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漫话自主性法学与法律方法论研究/001
一、虚其心,纳天下之学术/003
二、潜其心,观法治之兴衰/006
三、平其心,论法律之价值/008
四、定其心,应社会之变化/009
五、尽其心,兴方法之学问/010
第一章 法治实现之路——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综述(2002—2005)/013
一、法律方法论与法学方法论/015
二、法律解释之研究/022
三、法律论证之研究/026
四、利益衡量与价值衡量之研究/030
五、漏洞补充之研究/033
六、法律推理之研究/035
第二章 法学中国化与法律方法论研究——2005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037
一、研究资讯与研究特点/039
二、法律方法论的基本理论/04l
三、法律论证理论研究的新进展/045
四、非形式逻辑与法律推理观念的更新/049
五、法律解释研究及其本体论转向/051
六、部门法学中法律方法论意识的觉醒与研究进展/053
七、人工智能与法律方法之研究/057
八、简单评价与研究展望/057
第三章 法治实践对法律方法的需求——2006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063
一、研究资讯/065
二、法律方法论的基本理论/066
三、具体法律方法的研究/072
四、部门法学对法律方法的研究1082
五、法律史方面对法律方法的研究/088
六、总结与展望/091
第四章 法律方法论学科意识的觉醒——2007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095
一、研究资讯/098
二、法律方法应用的立场及其基础/100
三、研究法律方法的方法/104
四、“具体”法律方法的研究/108
五、中国法律史视角下的法律方法论研究/11l
六、部门法学的法律方法研究/113
结语/120
第五章 回应实践能力的彰显——2008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123
一、学术资讯/125
二、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经验(判例)研究/126
三、在法律思维中寻求智慧的方法/131
四、恢复解释的本来面目、在和谐旗帜下衡量法意/142
五、支撑法律方法“脊梁”的是逻辑/144
六、部门法方法论/148
结语/158
第六章 研究的困惑与执着——2009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161
一、学术资讯/164
二、法律思维及法律渊源/166
三、法律解释及利益衡量/172
四、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175
五、语言、修辞、历史与法律方法论的研究/180
六、部门法方法论研究/184
结语/201
第七章 法治迈向方法的时代——2010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203
一、法学走向法律方法论的时代?/206
二、“能动司法”的是是非非/209
三、法律渊源与法律适用/212
四、传统法律方法研究/217
五、法律修辞方法与法律语言/221
六、司法实务中的法律方法研究/223
七、法教义学与法律方法论教育/226
八、中外法律方法论历史传统的回顾性研究/229
九、部门法方法论研究/231
结语/244
第八章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理论反思/245
第1节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内容的变迁——以三对概念的对比为线索/247
第2节 法律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理念上的反思/262
第九章 《法律方法》十卷回顾与展望/277
一、《法律方法》各卷的研究主题/279
二、《法律方法》各卷的作者构成/281
三、《法律方法》各卷的主要研究方法/283
四、《法律方法》今后的发展展望/287
结语/289
第十章 “玛珈山法律方法论坛”百期回顾/291
一、论坛发展的三个阶段回顾/293
二、百期论坛所取得的成绩/294
三、百期论坛所积淀的经验/298
四、百期论坛存在的不足及展望/300
附录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人物与作品等信息/313
后记/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