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爸爸看着你长大(一位班主任父亲深邃而伟大的爱)
分类
作者 聂传安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充满亲情和哲理的家教类图书,讲述了一个作为班主任的爸爸的一百四十多则家教故事,记录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配以轻松的语言和幽默的漫画,发人深省,他的这种不奢望孩子功名显赫、闻达于诸侯,只愿孩子健康、快乐、正直的教子方法,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

内容推荐

一个充满童趣的爸爸,一个满嘴大道理的儿子。一个用爱默默注视儿子的爸爸,一个用狡黠应对爸爸的儿子。

父亲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小小的、胖胖的儿子身上,为他的每一步成长而高兴、每一次冒险而担忧、每一次独立而牵挂。父亲的教育,看似不一加约束,实则有效的引导都包含在每天不着痕迹的生活点滴当中。

孩子都很简单,他们“狡猾”的背后其实是纯真。只要给他们机会,正确引导他们,每一位孩子都能成长为幸福的天使。

目录

不是男人/002

你去就安全/002

牵挂/003

送伞/005

小儿背《三字经》/007

富有/011

人之初,性本淡/012

爱心手爪/014

爱国主义教育出成果/015

独睡的孩子/016

中国式教育/017

三轮车,跑得快/018

永远最爱的花/019

给爸爸洗脚/019

给妈妈过情人节/021

轮流班长/022

鸡蛋与三八节/023

猜信息/026

我家的小猪/028

优秀班干部来之不易/029

世界上最好听的两个字/030

接孩子/031

加两分/033

“神六”升天/034

“人渣”/034

“落汤鸡”与“幸福鸟”/035

父与子(一)/036

年龄过期/038

一个新词是怎么被掌握的/038

最后一笑/039

以画易钱/040

第一个打给儿子的电话/041

孩子啊/043

孩子遭勒索/043

内心的伤害/047

我也成了保护伞/048

给聂家争光的孩子/049

好美啊/050

闪光的小石头/051

放学路上/053

其实加分也不难/054

“祸从天降”/055

终于到了一百分/056

王公公/057

“格”字掉了/058

平易生活一/059

儿子的试卷/061

淡淡的母亲节/062

儿子的拍卖会/063

总是嫌短的放学路/065

小家伙的长作文/066

事事关心/067

变态/068

升国旗时,你在想什么/069

人吒/070

对蝉弹琴/071

酒一罐/072

简单日子/072

真空状态下的一个半小时/074

父与子(二)/076

做家务/079

小家伙今日值周了/080

秋风醉人/081

“鸡叫”老师/082

小家伙画像/083

将孩子进行到底/084

儿子打针/085

无家可归者/086

小家伙也能赚钱了/086

姚明的水,谁不爱/087

小家伙的第一首诗/087

看不出的心事/088

小家伙学乒乓球/090

好梦难做/091

好不容易混进来/092

作业少了/093

给母亲的礼物/093

出租旺铺/095

快乐原来这么简单/095

活着,真好/096

儿子让我好累/098

试卷丢了/099

正在长大的孩子,其实还小/100

也去开会/102

终于上来了/104

流水账也好/106

担忧/107

斜而不倒/109

今天他值日/111

替人受过/112

看着他说话/114

也能自理了/116

出汗也舒服/117

生病了/118

他一人在家/120

四件事/122

他也会对不起我/123

贺卡/125

诚实,也有代价/127

学习宽容/128

中老年人/130

为老师做事呢/131

饭票丢了/133

所谓“清尘”/135

危难时刻显情义/136

麻烦女人/137

回答问题/138

火箭迷/139

我的地盘我做主/141

罚站/142

发薪/143

到此一游/144

不忌讳/145

练习书法啦/146

有正气/148

路上拾趣/149

生活小记/150

听《梁祝》/151

学习愤怒/152

过六一/154

儿子给我的礼物/156

火车上/158

乒乓球赛/160

重任/161

周末片断/163

我是暴君/165

老爸要开会/165

利诱成文/167

我不会煽情/169

上学真爽/170

留给爸爸吃/171

辩论赛/171

进退两难/174

创作连环画/175

皮鞋人生/182

光脚走闹市/182

库缇斯先生的臭鞋/183

观察细致/185

副班长大人/187

考试作文/188

副班长大人(续)/189

试读章节

小儿背《三字经》

这几天有一件事让我很开心,那就是小家伙的《三字经》已经背得相当熟练了。

算到今天,已经是两个半月了。记得那还是在2月22日晚上,我和他坐在床上玩。我说:“跟我背点儿书吧,背完之后呢,就给你讲《三国》。”小家伙接受“三国”教育可是一两年前的事,是一个十足的“三国”迷。听说有“三国”听,也不管要背什么东西,张嘴就答应了。

打开《三字经》,我就开始带他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先是读三个字,他跟读。两遍之后,我就跟他讲意思:“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啊,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是很善良的,都是好小伙子……”他则瞪着大大的眼睛,仔细听着我略带夸张的解释。

讲完了,我让他再跟着我读。这次,我领读六个字。读了几遍,我将书一合,说:“我说前三个字,你说后三个。好,开始。‘人之初……”’开始时他有些不习惯,我就给他提示第一个字,他就将后半句背出来。几遍之后,我说后三个字,让他说前三个。如是几次,他就能思索着将六句全部背下来了。

望着他背书时的专注劲儿,我不免有些感慨。当今中国,英语大行其道,而我们的母语却沦为下人,这令我这个语文老师痛惜扼腕。我想,不管怎么样,小家伙,你身上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你要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第二天晚上,我在学校值班。九点多时,电话响了,是小家伙打来的。他在那头兴奋地说:“妈妈还教我背《三字经》呢!”我说:“是吗?背给我听一听。”他就慢慢地开始背了:“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妈妈,下一句是什么?”又听到妻的声音:“窦……”“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爸爸,我背得怎么样?”

我在电话这边也不由得笑了。

于是,《三字经》就走进了我们的家。

小家伙有五岁半了,白天在幼儿园,回家又要看《大风车》,看《蓝猫淘气三千问》,有时还看一些“超人”碟,所以,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为了使他不会忘记背的东西,我就减少背的内容,每天只学四句,学新的之前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并告诉他这叫做“温故而知新”。第二天送他去幼儿园的路上,也把以前学的东西拿出来背。

中间也有懈怠的时候。有时我们忙,就说:“算了,太晚了,今天不背了。”有时他也烦,一上床就嚷道:“又要背《三字经》!”满脸的不开心。这时,我又只好拿《三国》当诱饵。每当这时,他就会勉强同意,可是背书时坐无坐相,眼光游离,还没读几句,就拿起《三国》,说:“该讲《三国》了吧?”好在这样的场面不是很多。

我也不清楚听我讲解后他懂不懂。虽然每次讲后都问:“明白了吗?”,他或是说“明白了”,或是点点头。我也不管那么多,还是先让他记住再说。

有一次,他问我“作《大学》”中的“大学”是不是就是我上的“大学”,我很开心,说明他在动脑筋。还有一次,当他读“经子通,读诸史”时,不停地笑,连说:“臭臭臭。”我问怎么了。他说:“读猪屎,猪屎,臭!”我哈哈大笑,心想这经典竟让他这么给糟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内容渐渐有所了解。当读到“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时,他说:“爸爸,你别讲,我知道。这是说,那些女子都很聪明,我们男子……”他拍拍胸脯说,“我们男子……”他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我连连点头,说:“对对对!我们男孩子,要小心一点儿,别让女孩子打败了。”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解释,看他的样子,是真的懂了,我心里真的很甜。  孩子还小,为了使他能坚持下来,适当的奖励还是必不可少的,如一些QQ糖、小玩具、VCD碟等。奖励总有一定的间隔,让他既有所期待,又能激动。

这样就过了两个月。看着所剩的页数不多了,我就对他说:“背完了呢,奖给你一张光盘。你想要什么样的?”他想了想,说要‘蓝猫’。随后的几个晚上,他总是认认真真地数着所剩的页数。“爸爸,还有两页了。”然后他又计算着两页所需要的天数。无奈他数数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有时算是七天,有时算是五天,还拍着手在床上叫道:“噢,还有五天就又有‘蓝猫’碟了!”

终于背完了,我带他去商店买了奖品。回来的路上,我对他说:“背完了吧,但前面的可能又记不清楚了。这样,我们再复习几天,要是你能从头至尾不用提醒就背下来,我们还有奖励呢!”他这次想要个超人,其实家里到处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奥特曼兄弟。

我就重新把《三字经》分成七段,打印在七张纸上,-每晚复习一张。因为有了以前的底子,所以他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流畅地背下来,比起初背四句时更快。

小家伙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我也问过他背书辛苦吗?他说:“不苦,可有意思了。”我长时间地望着他,暗暗地点点头。

昨晚是他背书最开心的日子。一则快复习完了,二则他背书时有了一些从前未有的创意。他说:“我来表演着背吧。”我忙叫妻子也来看。

他在床上异常兴奋,不断地笑着。“披蒲编……”他两只手像是握住斧头似的从上往下砍(很明显,他是在表演“劈”并非“披”);“削竹简……”便伸出右手食指,用左手食指在上面划着(他是个左撇子);“彼无书,且知勉……”伸出大拇指。“如负薪……爸爸,负薪是什么意思?”我说:“背着木柴。”他忙弯着腰做出背东西状;“如挂角……”他伸出一根手指说:“这是牛角。”又伸出另一根手指说:“这是书,书挂在牛角上面……若梁灏,八十二……”他便弯腰而行,左手拄拐杖状。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表演完了,他说:“我们老师也知道《论语》呢。”

我问:“你怎么知道?”

他说:“她今天讲的。她给我们讲‘对牛弹琴’的故事,说有一个人天天读《论语》啊、《大学》啊、《中庸》啊,我就说,刘老师,《三字经》里也有《论语》!”

我兴趣大增,忙问:“老师怎么说?”

“老师说,《三字经》是一本书,《论语》也是一本书,《论语》怎么会在《三字经》里呢?”

我笑笑:“《三字经》里有《论语》吗?”

他说:“你看,这不是?‘《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不是有吗?”

我说:“你跟老师说了吗?”

他说:“我不敢说。”

我不由产生一丝遗憾。遗憾老师的话,也遗憾小家伙没能显示自己的风采。(是不是有点小人样?嘿嘿,不好意思!)可是自思一下,自己也学过《中国古代教育史》,也看过其中对《三字经》的详细介绍。可是如果不是带着小家伙背书,自己哪会认认真真地将《三字经》从头到尾读一遍?自己以前也不知道《三字经》里也有《论语》啊。

感谢孩子!

早就告诉过他了,背完《三字经》就开始背《唐诗三百首》(本来想背《千字文》,但担心他的理解能力),他就憧憬着那一天。还是昨晚,他又问我:“爸爸,背完《三字经》是不是背《唐诗三百首》?”我点点头。他就冲着外屋的妻子喊:“妈妈,我可以背《唐诗三百首》了!”

然后他又对我说:“背完《唐诗三百首》我想背《论语》。”我又点点头。他跳起来,叫:“我可以背《论语》了,我可以背《论语》了!”其情真令我感动。

孩子,你并不知道背完《唐诗三百首》需要多少时间,你也不知道《论语》可不如《三字经》与唐诗那么容易上口。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对背书的态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不过,不怕,只要想背,我们就一直背下去。

我们没有任何塑造你的意思。我们不会设计你的未来,你的未来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和你妈妈只想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给你最好的营养,至于这些营养使你长成什么样子,那不重要。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将爱你。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

P7-1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