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情报工作外,戴笠的另一个长项就是搞暗杀
1933年初,蒋介石亲自向戴笠布置的谋杀吉鸿昌和张敬尧的行动。暗杀张敬尧的命令是在河南军阀开始与日本人勾结后下达的,而戴笠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特务处华北站站长郑介民执行。
郑介民又把这项行动交给了行动员白世维负责,后者是黄埔军校七期班毕业生。在特务处的仰慕者们的心目中,白世维(旗人后裔)是个传统豪杰的典范。因为他具备燕赵之士的气质,慷慨豪爽,胆大心细,沉着勇敢。
1933年5月的一个早晨8点,白世维和他的同学王天木和陈恭澍在北平北场大街甲18号的一个秘密据点与郑介民碰头,郑介民对白说:此去必须达成任务!最低限度也要做到同归于尽,千万不能落到日本人手里,增加政府的困难,给日本军阀以侵略的借口。此去生还的机会不多,若不幸牺牲,你对家庭有什么交待?
白回答说:“家有父母,两个哥哥,老婆和一个不满周岁的女儿宗蕙。我家尚有薄产,生活不成问题,若不幸牺牲,希望政府对我的父母妻女略加照顾,就死而瞑目了。”
张敬尧在北平六国饭店租下了几个房间。当天,白世维带着“尊严和行刺的决心”,找到了这个军阀的据点。他冲进去将张敬尧击倒。军阀女伴的尖叫声引来了饭店侍从和经理,白世维咄咄逼人的举动吓得他们居然让刺客在眼皮底下逃走了。
顺利逃走并在抗日中幸存的白世维,1949年后成了台南市警察局局长,后来当选为台南市参议院参议。
戴笠的另一个暗杀目标是吉鸿昌。《塘沽停战协定》签署后,冯玉祥在1933年5月组成了20万人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担任副司令,由此与蒋介石发生冲突。蒋介石迫使冯玉祥辞去总司令的职位后,包括吉鸿昌在内的副总司令们被诱惑投降。但当逮捕他们的命令下达时,国民党负责这~行动的将军不肯下手,反而给吉鸿昌提供前往天津的交通工具,吉在天津租界区安身。为了躲避蒋介石的特工,他在法租界的国民饭店租了38号房间。
戴笠安排特务处华北区行动组组长陈恭澍负责谋杀吉鸿昌。1933年11月9日,陈与另一个行动组特工吕一民到国民饭店刺杀吉鸿昌。谋杀失败了。吉仅被一颗流弹击中肩头,而另一叫作王化南的人却被错杀了。此事件导致了法租界的警察逮捕吉鸿昌,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吉被引渡给中方并遣送到北平宪兵部。在何应钦作为“北平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调查了此案后,吉鸿昌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但他拒绝投降,于1933年11月24日英勇就义。
杀害吉鸿昌被认为是军统早期戴笠在华北地区的重大成功之一。他在南方最著名的类似“成就”——后来被特务处夸耀为“杰出之作”,是在上海法租界杀害反蒋的杨杏佛和在浙江海宁杀害史量才。
1933年6月18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会长杨杏佛偕长子由上海中央研究院乘车外出,遭国民党特务袭击,中弹身亡。在此前,他一直从事反蒋反独裁的民权运动工作,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
史量才被列上黑名单是出于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他继续介入人权保障同盟,而且他的《申报》大张旗鼓地抨击政府谋杀杨杏佛。第二是因为史量才坚定地公开支持抵抗日本侵略的强硬政策。早在1932年1月28日上海爆发中日战争以后,同蒋介石的胆怯截然相反,史量才自己出钱公开向勇敢保卫上海的第十九路军捐献巨额军饷。第三个原因与国民政府的“党化”教育政策有关,这项政策由新上任的教育部长朱家骅执行,此人的警察背景是学术界的不祥之兆。朱在柏林大学获地质学博士学位,并“被认为是个纳粹式政府的崇拜者”。
1932年朱家骅成了教育部长后,他的中央大学校长的职位由“反布尔什维克同盟”的重要成员、国民党主要的右翼理论家段锡朋继任。中央大学的学生强烈反对段锡朋的上任。当段以校长身份出现时,学生造了反。他们殴打新校长,并把他逐出校园。作为报复,政府逮捕了包括学生领导人王志梁和钱启明在内的60多名学生。史量才的《申报》积极地攻击政府的这些措施,谴责这是镇压蒋介石在国内的反对派,并用拒绝组成统一战线抵抗入侵者来从日本人那里争取时间的整个策略的一部分。
《申报》副刊主编黎烈文在他的“自由谈”专栏里揭露了这些罪行,从而激怒了蒋介石及其支持者们。国民党社会事务局局长、右翼运动领导人吴醒亚要求解雇黎烈文,被史量才拒绝。这三个原因加在一起,特别是《申报》把蒋介石对内迫害人权斗士和对日妥协两点明显地联系起来,是对蒋介石的直接挑衅。结果,1933年秋冬时节,蒋介石对戴笠下令准备谋杀史量才。那时史量才正在上海最权威的机构之一上海市参议会任会长。
戴笠原计划在上海实行暗杀,但因史量才住在租界,很难绕过那里的警察保护。然而,1934年10月,史量才决定带全家离开英租界,去杭州度假,在西湖租了一座别墅秋水山庄。戴笠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了一个由赵理君率领的六人行动小组,并将其派往杭州。
除了密电给浙江省警察局局长赵龙文要求配合以外,戴笠还从南京鸡鹅巷53号派出特务处司机张秉午开一辆黑色别克牌轿车去杭州警察学校。在教官金民杰的协助下,汽车被重漆成别的颜色,车牌也换了,像是一辆南京盐业银行的车。
1934年11月14日,史量才一家结束度假,准备坐自己司机开的汽车回上海住所。这队人中还有史的妻子沈秋水、儿子史永赓、侄女沈丽娟和儿子的同学邓祖询,他们经沪杭公路返沪。汽车驶到海宁县翁家埠附近的博爱镇时,被一辆别克牌汽车挡住了去路。那辆汽车的牌照是“京字72号”,是金民杰从警察学校弄来的。史的司机黄进才放慢了速度,快停下时,前面那辆车的门开了,凶手们持枪从里面跳下。在一阵子弹扫射下,司机和他的同学被打死。其他人逃向附近的田野。史夫人和沈丽娟都被枪弹击伤倒下。儿子史永赓得以安全逃脱。但史量才被当场枪杀,凶手们将他的尸体抛人一个干水塘里,然后上车一溜烟逃走了。虽然警报器很快响了起来,但警察头子赵龙文故意事先召集湖墅和小河分所的警察别动队和汽车检查站人员会议,好让赵理君和他的人在回江苏的路上不受停车检查。
P18-21
中国的希姆莱——戴笠/001
·戴笠对母亲很孝敬,从小就是一个讨人嫌的顽童,长大更是骠悍、桀骜不驯、好胜逞强/001
·戴笠在上海和杭州混的时候,认识了蒋介石、戴季陶和陈果夫等人/003
·戴笠是一个天生干间谍的料,他在黄埔军校专事搜集情报,致使周恩来等200多人被捕/005
·在“双十二事变”中,戴笠冒死前去救蒋介石,深得宠信。为了授予戴笠正式权力,蒋介石决定成立军统/008
·戴笠所属特务系统训练青年学生达20万,训练武装部队亦逾20万/014
·除了情报工作外,戴笠的另一个长项就是搞暗杀/018
·成功诱杀山东王韩复榘/023
·与胡宗南和汤恩伯的关系很密切/028
·一生的得意之作,就是破获了日本人的密码/032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所),是1943年夏才正式成立的。戴笠一开始就心怀鬼胎,作为他往上爬和扩充实力的资本/037
·戴笠从“跑单干”发展到拥有“衙门”,从“小瘪三”高升到“科长”,是离不开他手下喽啰们为他效尽犬马之劳的/039
·戴笠总结了他在内战中运用“以得间为主”的经验,得出五字诀,即:裙、办、师、财、干/043
·戴笠认为要与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拉好关系,就是一着好棋,今后不论是对付共产党还是对付老毛子(苏联人),都能发挥极大的作用/046
·生性好色,玩弄无数女性,与影星胡蝶保持着暧昧的关系,还对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产生过兴趣/047
·几次差点被蒋介石“赐死”;他死后,章士钊为其撰墓志铭/050
中统头子——徐恩曾/054
·徐恩曾城府很深,善于钻营,是陈立夫、陈果夫的表兄弟,对二陈很恭敬;和邹韬奋系“老同学、老朋友”,对邹却穷凶极恶/054
·因抓获中共叛徒顾顺章有功得以飞黄腾达,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人,都倒在了他的屠刀下/057
·打起反共的旗号,成立特工总部,8个月即杀共产党人近百/061
·他用过的化名很多,行踪诡秘,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哪里/067
·由“侦破”刺汪案而取得高位,渐得蒋介石的信任/072
·抗日消极,反共透顶,派特务混入延安,伺机进行暗杀。1942年破坏中共南方工委,逮捕廖承志/076
·与朱家骅争权而被撤职/081
·办事不力,蒋介石对其亲下“永不录用”手令/087
·贪财好色,除有三房夫人尚有无数姘头,为赚钱费尽心机/093
军统头子戴笠的继承人——毛人凤/101
·干秘书出身,搞特工是“半路出家”,11934年协助戴笠主持情报工作,成为戴笠的心腹/101
·毛人凤是个有名的“笑面虎”,从不得罪人。他从打“沙蟹”中悟出“忍”、“等”、“狠”的道理/103
·拘捕军统要员马汉三,展现他狠毒的本性;对共产党和民主人士是一贯主张“斩草除根”/108
·善解人意,能迎合蒋介石的心理/112
·拉拢权贵,手腕高明,决不轻易得罪人,对蒋经国更是俯首帖耳/117
·善于借他人之手排除异己,很迷信看相、算命和风水这类东西/122
·爱好京戏,喜好玩弄女性/125
军统三巨头之一——郑介民/128
·以研究三民主义、团结革命力量为名,‘联合贺衷寒、潘佑强、杨引之等,进行反马克思主义和反共的活动/128
·搜集桂系的情报,把李宗仁玩得团团转,得到蒋介石的青睐/130
·说话总爱滔滔不绝,不时还夹杂一些幽默轻松的语句,和戴笠的关系很微妙/135
·受委派去欧洲考察,受益匪浅/139
·一面悔恨自己没有带兵打过仗,“武”的气味还差一些,一面又醉心于想当一个“儒将”/142
·准确判定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日期/146
·陪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鞍前马后十分卖力/150
·歪曲事实,破坏国共和谈,一生反共最积极,却又最害怕共产党/153
·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反共大业上,以发泄他对中共的愤恨和配合蒋介石的军事进攻/158
·当国防部次长期间,以“军事外交家”自’居/164
·被人称为“老成持重”,实际上是“老奸巨滑”。他一向怕负责,什么事都是稀里糊涂/169
·贪污敛财的手段相当“高明”,自己一向假装“清廉”,却让老婆出面/170
军统大佬级人物——唐纵/175
·外表斯文,态度冷静,在黄埔受训时经常给蒋介石打“小报告”,深得其信任;胆子很小,生怕遭人暗算,军统中有名的阴谋家,被称为“智多星”/175
·最大长处是能做到“守口如瓶”,从来不敢把蒋介石交办的事或派系斗争互相攻击的话泄漏出来/178
·生活清苦,办事拘谨,极力拥护蒋介石,在戴笠死后开始发迹/180
·虽官运亨通,但日子却很不好过。处理“李、闻血案”大伤脑筋/186
·洞察先机,抢先一步作好各种反共的准备工作,蒋介石对此非常满意/197
·要求警察总署做到“不浪费一文钱,不浪费一个人”,却在人事问题上一直吃力不讨好/200
·和李士珍形同水火,在蒋经国的帮助下击垮对手/206
·对“党国”的前途充满悲观,认为共产党最厉害的是统一战线政策/211
复兴社台柱——贺衷寒/214
·“五四”学运时曾是武汉地区学生界“领袖”,因湖南黄(爱)庞(人铨)案件时抨击赵恒锡被捕,几乎命丧囹圄/214
·在黄埔军校成为反共先锋,与中共党员李之龙发生格斗,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时声名狼藉,在蒋介石的授意下,积极筹建法西斯组织,大肆鼓吹法西斯主义/217
·名列复兴社四大台柱之首,打着“救国”、“统一”、“复兴民族”的招牌,宣扬“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独裁理论和“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剿共”的反动政策/220
·能写善辩,精于权术,善于组织;常以黄埔领袖自居,骄傲自大。西安事变时坚决主张进兵“讨伐”张、杨和轰炸西安,被蒋介石认为居心叵测,被骂得失声痛哭/224
·他对蒋介石观察入微,正因为如此,所以蒋介石虽疑忌他,也还是用他;他虽怨恨蒋介石,也还是服从蒋介石/227
复兴社的戈培尔——邓文仪/230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在非浙籍黄埔生中,是少数受蒋介石宠信的佼佼者之一;成为一个受苏俄教育又转而反对苏俄的人/230
·为力行社、复兴社核心人物;在蒋介石身边担任随从参谋、书记、侍从秘书等职达7年之久,任何人要想和蒋见面都要事前通过他不可,其权势之大,炙手可热/234
·自以为与陈赓同是黄埔一期生,又是湖南老乡,在军校内还共过事,满有把握将陈赓争取过来,却不料碰了一鼻子灰/238
·与宋美龄的亲信发生矛盾,被蒋介石“发配”苏联/240
·在西安事变中帮了蒋介石的倒忙,被蒋介石认为有“二心”之嫌;认为戴笠是蒋介石的希姆莱,自己则为戈培尔;系皖南事变的策划者之一/243
·被人称为“造谣公司”总经理和满天飞的“空中使者”;是国民党当局破坏国共和谈的“打手”;奉命劝阻陈明仁起义未果;是下令炸毁广州市区海珠桥的凶手/247
·晚年钻研道教,为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名誉会长,率四海同心会祭祖团回大陆/251
军统枭雄——康泽/253
·黄埔三期生,长于演讲,记忆力很强,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在蒋介石心目中留下了“好学生”的印象/253口
·复兴社的五人团之一、别动队魁首、蒋介石的高参;他积极反共,死心塌地为蒋介石独裁政权用力卖命,被蒋介石看作青年精英而受重用/258
·喜欢别人称其为“主任”,大肆培植自己的势力/260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过程中十分活跃/262
·三青团成立初始,康泽就与三青团中央书记长陈诚搞不好关系。争强好胜得罪小蒋,被排挤出国/266
·指挥襄樊战役失败被俘,没有成为“壮烈成仁”的英雄,令蒋介石非常难堪/270
·被特赦释放,晚年生活安定,时有文字发表/275
《八大特务头子》由吴学华编著。
蒋介石之所以能够维持他多年的独裁统治,除了那帮为他卖命的黄埔学生外,还有他最为倚仗的特务机构。
他们无一不阴险狡诈,心狠手辣,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除了运气之外,靠的就是心计。
他们各自培植自己的亲信,政治实力不相上下,相互之河勾心斗角,却又“合作”得很愉快。
他们手下的爪牙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甚至是各国领事馆。
他们每个人都包裹着神秘的外衣,都深得蒋介石的宠信,没有人能够读懂他们的心思,即使是他们身边最信任的人。
他们就是:中国的希姆莱——戴笠;中统头子——徐恩曾;军统头子戴笠的继承人——毛人凤;军统三巨头之一——郑介民;军统大佬级人物——唐纵;复兴社台柱——贺衷寒;复兴社的戈培尔——邓文仪;军统枭雄——康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