著的《大国推手(历史就是这样被改变)》以文武权臣与帝王及同僚等微妙的生存关系为纲,描述了中国历史上十二位权臣的为官心得,再现了文武权臣在历史上的真实事例。这些权臣的谋略智慧和人生得失,能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场人士的日常工作带来很多实用性的参考和启示。如何成为真正的“实力派”、什么是权臣智慧?让老板成就你的核心秘诀是什么?如何共赢?……这些道理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了答案,并将在本书《大国推手(历史就是这样被改变)》中为您一一揭晓。 目录 壹 钓国高手姜子牙 姜子牙的仕途走到这个份上,生死就不是很重要了。他从一个卖酒杀猪的摇身成为一国之主,从穷得做上门女婿到万人之上的诸侯,对于现在的人们,这根本就是一个神话。他的收场是中国古代名臣最风光的一个,而他的子孙因为这块地皮,却倒腾了不少祸殃。 1.只要有书读,做上门女婿也行 2.钓鱼是假,入侯门是真 3.做官求稳,跟对人很重要 4.登坛挂帅是宣誓就职的一种方式 5.功成身退,分封得东夷 贰 极品算盘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面有关诸葛亮的事迹,很多都是瞎编的,作为畅销书作家的罗贯中,自然要在稿子里增加人物的离奇性,以此来钓起读者的口味。其实诸葛亮的一生,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难。出身难,出山难,出名难,出征难,因为这四难,诸葛亮注定是千年难遇的劳命人,他的人生注定一出生猛的悲剧。 1.在隆中不是真隐,那是造舆论 2.三顾诸葛,耍大牌是真的吗? 3.君臣异梦,孤枕汉室诸葛亮独自落寞 4.曹操一走,君臣就生分了 5.烂摊子里的活法,边打边治 6.托孤之后,打出匡扶汉室的政治牌 7.蜀国算盘,一代纯臣就这样活活累死了 叁 官场毒士贾诩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到了公元217年,贾诩已是当朝重臣,位居人极。可是官做得越大,贾诩越是低调。他除了上朝商议国事之外,很少出门,基本上是闭门谢客。自己躲在家里读读经史子集,练练书法什么的。朝中大臣们的各种名目派对,他从来不参加,甚至连自己的生日也不准亲朋前来道贺。 1.乱世功成,他独稳 2.一身两用,控主是关键 3.曹、张之争,贾诩奉若神算子 4.吃张绣的饭,办曹操的差 5.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乱说话 6.官做大了,人就要学会低调 7.平生安乐,官场绝顶聪明人 肆 帝国黑手秦桧 秦桧的“南人南归、北人北归”,其实际上就是一个卖国理论。其时南宋的抗金将领大多是西北和河北地区的人,他们是南宋军政的擎天柱,是南宋北定中原的核心力量。可是这些将领是北方人,按照这个卖国理论,他们就要回到北方遭受金人的统治。而秦桧的真实意图就是把北方拱手让给金国。倘若秦桧的阴谋得逞,南宋的核心军事力量就会土崩瓦解,那样的话,南宋就名存实亡了。 1.此生后世,骂名滚滚来 2.他本栋梁,有些事情是被逼的 3.一着不慎,这一生就转向了 4.踩着主战派的尸体,大胆地向前走 5.权力再大,也要懂得看主子的脸色 6.有主子撑腰,我就是卑鄙者的圣人 伍 阳谋良臣刘伯温 在教书的空闲之余,刘伯温与好友月忽难等人交往甚密。他一面隐居,一面关注天下大势。这一点刘伯温与姜子牙、诸葛亮有些相像,先蓄势后出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辞官回家,到隐居乡间这段时期,刘伯温已经开始思考自己将来应该做什么。他的政治理想不再是为了维持元朝的苟延残喘,而是为了天下苍生,刘伯温要以自己的才能改变中原的政治格局。要想开创一个新的朝代,他需要一位贤能的君主。 1.在黑暗的元朝,小官寸步难行 2.乱世之下,苦寻明主 3.这一生就是赌局,险中求胜 4.前线督战,用实力说话 5.共患难容易,同富贵难 6.权重难当,天下因他而孤独 7.活诸葛临走时,还拉个垫背的 陆 最牛贪官和珅 嘉庆初年,乾隆成了太上皇,政务上的影响力还是比嘉庆大。此时和珅的权力已经达到了人臣的最高峰,自然有些目空一切。因为有乾隆做后台,也没在意小皇帝嘉庆对他有什么成见,觉得乾隆身体蛮好,就没有着手考虑身后事。该贪的还是要贪,能拿的不拿白不拿。小皇帝嘉庆上台对和珅没有什么影响,和珅照样活得有滋有味。 1.老爸居二品,小子做官也要忍字当头 2.主子有了好感,胜过考取功名 3.摸透主子心思,顺他意你就过得好 4.一瞧成山的赃物,他就顶不住了 5.万岁爷搞活动,不贪哪能行 6.假戏做真,皇上的老母胜过亲妈 7.一不小心成了大清的守财奴 柒 白头战圣伍子胥 伍子胥办事公正严明,眼里容不得丁点儿沙子,朝中只要出了点小事,伍子胥都会当成大事来抓。这样时间长了,同僚们自然很反感。当伍子胥与夫差的关系越来越僵,伯嚭觉得应该抓住机会除掉伍子胥,之前夫差和伍子胥只是在国事上有争执,现在居然干涉领导的床上生活了,这对于掉进欢乐谷的夫差,简直就是无法容忍的事情。 1.一生只为仇恨而活 2.开鞭尸先河,公报私仇 3.做官要留有余地,不能倒行逆施 4.君臣有别,不能拂逆领导的面子 5.与主子说话、办事,沟通很重要 6.只手难擎将倾厦 捌 胯下神帅韩信 夏侯婴把韩信当个宝,可是刘邦看不上,觉得韩信除了模样规整外,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就随便给他安排一个仓管的位置。萧何与韩信都是后勤部的同志,因为工作关系上的接触,萧何发现他确实能帮助刘邦平定天下。于是萧何也向刘邦举荐韩信,可是刘邦还是没有把他放在心上。韩信得知后,不由得仰天叹息。 1.蹭饭无罪,知悔改就好 2.陈仓显奇谋,震惊领导 3.刘邦偷符调兵,君臣失信 4.求封王,与刘邦结下梁子 5.惨遭吕后黑手,刘邦悔过 玖 忠义刀王关羽 关羽这一仗打得曹操透身是挖凉的,要是襄阳一失守,那么汉献帝居住的许昌就危险了。为了避开关羽的锋芒,曹操甚至考虑到迁都。幸亏老谋子司马懿极力劝阻,说关羽确实厉害,对我们产生威胁,孙吴何尝不也一样,我们不如来个连吴抗刘,让孙权在背后袭击关羽的后方,我们派重兵去救襄阳。这样关羽腹背受敌,肯定会惨败。 1.适合行走江湖,不适合当大将 2.跟了刘备,这一跟就是一辈子 3.分封,关老爷子心高气傲 4.大意失荆州,把命也丢了 5.他的离去,带来很多遗憾 拾 民族憨将岳飞 民族憨将岳飞不是傻子,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他的做人、治军甚至文学都是相当出色。上天对任何人都是那么刻薄,所以它才显得公正。上天赐予岳飞行军打仗的天赋才能,却收走了岳飞的一双锐眼,让他成为南宋的政治盲人。他有一双用来辨大义的眼睛,却没有一双用来熟谙官场的眼睛。这就是岳飞遭遇身死的真正原因,从开始到最后,他一直都没有去揣摩宋帝的心思。这是他的高尚之处,同时也是致命之处。 1.愚忠的修筑工 2.镇压起义军的刽子手 3.北伐震主,宋帝原来不喜欢 4.领导不主张的,做属下的不要硬碰 5.十二道诏书要了憨将的命 6.打仗只能博取功名,摸准圣意才能避祸 拾壹 大明不倒翁汤和 汤和二话没说,立马行跪礼,磕头谢恩。然后双手接过朱元璋手上的这张免死券,在抬头的一刹那,汤和看了朱元璋一眼,朱元璋知道汤和这一磕头谢恩,就磕断了彼此之间一辈子的情义。汤和在这一刹那已经决定不再跟随朱元璋,从此不理大明国事。而朱元璋也心知肚明,自己确实错怪了汤和。令人无奈的是汤和依然是那个发小,可是朱重八早已不是那时的放牛娃了。当权力足够大的时候,它对于情义是刻薄的,有时甚至是歹毒。 1.朱元璋的发小 2.只求差事,不求封赏 3.做臣子的,不能非议领导 4.领导给小鞋穿,那也得谢恩 5.交权,沉默是金,就这样安然终老 拾贰 悲催元勋蓝玉 因为蓝玉这一句话,就引起满朝文武的恐慌。这个案子总计连坐了一万五千人,而后蓝玉一案牵连的时间很长,一年后颍国公傅友德乞求告归田园,朱元璋对此恼怒,赐死。定远侯王弼闻知,发了一句感慨,说朱元璋喜怒不测,而后被锦衣卫报告给朱元璋,结果王弼也被赐死。诸如此类的冤死鬼很多。此案先后牵连人数有三万之众,蓝玉的这句话成为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经典句子。一字万人亡,一句满朝荒。蓝玉这一句话惹起的祸端,害人害己更害国。 1.强手如林,揪住机会才能得到领导赏识 2.只要有功勋,受封是早晚的事 3.三建奇功,晋升为国公 4.树大招风,做官要固守本分 5.一句话惹起祸端,害己更害人 试读章节 1.只要有书读,做上门女婿也行 话说姜太公这个词,就是周文王给姜子牙的尊号,跟现在的网名一样,网名求搞怪,尊号求高贵。姜太公,字子牙,小名已无从查起。姜子牙同志生于商末周初年代,对于英雄来说,这真是生逢其时。 姜太公这个尊号是货真价实的,在《隋书·经籍志》里提到这段历史,并非后人杜撰。在那血腥的奴隶社会,不是功勋卓著的人,不配享有这种荣耀的尊号。如此看来,姜子牙同志在当时,也是相当有名望的,像这样的官场牛人,祖上应该大有渊源。 说起姜子牙的祖先,还得从虞夏说起,一直要追溯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顾的典故。大禹是靠治水发家的,而此时的姜氏祖先也是水利专家,传说是炎帝的后裔,掌管四岳,如此根苗正红,而且重权在握,这样的身份在当时知名度应该很高。由于黄河经常改道,洪水连年泛滥,忙得大禹焦头烂额,于是慕名求这个炎帝后裔出手相助。这专业人士一出马,华夏的水患很快就治住了。大禹是个仗义的人,爽快地把一个叫吕的地方分封给了姜氏祖先,允诺其子孙后代都可以用吕这个地名作为姓氏,以显尊贵。后来出世的姜子牙又名吕尚,姜是他的族姓。 照这样子推算,姜子牙同志应该是个官二代或富二代什么的。可是历史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比六月的天还反复无常。到了姜子牙从娘肚子里爬出来的时候,夏朝早就灭亡了,就连商朝也摇摇欲坠。这个家族现在与朝廷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只剩下姜尚一家保持正宗门第,其他没骨气的族人为了活命,各自叛祖离宗了。不值钱的旧物,没人稀罕。姜子牙同志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身段,操刀当街卖起猪肉。再说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平头百姓是很难吃上肉的,地方显要又经常赊账,姜子牙上门讨账,对方不给钱还给他一顿毒打,姜子牙同志憋屈之下,只得担酒沿街叫卖,搞几个铜板维持生计。 秀才议论读书,屠夫议论杀猪,姜子牙而今只是一个卖酒的,议论啥呀?人活着总得有个念想,这卖酒的行当只是眼下的营生之计,要想振兴门楣,那还得读书识字,要精通天文地理才行。想到这里,姜子牙白天沿街叫卖讨生活,晚上挑灯读书。他全然不在乎左邻右舍的嘲讽,一直坚持读书,不是为了博取功名,而是在琢磨如何平定天下。 不出几年,姜子牙可以说是满腹经纶,可是在当时的商朝,这身本事不管用。那时国家很乱,民不聊生,朝野都很信奉神明,祈求上天给众生消灾免难。于是巫术就流行起来了,平民百姓的芝麻小事都要咨询神灵,至于国事就更加不用提了。朝廷如此当国,姜子牙的韬略文才不如巫婆的一炷焚香。 此时让姜子牙悲催的不仅是个人仕途问题,更揪心的是婚姻问题。眼下时势不济,就退一步,修身齐家吧!姜子牙可是中国最早的兵圣,他的谋略兵法,许多后起之秀也无法与之媲美。可是在齐家这个问题上,他就没有这样显摆了。姜子牙在中国怕老婆历史名人排行榜上,那是资历最早的。 姜子牙当时的经济状况就像刚解放的新中国,只能用一穷二白来表达。要想买昂贵的典籍来研习,对于当时的姜子牙来说只能是痴人说梦。商周时期,典籍是个宝,不像现在一上书店就能找着,使几个小钱就能买来读。眼看到了成家的年龄,自己手头又没钱,姜子牙横想竖想,一咬牙就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 姜子牙当时就跟童养媳差不多,而且在女方族谱上,族长在他名字上头还要标记一个红点,表示从他以后的子嗣不属于纯宗族品种。这对于当时的男性同胞是一种严重的精神打击。姜子牙给人家做上门女婿,说白了就是给别人当家奴。老婆成了姜子牙的主子,要好生服侍。据不少史书记载,姜子牙当时寄人篱下,经常遭遇老婆的呵斥打骂,但为了有钱可以继续研习韬略,姜子牙只能忍气吞声。即使后来当上齐国的开山功臣,他也一直保持着惧内的风格。 2.钓鱼是假,入侯门是真 自打盘庚迁都之后,商朝平稳驾崩了十几个大王,最后一个得瑟的就是暴君纣王。纣王这厮挺有才的,特别显示在军事方面。他当政时一举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权力爪子伸到了长江和淮河流域。 作为一国之暴君,纣王一生主要做了三件缺德事。首先就是大兴土木,他搞了一堆子豪华宫殿完全是为了取乐,其中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就是朝歌的鹿台。其次,他还搞了一个大型餐饮项目,就是传说中的酒池肉林,把征收上来的粮食酿成美酒,然后倒在一个大池子里,把一块块腊肉都挂在树上,纣王与妲己天天徜徉于酒池肉林饮酒作乐。最后就是一个人肉烧烤的娱乐项目,当时科技不发达,没有影视娱乐,黑夜又那么漫长,纣王自然觉得百无聊赖。于是他突发奇想,差人铸造了一根大铜柱,命令侍卫用大火把铜柱烧红,然后强迫俘虏或奴隶赤脚走在上面,以观赏受刑者临死的惨状为乐。这个末代皇帝,真正荒淫暴戾至极!纣王就这样与妲己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全然不顾臣民的死活。所谓官逼民反,周文王姬昌就是在这个时候闪亮登场! 姜子牙也对纣王恨得咬牙切齿,可是他不会草率地求见周文王,因为这样会掉了自己的身价。地位卑微的人,你没有傲骨,别人就会瞧不起你。要想出人头地,引起别人的关注,除了有本事,另外就要骨子里有一点点傲慢,这样才能显得与众不同。姜子牙深知这个道理。可是单有傲骨还是不行,你得让姬昌知道自己的本事了得才行,既然不主动登门到姬昌府上讲经,那也得想个法子,让他前来求经。 姜子牙天天躲在山里头,疏舟过口,哪来过往的行人?除了几个砍柴的,就只剩下虫鱼鸟兽。况且姜子牙现在一没名气,二没钱财,三没人帮助。像这样的三无男人,连鬼都懒得理你。姬昌可是有身份的人,再怎么求贤若渴,也不会贸然屈身跑到这荒山野岭来。姜子牙想来想去,这样一直耗着也不是个事,老婆送上山的面粉只够吃半个月,姜子牙得赶紧想个办法引诱姬昌上钩。如果这次活动失败了,想再次出来搞这样的活动,他老婆绝对不会答应的。P1-3 序言 中国人向来死要面子,即使做了理亏的事,也要往自己脸上贴金。战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曼子使楚。当时的齐国如日中天,楚国则比较弱小。齐国大夫曼子出使楚国,却遭到楚王三次侮辱。楚王想向来使显显筵国的威风,但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俗语云:生死事小,面子事大。中国人爱面子那是举世闻名的。可是要成功,有时适当的妥协也是一种有力的反击。面子有时候重如千斤,有时候又薄如蝉翼,但是在中国社会里,面子与我们生活中的人和事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睿智者都知道,万不可逞一时之气,捅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这张薄纸。 事实上很多成功人士,大多都是厚脸皮。他们克服“人要脸树要皮”的心理,练就一张“厚脸皮”,厚得足以承受任何打击和困难,在别人忙于遮羞掩脸的时候,他们却成就了一生的辉煌。 据说钓国高手姜子牙未出道时,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凤凰男”。这个“三无”男青年无名、无钱、无背景,只好厚着脸皮给人家做上门女婿,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虽然像个家奴,经常受到老鎏的羞辱,但是毕竟有书读。羞子牙一门心思想着治国平天下,满腹经纶的他纵观天下大势,觉得自己可以出山了,于是从“凤凰男”摇身一变成为神秘莫测的高人。为了推销自己,他没有向诸侯登门求包养,而是厚着脸皮在民间搞起“行为艺水”,就是众所周知的“姜太公钓鱼”。姜子牙就这样不花一分钱的广告费,靠老百姓的口碑营销,把自己的“钓鱼门事件”传到了姬昌的耳朵里。他能够厚着脸皮忍受围观群众的非议,就是为了死磕政治名分。打出“钓鱼哥”的形象品牌后,姜子牙最终赢得了周王的重用,实现了拜相封王的夙愿。 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厚脸皮”,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他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一副谦谦君子的做派,忽悠了人民群众一千多年,生前身后赢得无数赞誉和美名。相对于卑鄙的圣人曹操,诸葛亮更懂得搞自己的“形象工程”,脸皮也够厚,他要是活在当下,一定是个高级营销推手。他一开始就给自己造舆论,塑造了仙风道骨的形象,让人找不到一丁点儿破绽,使得天下百姓都对他仰慕万分。民间纷纷盛传“得卧龙者得天下”,这叉寸于当时嗷嗷待哺的“政冶婴儿”刘备来说,简直是一根活命稻草,于是他屁颠屁颠地把孔明请到帐中,拜他做了军师。可是历史真相是,诸葛亮先前没有主导过重要的军事活动,火烧赤壁后刘备集团举办的五次大型军事活动:南征荆州四郡、取蜀、抗孙吴、征汉中、襄樊之战中,诸葛亮都一直没有出现在正面战场,多是做些类似于后勤部长的工作。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做的却是称王称霸的美梦;诸葛亮不能规劝刘备人主中原,也不可能自寻出处,君臣同庥异梦。正在迷茫之日寸,历史给了诸葛亮实现政治信仰的机会。刘备永安托孤,蜀汉政权居然落在了诸葛亮的手上。面对先主的嘱托和幼主的丧气话,诸葛亮即使心力交瘁,也只能厚着脸皮,为刘备政权鞠躬尽瘁。他打着匡扶汉室的名号北伐,最终病死挂憾而去,不过倒也落得个力国尽忠的好声誉。 事实上,这种“厚脸皮”的能人,历史上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他们的“厚脸皮哲学”,给当下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实用性的参考和启示。俗话说面子不能当饭吃,“厚脸皮哲学”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能屈能伸的大将之道。在中国社会人人爱面子这种根深蒂固自勺氛围下,如果我们能适时地抹上一层“厚脸皮”,反而会活得更潇洒自如、淋漓尽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