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成语浩如烟海,显示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看了《中国成语故事(彩绘本)/青少年最爱读的故事》(张俊红旗编),你就会知道。原来字字珠玑的成语背后,隐藏着如此多姿多彩的社会万象,蕴含着如此深奥的人生哲理。想到这里,你能不珍惜这瑰丽的文化珍宝,能不把它恰当地运用到你的写作和日常语言中吗?
《中国成语故事(彩绘本)/青少年最爱读的故事》精选了丰富而精彩的成语故事,这些故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生动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生智慧。本选题是适合广大读者阅读,陶冶情操的读物。
《中国成语故事(彩绘本)/青少年最爱读的故事》主编张俊红。
一网打尽
这则成语出自宋·魏泰<轩笔录》,是由“刘待制元瑜既弹苏舜钦,而连坐者甚众,同时俊彦为之一空,刘见宰相曰:“聊为相公一网打尽”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北宋的著名诗人苏舜钦,年少即有大志,后经范仲淹的推荐,升任进奏院主官,并参加了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革新派。
他屡次上书宋仁宗皇帝,议论时政得失,批评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引起吕的不满和忌恨,吕就千方百计地来陷害苏舜钦及其改革派。
一年一度秋至,每逢赛神会,各官署衙门都要拿出多余的东西变卖,然后大家用这钱尽兴地吃喝一顿。
这一年,苏舜钦为了让大家在赛神会这天玩乐得更痛快,依惯例把进奏院里拆下的旧公文封套变卖成钱,自己又拿出了十千钱来凑份子,作为玩乐的花费。受到邀请的人也分别拿出钱来凑份子。
正当大家喝得高兴的时候,苏舜钦又叫了一些歌女来陪酒助兴。
不料想,有位叫李定的太子中舍官也来要求参加聚会,却被拒绝了,李定恼恨在心,便在京城里到处宣扬苏舜钦和一批官员铺张无度,寻欢作乐。
御史刘元瑜知道了这件事,连忙上奏章给仁宗皇帝。宰相吕夷简一见到有机可乘,也幸灾乐祸地在皇帝面前说了苏舜钦许多坏话。
皇帝龙颜大怒,把苏舜钦出卖拆下来的旧公文套一事,定为“监主自盗罪”,撤掉了苏舜钦的官职。
其他参加宴会的人,有的免职,有的降职,有的被调到边远地方去任职,革新派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刘元瑜见此状况,得意洋洋地在宰相吕夷简面前讨好地说:“我总算替您把苏舜钦一伙全部肃清,一个也没遗漏。”
一农带水
这则成语出自《南史·陈后主纪》,是由“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日:‘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东晋以后,我国曾出现过一百七十余年的南北分裂的局面,史称南北朝。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
雄才大略的隋文帝为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皇帝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明知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手下的谋臣高颍征询灭陈的计策,高颎献计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做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做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囤积在地窖中,而囤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纳了高颍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
大军出发之际,隋文帝颇动感情地对高颍说: “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样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
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发动猛烈的进攻,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建康,陈后主当了亡国之君。P3-6