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百里画廊行》由孙舟著,作者的文字简洁清新,如同行云流水,甚至带点儿凄美,让人回味,让人难忘。从中看出作者的足迹遍布了不少地方,采访过不少的人,为写作花了不少的工夫!一个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心甘情愿坐冷板凳的人,是不能也不会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叙他在南国边疆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的。孙舟写的这本书,你可以细细品味到,他是带着一颗真挚的心热爱大新,拥抱大新,把真情实感凝聚于优美扎实的文字之中。这本册子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好书,值得一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里画廊行(广西大新旅游札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孙舟 |
出版社 | 广西民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百里画廊行》由孙舟著,作者的文字简洁清新,如同行云流水,甚至带点儿凄美,让人回味,让人难忘。从中看出作者的足迹遍布了不少地方,采访过不少的人,为写作花了不少的工夫!一个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心甘情愿坐冷板凳的人,是不能也不会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叙他在南国边疆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的。孙舟写的这本书,你可以细细品味到,他是带着一颗真挚的心热爱大新,拥抱大新,把真情实感凝聚于优美扎实的文字之中。这本册子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好书,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这本《百里画廊行》由孙舟著,作者因为热爱大新美丽的山水风景,先后六次历时三个多月,自费来大新县境内旅游采风。所到之处,跋山涉水,走村串寨,住农家,摄景观,收集了大量的风景名胜资料。回杭州后,创作了二十余万字的《百里画廊行》一书。 目录 序言 热爱大新拥抱大新 天下山水探秘大新 一份送给大新人民的好礼物 美丽的风光清新的文章 前言 千呼万唤将出台的中国旅游节 第一辑 南疆风光 一 得天厚爱的硕龙边关 (一)归春河 (二)国境线 (三)德天瀑布的沧海史 (四)53号界碑怀想 (五)大新的边境线 (六)南疆明珠——硕龙镇 二 那岭那水那风情 (一)龙官仙境探秘 (二)龙宫山上都是宝 (三)藏宝洞的传说 (四)长在电线杆上的小树 (五)会变脸色的小路 (六)米酒飘香 (七)老虎的传说 (八)神秘的崖洞葬 (九)壮乡恋歌 (十)古庙香炉 (十一)一点杂感 三 美丽沧桑的安平村 (一)安平村的前世今生 (二)破落的土司府 (三)今昔婆隍岛 (四)悠悠千载会仙岩 (五)辛酸的土司井 (六)红色的小摇篮—渠芥屯 (七)荒凉的土司墓 (八)相见时难,告别也难 四 雷平印象 五 下雷往事 (一)下雷的遐思 (二)下雷的霜降节 (三)土司的家族及后裔 (四)粤东会馆 (五)下雷中学,古土司府遗址 (六)观音庙与榕亭 (七)忍耐不住的几句话 六 悲壮的侬智高神奇的岜特山 (一)岜特山名的来历 (二)侬兵老师 (三)侬智高其人其事 (四)侬智高的生死之谜 (五)侬智高的藏宝之谜 (六)传奇的二十四寨 (七)神奇的岜特山 第二辑 游在大新的日子里 一 龙眼树 二 恩城风光 三 游在大新的日子里 四 吃在大新 五 大新的崖洞葬 六 大新街头邂逅美女 七 伦屯岛 八 恩城的夜晚 九 是喜还是忧?是乐还是愁? 十 奇风异俗的民族村——板价屯 十一 大新的大树王 十二 大新的另一种土特产 十三 大新的新朋友们 (一)小老百姓最重人品 (二)不慕荣华只为村民 (三)一身平和满肚文物 (四)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十四 大新的妇女们 十五 二进宫 十六 乔苗风光 十七 大新的摄影家们 十八 为爱嫁边疆 十九 我为什么深爱南疆这片热土 二十 千里谒恩师 第三辑 大新县里的那些古人古事 一 大新,最早有人类生存的地方 二 大新,最能生育的妇女 三 大新,苦丁茶之乡 四 铜鼓的故事 五 大新,早些年前的迷信往事 六 一言难尽的侬智高 七 大新与狄青 八 大新与徐霞客 九 土司的女儿都嫁给了谁 十 太平州,末代土司李昭的故事 十一 三月三的起源 十二 从土司的“初夜权”说起 十三 趣论壮化和汉化 十四 锰矿是怎样发现的 第四辑 闲话土司 一 土司的起源 二 现代保存比较完好的土司府 三 明代徐霞客记载的边陲土司 四 土司中也有不少汉族功臣 五 抗击倭寇的壮族女土司 六 土司之间的战争 七 名垂青史的女土司——秦良玉 八 变成国外少数民族的中国土司 九 毛泽东给土司“赐姓” 十 土司制度的终结 第五辑 徐霞客边陲行 一 徐霞客笔下的艰难行程 二 徐霞客笔下的风土人情 三 徐霞客笔下的中越边境 第六辑 边关吟(组诗) 岜特山 十九崾 南疆红旗渠 硕龙的地下长城 53号界碑 归春河 跋 试读章节 一 得天厚爱的硕龙边关 (一)归春河 大新县城距离德天瀑布66公里,沿途树木葱茏,溪流青黛,奇峰夹列,车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汽车将到硕龙镇,沿途出现一条美丽的小溪,一路蜿蜒相伴。驾驶员告诉我们说:“这就是归春河,以河为界,对面是越南。” 哦!我们已经到达国境边界了,心中不免好奇。望河兴叹,一边是颇具神秘色彩的异国风光,一边是别具一格的边民小楼。车轮滚滚,山晃水转,风景变幻,实在令人陶醉。 归春河,这条算不上波澜壮阔的小河,却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它发源于广西靖西县,终年有水,在一个叫岳圩的边境小村,流进越南境内。然而,与别的河流不一样,归春河就像一个眷恋母亲的小孩子,不愿意离开中国大地,在异国他乡流浪一阵,又流回中国土地。据称,因为它是一条流出异邦又折回祖国的河流,所以也被人们赞美为爱国河! 东北大兴安岭中蒙边境有一个阿尔山景区,那里有条小河叫哈拉河,发源于中国境内,流人蒙古国,后又流回中国,也被人戏称为“爱国河”。当年,侵华日军和苏联红军曾经在中蒙边境发生一场恶战,以数万日军惨败收场。据说要是日军胜利,将会北上莫斯科,和德军会合。正是尝到了苏联红军的厉害,鬼子不得不转头南下。否则,二战的历史又得重写。只是那边人烟稀少,一进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知名度比不上归春河。 有个刚刚从对面上岸的越南边民,身穿迷彩服、头戴尖尖竹叶笠帽,背着一箩筐东西,站在公路边上。我想拍照,便让驾驶员停车。望望四周,小河两边有些地段还围着铁栅栏,我问驾驶员:“他们能随便上岸吗?”驾驶员手指小河上空:“那边挂着横穿两岸的绳子,就是给边民来往渡竹筏使用的。每逢农历二、五、八日,很多越南边民都要过来赶集。他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同民族、同语言、同风俗,经常来往,就和走亲戚一样。等会儿我们到了德天,53号界碑旁边,还有个越南人开设的市场,专卖他们的土特产。” 车轮滚滚,又见河对面一排房子,插着越南国旗,无人进出,分明是一座夏天放假的学校。山下水田有农人收割稻谷,在同一片蓝天白云之下,看青山绿水,听鸟语花香,觉悟到俗世纷争、污垢欲望渐渐远离,内心一片豁达、恬静!既然山水相依,唇齿相连,和平共处才是多么美好! 到了德天村,远远就看到奔流不息的归春河,从高高的石岩绿树掩映中倾泻而出,飞流直下,形成宽200多米、落差60多米,由三层跌宕而下形成的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跨国大瀑布。其形,气势磅礴;其声,气壮山河! 归春河——你给予我永生难忘的记忆!你就像一个迷途的顽童,一路上跌跌撞撞,流浪到德天村,一不小心跌进别家的庭院中,忽然听到母亲一声呼唤,于是,兴奋到了极点,再也不管一切,就那么奋不顾身,就那么拼死拼活地回家,谁也无法阻挡,纵身飞跃,跃出祖国山川河流中最感人、最壮丽的风景…… 后来,一位研究壮学的老专家告诉我:靖西古称归顺州,那条小河也叫归顺河。新中国成立后,大新县一位革命老前辈来到硕龙,感慨地说:就叫归春河吧,取意归国遇春。 (二)国境线 在我的影集中,有一张照片挺有趣,我一只手拎着东西,另一只手提着一根塑料绳——这可不是一般的绳子,而是一根象征神圣的国境线,再跨出一步,那就是迈出国门,进入邻国领土。 那是我们游览完德天瀑布之后,一路沿着马路慢慢前行,在53号界碑附近,来到越南人开设的集市,人来人往。热情的邻邦摊贩们操着还能听得懂的普通话殷勤推销产品。因为早上下过大雨,脚下土地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有游客笑着抱怨:赚了那么多中国人民币,怎么地面也不舍得花点钱用水泥浇一浇? 一个看起来面相憨厚的越南小伙子,用普通话甜甜地叫我老板,叫我大叔,向我推销越南特产。中国的商品早已走向世界,我对东西不感兴趣。他看我在抽烟,就要我买条烟吧,还拆封递给我一根,请我品尝。禁不住他的热情,也看他面善老实,我就问他一条香烟多少钱,他告诉我150元。我心想带一条外国香烟回家,给朋友们分享,随口说120元吧。小伙子竟然大方答应了。后来找到同伴们,看到他们买了不少香水,价廉物美,有几元一瓶的,也有几十元一瓶的,个个兴高采烈。一旁的年轻女商贩,见我拿着香烟,又向我推销。我举烟问她,这种香烟多少钱一条?她说30元,要吗?这一说就把我气晕了,谁都知道到旅游地买东西要杀价,可我还是被那柔声细语的异国小子给了温柔一刀!看来,中外商贩为了利润的最大化,手段都是差不多的。 好多人围着历经沧桑的53号界碑拍照留念,旁边还有一块新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界碑,这是前几年和越南结束陆上勘界谈判而立的。 默默走过摊位,我看到一根塑料带系在两边小树之间。后面土路上,停着好多中国产的拖拉机、摩托车,我好奇地想去观察一下是什么牌子,谁知身后就有几个越南商贩朝我大叫大喊,要我停步。我连忙回头,不知何故?一个商贩摇手说:这是国境线,不能再过去了! 随手拎起国境线,让朋友给我拍照,也算留个纪念。 (三)德天瀑布的沧海史 远古时期,广西大地一片汪洋大海。是地质构造运动,使大地从海底升起,然后升起又降落、升起又降落,经历数起数落,终于站稳立定,成为如今广西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 4000多年前,中国人民的伟大祖先大禹,在内陆开始他的治水工程。 德天瀑布轰轰烈烈奔腾了多少年?没有说错的话,肯定要比大禹早出世成千上万年。大禹再伟大,也只能到人世间匆匆忙碌几十年,德天瀑布却毫不费力轻轻松松流淌到今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他委派河北人赵佗将军来到广州,管理两广,包括今天越南北部的一些地方。毛泽东笑称赵佗是中国第一批“南下干部”。从那个时代开始,德天就在中国的版图中了。地球的西半部,差不多又过了2000年,才有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只因它有实力,后来者居上,不管你同不同意,自封世界警察,百事都要管一管。而我们的祖国母亲,从大清朝到大中华,却消瘦了好多。 三四百年前,大旅行家徐霞客,好不容易旅游到了中越边境,还是和德天瀑布擦肩而过。想必是没有听当地人说那儿有多美丽有多好看,他一个远道而来的外乡人哪能知道得那么多?他在广西一年,李自成、张献忠早就把大西北烧得半天通红,老徐的日记中半个字都没有,不是不写,而是不知道吧?哪像今天,奥巴马在长城上说句什么话,全世界都听得见。 那个时代,人烟稀少,山高林密,河流湍急,路途不通。 几百年前的德天一带,小村小屯早就有了。穷苦人家住茅草屋或山洞,富裕人家住干栏房,楼底关家畜,楼上住人;家家用竹筒挑水,捣石臼舂米;白天在田间辛苦,男女对唱山歌娱乐,夜晚妇女织布男子喝酒。最轻松的事是劳累一天之后,跳进瀑布下(壮语叫“汤蓬”,意即天河之水)洗澡、游泳,然后爬到对岸去躺一躺。可能还嫌瀑布响声太大,影响说话唱歌。 1896年,法国强盗强逼大清国竖起53号界碑。 从此,开始有了金发碧眼的洋人对着瀑布欣喜若狂。 公路造起来了,从来没见过的、比骏马跑得还快的、却又不吃粮草的大小车辆也开过来了,车轮滚滚,滚来更多的洋人男女,洋人们又唱又跳,还背靠天河,用那“咔嚓”的洋玩具…… 德天人搞不懂了,这些洋人来干什么?村人们猜来猜去,最后认定:没见到成群的天鹅在瀑布上空飞哦?他们是到天河水里来捕捉金天鹅发大财的! 又是50多年过去,天河水开始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时代。 最初的年头,不能说不好,毕竟,盘剥百姓千年的土司、头人、地主阶层消灭了,教育、医疗等总算提高了。但是人人成了人民公社的社员,过年过节要有大块猪肉吃还是很难的事。填饱肚子是做人的头等大事,除非洗菜洗澡,谁有心情天天看那天河水。 如今,边疆交通大有改善,公路变得四通八达。德天,得天厚爱! 中国正迈步进入改革开放的黄金岁月,旅游成了人们休闲度假的良好生活方式。当黄果树、九寨沟的瀑布早已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风景区时,天河之水,姗姗来迟,终于撩起她荒山僻野的纱巾,露出她深藏千年万年的迷人风情。 这一露,竟然露出一个中国最美、世界第二大的跨国大瀑布! 说到德天风光的声名鹊起,就不能不提一个名字——毕志彰先生,此公是个企业家,也是个摄影家,十多年前他到南宁经商,和众多企业家们一起被县委县府邀请到大新,他高举相机,对此地一见钟情,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地方政府一拍即合,投入巨资开发风景区。 我曾听人说:毕董拣了个聚宝盆。这话不假。但若让时光倒退回到1995年前后,你历经艰难旅途,面对草屋泥舍,荒山野林,要吃没吃,要住没住……同样,那天来了那么多的企业家,有的可能比毕董更加财大气粗,却只有毕董慧眼独具,让人不能不感叹他与众不同的眼光和魄力。 P1-5 序言 热爱大新拥抱大新 潘琦 大千世界是绚美多姿、瑰丽多彩的,每个人只能在自己那充满激情、真情、豪情的旅屣中去体味、感受祖国大好山河的壮美与神奇。 2010年金秋十月,第五届中国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文化旅游节期间,大新县政协主席梁华新欣喜地告诉我,有位来自“人间天堂”——杭州的作家孙舟,因为热爱大新美丽的山水风景,先后六次历时三个多月,自费来大新县境内旅游采风。所到之处,跋山涉水,走村串寨,住农家,摄景观,收集了大量的风景名胜资料。回杭州后,创作了二十余万字的《百里画廊行》一书,准备结集出版,请我为他的书稿写个序言。我虽然没有见过作者,也没读到文章,但被作者的行为所感动,当即答应了。 后来我拿到了书稿,细读一遍,写的是我们祖国西南边陲山城大新的一些故事,既有景也有情更有人和事。合上书稿,眼前闪现着大新县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于是提笔写点读后感,一感动文章,二感动作者,三感动大新的景观。作者的文字简洁清新,如同行云流水,甚至带点儿凄美,让人回味,让人难忘。从中看出作者的足迹遍布了不少地方,采访过不少的人,为写作花了不少的工夫!一个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心甘情愿坐冷板凳的人,是不能也不会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叙他在南国边疆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的。世间其实拥有太多的美景,因而也有太多的游客从城市森林中逃出来叹息一番,然后回到都市居高临下说一通乡间洁净的空气、安静的生活、纯朴自然原生态的乡民之事。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乡村是个幽静的港湾,是一种衬托,到农村看一看、住一住,可以得到短暂的心灵安慰,使飞扬的尘土湮灭在心灵深渊中。如今的文坛是作品多精品少,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影响作家的创作环境。有些作家浮躁所致,不少应急之作、粗糙之作,已屡见不鲜。然而孙舟写的这本书,你可以细细品味到,他是带着一颗真挚的心热爱大新,拥抱大新,把真情实感凝聚于优美扎实的文字之中。这本册子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好书,值得一读! 有个哲人这样说过:充塞作家创作空间的,应当只是人类心灵深处从远古以来就存在的真实情感,这古老而至今犹存的心灵真理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如果没有了这些永恒的真实与真理,任何故事无非朝露,瞬息即逝。 网络时代,很多人已经不用出门就能感受天下事了,但是天地是立体的,人间的美景美事并不是仅凭道听途说就能说得明白,所以只有真实、真诚地走进去,近距离的虔诚感受才会有感染,才会产生感动,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述出来。孙舟这样去做了,并且做到了,难能可贵。我认为,作家的职责,就是忠于真实和自然,让人们了解这个世界上曾经产生过美好的情感与美丽的景色。一部好的作品,都是一首从作者心灵里唱出来的歌,我们希望听到更多作家们恳切真实、优美动听的心灵之歌。 潘琦,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著名作家,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 后记 跋 大新县政协主席 梁华新 我与孙舟相识,源于他的文章,一次北上出差,万里长空中,竟然在一本精美的航空杂志上,读到《美丽沧桑的安平村》一文,整整十个页码,配上那些漂亮的风景照片,看得我心生自豪,不禁对作者如此深入了解我县一个边陲乡村的人文历史感到惊讶。 没多久,作者带着朋友第三次来到大新。雷平镇教育辅导站站长农志雄和安平村主任冯荣华与我联系,我们一起接待他俩。经过交谈和看了他写的好多文章,面对这个诚实和谦逊的文人,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为对他不辞辛劳,一次次自费远道而来深入乡村采风表示感谢,第二天,我放下手头事务,带他前往明仕、雷平采访。并邀请他俩在明仕山庄入住,但孙舟摇头谢绝了。他喜欢的不是安逸舒适,偏爱的是农家客店、粗茶淡饭、壮族老人,他寻觅的是大新的历史遗址,探秘的是边关风情,欣赏的是原生态风景……面对这个不慕虚荣,带着一颗真心来到大新的朴素文人,我由衷地增添敬佩,希望他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2010年10月底,中国崇左(德天)边关文化旅游节将在大新隆重举行。我拿了书稿去组委会,告诉他们说,这是一位杭州作家自费四次前来大新所写的文章。组委会欣喜同意,邀请孙舟作为嘉宾,前来参加旅游节活动。 也就是这次活动,我见到前来参加开幕式的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大副主任,现任自治区文联主席潘琦先生,我向老领导介绍孙舟其人其事。德高望重的潘老听后,认为这个作者不简单,当即答应要给作者写序。他带书稿回南宁不久,就为作者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言,赞扬他:“一个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心甘情愿坐冷板凳的人,是不能也不会用这样的文字来描叙他在南国边疆的所见所闻而所感的……”并评价说:“这本册子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好书!值得一读。”我想:能够让一个当代中国著名作家说出这么一句话的人,注定不是一个容易的人! 作者六次前来大新,累计达三个月时光,相识之后的每次过来,都要和我谈构思,离去时和我言收获,请我提意见、出选题……我是看着那本书稿,从薄薄的一本变成厚厚一叠。这就是他不怕吃苦、深入山乡,结交众多壮族朋友的丰硕结果。我听说,他在走村访户中,农民要杀鸡杀鸭招待他,他总是坚辞推却,不肯让人破费。经历更险的是在下雷镇岜特山,传说中侬智高的老根据地,一位78岁的高级退休老师、知名的壮族民俗研究学者,陪同他上山考察,忽然昏倒在山顶,失去呼吸好几分钟……作者每每谈起这些,感叹万分:没有那么多热情的壮族朋友们支持,他写不出这些文字! 对于文学,我是门外汉。但作为读者,我钦佩作者思想的敏锐、视野的独特。多少人到过硕龙,只是感叹跃进飞渡的壮丽。然而在孙舟的眼中:您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一座现代伟大工程!世界上任何水利工程,有哪一座经历如此沧桑?您流淌不息的清清渠水,是一首用壮语歌吟的长篇抒情史诗,愧疚的我没有才能翻译,但我在如此优美动听的旋律中,听到了隐含着难言更难忘的悲壮与忧伤……作为一名建设红旗渠的亲历者,我情不自禁,读得心潮澎湃。 他写侬智高,写下雷的岜特山:因为历史的原因,岜特山无疑应该是和敢壮山同样齐名的大山,是壮族人民心中的圣地!但是,正因为是历史的原因,岜特山无奈湮灭在历史的长河,在荒僻的南国边疆,默默耸立至今。这原因,就在于历史将如何评价侬智高。 类似的细节,文章中比比皆是,读来荡气回肠,引人入胜也发人深省。现在爱好读书的人是不多了,但是就连工作繁忙的县委书记雷多荣,也抽空看完了文稿,并由衷称赞说:这的确是一本好书! 孙舟经过两年时间精心创作,而今在大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长篇人文游记《百里画廊行》终于即将正式出版,这对大新人民、对广大游客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书中瑜瑕如何,那就交由读者和时间来评说了。 2011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他是带着一颗真挚的心热爱大新,拥抱大新,把真情实感凝聚于优美扎实的文字之中。 ——潘琦(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 一个外地作家,六次自费前来大新采风,给大新人民留下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对大新本地的文学艺术界来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好事。 ——雷多荣(中共崇左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文字优雅而深沉,读来耐人寻味,对大新人了解本地历史、对外地游客游历大新,都不失为一本好书,这是一份送给大新人民的好礼物! ——蓝晓(中共大新县委书记) 风景是有灵魂的。大自然赋予的青山秀水,只是风景的血肉,而隐在它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才是风景的灵魂。 ——黄巧(大新县人民政府县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