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动物行为学的读物,通过对动物事件及其生活细节的生动描述和介绍动物行为的奥妙,进而探讨动物行为的生态学意义,以众多有趣的动物故事,生动地呈现了动物的温情与智慧,是对人类所谓“文明行为”的深刻反思,文字通俗流畅,既有对生态环境现状的真实描摹,也有面对这一现状时的深切体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为禽兽喝彩/天地人生态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陈自仁 |
出版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动物行为学的读物,通过对动物事件及其生活细节的生动描述和介绍动物行为的奥妙,进而探讨动物行为的生态学意义,以众多有趣的动物故事,生动地呈现了动物的温情与智慧,是对人类所谓“文明行为”的深刻反思,文字通俗流畅,既有对生态环境现状的真实描摹,也有面对这一现状时的深切体悟。 内容推荐 虽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是不争的事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但讨论生态命题的图书并不多见。近日,一套旨在全面真实地反映生态现状,广泛而深入地讨论“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社会生态等重大命题的大型丛书———《天·地·人生态丛书》正式出版发行。 该丛书第一辑共三册,全都采用散文笔调,文字通俗流畅,既有对生态环境现状的真实描摹,也有面对这一现状时的深切体悟。丛书采用四色彩印,装帧大方精美,并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视性。 目录 性爱篇 第一章 虫子的性爱 为爱起舞 会发光的爱情 性爱的味道 第二章 无情胜有情 恐怖的爱情 凶险的抢婚 无情的情人 第三章 水中的爱火 错位的激情 沙洞中的性爱 为爱而亡 残酷的咬爱 第四章 性的力量 被人类误解的婚姻 忠贞爱情的背后 优秀基因携带者 第五章 爱的磨难 如此折磨配偶 它靠什么赢得芳心 两只有情鸟 第六章 争夺交配权 狮王之死 惨烈的决斗 罕见的王位争夺战 温柔篇 第一章 亲情的绝唱 最美的兽性 璀璨的父爱 亲情高于一切 第二章 教子的天性 猩猩教子 水獭教子 羚羊教子 第三章 营救未来 棕熊的故事 大象的故事 狐狸的故事 第四章 禽兽的友谊 友谊带来快乐 离群的斑马 禽兽也助残 奇怪的葬礼 蛇亦有道 恩情篇 第一章 兽与人的友情 来历不明的礼物 不愿与人分手的云豹 母虎与人的恋情 第二章 海洋中的救星 鲨鱼冲过来了 远去的海豚 海豹救人事件 一个不解之谜 第三章 人蛇同居的背后 看护孩子的蛇 看家护院的蛇 人蛇同居的背后 第四章 兽孩的秘密 狼窝中的姑娘 非洲的猴孩 兽孩悲惨史 关于兽孩的思考 智慧篇 第一章 与猩猩斗智 猩猩的智力水平 猩猩的心理活动 猩猩的意识交流 第二章 鸟儿的智慧 鸟儿制造的工具 乌儿过失杀人 鸟儿的祖传秘方 乌儿的骚扰电话 第三章 禽兽的罗盘 禽兽导航之谜 熊比人聪明 禽兽的智力地图 第四章 海豚的奇迹 谁杀了游击队员 神秘的“特种兵” 智慧创造奇迹 第五章 虫子的杰作 避敌的技巧 精心的计算 放牧的蚂蚁 复仇篇 第一章 不能得罪狼 母狼的爱与恨 一次失败的复仇 嵌满牙印的人骨 第二章 海洋复仇者 发怒的鲸群 它用尖嘴刺穿了仇家 为鲨鱼平反 第三章 记仇的鸟儿 争夺一片桉树林 愤怒的猫头鹰 血战珊瑚岛 第四章 泄恨的蛇群 记住仇人的气味 阵地上的惨叫声 蟒腹中的男人 第五章 蚂蚁在行动 好战的群体 并非胜利的胜利 一具白花花的骨架 丛林中的惨叫声 第六章 真正的报复 从艾滋病到疯牛病 SARS病毒的味道 后记 试读章节 中国著名林学家麈遄虢教授和他的助手,就经历过一次云豹报恩的神秘体验。 那一年,他和助手汪大明、藏族老猎人扎西,在四川竹庆县的大山中考察。一天,他们从望远镜中发现,一处岩石种特制的铁夹。铁夹的一头,用油绳固定在岩石上。动物一旦被这种夹子夹住,即使有千钧之力,也难以逃脱。麈教授他们向云豹悄悄摸去。机警的云豹,很快发现了麈教授一行。它的睛里充满了敌意,一边跳跃挣扎,一边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麈教授他们看到云豹的样子,有点害怕,只好悄悄退去。 必须从夹子中救出云豹,不然,云豹就会被困死在那里。可是,麈教授他们想了一天,也没有想出营救云豹的办法。他们几次试图接近云豹,云豹都吼叫着不让接近。他们知道,如果强行接近云豹,会被云豹撕碎。 第三天,云豹已经筋疲力尽,震耳欲聋的叫声没有了,只有大口的喘息声。 麈教授决定,先给云豹弄点水喝。他们砍下一根5米长的竹竿,一头绑上盛满水的吊锅,慢慢地把竹竿上的吊锅递给云豹。 起初,云豹惊愕地盯着吊锅,有些不知所措。很快,它嗅出了水的味道,大口地喝了起来。也许云豹很多天没喝过水了,渴极了,不一会儿,就喝光了吊锅中的水。 第四天,麈教授他们又给云豹喂了一锅水。连续两天的喂水行为,改变了云豹对人的看法。它看着麈教授他们,目光柔和了,也不吼叫了。麈教授他们决定再接再厉,试着靠近云豹。开始,云豹看着慢慢走来的人,眼睛里还有一种警觉的目光;后来,它的目光更柔和了,表情变得平静了。 麈教授看出来了,云豹对人的敌意,正在慢慢消失。他们想进一步接近云豹,争取早日打开铁夹,解救云豹。 麈教授发现,云豹的肚子干瘪如一条空空的布袋。他们猜想,云豹一定饿坏了。必须先想办法喂饱云豹的肚子。这一天,他们打了一只麂子,割了几大块肉,扔给云豹。 云豹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大吃起来。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给云豹又是喂水,又是喂肉。云豹对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仅朝麈教授他们摇尾巴,还让他们摸自己的头。人和云豹实现了零距离接触,麈教授他们无不喜形于色。 麈教授认为,给云豹打开铁夹的时机成熟了。他们担心,再拖延几天,云豹被夹住的那条腿,会彻底残废。 这一天。他们找来草药,配制成麻醉汤。药汤味道难闻,他们担心云豹不喝,又在汤中放了糖,这才让云豹喝了下去。 很快。云豹昏睡过去。他们迅速打开铁夹,取出云豹受伤的腿,清理了伤口中的白蛆,用烈酒清洗了伤口,又洒上一层云南白药,然后把云豹受伤的腿包扎起来。云豹苏醒后,发现自己获得了自由,竟用三条腿站起来,跳上一块岩石,昂首朝天,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长啸。 过了一会儿,云豹跳下岩石,像狗一样伏在麈教授脚边,一边摇着尾巴,边舔着麈教授的靴子。 云豹的行为,把大家惊呆了!平时凶猛残忍的云豹,竟有如此温柔的一面,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 从此,云豹同麈教授他们形影不离,像猎犬一样,天天跟在麈教授他们身边。30天后,云豹的腿伤痊愈了。经过亲密接触,云豹同麈教授一行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一天,麈教授和助手汪达明正在测量野生藏红花。突然,灌木丛中窜出一头棕熊,站在了汪达明面前。 汪达明被突然出现的棕熊吓呆了,瞪着惊恐的眼睛,不知所措。 眼明手快的麈教授把手中的罗盘朝棕熊头上砸去。棕熊摇了摇头,没有理会麈教授,而是向汪达明靠了过去。 汪达明终于反应过来,拔出了匕首。 棕熊一掌打在汪达明的手上,把匕首打飞了。不等汪达明反应过来,它一掌抓过去,撕破了汪达明的衬衣,在他肩上留下几道血印。 汪达明想跑,可是,来不及了,棕熊已经扑上来了。 突然,云豹从天而降,跳在了棕熊背上。 棕熊慌了,扭过头,去咬云豹。 云豹一口咬住了棕熊的脖子,使劲一撕,棕熊的脖子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四射。对棕熊来说,这是致命的一击,不一会儿,它就栽倒在地上,慢慢死去。 原来,云豹早就发现了棕熊。它藏在旁边的树上,观察棕熊的行动。当恩人面临危险时,它看准机会,突然袭击,一下击毙棕熊,救了恩人的性命。 人救了云豹,云豹又救了人。麈教授他们没有想到,云豹这样的凶猛动物,竟然也懂得知恩必报的道理。 然而,云豹与恩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并没有到此结束。 麈教授认为,应该把云豹放回山林,让它过自己本来的生活。可他们想了种种办法,就是赶不走云豹。云豹像一只恋人的小狗,白天跟着上山入林,四处考察,晚上又回到帐篷门口,给他们站岗放哨。 这一天,他们去遥远的林区考察。忽然,远处传来一声吼叫。云豹听到叫声,立刻兴奋起来。 经验丰富的藏族老猎人扎西说,,那是母豹的叫声。他还说,是母豹在呼唤这只雄豹。 果然,云豹循着叫声,向森林跑去。 麈教授见云豹去追情人,立刻带领大家撤出山林,这才脱离了云豹。 野外考察结束后,麈教授回到北京。后来,他接到藏族老猎人扎西的信,说云豹几次去寨子找他,以致全寨子的人都认识了多情的云豹,知道了他和云豹的亲密关系,都在千方百计地保护云豹。对此,麈教授高兴了好几天。 母虎与人的恋情 如果说,知恩图报的现象,发生在一些凶猛动物身上,还不算奇事,那么,母虎与男人相恋,可以算一件奇事了吧? 一个西方马戏团中,有个很能吸引观众眼球的节目,名为“人虎相爱”。节目表演时,一只凶猛的母虎与男驯兽员要做种种亲昵的动作。那动作,亲密得有点肉麻,让观众觉得母虎同男驯兽员之间,一定有某种暧昧关系。正是这个原因,每次演出这个节目,都会引起轰动。 这个马戏团,还有一只威风凛凛的雄虎。每天演出时,先由男驯兽员和母虎表演相爱节目,然后由雄虎表演其他节目。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在长期的相处中,雄虎偷偷地爱上了母虎,更没有想到的是,母虎假戏真做,竟然真的爱上了英俊潇洒的驯兽员。一只母虎恋上男驯兽员,已经够离奇了,更离奇的是人与虎之间,出现了罕见的“三角恋爱”。 为了防止意外,虎与人的节目在一个巨大的铁笼中表演。每次表演母虎与男驯兽员相爱的节目,蹲在一旁的雄虎,就一脸的不高兴,有时还龇牙咧嘴,嘴里直哼哼。整天同虎呆在一起的驯兽员,竟然对此没有察觉。 一天,驯兽员又与母虎表演相爱节目。驯兽员让母虎跳,母虎就跳;驯兽员让母虎跑,母虎就跑;驯兽员让母虎躺下,母虎就乖乖地躺下。观众没有想到,一只凶猛的老虎,竟然这样听话。 驯兽员自然十分得意。他做了几个夸张的亲呢动作,然后躺在母虎身边,把母虎紧紧地搂在怀里。这时的母虎,也进入了特定情景。它先是含情脉脉地看着男驯兽员,接着温柔地吻着驯兽员,最后伸出火红的舌头,舔驯兽员的脸……那情景,惊险,刺激,甚至有几分色情的味道,引来观众阵阵的喝彩声。 呆在一边的雄虎受不了,全身的毛都竖起来了,并发出了几声咆哮。 人与虎相爱的节目表演完了,驯兽员已经站起来,向观众鞠躬。 下一个节目,由雄虎表演钻火圈。驯兽员甩了几下鞭子,要雄虎站起来,雄虎不予理睬。这种现象,过去很少发生,驯兽员心中有点紧张。不过,他没有害怕。雄虎使性子,不听话的时候也有,但是,最终它还得乖乖地表演节目。雄虎心里清楚,如果不听话,就会饱尝皮鞭的滋味。 可是,这一次,驯兽员错误地估计形势。当他真的用鞭子抽打雄虎的时候,雄虎一声吼叫,朝他扑了过来。 驯兽员突然明白了,一定是他刚才与母虎充满激情的相爱表演,激怒了雄虎。他想躲过雄虎,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体重300多公斤的雄虎,一下把他扑倒在地上,两只有力的前爪,踩住了他的胸口。雄虎又叫了一声,张开血盆大嘴,去咬他的喉咙。 台下响起一片惊叫声,观众全都站了起来。 驯兽员瞪着惊恐的眼睛,无力地躺在地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传来一声吼叫,母虎猛扑过来,一爪打在雄虎的头上,把雄虎的头打向了一边,接着一扑,抓住了雄虎的脖子。 母虎与雄虎相斗,驯兽员脱离了虎爪。他就地一滚,滚到了铁笼一边。在场的工作人员连忙把他拉出了铁笼。’ 铁笼中,母虎和雄虎撕咬在一起。一时间,铁笼中吼声如雷,虎毛飞扬,鲜血飞溅。 到了这时,人们才明白,母虎是真的爱上了驯兽员。为了保护驯兽员,它要教训雄虎。可惜,它不是雄虎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它倒在了地上,被咬破的脖子血如泉涌…… 英勇的母虎死了。人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虎同人一样,是有七情六欲的。有时候,它也会为爱而死。人的一些弱点,如嫉妒、争风吃醋等等,也会出现在虎身上。 人们不明白的是,一只母虎,怎么会真心爱上一个男人?而且那种爱,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喜欢,也不是异类朋友之间的友爱,而是一种缠绵悱恻的情爱。 这个问题,动物学家们找不到一个圆满的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人和所有的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不管人与动物如何敌对,两者在很多方面还是相通的。只要人亲近动物,再凶猛的动物,也会亲近人。也许,这就是兽与人相恋事件给我们的生态学启示。P76-82 序言 我们人类自己的根系,在诞生之初就扎根于生命的原始生态里。在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之后漫长的20亿年间,它始终存在于植物界。后来,它顽强地孕育了一次突变——出现了一个原始生物,它的构成像单细胞的其他生物一样。但不同的是,它有一张嘴,可以吞噬世界;它有纤毛,可以迁徙,可以狩猎。于是,在生命诞生20亿年之后,人类主宰世界的时期便在一片混沌中悄然开始了。 法国植物学家认为,生命的树干分裂为两个主要支干:诞生不久的动物支干和继续分叉的植物支干。而人类则是动物支干上最后长出的一根嫩枝。人类闯入生物演变的这个庞大进程中,是生物史上最重要的变故之一。 伴随着自然界的演进,到了创世之初的洪荒时代,人类与自然界怎样和谐相处这样一个命题,便开始在人类活动的所有地方逐步显现出来。人类的生活、生产、繁衍等一系列活动日益严重地逾越了自然和社会均衡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人类社会走向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紧迫。 在地球上众多人类活动区域,早期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由于早期人类尚无能力克服自然现象给整个生物界带来的灾难性突变,于是便产生了最为原始的祈祷和祭祀活动。几乎每一种自然现象的发生,都要引起人们的无限惊悸和巨大恐慌,比如日蚀、月蚀、泥石流、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以及地震、洪涝、疾病等等。人们更多地把这些自然现象的发生与神鬼作怪联系在一起,于是,许多以祛邪和祭天地神灵为主要内容的原始舞蹈和宗教产生了。这大约可以说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为原始的自然科学了。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也一步步提高。譬如人们在生存实践中,知道了钻木可以取火,结网能够捕鱼。一些捕到的猎物暂时吃不了,还可以豢养起来,让它们繁殖。一些作物的种子埋在地里,不但可以长出幼苗,还可以开花并结出果实。原始的牧业、农业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萌芽了。一些与之相关的自然科学,便从神秘的宗教中渐渐分离出来,分门别类地开始了对自然界的研究和探索。这就是人类理性地认识大自然的开始。 沿着这一轨迹,人类逐渐从蒙昧中走了出来。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各种自然因子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发生作用。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光、温度、水分、大气、土壤等这些影响人类与 生物生存、发展的因素,在地球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按照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来理解,便是:“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首先讲的就是阴阳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和“天人合一”的哲学。其基本观点就是世间万物既是相生的,又是相克的;看似独立的,却是依存的。一旦背离了事物 自身发展的规律,导致阴阳失和,那么,在一定的范围内就会出现自然灾害。这个“道”,在今天看来,可以理解为是指“天之道”、“人之道”、“地之道”和“宇宙之道”的“大道”。因此,我们说的“天地人”生态是一个广义的生态概念,它远远超越了自然生态的内涵。它既指自然生态,也指人文生态、社会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生态”概念。中国那部不朽之书《周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内容,说的也是这方面的道理。事实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最早就发萌于((周易》,后来又在孔孟、老庄哲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思想的主旨就是反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强调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和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自然界的内在精神就是生态平衡、和谐共处。孔子主张人类要爱护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君赐生,必畜之。”孟子则一再地明确自己的“爱物”思想,告诫人们不要用过密的网捕鱼,砍伐树木要选择适宜的季节。宗教中讲的“万物有灵”,就是承认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生命,都有存在的合法权。只有保护自然,自然界才能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种资源。后来,这些思想又被无数后来者加以继承和完善,并明确主张把仁爱从人类自身扩大到自然界,把植物当做我们生命之源来看待:“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所以,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必须先让万物有生存的良好条件;人在爱自己的同时,要爱他人和万物。这就是古代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也是当今世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世界自然宪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生命的每一种形式都是独特的,不管它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该受到尊重;为了使生命的所有形式都得到这种尊重,人类的行为必须受到道德准则的支配。”事实上,这样的规章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这是一个没有约束力的软弱的章程。这样的章程,不应该只是写在纸上的,而应当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科学一定要创新,要发展,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但不能顾此失彼。人这个高级动物原本来自自然。自从掌握了劳动工具,具有思维和创造能力,人类在技能日益高超、规模日益扩大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没有恰当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自然,也即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环境。如果说人类早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因为蒙昧无知,可以原谅的话,那么,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呢?是理性的蒙蔽还是欲望的泛滥?19世纪以来,人口、现代农业和工业的迅速增长,使自然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工业和现代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日趋严重。现实的压力和危机,迫使人类不得不把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结合起来重新审视和考虑,一种遵循天地人生态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便成为全人类的共识。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博尔丁发表了《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论文,第一次提到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西方国家对生态经济学的研究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中国于1 984年4月成立了生态学研究会,除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外,还涉及基础工业、加工工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利建设、城市建设、小城镇开发、区域管理和宏观管理等领域。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环境之间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一直是人们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追求社会进步的大前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建设的灵魂,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地球上不仅仅生活着人类,这个巨大的球形家园,也是其他千万种生物的栖息之地。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快速地毁灭着地球。这些毁灭性行为,包括对地球资源的无节制索取,对其他物种生存空间毫无理由的侵占,对各种能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人类种群自身无节制的急速膨胀等等。 入与自然应当怎样和谐相处?如何发现自然规律,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大课题。人类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紊乱,已经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一些貌似合理实则行破坏之实的行为,如过度采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使水源涵养量下降,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过度的放牧和开垦造成草原退化,沙漠扩大,水源枯竭;过分追求农作物高产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矿山的无序开采及其粗放加工,造成土壤和水源严重污染;大量排放热量和二氧化碳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以及其他诸多原因引起的气候异常、生态平衡失调等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恢复。在整个非洲,在中国北方,一处处被沙漠吞噬的村庄、大面积沙化的土地、渐渐枯竭的河流,已经做了最好的说明。 数百年来,人类对大自然一直保持着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放肆的傲慢态度。进入20世纪,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又一大环境问题。许多城市长时间被烟雾笼罩。在人造地球卫星所拍摄的地面照片中,许多城市因被浓烟覆盖而从地面上“消失”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臭氧的过量消耗带来的温室效应,迫使南极冰川大面积融化,巨大的冰盖正在全线后撤,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以每年数公里的速度上升。目前,世界上40%的人口严重缺水,全球12%的鸟类和25%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的捕捞已经导致将近三分之一的鱼类种群永远消失了……物种的不断减少,海平面上升,水土流失,海水淡化,土地沙化、荒漠化日趋严重,艾滋病的蔓延、疯牛病的肆虐以及SARS的出现,已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警钟。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进行,任何一方面发展不合理、不协调,就会影响另一方面的发展。不尊重自然规律的经济发展,不管它表面上多么喧闹和辉煌,从根本上来讲,却没有任何持续性可言。它的暂时辉煌必将让后来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生命的形式是多姿多彩的,多种多样的。没有它们,人类的生命在地球上不仅显得孤单,而且注定没有前途。现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什么潜在的危机问题。人类必须学会按自然规律谋发展,向和谐要发展。要保护人类,首先得保护大自然;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人与自然之间只有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没有孤立的发展之理。相互依存、共同 繁荣才是硬道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物种群的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天下不和谐,说明我们在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上所 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今天提出这个命题,讨论“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社会生态等问题,就是想让有识之士来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自己献计献策。基于此,甘肃省新闻出版界策划选题,组织作者编撰、出版了这套“天·地·人生态丛书”,期望本丛书能以鲜活生动的事例,通俗流畅的文字,精美传神的图片,把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深奥道理传达给读者,为建设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和谐是美,是自由。 和谐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周德详 二00六年四月二十六日 后记 我从小喜欢自然科学,曾渴望学习医学,后来又想学习生物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一位热情洋溢的大学老师。他看了我的文章,说我有文学方面的潜质,应该学习文学。他说他们大学的中文系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全国知名的教授,我应该去那里深造。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我上了这所大学的中文系。大学毕业后,我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一直没有放弃文学,也没有放弃对自然科学的爱好。在写小说和评论的同时,也写科普方面的书籍。不知不觉,三十年过去了,我在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创作方面小有收获,写了大大小小三十来本书。由于这些书,我成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成了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还有一套作品,获得了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这对我是一个鼓励。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喜欢上了生命科学,写了几本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科幻小说。近几年,我又喜欢上了动物行为学,或者叫动物社会学。看到这方面的材料,就收集起来,几年下来,积累了不少资料。闲暇时研读这些资料,有了一些心得,其中一个最大的心得,就是发现“动物比人好”。这个“发现”,实在荒唐,可又不无道理。很多动物的行为,比人的行为可爱,很多动物的社会,令人向往。于是,我写了《为禽兽喝彩》这本书。希望通过了解动物的行为,给读者一种全新的心理体验,从一个新的角度和更高的层次上,审视人的本质,领悟人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观照人类自身的行为。 《为禽兽喝彩》是我第二本专门写动物的书。此前,我写过一本关于金丝猴的书。我写动物的书,不管如何有趣好读,总是先天不足,那就是缺乏田野调查的亲身体验。写这部作品时,我参考了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引用了有关材料。没有他们的研究成果,没有他们的田野调查材料,就没有这本书。我向那些工作在第一线的动物学家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向为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编辑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书中部分图片的作者,由于未能找到其通讯地址,无法取得联系,选用时未征得本人同意,恳请作者谅解。关于图片的稿酬,请作者与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处夏玲联系。在此,谨向插图的作者表示感谢。 陈自仁 二00六年四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