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洪芳洲先生文集/厦门文献丛刊 |
分类 | |
作者 | (明)洪朝选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洪朝选,字汝尹,又字舜臣,号芳洲,别号静庵。他一生治学严谨,精于理学,有多部著作传世。本书稿收录《摘稿》四卷、《归田稿》三卷、《续归田稿》二卷、《续稿》二卷、《读礼稿》三卷,五部著作共十四卷,并补入未收诗文附录和年谱。本书的篇篇章章为后人对明代历史之研究提供了不少珍贵的史料,这也就是其价值之所在。 作者简介 洪朝选(1516—1582),字舜臣,一字汝尹,号芳洲,别号静庵,同安县翔风里十三都柏埔村(今翔安区新店镇洪厝村)人,生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举乡试,二十年(1541年)进士登第,次年授南京户部山西司主事,升南京户部郎中。因病辞官,越二年,补南京吏部郎中。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起,出为四川督学副使、广西右参政、山西左参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南京太仆寺卿,丁母丧归。三年后再出,仍任南京太仆寺卿,转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升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地。明隆庆元年(1567年)升刑部右侍郎,次年为左侍郎,摄尚书职。洪朝选性刚介,恶逢迎,不趋权势,不附奸,嫉恶如仇,通于诤谏。为官清正,廉洁自守,勤政为民,政绩显赫。其执掌刑政时,秉公执法,致触犯权贵,而罹杀身之祸。隆庆三年(1569年),奉旨勘察辽王朱宪?案。首辅张居正为报宿怨,授意治朱宪烯以谋反死罪。洪朝选则据实查奏,忤逆张居正之意,被削职回籍,乡居十二年。明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更假福建巡抚劳堪之手,诬构入狱,禁于牢中,不数日而毙命,终年六十七岁。十二年后,神宗皇帝遣使至洪朝选家乡,举行公祭,沉冤方获昭雪。 目录 重刊洪芳洲先生文集序 重刊洪芳洲先生文集序 重刊芳洲祖文集后序 摘稿(四卷) 题洪芳洲先生摘稿序 摘稿卷一 诗 诗 寓居钟溪草堂答吴寓庵(二首) 寓居吴寓庵园亭 非材 送杨西渠之四川佥宪 谢病归借张道士所居施宅山庄养疴,承彭东海翁枉赠佳章依韵奉答(二首) 送王明斋归姑苏 冢宰两洲王公乞休未允,夜梦“指日高腾高尚誉,春风远动白华簪”,命属官赋诗以纪其梦,某分得远动字(二首) 又赋得风字 送陶新岑守吉安,兼寄罗念庵 乙卯夏夜渡大竹县老虎山(二首) 送曹见斋少参致仕归浮梁(二首) 送董君江宪副人贺万寿圣节(二首) 送张复庵大参人贺万寿圣节 游沈都督园池题赠(二首) 题紫薇别墅 题紫筠深处 王君晋斋年三十二卒于韶州之官舍,君有志未施,二亲诸孤藐然在疚,赖君以事以育而君皆不待矣,悲哉为诗二章以伤君之不幸以志余哀 登南宁城 谒苏邕州祠 赋参府亭前花卉(六绝) 以香茶答吴南冈少参惠茶戏作两绝 寿荫上人八十 予倡诸乡友为会,约既成双湖公喜而有述,谨上和韵兼柬同会诸公(二首) 承邑侯谭瓶台公和林双湖诗倒韵见赠奉答(二首) 奉和林双湖公年兄忧旱悯时之作(二首) 连承双湖年兄惠贶佳章依韵奉和(二首) 承双湖年兄见赠叨转太仆诗依韵奉和 次韵和谭瓶台贰守慰谢父老送迎之作(二首) 再倒二韵赠瓶台 送刘秀才人监(二首) 麻城叶龙泉参军旧从事于浙关为人清谨予最爱之相别二十二年,忽访予于家惊而喜临别索诗口占二绝以谢其情 癸亥八月二十九予贱辰也双湖年兄赋诗相贺且述予家父子兄弟之盛因忆予三岁前先母太宜人与亡室宜人咸在一门父母兄弟真有天性之乐忽忽二年间先母亡室相继沦逝非复昔时比矣感双湖诗不觉涕零依韵奉答 归田稿(三卷) 续归田稿(二卷) 续稿(二卷) 读礼稿(三卷) 附录一 洪门慈淑朱氏为夫辨冤本 附录二 学静公奏疏 附录三 为遵示呈缴恳恩采详事 洪芳洲朝选先生年谱 后记 序言 清正刚介发为文 ——洪朝选的《洪芳 洲先生文集》 明朝中期的厦门名宦 、循吏中,洪朝选称得上 是精于吏治且宏才硕学之 士。清代闽南学者陈棨仁 在《洪芳洲先生文集序》 评价他说:“毋亦廉介狷 激之概,郁蓄者深,不谐 于时,不媚于世,发为事 业而事业奇,发为志节而 志节奇,发为文章而文章 益奇。”其刚介绝俗之节 、赤诚报国之心,皆见诸 《洪芳洲先生文集》之中 。 洪朝选(1516—1582 ),字舜臣,一字汝尹, 号芳洲,别号静庵,同安 县翔风里十三都柏埔村( 今翔安区新店镇洪厝村) 人,生于明正德十一年( 1516年)。明嘉靖十六 年(1537年)举乡试, 二十年(1541年)进士 登第,次年授南京户部山 西司主事,升南京户部郎 中。因病辞官,越二年, 补南京吏部郎中。明嘉靖 三十二年(1553年)起 ,出为四川督学副使、广 西右参政、山西左参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改南京太仆寺卿,丁 母丧归。三年后再出,仍 任南京太仆寺卿,转南京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升副 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地。 明隆庆元年(1567年) 升刑部右侍郎,次年为左 侍郎,摄尚书职。洪朝选 性刚介,恶逢迎,不趋权 势,不附奸,嫉恶如仇, 通于诤谏。为官清正,廉 洁自守,勤政为民,政绩 显赫。其执掌刑政时,秉 公执法,致触犯权贵,而 罹杀身之祸。隆庆三年( 1569年),奉旨勘察辽 王朱宪?案。首辅张居正 为报宿怨,授意治朱宪烯 以谋反死罪。洪朝选则据 实查奏,忤逆张居正之意 ,被削职回籍,乡居十二 年。明万历十年(1582 年),张居正更假福建巡 抚劳堪之手,诬构入狱, 禁于牢中,不数日而毙命 ,终年六十七岁。十二年 后,神宗皇帝遣使至洪朝 选家乡,举行公祭,沉冤 方获昭雪。 洪朝选一生以道自任 ,不欲以文名家,然其为 政之中又勤于笔耕,故生 前留下的著作颇多,《明 史·艺文志》著录其作品 有《江防信地》二卷、《 静庵稿》十五卷。而现今 可知的洪朝选著作则有六 种,除《江防信地》早已 不见踪迹外,尚存世者有 《摘稿》四卷、《归田稿 》三卷、《续归田稿》二 卷、《续稿》二卷、《读 礼稿》三卷,计五种。据 武汉大学历史系谢贵安教 授推测,此五种诗文稿曾 合刻过,其名称可能就是 《明史·艺文志》所称的 《静庵稿》十五卷,因为 五种诗文稿的卷数加起来 与《静庵稿》的卷数大致 相当。但毕竟今日不见《 静庵稿》实物,也无史料 可征,姑且存疑。此五种 诗文稿,皆为洪朝选生前 亲自编订的,故在明代曾 刊刻。中科院图书馆见藏 明刻本《归田稿》三卷、 《奏疏》一卷和《读礼稿 》六卷,新刊的《四库未 收书辑刊》第五辑第十九 册所收的洪芳洲先生《归 田稿》三卷、《奏疏》一 卷、《读礼稿》六卷,即 以中科院馆藏影印。而其 《摘稿》亦有据可证确曾 刊刻。据华复初的《题洪 芳洲先生摘稿序》称:明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洪朝选北上销假,特 经无锡,携带嘉靖二十四 年(1545年)以后所作 的诗文稿,请病休在家的 华云评刻,惜病故未成。 翌年,华云之子复初、复 诚兄弟及邹汝丹共同校订 其稿,编成《洪芳洲先生 摘稿》一书付梓。该书篇 首有华复初撰写的《题洪 芳洲先生摘稿序》,篇末 有平湖陆光祖撰写的《题 洪芳洲先生摘稿后》,述 及《摘稿》的编印始末。 在《洪芳洲先生文集》中 ,唯《摘稿》单独有一篇 序跋。由此可见,洪朝选 的诗文稿在明代至少已有 单行本刊刻问世。然明代 刻版皆毁于倭寇之患,故 现今只见中科院图书馆所 藏明刻本的若干卷。 清光绪五年(1879年 ),洪朝选的族裔洪曜离 ,将《摘稿》等五种文集 “合数集为一编”,附上《 忠孝乘》一卷和《奏疏附 集》一卷,分为七册,定 书名为《洪芳洲先生文集 》,请晋江龚显曾作序。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 ),该书由洪曜离之侄洪 春如集资雕版刊出,其内 封署“同安洪朝选著芳洲 文集板家藏”,各文稿题 名皆统一为“洪芳洲先生 ××稿”字样,版心之鱼尾 上亦然。卷首除龚显曾之 序外,又有晋江陈棨仁和 洪曜离本人所作序言各一 篇。该书各稿作品按时间 顺序分别为:《摘稿》四 卷二册,卷一为诗,卷二 为序、记,卷三为传、墓 志铭、圹志,卷四为行状 、祭文、碑、颂、说、策 问。此诗文,为嘉靖二十 四年(1545年)至三十 九年(1560年)15年间 的作品。《归田稿》三卷 一册,其卷一为诗,卷二 为序,卷三为记、碑、志 铭、墓表、杂著,为嘉靖 末年以后的作品。《续归 田稿》二卷一册,其卷一 为诗、序、记,卷二为碑 、志铭、墓表、杂著,为 万历以后的作品。《续稿 》三卷一册,其卷一为诗 、论、序,卷二为记、墓 志铭、墓表、疏、祭文、 题跋,卷三为附集,并非 洪朝选的作品,乃其子洪 兢(号学静)之奏疏。《 读礼稿》三卷一册,乃将 明刻本的《奏疏》一卷和 《读礼稿》六卷合刊。其 卷一为奏疏,即明刻本的 《奏疏》一卷六篇。卷二 为诗、序、记、启、赞、 祭文、墓志铭,乃《读礼 稿》的一至五卷。卷三为 杂著,乃《读礼稿》的末 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