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今生最爱李煜词
分类
作者 梅边吹笛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梅边吹笛所著的《今生最爱李煜词》对李煜词的解读,既有词语、句子的一般解释,更有其新颖独到之处,那就是作者将深情贯穿始终,从词面出发,结合李煜的生活轨迹,力求还原他的写作动机、情感动态、性情流向等情况,把握李煜的人格脉络,用他的人生解读他的词作,生动地诠释他那份真挚的情怀。

内容推荐

“最·婉约”系列共包括四册,分别是《今生最爱李煜词》《今生最爱李清照》《今生最爱柳永词》《今生最爱晏殊词》。这四个人,都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什么是婉约词?纯美,婉转,甜蜜,苦涩,温暖,柔软……在这里,我不想给它下个冷冰冰的定义,我更愿意像个孩子一样,用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去感知它。我相信,阅读完“最·婉约”,你会和我一样。

梅边吹笛所著的《今生最爱李煜词》是适合伴着清茶阅读的书,当然,如果你在星巴克捧着它们度过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也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我想说,不管我们有多么忙碌,都不要丢掉生活的诗意。

目录

李煜词评点集萃

情解李煜词

一斛珠·晚妆初过

渔歌子(二篇)

长相思·云一绢

菩萨蛮·寻春须是先春早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谢新恩·樱桃落尽春将困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捣练子·深院静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清平乐·别来春半

喜迁莺·晓月坠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忆江南·(二首)

忆江南·(二首)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浪淘沙令·往事只堪哀

菩萨蛮·人生愁恨何能免

浣溪纱·转烛飘蓬一梦归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后记

试读章节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裒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浣。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在京城有一位歌女,因着要出场向客人献歌,于是做了精心的梳妆打扮,她并没有浓施脂粉。只是在唇上轻轻地点上一层润泽而深红的颜色,给客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在客人面前,歌女娇媚温婉地“微露丁香颗”,就是转动着香舌,轻轻绽开樱桃小口。让一曲曲清歌从她的喉中引出,并深深地吸引着客人。歌罢,客人约歌女一起饮酒,饮酒时她表现出一副撒娇的神态,小口深杯娇滴滴又忘情地饮,芳香的醇酒旋即沾湿了她的衣袖,变成深红色她也满不在乎。慢慢地歌女有些微醉,她娇态千般地斜靠在绣床上,客人被她的神态陶醉了。歌女轻轻地嚼碎束发用的红绒线,淘气地笑着向自己心爱的人戏唾。

《一斛珠》又名《一斛夜明珠》、《怨春风》、《醉落魄》、《章台月》、《梅梢雪》等。双调五十七宇,仄韵。据曹邺小说《梅妃传》记载。唐玄宗在花萼楼会罢夷使,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江妃不受,写下“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诗句。玄宗阅后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据考证,李煜所作此首《一斛珠·晓妆初过》为此调首见。

这首词从整体风格看,是后主的前期作品。乃是描写男女欢情为基调的艳词。整首词仅仅五十七字,却描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这首词完全反映出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廷生活,词的上片写歌女之美,下片写与歌女之爱。在手法表现上很细腻,体现出一种温婉柔媚的氛围。有让人百读不厌的感觉。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的南唐国君。而他却对政治毫无兴趣。以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昏君,后来李煜被赵匡胤抓住,在汴京过了三年多屈辱不堪、朝不保夕的俘虏生活,最终又被宋太宗派人毒死。李煜在历史上虽是一个悲情人物,在文学上却有很高的造诣,可以称为一代文学家。后主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他虽然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却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帝。其实。一心向往归隐生活,致力于诗文词海的李煜能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他本无心鹤立群雄,争权夺利,无奈命运弄人,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之家。他一生功过是非。已成历史陈迹。李后主的前期词作多写宫廷享乐的生活,风格绮丽柔靡,自然是逃不脱“花间”习气,但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故多显出空虚无奈之意。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

这两句,是描写一个风流妩媚、烂漫天真的歌女形象。而且,歌女的演唱是从梳洗打扮开始的,首句点明了时间,是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在唇上轻轻地点上一层润泽而深红的颜色。这里的“沉檀”,是指深红的颜色。“些儿个”应是当时的方言,意为少许或一点点。然后“向人微露丁香颗”,“颗”为花蕾,白居易《春尽劝客酒》:“樱桃落砌颗,夜合隔帘花”,.正是以“颗”为花蕾的。“丁香颗”是一种别号“鸡舌香”的花蕾,它由两片形似鸡舌的子叶抱合而成,因以作为美女舌尖的代称。她开始对客人启唇欲唱。先微露一下舌尖,也许是一个习惯动作,对着别人顽皮地吐了一下舌头;也许是为了稍润唇吻。以便开唱。这两句把歌女出场前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词一开头,便把描写对象的一系列活动,像一幅一幅蒙太奇画面,把一个个平镜头剪接起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突出了对象的特点,强调了主人公的妩媚神态,使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情景,都成了主人公有意识的活动,以唤起人们生活经验中一些美好的回忆,这些生活细节的描写,使人增添了一种新鲜、真切、自然的审美情趣。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对主人公神态的描写,作者使用了浓墨重彩。进行极致的表现,而在真正的演唱场面上却是惜墨如金,只用了“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两句加以高度的艺术概括。清歌可理解为清脆响亮的歌声,或者是不用乐器伴奏的清唱。南朝宋谢灵运《魏太子》中有句:“急弦动飞听,清歌拂尘。”唐代王勃的《三月上巳祓禊序》也有:“清歌绕梁,白云将红尘并落。”樱桃,为落叶乔木,果实为红色。味道甜中带酸。古人常用樱桃比喻美人的口唇,如杏眼桃腮,樱桃小口。破,犹张开。这里的“樱桃破”,是指女人张开娇小红润的口唇歌唱。白居易诗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唐代李商隐的《赠歌妓》诗之一有:“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唐代韩偓的《袅娜》诗也有:“着词但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P7-9

序言

在如今的人们看来,填词是高雅的。可在古时,填词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么高雅,甚至相反,诗才是正道。词,也叫“诗余”,只是作为诗歌的附属物诞生在文学史上。填词,在古时,被人们视为“不务正业”。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在温庭筠等“花问派”词人的努力下,词这种文体终于摆脱了诗的从属地位,走向了大众的视线,获得了自由。

词,又叫曲子词,望文生义,就是谱上曲儿用来唱的。经过了南唐李煜的继承和创新,词才脱离了所谓的士大夫的“艳科”,走向了通往词人内心的道路。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从理论上来说,词牌的推广要具有一定的条件,首先是音律和谐优美,可唱性强。词牌就是词谱,是按曲谱而作的。民间作品多数是入乐演唱的,所以只须依葫芦画瓢去作词.后来一些诗人兼音乐高手自己创造词调。后人跟着填词。再后来,一些不懂音乐或者音乐水平不怎么样的诗人也加入这个创作队伍,词牌就越来越多了,渐渐使词谱丧失了音乐性,成为纯粹的文字游戏。

但是,民间的歌还是要唱的,特别是宋代,城市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暖风醉人,歌舞升平。根据市场的选择,那些比较适合演唱的专业词谱流行度自然就高,跟风填词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另外,词牌的流行也讲名人效应。像《虞美人》这个词牌,经南唐顶尖词人兼皇帝李煜填写后,流传的速度快了很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

作为词选,我想,如果错过了李煜和李清照,那肯定是件悲哀的事情。这两个词人可以说是词界不能不提的重量级人物。两人被人称为“词中二妖”,可见后人对他们的喜爱之情。一个是词中之帝,一个是词中之后,他们的词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有人说,“恨二李不能相遇”。后人总是在自己的脑海中。不停地虚构他们两人能够遇在一起,惺惺相惜。这些虚构,都是源于对两人的喜爱。两个人。都是抒情词人,且自然而真切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系列最早诞生的一本书就是关于李煜的(《今生最爱李煜词》),然后是李清照(《今生最爱李清照》),然后是柳永(《今生最爱柳永词》),最后是晏殊(《今生最爱晏殊词》)。

李煜。是词史界一个哀凄的记号,更是一座真切的丰碑,纵然后人不停学习。也难以超越。直至到了清朝,出现了纳兰容若和项莲生。王国维评价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我想他强调的就是纳兰的真。而这点,正是学自李煜。

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清照就是“阅世愈深”的主观之词人。她的词,基本上分三个阶段,婚前,婚后至赵明诚逝世前以及赵明诚逝世后,尤其是赵明诚逝世之后的作品,更加真切而悲痛。

柳永,对词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他一生仕途坎坷,官小职卑,但他却把自己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创作词作之上。他的词多写男女恋情,以慢词见长。尤其擅长抒写文人怀才不遇和羁旅行役的感慨。他擅长用白描的写法,工手铺叙。抒情传意。他的贡献更在于。他把旧声变为新声。叶梦得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传声一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他的词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其实,更难得的是,他能放下自己的架子,为那些地位低下的歌女创作词,用自己的真心去抚慰她们那空洞的心。所以。当时秦楼楚馆问流传了这样一句话:“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最后一本是晏殊的词。晏殊和其子晏几道,被世人称为“大晏和小晏”。他的词“典雅雍容。温润秀丽”。晏殊一生富贵,位极人臣,没有经历过像李煜、李清照那样大的人生起落,也没有柳永羁旅漂泊的苦楚,所以,他的词,充盈着富贵气息,书写的多是淡淡的闲愁别绪,虽不像李后主那样有透入人心的深沉之痛,但也有着一种淡泊从容的中和之美。此外,晏殊的词,在语言、韵律、意境上,也是很值得一看的。

这个系列,作者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注释,而是用自己的情感,从词面出发,结合他们的生活轨迹,力求还原他们的写作契机、情感动态、性情流向等实况,把握他们诗性的人格脉络,以人生解词,生动地诠释他们那份真挚的情怀。

但愿大家能够喜欢这个系列。有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活得不必那么世俗。读读古典诗词,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或偶尔驻足,在古人的情感当中游动。聆听自己内心和古人的交流,使我们的内心和灵魂柔软下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1: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