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国强编著的《行政学本土化--理论与方法》由五章内容组成:第一章“行政学本土化的内涵及意义”在回顾和总结中国行政学本土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中国行政学本土化的科学内涵,全面阐述了行政学本土化的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第二章“行政学本土化的动力及可能”在分析中国行政学本土化的内外部动力之后,从理论与历史两个维度阐述了中国行政学本土化之司能性;第三章“行政学本土化的方法论基础”在论述行政学方法论的内涵、结构和体系之后,重点剖析了作为理想模型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从而为中国行政学本土化的实现路径和方法奠定基础;第四章“行政学本土化的方法致思”则从确立方法自觉、创新研究方法,拓展学科互涉、整合科际知识,强化学科自觉、深化学科研究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行政学实现本土化的方法考量;第五章“行政学本土化的实现路径”从树立问题意识、开展问题研究,增强理论自觉、推进理论创新,直面真实实践、构建中层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行政学实现本土化的路径。
《行政学本土化--理论与方法》是作者芮国强近年来致思于行政学学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成果,国内第一本以行政学本土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行政学本土化--理论与方法》以行政学本土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及研究方法为主要论域,对行政学本土化的科学内涵、理论依据、发展动力、历史镜鉴、实现路径、研究方法等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和思考,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独到见解,本稿有助于促进和带动中国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树立中国行政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构建中国特色行政学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引言 中国行政学的发展呼唤本土化
第一章 行政学本土化的内涵及意义
一、行政学本土化的历程
二、行政学本土化的内涵
三、行政学本土化的意义
第二章 行政学本土化的动力及可能
一、行政学本土化的动力
二、行政学本土化可能性的理论分析
三、行政学本土化可能性的历史镜鉴
第三章 行政学本土化的方法论基础
一、行政学方法论的内涵及结构
二、行政学方法论的体系
三、作为理想模型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第四章 行政学本土化的方法致思
一、坚持方法自觉,创新研究方法
二、拓展学科互涉,整合科际知识
三、强化学科自觉,深化学科研究
第五章 行政学本土化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问题意识,开展问题研究
二、增强学术自觉,推进理论创新
三、直面真实实践,构建中层理论
结束语 在本土意识与国际意识的融通中推进行政学本土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