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红学,大体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起初,是以蔡元培、王际真等为代表的索隐阶段。他们出于民族革命的要求,以索隐为手段,显幽钩微出排满反清的民族大义,此即所谓“旧红学”。洋博士的胡适,在白话文学的热潮中,却以固有的考证方法去追寻《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并进而提出了创作缘起的自传说,于是便有了新红学的兴起。与此同时,王国维以西方的悲剧理论来衡论《红楼梦》的思想文学意义,这实在开了红学理论评论的先河;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则以其深厚的文学涵养,着重从鉴赏的角度对《红楼梦》的文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赏析,从而完成了红学鉴赏的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