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经济理论,影响储蓄率(消费率)的因素为:一、国民收入增长率;二、居民收入增长率;三、居民收入分配的结构;四、人口年龄结构;五、资本市场价格的变化,包括利率以及资本品对消费品的相对价格等;六、通货膨胀率;七、社会保障制度;八、税收制度等。
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本书着重从前七个方面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储蓄率持续走高并维持在一个很高水平,与此同时,国民消费率持续走低并维持在一个很低水平上的种种原因,由此引申出适当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的政策选择。
本书研究了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关需求增长的诸多问题,对中国居民高储蓄、低消费现象给于了解释;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预防性储蓄和不确定性因素等对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有显著影响;探讨了资本市场发展、保险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人力资本投资等对居民消费行为改变的重要影响。作者认为居民消费需求中公共性消费支出显著扩大,而政府公共性投入增长有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居民公共品消费需求。
序
1 导论 中国储蓄—消费之谜
1.1 国民最终收入中消费率偏低、积累率过高
1.2 居民储蓄高速增长
1.3 本书思路和结构安排
2 消费需求扩张与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后的经验
2.1 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扩张的理论关联
2.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消费需求增长
2.3 膨胀型波动与消费需求的相对稳定增长
2.4 关于投资膨胀型波动的解释
3 储蓄和消费行为
3.1 储蓄和消费行为研究综述
3.2 改革以来中国居民储蓄与消费行为变动的制度背景
3.3 数据分析
3.4 实证检验
3.5 本章小结
4 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关联分析
4.1 股票市场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关联分析
4.2 保险与消费需求的关联分析
4.3 利率与消费需求的关联分析
4.4 消费信贷的效应分析
5 人口结构演变、人力资本投资与居民消费需求
5.1 人口结构特征的演变与居民消费需求
5.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5.3 人力资本投资与居民消费需求
5.4 教育消费需求
5.5 医疗保健消费需求
5.6 本章小结
6 收入增长、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需求
6.1 收入增长与居民消费需求
6.2 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需求
6.3 本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7 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需求
7.1 政府规模的测量
7.2 公共支出增长成因理论
7.3 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相关关系
7.4 政府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变动趋势及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7.5 本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