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城事痕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许兆凯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由许兆凯著的《城事痕迹》就像一个打开的窗户一样,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普通人的心灵世界。书里记录的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书中的故事写得情真意切,如果读者愿意花时间来读,就像是自己又经历了一段难忘的生活。

对于读者来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一样的重要,而许兆凯先生的书稿是在其行万里路之后,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的,这里边有了许多他的感悟和人生的经验,对其他人来说,这些感悟和经验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人少走弯路,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内容推荐

由许兆凯著的《城事痕迹》讲述一个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的成长故事。一个无任何背景的农村娃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成功融入城市生活,完成人生三件大事,立业、娶妻、生子。当然,融入的过程历经辛酸曲折。小说通过一个个细小故事的描写,透视当今社会依然有一群同他一样怀揣梦想的人在拼搏、在努力,并最终实现理想。小说故事曲折,格调高雅,不失为一部青春励志作品。

目录

第一章 落叶有囊

 从农村逃亡到城市

 不仅仅是一只狗

 家族的命运

 一条泥土路

 无形的圈子

 退学24小时

 独自去流浪

 最后一封信

第二章 落魄青年

 小屋,并不是家

 当“破牙”的军师

 四平方的住所

 “传销”大遣送

 收账无功而返

 簟三章 富有时代

 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是一段插曲

 第—份工作

 同室而居

 中原“款爷”

第四章 情归何处

 第一次网恋

 什么才是真实?

 源起一个梦

 我没有追过她

 筑一个巢

 他乡恋情

 无言结局

 抱起新娘

第五章 执剑天涯

 AK传媒五剑

 不曾忘记

 再不回首

 就这样走

 悲情诗人

 古筝女人

第六章 五味人生

 别了,唐人街

 21世纪的信

 妻子的决定

 幸福驿站

 情人节飘雪

 一种寻找

第七章 沧海一粟

 椒陵小城

 对阵女人

 把酒无欢

 小店之烦

 天润之兴

试读章节

从农村逃亡到城市

我每天都是重复着同样的玩耍方式,日复一日,木板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钉子眼儿,看着千疮百孔的木板,不,是自己亲手雕琢的艺术品,心中更多的是胜利的喜悦。

故事发生在1984年,东北一农户家里,那一年我五岁。

太阳偏西,眼瞅着一天就要过去,忽然刮起一阵东南风,随着就是一场暴雨,虽然时间不长,屋檐已经开始滴水。屋内,没有开灯,我站在炕头上,隔着玻璃窗看着妈妈做饭,拉着长调喊:“妈……妈,我……饿……了。”“马上就好,先玩一会儿。”妈妈一边做饭一边哄着我。

饭桌上,我一边吃一边玩,吃一口饭,再吃一口菜,便整齐地把筷子放在饭桌上。然后磨蹭到炕头,小睡一会儿,过不了两分钟,我又回到饭桌前。

我突然开口说:“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找爸爸呀。”妈妈已经记不清这是我第多少次问她,她每次回答都是过几天,可一直都没有兑现。

收拾完碗筷,妈妈早早地躺在炕上,依旧没有开灯。时钟嘀嗒地无休止地重复着,而妈妈却陷入深深地沉思。想起丈夫,也就是我的爸爸,两年前因赌博输得家徒四壁,背乡离土前往黑龙江省鹤岗市投奔他的叔叔,跟着叔叔学做电工。迷上赌博的爸爸也并非一无是处,非常聪明好学。或许是农村孩子的天性,不怕苦不怕累。凭借高中的学识,只要叔叔稍加指点,他便可触类旁通。

妈妈勤劳朴实,天刚放亮就到地里干农活,当太阳落山时才会回来。我到5岁时,根本没有人教我读书识字,因为家里人大多没有什么文化,更谈不上对我的学前教育,再说,每一个人都忙着到地里去干活。

我每天是与太祖母一起度过的,太祖母70多岁,眼睛不太好,基本上看不到东西。她盘着腿,闭着眼,坐在炕头上。记忆中,太祖母一坐就是一天,基本上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

妈妈下地干活,我只有自己在家里玩。由于那时家里穷,根本没有什么玩具,只有木板、锤子、钉子,而且是我从家里翻出来的。只要我不哭,根本不会有人搭理我。

我会把木板摆满屋地,然后把钉子钉入木板,当把所有的钉子都钉入木板以后,我又会千方百计地把钉子从木板中一个一个地拔出来。可我哪曾想过,钉进去容易拔出来困难。所有拔出的钉子都变弯曲,我又会把钉子拿到屋前的石头上去锤直,留着明天再钉。

我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玩耍方式,日复一日,木板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钉子眼儿。看着千疮百孔的木板,不,是自己亲手雕琢的艺术品,心中更多的是胜利的喜悦。

有时,我钉得起劲,连饭也不肯吃,坚持要把这些钉子都钉到木板上,妈妈说,可以吃完饭再钉。可我不曾问过自己为什么要把钉子钉入木板,然后再辛苦地拔出来。不但我没有问过,妈妈也没有问过我,太祖母就更没有问过我。她们的要求很简单,叫我小心不要锤到自己的手。

其实,我也并非每天都钉木板,有时也会陪着太祖母去串门。我走在前面,太祖母走在后面,太祖母握着拐杖把,我牵着拐杖头,一老一小,东家走走,西家逛逛。

一晃几个月过去,我和妈妈依然没有去鹤岗市找爸爸。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不去,妈妈、叔叔、姑姑……我身边的每个人都对我说,过几天就带我去,一定去。现在才知道,这些都是大人哄骗小孩的把戏,而这种低劣的推辞被他们一用再用,不过百用百灵。

记忆中,我骂过我三叔,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叫他三哑脖子,也许是大人们这样叫过被我记住,骂他不肯带我去找爸爸。

记忆中,有一个叫刘振东的村混混,外号叫老刘嘎子(刘家最小的儿子),是我爸爸要好的朋友。由于家里穷,他只好把老婆送回娘家,剩他一个人的日子就更不像日子,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他经常到我家来买毛葱,说是买,其实他从来没有给过钱,不过,妈妈每次都会拿给他。每当刘振东推开我家门时,我就会喊,老刘嘎子又来了,然后听到他哈哈一笑,妈妈会接上一句,这孩子。

记忆中,有一次,爸爸赌博赢了许多麻花,由于家里人下地干了一天的活,累得躺在炕上睡得沉,爸爸回家敲门,根本没有人听到。原本赢了麻花心里很高兴,可敲了好久的门都没有人开,爸爸一怒之下把门踹开,一个人赌气坐在炕沿上吃麻花,后来落下一个生气就会打嗝的毛病。

5岁前,仅存在我记忆中的事情并不多,更多的是我长大后妈妈讲给我听的。直到有一天,妈妈告诉我,明天就去鹤岗市找爸爸。当我听到这一个消息时,我并没有高兴,而是偷偷地告诉妈妈,要把家里的油、盐都带上,不然奶奶会偷着用掉的。

直到第二天早上出发时,我还在问妈妈油有没有带上。妈妈嘴上说都带着呢?事实上,妈妈连门都没有锁就离开家,家里的一切都交给奶奶。一年后,我们回乡省亲时,当年走时留下的油、盐果真不见了,当然,去向正如我走时担心的那样。

去鹤岗市找爸爸,是妈妈第一次出远门。此前,妈妈只跟爸爸去过我们县城。这一次出远门,爷爷、奶奶比较担心,不过,我倒没有觉得什么,也许是小,根本不知道要担心什么。

爸爸告诉妈妈,到了就给他打电话,可电话总是不通,说是有一个堂叔会在车站接我们,可连个人影也没有见到。爸爸告诉妈妈,到了鹤岗市制药厂,顺着阳光走,可偏偏天公不作美,哪有什么太阳啊!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妈妈带着我边走边打听找到老爷家。当我们推开他们的家门时,老爷家的人都感觉很意外,根本没有想到我与妈妈会自己找到家门口。

到了老爷家根本没有见到爸爸,听说是在离家很远的单位上班还没有回来,我们只好暂时在老爷家安顿下来。

我与妈妈从农村逃亡到城市,记忆最深的是一年搬七次家,最短的一个家只住了一个晚上。

在鹤岗市竣德的家里,楼上住着一户人家,父母离婚,有两个稍大一点的孩子,其中一个是姐姐。有一次,姐姐买了些水萝卜,正在菜板上用刀切成丝,我想吃,所以就伸手去拿水萝卜,可没有想到,不但没有拿到水萝卜,手指还被她的刀切流血,我痛得嚎啕大哭。

后来我们又搬到另外一个家,房前就是一座坟,并且还有一个洞,用手电筒照着可以看到棺材板。由于那时是小孩子,所以什么都不懂,有事没事,就叫上几个小朋友,拿着一根木棍向洞里面插。

还有一个家,只住一个晚上,因为那个房屋四处漏雨,我们把所有的碗盆都拿出来接雨,一家人连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都没有。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推着自行车又开始搬家。

这一次我们搬到南大营,先在老爷家住几个晚上,因为我们刚刚买下的房子要简单的装修一下。有一天夜里我一觉来,发现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我知道他们还在新买的房子里糊棚。我自己穿上衣服,一个人,要走过一个深深的大沟,大约要走五百米的路程才会到新房子那里,看到爸爸妈妈为了这个新家还在忙碌,原本的害怕已经没有。

就这样,我们在这个家里稳定地生活着……

P3-5

序言

生活是一本精彩绝伦的书

黎光寿/文

每一个人,哪怕是再普通的人,日积月累的生活,都是一本精彩绝伦的书。这一点,在看了许兆凯先生的书稿《城事·痕迹》之后,更是这样的感觉。

与我们很多人一样,许兆凯的出身只是一个普通的东北农家,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基础,甚至在小时候,他在学习上也没有取得更多成绩,后来一步一步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才一路艰辛地走到现在。

尽管和许多人相比,他已经可以算是小有成就。但如果我们将他的经历拿来和其他人相比,在标准不同的情况下,也失去了比较的意义。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特的,都是独一无二,生活是用来品味的,不是用来对比的,要不然就太累了。

在许兆凯的书中,叙述了他从东北一个农村的孩子,辗转多地一步步成长,到读了大学,再到工作之后一连串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叙述手法很平实简单,近乎自描。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不能十分清晰地看清他所处的环境,但能够感觉到当时的气氛,你看不清每一个人的脸,但却能感受到每一个人充满期待的眼神。

许兆凯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在我看来,普通人的生活和名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要面临孩童时期、少年时期和青年中年和老年时期,每一天所面对的仍然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人,与人分享不同的经历……

如果一定要说出普通人的生活和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所谓名人生活有什么不同,就是普通人更多地忙于生活,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来记录下他们经历过的精彩生活,而流传下来的名人生活,顶多是在普通人的生活基础上,对生活进行了记录和加工提炼,让后人看到了他们的生活和情感而已。

这本书就像一个打开的窗户一样,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普通人的心灵世界。书里记录的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书中的故事写得情真意切,如果读者愿意花时间来读,就像是自己又经历了一段难忘的生活。

对于读者来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一样的重要,而许兆凯先生的书稿是在其行万里路之后,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的,这里边有了许多他的感悟和人生的经验,对其他人来说,这些感悟和经验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人少走弯路,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对许兆凯先生本人来说,这些经历其实就是一笔财富,尤其是他将这些经历和感悟都整理成自己的一本书之后,无论何时何地,对自己是一种鞭策,对别人是一种分享。他也会在一次一次对人生的总结中获得发展,走向自己应该走向的未来。

感谢许兆凯先生愿意将自己的故事写出来,这在他来说也许只是圆一个写书和出书的梦,但却推动了许多人更多地去了解他的世界,他通过写书这么一项行动,让自己与世界更近了一步,相信无论是他的亲人、朋友、同事、同学,都能从书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教益。

如果我们都能更多地分享一下我们的生活和经历,尽管我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我们独特的经历也会让我们身边的人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从这个角度看,推崇许兆凯写书的这个行为。

作为一个受到许兆凯邀请写序的人,更多感觉受到他沉甸甸的信任和尊重所带来的压力。因为他应当认识更多更适合来写这个序的人,但他却选择了我,并且给我延长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只能认真地阅读完他的书,今天写下这篇小文章。

我也不知道这篇文章,是否能够满足他的心愿。无论怎样,我都十分感谢他的信任和分享,希望有更多的人从书里读懂他,与我一样,共同祝福他有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

后记

2014年8月,我的《城事·痕迹》书稿正式送交新华出版社。至此,七年前一个写书的冲动终于将变成现实。

夜深了,卧于床。想睡时,却辗转反侧,睁着眼,在漆黑的房间里望着天花板,虽不过两三米的距离,其实望不到,更望不到模样和尽头,人生不正是如此?

天明了,亦卧于床。想睡时,却日上三竿,半眯缝着眼,无精打采地走向办公室,其实我不想去,但我又不能不去,生活的担子,总得有人去挑,挑担子的那个人应该是我。

参加工作12年,干百个日夜穿梭于夜深、天明的时空转换中,曾几何时,想放下,真切的想放下现在的一切俗世凡尘,独自一个人,旅行,甚至,想当一名乞丐,行走在凛冽寒风里,流浪。

然而,一直想沉静的心,依然摆脱不了世俗的怪圈,更割舍不下亲情,也放不下身上的担子,更为重要的,想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再安排自己的行程。正因如此,一直在安排,可需要我安排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需要我思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真不知,何时才会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也许等到那一天时,我已老。

人老了,记忆会变差,会忘记许多人与事,情与怨;人老了,会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门口,使劲地回忆往事;人老了,会一个人自言自语,偶尔有人愿意陪着唠叨几句,打开的话匣子就不愿意关上……

人老了的情景,每一个人都能想象,每一个人都应该想象,因为,我们正在一步步变老,但愿,我们那时依然拥有记忆。

这正是我写作《城事·痕迹》的初衷。

这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记载着我三十余年的生活点滴,偶尔有些生活体会和感晤,算是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和解析。同时,也想把这本书送给和我有着相似经历抑或故事的人,让这本书带着他们走进自己的记忆。

本书各章节联系并不紧密,大体以时间为主线,且相互有所交叉,每个故事均独立成篇。全书80%的文章成稿于2007年,我在重庆工作的那一段时间,许多故事似乎没有详尽,比如《一种寻找》一节,故事并没有指明寻找的最终结果,事实上,在2013年,我通过各种方式,终于找到故事中的主角。再比如《什么才是真实?》一节,若干年后,我已知晓故事的前因后果,但在书稿修订过程中,我并没有将结果加入其中。

我想,故事应该多一点空间给读者,一百个读者,应该有一百种结局;一百个读者,应该有一百种心境。

经过七年的苦苦等待,我的心愿得以完成,一种带有艰辛的喜悦,一种带有久读不倦的幸福伴于我左右,一切皆因,这是自己的故事。

在本书写作、校对、出版过程中,得到许多热心的朋友、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安徽王玉泉先生为本书题写的书名,感谢湖北胡赞美老师为本书绘画,感谢贵州黎光寿老师为本书作序,感谢北京何承梅老师为本书策划。

许兆凯写于安徽

2014年8月2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3: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