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鸽羽(厄普代克作品)(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约翰·厄普代克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沃尔特·布雷吉斯

从波士顿回来,杰克开着车,宝贝小儿子在他旁边前座上的小床里睡着了,克莱尔在后座对他们两岁的女儿乔唱着歌。

“馅饼露出来,鸟儿们开始——?”

“当国王,”孩子说。

“不是有只精美的盘子,要放在……的前面吗?”

“国王!”

“这次对了。”

“来唱鸟儿鼻歌。”

“唱鸟儿鼻歌?我可不会鸟儿鼻歌。你唱吧。怎么唱啊?”

“怎么唱?”

“我是要你唱。谁教你唱过鸟儿鼻歌?杜妮小姐教你唱过吧?”

乔听了这个老笑话后哈哈大笑。“杜妮小姐”是某一天从她嘴里神出鬼没爆出的一个词儿。她现在却反问:“谁是杜妮小姐?”

“我不知道杜妮小姐是谁。你应该认识杜妮小姐。她什么时候教你唱这首鸟儿鼻歌的?”

“鸟儿鼻,鸟儿鼻,咚咚咚。”小姑娘轻轻地哼唱起来。

“多好听的歌儿啊!杜妮小姐能教给我就好了。”

“这是那首黑鸟歌的第二段。”杰克说。“一只黑鸟飞下来,啄呀啄走了她的鼻子。”

“我可没给她唱过这首歌。”克莱尔发誓说。

“可你熟悉这首歌。它已经深入你的骨髓了。”

不到十分钟——全程需要花五十分钟——那孩子就睡着了,克莱尔轻轻地把孩子沉甸甸的身体从膝盖上挪开。然后,她悄然从母亲变成了妻子,下颏靠住前座的后背,挨近杰克的肩膀,在他脖颈的右侧呼着气。

“派对上你最喜欢谁啊?”他问道。

“说真的,我不知道。很难讲。照我说要算朗缪尔,因为他看出了我对谢尔曼·亚当斯怎么想。”

“谁都能看出你的想法,只不过谁都觉得那很蠢。”

“不见得。”

“最喜欢谁呢?”他问道,“朗缪尔还是福克西?”

这种“最喜欢谁”的游戏是他们俩一起消磨这段不好打发的时间所能利用的寥寥无几的手段之一。挺可怜的一种游戏,缺乏刺激杰克兴奋起来所需的最起码的激励要素。

“我想应该是朗缪尔,”克莱尔斟酌了一番后说。

“这无异在背后朝可怜的老福克西扎了一刀。他深深地爱着你呢。”  “他人不错,我挺恨自己的。噢——你觉得谁最好啊,福克西还是那个下巴上带道凹痕,眼中满含帮帮我眼神的小子?”

“那个满含帮帮我眼神的小子,”他迫不及待地回答。“噢,他真是太可怕了。他叫什么来着?”

“克罗利?克拉——克拉克斯?”

“差不多吧。格雷厄姆·克拉克斯。他带来的那个挺漂亮的大耳朵女孩叫什么名字来着?”

“可怜的家伙,她到底怎么想的,居然觉得自己可以戴廉价的吉卜赛式金耳环?”

“她从不为自己的耳朵感到难为情。她还挺得意的呢。她觉得那对耳朵很气派。说来也是——一个挺可爱的女孩。想想,我恐怕再也不会看到她了。”

“她的名字里面有个奥字。”

“奥兰朵。奥奥,奥兰朵,那位徒有其表的皇后。”

“不太像。”

超级高速公路在车前灯的照耀中变成了一座白色的金字塔。马达的呜鸣声听上去不大均匀,偶尔会有一股汽油味儿神出鬼没般钻进驾驶室。油箱,他想,眼前出现了洒在导热金属上的爆炸性液体喷射的情景。土渣经常钻进父亲的老别克车的油箱里,然后小车就会漏油、熄火。“这辆车很快又要开始让我们花钱了。”他说,但妻子没吭声。凡是要让他们贴钱的事儿她都不听,虽然这辆车在他们手中已经有四年了,可他们始终适应不了车的颜色:瀑布蓝。他瞥了眼速度计说:“已经给我们跑了23万英里了。”他又补充了句,“鸟儿鼻,鸟儿鼻,咚咚咚。”

克莱尔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放声大笑。“我知道了。整个夏天都待在阿罗岛上,每天晚上都打桥牌,戴着顶软塌塌的渔夫帽的那个男的叫什么名字来着?”

杰克也因为妻子想起这个人来哈哈大笑。五年前,他们婚后生活的头三个月,是在新罕布什尔州某个湖上小岛的基督教青年会的家庭营地里度过的。杰克当记账员,他的新娘掌管营地的百货店。“沃尔特,”他说,开始有把握起来。“然后是个单音节词。他经常在那排男人专用帐篷附近钓鱼,我们去那儿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了,我们走了后,他还在那儿待着,帮他们拆卸金属码头。”他仿佛能看到跟这个人有关的一切:那猫一般狡黠的微笑,脑勺后面的头发尖儿,半球形的肚子,糖果条纹的T恤衫和绉胶底鞋。

P1-3

书评(媒体评论)

“《鸽羽》中的这些绝佳故事,其力与美势不可挡。”

——《新领导人》

“留给读者的印象,会是丰厚而崭新的洞察力。”

——《新闻周刊》

“阅读厄普代克,想到的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威奇托福尔斯时报》

“语声是原创的,叙述是精确的 厄普代克以超然的态度直击情境与情感的中心。”

——《旧金山观察家报》

后记

约翰·厄普代克短篇小说的光芒

当学生的时候,我曾见到过一本叫《约翰·厄普代克的三大秘密:性、宗教和艺术》的英文书。此后,我一直怀揣这三大秘密,以之作为进入厄普代克世界的钥匙。直到多年以后,有人从美国带回来,我才拥有了这本书,而且版本装帧一如多年前初见的样子,但是很快约翰·厄普代克辞世了。我对厄普代克的短篇可谓喜爱备至,四处搜罗他的集子不遗余力,前不久终于基本收集齐全。这次冯涛让我翻译《鸽羽》,也算了却了我的夙愿。

约翰·厄普代克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谢灵顿小镇。这个小镇后来成为他许多作品的风俗和地理背景的来源,如房屋、衣着、风景、饮食以及在小镇上活动的人物。少年时代的厄普代克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农场,口吃的阴影伴随了他很久。1954年哈佛大学毕业后,厄普代克去英国学习美术,回国后在《纽约客》杂志工作,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在这份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和书评。从1957年开始,他就居住在波士顿北边的伊普斯威奇和乔治镇,他自称在那里“以纸和铅笔(或者打字机)为装备,像一个专业的牙医般有条不紊地从事着自己孤独的事业”。在孤独的追求中,他奉献出70多本著作:28部长篇小说、10卷诗集、10部书评散文集、2部回忆录、4部儿童作品、12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集有《同门》(1959)、《鸽羽》(1962)、《奥林格的故事》(1964)、《音乐学校》(1966)、《博物馆和女人们》(1972)、《问题及其他故事》(1979)、《遥不可及》(1979)、《相信我》(1987)、《死后》(1994)、《爱的舔舐》(2001)、《早期短篇小说:1953—1975》(2003)、《我父亲的泪水》(2009)。

1959年,厄普代克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平民院义卖市场》,这部小说以养老院为背景,描写了一群老人对新院长进行的抽象抵制,开创了故作怪僻的写作风格,可谓个人对福利国家表示冷漠的寓言,得到专业评论家的盛赞。他最享盛名的“兔子四部曲”叙述时空穿越了美国60年代到90年代的中产阶级生活,作家锲而不舍地创造和营造着自己的世界。这组长篇以精确的铺陈和坦然的情欲描写,编年史一般记述了典型的美国普通人的婚姻与个人生活,是美国当代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折射。他的《马人》描写了宾夕法尼亚一个中学教师和正值青春期的儿子之间的冲突。《夫妇们》刻画了住在郊区的几对中产阶级夫妇之间空虚的精神生活。厄普代克还写了一组以作家自画像为主题的“贝奇系列”小说。另外还有《政变》、《巴西》、《圣洁百合》、《嫁给我吧》、《S》、《东门女巫》、《罗杰教授的版本》、《恐怖分子》、《村落》等长篇。

厄普代克的三大秘密中提到了宗教。事实上,厄普代克的作品中没有特别塑造宗教人物或者大量涉及其他宗教象征物,即便描写到教堂,充其量用意也不过是描写一个历史遗址或故事中某些事件发生的场所而已。但是,他内心充满宗教意识,不过大家对他的信仰的确切性质尚有争议,是基督教还是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尚无定论,其实他在辞世之前可能仍然在不休地探寻着自己的信仰。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改造给厄普代克和他的虚构世界提供了通向超越的渠道,厄普代克让读者领略了徘徊在尘世与天国边界的人。

我觉得,厄普代克的鲜明特质之一就是勘探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但绝非浪漫地美化生活。这个大概也算他的艺术秘密吧。作为一个追求风格化的作家,他非常有耐心,从不仓促地给自己的某篇作品划上句号,虽然早期作品的结局偶有欧·亨利式或者取悦读者的嫌疑。在对日常生活耐心关注和表现方面,他堪与爱默生相媲美,哲学家约翰·杜威曾经把爱默生誉为日常生活的诗人。在厄普代克看来,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很美妙,只是我们生性浑浊、鲁莽的感官没有觉察到而已。厄普代克就是要赋予平凡琐事以其应有之美。然而他不会去简单地罗列琐事,总要在凡俗生活中注入某种令人愉悦的快感,使日常琐事变得具有难以言传的魅力。他绝不满足于做一个在修辞方面玩弄小智小慧的作家。

性几乎是每个作家都可能会涉足的领域。泛性描写在厄普代克的小说中处处可见,但是他的才华绝不局限于对性爱本身的探索。他把性看成一种人类活动的模式,借此探索社会问题的折射。有时,即便在性爱描写中,厄普代克也不忘暗示某种宗教的意味,在性经验中不仅寻求上帝的存在,也试图创造上帝的存在,上帝的爱几乎与性成为对等的概念。然而,人类的爱情无论多么浪漫,它都无法自动祈获到某种神圣性。他不厌其烦地描绘性爱的超俗与神秘,但是反对把性视为当代人解脱困境的万能药,性也许神圣,也许能激发人的灵感,但同时也可能具有毁灭性的效果。在《夫妇们》中,性爱成为某种无法救赎的行为。

……

《静物写生》不好归类,背景完全放在英国,但男主人公是在英国学美术的美国人,厄普代克本人有过类似的经历,但男主人公又被冠以退伍军人的身份,所以又不是他了。这位留学生喜欢上了英国女同学,两人却相处不易,虽然拥有某些共同的文化传统,但基本的差异似乎也很难轻易克服。《救生员》就像一个神学院学生的意识流独白,他虽然暑期做海滩救生员,但现场的布置却暗示,他并没有脱离神学的框架,无异于把宗教的东西又搬到了海滩,成为自己未来职业的隐喻:高高的座椅就像教堂里的讲坛,椅子背后的红十字徽标就像基督教的十字架,游泳和晒太阳的人就像集会的群众,而他本人在沙滩上虽为生命的保卫者,同时不难想象也暗示着是灵魂的守护者。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这个年轻的神学院学生思想上明察秋毫,但是最后却从高高的座椅上跌下来,刹那间眼睛看不见东西了。而且,他口口声声强调灵与肉的统一,可是当下,他满脑子却全是肉体和情欲的煎熬,而且,实现这种统一的途径不是通过逻辑的训练,而是通过激情的纠缠。

最后两篇小说的标题略微反常,似乎都很长,恨不得把涉及的内容全都在标题上囊括全了,而且结构也貌似松散,但正好可以容纳更多常规结构不好容纳的东西。这两篇结构松散的小说,逐渐变换叙述或者回忆的场景,巧妙地收进各种异质的素材,其中蕴藏着大量珍贵的细节,特别是叙述者对外婆的感情和记忆,非常动人。

译事如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尤其面对厄普代克风华正茂时代的短篇,深感他对英文语词意蕴的开掘乃至着色,都绝非泛泛之徒的信手拈来,所以,翻译过程中敬畏和苦恼交织可想而知。动笔之前,冯涛把他翻译的题名小说《鸽羽》寄给我,这篇小说篇幅最长,难度也很大,感谢他的慷慨赐予,细读对照,我只有叹服他的译笔之美,我翻译这篇的时候很多地方完全是学习和使用了他的成果,在此诚挚表示感激。

杨向荣

2014年5月

目录

沃尔特·布雷吉斯

挥之不去的欲念

静物写生

高飞

魔法师应该打妈咪吗?

庇护感

亲爱的亚历山大

说给妻子的爱语

鸽羽

大天使

亲爱的,你永远不知道,我有多么爱你

天文学家

A&P

医生的妻子

救生员

林中乌鸦

波士顿的幸福男人,外婆的顶针以及范宁岛

硬地,教堂礼拜,一只垂死的猫,一辆换来的车

约翰·厄普代克短篇小说的光芒——代译后记

序言

献给威廉·马克斯韦尔

然而,权且算是报复吧,昔日的记忆之门对我逐渐关闭,将我拒于其外。最初,在人类条件所许可的程度,我还能够穿过一道宽阔得堪比人间之上的天堂的拱门返回去,可是随着我在身不由己的职场独自策马奔驰,那道洞口变得越来越狭窄,在我身后变得越来越渺小。在人间世界我感觉更加舒服,更加适应。我记忆中身后呼啸的剧风开始不那么峻烈,如今,已化作一缕温柔的微风,在我的脚边嬉戏。远方的那道洞口,微风就是通过那道洞口穿过来的,而我本人也是通过那道洞口进来的,现在它的格局已经显得如此之小,纵然我的力量和意志费尽千辛万苦让我再次返回,我也必将被刮擦得遍体鳞伤才能爬过去。

——卡夫卡:《在某学术机构的报告》

内容推荐

《鸽羽》是约翰·厄普代克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结集,共19篇。这部创作于作者风华正茂年代的短篇集,所涉题材都是其青少年时代经历的曲折变形,力图捕捉生活中遭到忽视或不期而遇的“美”,呈现着一种别具魅力的青涩。其中几篇如《A&P》、《家》等,是美国各种文学作品选本中的必选篇目。

编辑推荐

《鸽羽》是作者约翰·厄普代克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共19篇,均为作者于30岁前后所写,很多题材都是其青少年经历的曲折变形,洋溢着别具魅力的青涩。

《鸽羽》是作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集中反映了作者不仅是一名长篇小说巨匠,也是一名短篇小说高手。

《鸽羽》创作于1962年,是作者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作品主要描写主人公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中常常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深感不安和苦闷,描绘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精神空虚,真实而细致地反映了他们在旧日的精神支柱崩溃之后所产生的彷徨与迷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0: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