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环绕着我。那温暖而又华丽的蓝色铺陈开去,波澜不兴。然而,平静只是表象。为了横穿这条奔流不息的水流,我正在奋力击水。右臂,左臂,翻身,吸气。托举着我的是海水,遥不可及的是陆地——属于另一个大洲的陆地。我告诉自己:放松点,你可以做到的。
这里曾经叫做赫勒斯滂海峡,然而今天人们叫它达达尼尔海峡。这是一条充满了传奇的海峡,位于土耳其西部,是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所以,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我正从一个大洲去往另一个大洲(当然,更合理的选择通常是乘轮船或者坐飞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正游在一条分界线上,那曾经是已知世界的边界所在。在我前面,海峡的东岸上矗立着特洛伊的残垣断壁——一场十年战争的遗迹。荷马在他的《伊利亚特》之中记载了这场发生在3200年前的史诗级战争,成了讲述战争残酷性的最早文字。在我身后的岸上耸立着一座纪念碑,用以纪念在血腥的加利波利战役中阵亡的双方军人。这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又被称作“游泳者之战”,因为那些惨死的士兵整日漂浮在被自己的鲜血所染红的海水之中,如同在游泳一般。这片如今已然空旷的战场,曾经上演了一个又一个世纪的冲突,只为争夺此时此刻我身下的这片水域。赫梯人、迈锡尼人、希腊人、波斯人、罗马人、奥斯曼人、热那亚人、威尼斯人、拜占庭人、土耳其人,他们都曾是这片土地的统治者。阿喀琉斯和赫克特曾经为了争夺这条水道而以命相搏;来自亚洲的波斯王薛西斯从舟桥上跨过这条水道,入侵了希腊人的领土(当首轮进攻失败之后,他曾用鞭子愤怒地鞭挞过这片海水):亚历山大大帝则从相反的方向而来,重新夺回了失去的领地。伊阿宋驾着阿耳戈号从这里启航,开始了他寻找金羊毛的旅程;这些金羊毛来自一只会飞的公羊,赫勒公主曾经骑着这只公羊逃离了邪恶继母的魔掌。当赫勒从公羊身上掉入这片大海时,这里就用了她的名字:赫勒之海,也就是赫勒斯滂的原意。这片神话之中的海水曾经让历史改变,让帝国崩毁。一直以来,赫勒斯滂海峡都是一条道路,它通往更加伟大之事:一次新的征服、一个新的国家、一块新的大陆、一场新的历险,以及一段关于浪漫爱情的传世佳话。
早在时间无法追溯的久远过去,在一个夏天的夜晚,精力充沛的年轻小伙子勒安得耳遇上了美丽的少女赫洛,双双坠入爱河。后世的诗人克里斯托弗·马洛是这样形容的:“一见钟情”——这个说法也就成了“浪漫”恒久不变的定义。赫洛住在海峡希腊这一侧的塞斯托斯的高塔之中,作为女祭司侍奉着阿芙洛狄忒女神,注定要在塔里永守贞洁。勒安得耳则是海峡亚洲一侧阿卑多斯的一名普通市民。长者们告诉他:不要妄想了,眼前的海水就会把你们分开。这可不是年轻的恋人们想要听到的说辞。于是每天晚上,我们的英雄勒安得耳都会跃入水中,游过海峡,只为与他的女神赫洛密会,享受这一个晚上的浪漫。每晚,女孩都会挂起一盏提灯为男孩照亮来路;而男孩来的时候总是气喘吁吁,浑身上下满是海水的成味和鱼虾的腥味。淋上几滴玫瑰油之后,两人便相拥着开始了一夜的缠绵。到了清晨的时候,勒安得耳重新跃入赫勒斯滂海峡,神不知鬼不觉地游回家去。有一晚,初冬的狂风怒吼着化作一场暴风雨,浇熄了赫洛的提灯。海水打着漩,巨浪咆哮着,勒安得耳辨不清方向,溺水而亡。当他的尸体在第二天早晨被冲上岸时,赫洛悲痛欲绝,从她的高塔上一跃而下,随她的爱人共赴黄泉。这出双重悲剧的主角演绎了水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过,他们逝去的生命却成就了一段民间传说:这对未能逃脱厄运的爱人成为西方最著名的游泳神话故事的主角。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