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工具
在古代,铜钱、汤勺、嫩竹板都做过刮痧工具,现如今一般都用刮痧板来进行刮痧。常见的刮痧板有牛角刮痧板和玉质刮痧板两类。
广泛地说,凡是边缘圆钝、质地较硬,但不会对皮肤造成意外损伤的物品都可用来刮痧,如家庭中的汤匙、瓷碗边儿、梳子背儿等都是可就地取材的工具。在古代,石器、陶器、苎麻、硬币都曾充当过刮痧的工具。但是,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工具,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现主要的刮痧工具就是刮痧板。刮痧板一般为长方形,边缘较为光滑,四角为钝圆。刮痧板的两个长边,一边厚,一边薄。薄的那一面常用于人体平坦部位,厚面适合进行按摩保健刮痧,刮痧板的角适于在人体凹陷部位刮拭。根据刮痧板的材质不同,分为不同类别的刮痧板,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犀牛角或是牛角最好,玉、石次之,瓷片亦好,塑料不宜。
目前在市面上可以看到各种形状的刮痧板、集多种功能的刮痧梳,主要有水牛角制品和玉制品。刮痧板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不良化学反应,而且水牛角味辛、咸、寒。中医认为,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润养,成可软坚润下,寒可清热解毒。因此用水牛角质地的刮痧板可达到发散行气、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的作用。此外,水牛角刮痧板质地坚韧,光滑耐用,其药性与犀牛角相似,不过药力稍逊,但犀牛为保保护动物,常常作为犀牛角的代用品。
中医认为,玉性味甘平,入肺经,能够润心肺,清肺热;玉具则有清音哑、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功效,是具清纯之气的良药,可避秽浊之病气。因此,玉质刮痧板有助于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而无副作用。
不管是水牛角质地的还是玉制品,刮拭完毕后,都应该将刮痧板用肥皂水清洗擦干或用酒精擦拭消毒。最好固定专人专板使用,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如果水牛角刮板长时间受潮、长时间浸泡、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都会发生裂纹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每次刮痧完毕后都要洗净然后立即擦干,最好放在塑料袋或皮套内保存。玉质板在保存时应避免磕碰而发生破损。
刮痧介质
刮痧的介质其实就是刮痧用的润滑剂,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增加润滑度,减少刮痧阻力,避免刮痧时刮伤皮肤;另一方面刮痧润滑剂具有一定的药物治疗作用。可以增强刮痧的功效。
明清以前刮痧常用的介质是香油、食用油、酒、猪脂、水或药汁等,现在比较常用的刮痧介质有以下几种:
(1)冬青膏:冬青膏是把冬绿油(水杨酸甲酯)和凡士林按1:5的比例来调成的。多用于一切跌打损伤的肿胀、疼痛以及陈旧性损伤和寒性病证的刮痧治疗。
(2)白酒:刮痧时一般选用浓度较高的粮食白酒或药酒。多用于损伤疼痛、手足痉挛、腰膝酸软等病症的刮痧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对发热病人还具有降温的功效。
(3)麻油:即从胡科植物脂麻种子榨取的脂肪油,也叫做“胡麻油”、“香油”。多用于久病劳损、年老体弱者及婴幼儿等的刮痧治疗。
(4)鸡蛋清:把生鸡蛋一头磕开一个小口,将蛋清倒出。多用于热病、手足心热、烦躁失眠、嗳气吐酸等病症的刮痧治疗。
(5)刮痧活血剂:以天然植物油为原料,经提炼、浓缩调配而成,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促进出痧等作用。主要成分是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桃仁、乳香、穿山甲等。主要用于痛证的刮痧治疗。
(6)薄荷水:把新鲜的薄荷叶泡在水里1天后,去渣取汁。多用于发热或局部红肿等病。
(7)扶他林: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镇痛抗炎乳胶剂,强效镇痛抗炎药物双氯芬酸二乙胺含量丰富。多用于运动性损伤、腰酸背痛、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症的刮痧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扶他林也可以单独使用,具有抗炎镇痛的功效。
(8)刮痧油:由芳香药物的挥发油与植物油提炼、浓缩而成,具有行气开窍、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
(9)止痛灵:用天然中药丹参、桃仁、血竭、蜈蚣、三七、麝香、酒精提炼而成,具有消毒杀菌、活血止痛的作用。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